诸葛亮诫子书读后感
1、师:“也”是句末的词,而且这个“夫”是什么词?
2、师:《三国演义》说他“躬耕于南阳”。他当时有没有追求功名利禄?
3、这样的环节很多,比如下面讲到“宁静”的形——心里的静时,举例:毛泽东闹市读书以追求心里宁静来实现远大目标;陶渊明“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是心里的宁静。
4、仰望星空 脚踏实地 ——“研学旅行”导师专题研修学习感悟·梁冬青
5、一盏茶的情怀——湛江市第二期名师名班主任工作室主持人研修班培训感悟
6、《诫子书》全文虽不足百字,却言近旨远,含义隽永,是诸葛亮立身处世的智慧结晶。《诫子书》带给我们的不仅仅是优美的文辞,丰富的蕴含,更有诸葛亮的志存高远的精神境界和千年不灭的人格力量。从《诫子书》中,我们领悟到了“静以修身、俭以养德”的人生真谛,更体会到了淡泊明志、宁静致远的生命哲学。
7、一点点发风吹草动就浮躁难耐,一点点诱惑就被吸引了,这样的人注定庸庸碌碌。
8、《诫子书》是54岁的诸葛亮在临终前写给8岁儿子诸葛瞻的书信。
9、诸葛亮一生都在践行淡泊宁静,更是将这个至理名言以家书形式传授给自己的儿子,可以看出诸葛亮深邃的人生智慧,以及对儿子成才的殷切。(诸葛亮诫子书读后感)。
10、诸葛亮二十八岁就当了军师,这是因为他从小热爱学习,博览群书,善于思考,他既有理想志向,还有付诸行动,我想当前正是我们求学的黄金期,如果我们都能像诸葛亮一样,宁静修身,专心治学,学习怎么会不好呢?
11、对于大人物和大人物的后代来说,俭对于他们比对平民百姓更重要。因为大人物不缺银子,不缺资源,不缺拍马屁送好处的人。他们更有资本、有机会过骄奢淫逸、铺张浪费的生活。一旦习惯了这样的生活,对年幼的孩子来说,是暗藏危机的。
12、《诫子书》是三国时期著名政治家诸葛亮54岁临终前写给8岁儿子诸葛瞻的一封家书,成为后世历代学子修身立志的名著。
13、多年前,我曾将一位朋友书写的书法作品“淡泊明志,宁静致远”送给一位美国友人,考虑到他一定会问及这幅书法的含义,我便检索了一下这句名言的英文翻译。在检索过程中,我却意外发现了它与英文的一句励志名言“KeepCalmandCarryOn(保持冷静,继续前行)”产生了奇妙的暗合。第二次世界大战开始时,英国政府为了鼓舞民众士气,在海报中撰写了“KeepCalmandCarryOn”这句话。后来这张海报被许多商家印刷发行,成为颇为流行的装饰主题。这种跨越时代与文化的巧合,正说明了人类某种共通的境界追求。
14、诸葛瞻生于蜀汉建兴五年,其年诸葛亮已经四十七岁,中年得子,自然是爱若至宝。建兴十二年(234),诸葛亮最后一次北伐,曾写信给东吴的兄长诸葛瑾,提及年仅八岁的诸葛瞻,仍然不掩喜爱之情:“瞻今已八岁,聪慧可爱,嫌其早成,恐不为重器耳。”而不久后,诸葛亮就病逝于军旅之中,因此许多论者认为,这封《诫子书》是诸葛亮在临终之前写给幼子诸葛瞻的,其目的就是在于教导儿子立志笃学,成为一名才德兼备的君子。
15、这篇《诫子书》,不但讲明修身养性的途径和方法,也指明了立志与学习的关系;不但讲明了宁静淡泊的重要,也指明了放纵怠慢、偏激急躁的危害。诸葛亮不但在大的原则方面对其子严格要求,循循善诱,甚至在一些具体事情上也体现出对子女的细微关怀。在这篇《诫子书》中,有宁静的力量:“静以修身”,“非宁静无以致远”;有节俭的力量:“俭以养德”;有超脱的力量:“非澹泊无以明志”;有好学的力量:“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有励志的力量:“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有速度的力量:“淫慢则不能励精”;有性格的力量:“险躁则不能治性”;有惜时的力量:“年与时驰,意与岁去”;有想象的力量:“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穷庐,将复何及”;有简约的力量。这篇文章短短几十字,传递出的讯息,比起长篇大论,诫子效果好得多。
16、《诫子书》作于蜀汉建兴十二年(元234年),是诸葛亮晚年写给他八岁的儿子诸葛瞻的一封家书。诸葛亮一生为国,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他为了蜀汉国家事业日夜操劳,顾不上亲自教育儿子,于是写下这篇书信告诫诸葛瞻。
17、师:你抓住了“淡泊、宁静、明志、致远”,翻译的时候,把“非淡泊无以”的否定也翻译出来了。我们翻译的时候一定要直译。我们的书法家启功也很喜欢这一句,将它改为“淡泊明志,宁静致远”,这样更精炼,当座右铭更好。
18、在书信的后半部分,他则以慈父的口吻谆谆教导儿子: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这话看起来不过是老生常谈罢了,但它是慈父教诲儿子的,字字句句是心中真话,是他人生的总结,因而格外令人珍惜。
19、“夫君子之行,静已修身,俭已养德。非淡薄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淫慢则不能励精,阴躁则不能治性。年与时弛,意与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穷庐,将复何及!”
20、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慆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治性。年与时驰,意与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穷庐,将复何及。
21、 “淫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治性”。个人修身要戒享乐怠慢,戒沉浸在私欲中懈怠不能自拔。反过来说只有励志图精,胸怀大志才能戒掉“淫慢”。没有定力,做不到“静”,“险躁”怎么能够修心冶性,只有“冶性”才能戒掉“险躁。诸葛亮的戒子书真正体现出了“戒”的重要性。
22、《诫子书》短短的86个字包含了诸葛亮一生智慧的精华,古代先贤们留给我们的是一笔宝贵的精神财富,通过不断地学习与总结,可以给你我的人生起到一些警示和指引的作用。
23、诸葛亮对他儿子这样教育,相信他自己也是这样做的。
24、草船借箭,不费吹灰之力便得到敌军十万弓箭;
25、“年与时驰”,“意与日去”,时光飞逝,意志力又会随着时间而消磨。“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我们要珍惜,善用每分每秒,不能蹉跎岁月!
26、诫子书虽然写于两千多年前,但仍值得我们细细品读。
27、月满则亏,水满则溢,生活中多做减法,才能让我们不至于沦为物质的奴隶,活成最好的自己。
28、《诫子书》对我也很有教育意义,我生性好动,爱好广泛而难以专心做好一件事,遇到困难就爱打退堂鼓,以至于学习成绩起伏不定,下棋更是大起大落,大概就是因为没有“澹泊明志”、“宁静致远”。
29、臣死之日,不使内有余帛,外有赢财,以负陛下”
30、缺乏父亲护佑的名人后代,没有真才实学,比普通老百姓处境更悲惨。分分钟就会被政敌撕了、弄死。哪怕做不到诸葛亮这样厉害,静心求学,增加才干、志存高远,也是自救和安身立命的根本。
31、我认为诸葛亮写的很对,我们只有认真学习,多读书,才能成为一个有用的人。如果现在不好好学习,多看书,长大就是一个没用的人。我长大相当老师或医生,要实现目标,只有把大目标分成小目标,通过刻苦努力学习,一定可以达到。
32、“诫子书”强调“静”与“俭”,是学习,才干和志向的基础,是自我修养,自我砥砺,自我提高的关键。那什么是真正的静呢?“静”在身体外部的表现,可以理解为泰然,稳重,礼节,娴静,含蓄等等。“静”在身体内部的表现,可以理解为满足,专注,快乐,充实,激情,乐观,向上等等,凡能够使身心达到积极和谐状态的一切,都应称之为“静”。
33、这是诸葛亮教导儿子该如何治学立身。其中“澹泊明志,宁静致远”到现在一直被人们传诵。
34、而这三个宝藏,就是送给孩子一生最好的礼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