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四节气谚语歌
1、四一落雨空欢喜,四二落雨有花无结子。(四月农作物忌长雨,收获不多。)
2、二十四节气歌:春雨惊春清谷天,夏满芒夏暑相连,秋处露秋寒霜降,冬雪雪冬小大寒。上半年是廿下半年逢廿三。一月两节不变更,最多相差一两天。
3、风台做了无回南,十日九日湿。(尚有多日下雨。)
4、春分:春分风多雨水少,土地解冻起春潮,稻田平整早翻晒,冬麦返青把水浇。
5、寒露菜苗田间绿,霜降芦花飘满天;立冬报喜献三瑞,小雪鹅毛片片飞。
6、1秋靠露,冬靠雨。白露勿搅土。(白露这天,不可扰动土壤,以免损害农作物。)
7、风台做了无回南,十日九日湿。(尚有多日下雨。)
8、 二十四节气歌,是为便于记忆我国古时历法中二十四节气而编成的小诗歌,流传至今有多种版本。节气指二十四时节和气候,是中国古代订立的一种用来表示季节变迁及指导农事的历法,是中国古代劳动人民长期经验的积累和智慧的结晶。
9、惊蛰、清明反映的是自然物候现象,惊蛰:开始打雷,冬眠动物复苏。清明:气候温暖,天气清和明朗。尤其是惊蛰,它用天上初雷和地下蛰虫的复苏,来预示春天的回归。
10、雨水:每年的2月19日或20日,此时冬去春来,气温开始回升,空气湿度不断增大,但冷空气活动仍十分频繁。
11、六一雷压九台。(六月一日鸣雷,该年台风少。)
12、落霜有日照,乌寒着无药。(阴冷天气,虽落霜,如有日照可温暖,否则就冷了。)
13、送月雨,後月无焦土。(月底下雨,占下月雨多。)
14、冬节在月尾,卜寒正二月。(冬节在月底,冬天不会冷,会冷在次年一二月间。)
15、立春梅花分外艳,雨水红杏花开鲜;惊蛰芦林闻雷报,春分蝴蝶舞花间。
16、四月廿六海水开目。(入夏之後,海水浪潮渐大。)
17、小满:物至于此,小得盈满(元·吴澄《月令七十二候集解》)
18、红柿若出头,罗汉脚仔目屎流。(红柿出,已是秋天,天气转凉。)
19、冬节月中央,无雪也无霜。(冬节在月中,当年冬天很少有霜雪。)
20、(3) https://www.zhihu.com/question/27419168
21、田蠳若结堆,戴笠穿棕蓑。(田蠳群聚群飞乃雨兆。)
22、惊蛰闻雷米似泥,春分有雨病人稀,月中但得逢三卯③,到处棉花豆麦佳。(③指二月中如有三个“卯日”为“逢三卯”。)
23、早春好佚陶,早夏粒米无。(夏天早来,却因涸早,晚冬收获减少。)
24、红柿若出头,罗汉脚仔目屎流。(红柿出,已是秋天,天气转凉。)
25、风雨相逢初一头,沿村瘟疫万民忧,清明风若从南起,预报丰年大有收。
26、惊蛰:蛰是藏的意思。惊蛰是指春雷乍动,惊醒了蛰伏在土中冬眠的动物。
27、1惊蛰:惊蛰天暖地气开,冬眠蛰虫苏醒来,冬麦镇压来保墒,耕地耙耘种春麦。
28、冬至:冬至严寒数九天,羊只牲畜要防寒,极参加夜技校,增产丰收靠科研。
29、春分:每年的3月20日或21日,阳光直照赤道,昼夜几乎等长。我国广大地区越冬作物将进入春季生长阶段。
30、闪烁的星光,星下风会狂。(星光闪烁,夜虽晴,有大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