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大全及解释高中积累(文案精选90句)

短句网
评论 2023-09-28 10:05:47 浏览59

成语大全及解释高中积累

1、3炙(zhì)手可热:手一接近就感到热。比喻权势很大,气焰很盛。含贬义。媒体扩大其使用范围,形容一切“吃香”的事物,完全背离其本义。炙:烤。

2、(万古长春)万古:千年万代,永远。永远像春天一样,草木翠绿,生机勃勃。比喻人的精神永远像春天一样毫不衰退或祝愿好事长存。亦作“万古长青”、“万古常青”、“万古常新

3、1集思广益:集中众人的智慧,可以收到更好的效果。(正:扩大;误:广泛)

4、1 大放厥词——厥,其,代词,他的。现在指大发议论,多是贬义。  

5、 安身立命——安身:容身,指在某地居住或生活;立命:使精神安定。指生活有着落,精神有寄托。

6、4肝脑涂地:形容人惨死的情景。也表示尽忠竭力,万死不辞。

7、(秋行夏令):令:时令。时已秋季,还在做夏令的事。指不合时令。

8、3形影相吊:只有门己的身体和影子相互慰问。形容无依无靠,非常孤单。(正:慰问;误:悼念)

9、1 大智若愚(褒)——某些有才智有才能的人不露锋芒,表面看来好像很愚笨。多含褒义。

10、4抽薪止沸:抽去锅下的柴草来停止锅里开水的沸腾,比喻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同釜底抽薪。

11、20杞人忧天:传说杞国有个人怕天塌下来吃饭睡觉都感到不安。比喻不必要的忧虑。

12、492酒囊饭袋:盛装酒饭用的袋子。比喻只会吃喝,不会做事的无能之人。

13、充耳不闻:塞住耳朵不听。形容不愿听取别人的意见。(正:塞住;误:充满)

14、3 络绎不绝——络绎:连续不断的样子。形容来往的人或车马连续不断。〖错例〗在党和政府的关怀下,救灾物资络绎不绝地到达灾区,灾民们终于有了欢声笑语。

15、4目不交睫:没有合上睫毛。指没有睡觉。多形容因心情不安而长夜不眠。

16、3 金针度(dù)人——比喻把秘法、诀窍传给别人。

17、10附庸风雅:附庸:追随;风雅:文雅,多指才学。为了装点门面结交名士,从事有关文化的活动。不能误作褒义。

18、B不慌不忙地步行;权当是乘车。又借指人能安于贫贱自行其乐。

19、3 今非昔比——现在不是过去能比得上的。多指形势、自然面貌等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20、2日中则昃:太阳行至正中就要偏向西方。比喻盛极必衰。昃:太阳偏西。

21、(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野火不能烧尽野草,春天一到野草又长出来了。比喻富有生命力的事物,任何力量也扼杀不了。

22、重蹈覆辙—— 重新沿翻车旧辙走,比喻不重视总结经验,记取教训,再犯以前犯过的错误G言简意赅—— 语言虽精练简洁,但已概括要义

23、 不足为训——训,准则。不能当作典范或法则。〖错例〗这次错误虽然不很严重,但如果认为它不足为训,不引以为戒,以后就会吃大亏的。(正例)这家工厂虽然也取得了某些经济效益,但他们的有些做法,却不足为训。〖错例〗事故的隐患越来越明显,厂领导还是认为不足为训,以致酿成了“19”大火。

24、11)安之若泰:指身上逆境,遇到困难或遭受挫折时能泰然处之,跟平常一样。与此类似的还有“泰然自若”。

25、高屋建瓴:形容居高临下,不可阻挡。也比喻对事情的把握境界高远,能够十分轻松地驾驭。

26、1 得意忘言(褒)——既已领会其意旨,则不再需要表意之言词。后亦引申为彼此默喻,心照不宣。〖错例〗听到女儿考上重点大学的好消息,老李竟高兴得手舞足蹈,得意忘言。

27、40以耳代目:把听来的当成亲见的。形容不亲自调查研究,专门听信别人的话。

28、参差不齐:长短高低大小水平不一致,不用于时间等。

29、侃侃而谈:“侃侃”本为刚直之意。谈得理直气壮才叫侃侃而谈。人们大多用此语形容聊天,属误用。例句:他好像把法庭看作救亡运动演讲大会,回答时侃侃而谈。

30、2脱颖而出:比喻人才崭露头角。曾误用于“脱颖出来,潇潇洒洒地活一辈子”;还有人说“从母鲸腹中脱颖而出”。

31、1 大器晚成——指能担当大事的人物要经过长期的锻炼,所以成就比较晚。

32、青梅竹马:形容男女小时候天真无邪,在一起玩耍。多指男女间幼时的亲密感情。

33、(冬暖夏凊):凊:凉。冬天使温暖,夏天使凉爽。比喻适合时用。

34、耿耿于怀(gěng gěng yú huái)

35、上行下效:指上面的人怎么做,下面的人就跟着怎么干。含贬义。

36、520穷形极相:既指丑态毕露,也指描写刻画十分细致生动。

37、3一日之雅:是指短暂的交往,“雅”,交往.

38、1见异思迁:意志不坚定,喜爱不专一。不表示选择时犹豫不定。

39、3捉襟见肘:原指衣服破烂,生活穷困.后也比喻顾此失彼,无法应对。

40、2 附庸风雅(贬)——附庸,追随;风雅,文雅。为了装点门面而结交名士,从事有关文化的活动。

41、3 临危受命——“受”是“接受”之意,该成语指在危难之际接受任命。(正例)先主辞世,蜀国人心不定,诸葛武侯临危受命,走向了自己鞠躬尽瘁的另一段路。

42、(瑞雪兆丰年):瑞:吉利的。指冬天大雪是来年丰收的预兆。

43、兢兢业业—— 形容做事谨慎,勤奋刻苦,认真负责

44、2 狗尾续貂——原指官爵太滥。古代皇帝的侍从官员用貂尾作帽子上的装饰,官封得太滥,貂尾不够只好用狗尾来代替。后来比喻拿不好的东西续在好东西的后面,前后不相称。多指文学作品。〖错例〗文章这两段之原先衔接得很顺当,修改者却在中间硬加了两个所谓“过渡句”,反而给人以狗尾续貂之感。

45、3一劳永逸:辛苦一次,把事情办好,以后就不用再费事了。“一劳”不能仅理解为“辛苦一次”。

46、白驹过隙:白驹:原指骏马,后比喻日影。比喻时间过得很快,就像骏马在细小的缝隙前

47、焕然一新—— 光彩夺目,给人一种全新的感觉

48、543例行公事:既指只重形式,不讲实效的工作,也指按照惯例处理的公事。

49、2求田问舍:买田置屋,多形容只求个人小利。

50、4无可厚非:不必作过严厉的批评,与无可非议程度不同。

51、(鸟语花香)鸟叫得好听,花开得喷香。形容春天的美好景象。

52、2 俯拾皆是——只要低下头来捡取,到处都是。形容多而易得。〖错例〗在自然科学发展史上,这种由假说发展成定律、原理的情况,真是俯拾皆是。

53、3虚与委蛇(yi):对人虚情假意地进行敷衍应酬。委蛇:应付。

54、不寒而栗—— 不冷而发抖。指恐惧心理引起的惊抖

55、生灵涂炭生灵:百姓;涂:泥沼;炭:炭火。人民陷在泥塘和火坑里。形容人民处于极端困苦的境地。

56、1高山景行:不是指高山美,而是比喻崇高的德行.

57、542海阔天空:形容大自然的广阔,也比喻想象或说话毫无拘束,漫无边际。

58、2首当其冲:首先受到攻击或遭受灾难。一般作谓语。常被人误用为定语,代替“首先”。

59、(丹枫迎秋):丹枫:枫叶到秋天会变红,故称为丹枫。

60、4 门可罗雀——大门前面可张网捕雀。形容宾客很少,家里很安静,或社会交往很少。  

61、不以为然:不认为是对的。(正:对;误:这样)

62、3 匠心独运——巧妙的心思,独特的构思。(正例)电影中有几处看来是闲笔,实际上却是匠心独运之处。

63、1固若金汤:形容工事非常坚固,不易攻破。(正:坚固的城墙;误:金属)

64、3众口铄金:原形容舆论的威力大。后也用来形容人多口杂,可以混淆是非。铄金:熔化金属。

65、491善刀而藏:善:擦拭干净。把刀擦干净,收藏起来。比喻行事适可而止,善于收敛自己。

66、1木人石心:比喻人受诱惑,不动心,不是形容人的愚笨。

67、 敝帚自珍——家里的破扫帚也被自己珍惜,比喻自己的东西虽然不好,却非常珍爱。从意义可言看出“敝帚自珍”适用于对自己,而不能用于别人。例句中的“作品”是“已故著名作家”的,而不是“编辑”自己的,当属于对象用错。〖错例〗这是一位已故著名作家的作品,由于各种原因一直没有发表,这次出版对编辑来说也有点敝帚自珍的意味。

68、(冰解的破)冰冻融解,箭靶射中。比喻问题解决,障碍消除。(搬起石头打自己的脚)搬:移动。比喻本来想害别人,结果害了自己。自食其果。(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比喻本来想损害别人,结果却害了自己(搬石头砸自己的脚)比喻本来想损害别人,结果却害了自己。(苍蝇不抱没缝的蛋)形容自身不正,坏事才会找到头上。(的的确确)指真实的,毫无疑问。(得胜的猫儿欢似虎)形容由于取得了胜利而得意忘形,自以为了不起。(的一确二)形容明明白白,确确实实。(扶不起的阿斗)阿斗:三国蜀汉刘备之子刘禅的小名。阿斗庸碌无能,虽有诸葛亮等人全力扶助,也不能振兴蜀汉。比喻扶持不起来的人。(旧的不去新的不来)旧的没有了,只好被迫去买新的,坏事变成了好事。(家家有本难念的经)比喻各家有各家的难处与苦衷。(集矢之的)集矢,指箭射中目标。比喻众人所指责的对象。(没有说的)指没有可以指责的缺点。或指不成问题,没有申说的必要。(没嘴的葫芦)没有嘴的葫芦。比喻不善言谈或说话很少的人。(切近的当)①恰切得当。②指意浅语实。(强扭的瓜不甜)比喻强人所难,非两厢情愿而办成的事情不可能美满。(拳头上站的人,胳膊上走的马)比喻为人清白,作风正派,过得硬。(热锅上的蚂蚁)形容心里烦躁、焦急,坐立不安的样子。(天下无不散的宴席)事情总会有终结,热闹场面不会持续太久。(无的放矢)的:靶心;矢:箭。没有目标乱射箭。比喻说话做事没有明确目的,或不切合实际。(有的放矢)的:箭靶子;矢:箭。放箭要对准靶子。比喻说话做事有针对性。(移的就箭)移动箭靶靠近箭。比喻曲意迁就。(一发破的)发:射出;的:箭靶的中心。一箭就射中箭靶中心。比喻一下子就击中目标或一句话就击中要害。(远来的和尚会念经)比喻外地来的人比本地人更受重视(阎罗王面前须没放回的鬼)人死后就不会复活。比喻到手的钱不会再退出来(一语破的)的:箭靶的中心。一句话就说中要害。(一言中的)的:箭靶的中心。一句话正好射中箭靶。比喻一句话就说到关键的地方。(一语中的)一句话就说中要害。同“一语破的”。(哑子吃黄连,说不出的苦)黄连:中药,味苦。哑巴吃了黄连,嘴里说不出来。比喻有苦难言(众矢之的)矢:箭;的:箭靶的中心。众箭所射的靶子。比喻大家攻击的对象。(众怨之的)众人怨恨的目标。(暗度金针)度:通“渡”,过渡,引申为传授。后用于比喻秘诀。又借指幕后交易。(阿娇金屋)阿娇:指汉武帝刘彻的姑母(长公主刘娇)的女儿。原指汉武帝刘彻要用金屋接纳阿娇为妇。这里泛指美丽高贵的女子。(百二金瓯)比喻山河险固之地。同“百二山河”。(百金之士)指有都能有作为的人。也指有功而受到重赏的人。(不看佛面看金面)比喻请看第三者的情面帮助或宽恕某一个人。同“不看僧面看佛面”。(不看金面看佛面)比喻请看第三者的情面帮助或宽恕某一个人。同“不看僧面看佛面”。(不吝金玉)吝:吝惜。不吝惜宝贵美好的东西。(百忍成金)形容忍耐的可贵。(避世金门)以之比喻身为朝官而逃避世务。(避世金马)以之比喻身为朝官而逃避世务。(摆袖却金)比喻为人廉洁,不受贿赂。(败子回头金不换)指不干正事的人改邪归正比金子还可贵。(败子回头金不换)谚语。谓堕落的人幡然悔悟,痛改前非,更使人珍爱。《儿女英雄传》第十五回:“你可知道?愚只是个‘败子回头金不换。’”(弊帚千金)对自家的破旧扫帚,也看成价值千金。比喻对己物的珍视。弊,一本作“敝”。(敝帚千金)一把破扫帚,当千金那样贵重。比喻东西虽不好,但自己十分珍惜。(背紫腰金)身穿紫袍,腰佩金饰。指做大官。(成城断金)成城,团结得像城堡一样坚固;断金,力量大得能折断金属。指万众一心,力量无比强大。(错彩镂金)错:涂饰;镂:雕刻。形容诗文的词藻十分华丽。(炊金爨玉)炊:烧火做饭;爨:烧火做饭。用金玉做饭。比喻饮食珍贵,待客热情(辞金蹈海)比喻不慕富贵,慷慨有气节。(蹙金结绣)形容文章精美,结构严密。(寸金难买寸光阴)光阴:时间。形容时间的可贵,应该十分珍惜。(炊金馔玉)炊:烧火做饭;馔:饮食,吃。形容丰盛的菜肴。(谗口铄金)谗言足以熔化金石。极言谗言毁贤害能之厉害。(寸土尺金)比喻土地收益极高,极其贵重。(床头金尽)床头钱财耗尽。比喻钱财用完了,生活受困。(诚至金开)精诚所至,金石为开。(钿合金钗)钿盒和金钗,相传为唐玄宗与杨贵妃定情之信物。泛指情人之间的信物。(点金成铁)用以比喻把好文章改坏。也比喻把好事办坏。(堆金叠玉)形容财富极多。(堆金迭玉)形容财富极多。(点金乏术)术:法术,方法。没有点铁成金的法术。比喻没有最好的方法筹集钱财,解决贫困。(堆金积玉)金玉多得可以堆积起来。形容占有的财富极多。(断金零粉)断折的花钿和零散的铅粉。借指因遭横逆而结局不圆满的风流韵事。(东箭南金)东方的竹箭,南方的铜,古时都认为是上品。比喻可宝贵的人才。(带金佩紫)金:金印。紫:紫绶。带着金印,佩着紫绶。形容地位非常显赫。(点金无术)点:点化;术:法术,方法。没有点铁成金的法术。比喻没有方法筹集钱财(断金之交)指情深谊厚的朋友。(点金作铁)用以比喻把好文章改坏。也比喻把好事办坏。同“点金成铁”。(大马金刀)①形容豪爽,气派大。②形容说话直率锋利,不留情面。(安分随时)时:时俗。安守本分,顺随时俗。指处在各种环境中都能安然自得,满足现状。(安时处顺)安于常分,顺其自然。形容满足于现状。(不夺农时)不耽误农作物的耕种时节。同“不违农时”。(不达时务)务:事物;时务:当前的重大事情或形势。指不认识当前重要的事态和时代的潮流。现也指待人接物不知趣。(不合时宜)时宜:当时的需要和潮流。不适合时代形势的需要。也指不合世俗习尚。(变化有时)时:定时,一定的时期。随时间发展而发生变化。(避迹藏时)指逃避时世。(不拘于时)不受耻于从师的时俗限制。(拨乱济时)平定乱世,救济时势。同“拨乱济危”。(不入时宜)时宜:当时的需要和潮流。不适合时代形势的需要。也指不合世俗习尚。(不失时机)失:耽误,错过。时机:具有时间性的机会。不错过当前的机会。指办事要抓住适宜的时间和有利的机会。(不识时务)时务:当前的形势和潮流。指不认识当前重要的事态和时代的潮流。现也指待人接物不知趣。(不适时宜)适:适应;时宜:当时的需要。不符合时势和趋势。(不时之需)不时:不是预定的时间。说不定什么时候会出现的需要。(不时之须)不时之需。指随时的、不是预定时间的需要。(不通时宜)不明白当时的形势、潮流。(不违农时)违:不遵守。不耽误农作物的耕种时节。(不误农时)不耽误农作物的播种时节。(彼一时,此一时)那是一个时候,现在又是一个时候。表示时间不同,情况有了变化。(错过时机)丧失机会。(曾几何时)曾:曾经;几何:若干、多少。才有多少时候。指没过多久。(常将有日思无日,莫待无时思有时)思:考虑。在物资丰富时要考虑到缺乏的日子,不要到了缺乏时才后悔。指应注意节约,不要浪费。(猖獗一时)猖獗:凶猛而放肆。形容坏人或反动势力一时间显得特别凶猛放肆。(聪明一世,糊涂一时)聪明一辈子,临时却糊涂起来。指一向聪明的人,偶尔在某件事上犯糊涂。(聪明一世,懵懂一时)懵懂:头脑不清楚或不能明辨事物。人一辈子都很精明,但有时一下子糊涂。指聪明人也会犯错误。(藏器待时)器:用具,引伸为才能。比喻学好本领,等待施展的机会。(出入无时)进出没有一定的时间。(乘时乘势)旧指人应趁着机会、时势,做一番事业。(揣时度力)揣度形势,估量自己的能力。(此时无声胜有声)胜:超过。原指没有声音时比有声音更能表达出内心深处的愁恨。引申指人的模范行为比言谈口号影响更大。(传诵一时)诵:称诵、传述。在某一个时期内,人们到处传述。(蹉跎时日)蹉跎:时光白白过去。把时光白白地耽误过去。指虚度光阴。(此一时,彼一时)此:这;彼:那。那是一个时候,现在又是一个时候。表示时间不同,情况有了变化。(此一时彼一时)指时间不同,情况亦异,不能相提并论。(独步当时)形容非常突出,一个时期内没有人能比得上。(动不失时)时:时宜,时机。行动不失时机。指不做不切合时宜的事。(独步一时)形容非常突出,一个时期内没有人能比得上。(独出一时)超群出众,一代无二。(大时不齐)大时:天时。指天时生杀万物不在同一时令。(待势乘时)待:等待;势:趋势,形势;乘:利用;时:时机。等待形势发展,利用有利时机。(碍上碍下)碍:妨碍。妨碍做事,使人感到不方便。(傲上矜下)矜:自夸。对上对下都自傲自大。(不差上下)不分高下,差不多。(不分上下)不管上级和下级或指分不出高低胜负。(八公山上,草木皆兵)八公山:在安徽淮西市西。将八公山上的草木,都当作是士兵。形容极度惊恐,疑神疑鬼。(巴高望上)指与社会地位高于自己的人结交或联姻。(白日上升)犹言白日升天。道教谓人修炼得道后,白昼飞升天界成仙。(不上不落)形容事情无着落,处境为难。(半上半下)指两可之间。(不上不下)上不去,下不来。形容进退两难。(比上不足,比下有余)赶不上前面的,却超过了后面的。这是满足现状,不努力进取的人安慰自己的话。有时也用来劝人要知足。(比上不足,比下有馀)指处于中等状态。形容满足现状,甘居中游,不求进取。(板上钉钉)在石板上钉上铁钉。比喻事情已经决定,不能改变。(壁上观)壁:营垒。比喻坐观胜负而不帮助任何一方。(逼上梁山)比喻被迫起来反抗。现也比喻被迫采取某种行动。(半上落下)犹半途而废。(兵上神密)上:通“尚”,贵。用兵贵在神密。(榜上无名)张贴的名单上没有名字。泛指落选。(板上砸钉)比喻事情已定,不容变更或说话算数。(阪上走丸)坂:斜坡;丸:弹丸。象在斜坡上滚弹丸。比喻形势发展迅速或工作进行顺利。(坂上走丸)◎坂上走丸bǎnshàng-zǒuwán(onthecrestofthewave;ridethecrestoffortune)坂:同“坂”。斜坡;丸:弹丸。在斜坡上滚弹丸。比喻形势发展迅速必相率而降,犹如坂上走丸也。——《汉书·蒯通传》(不相上下)分不出高低好坏。形容水平相当。(拔宅上升)拔:拔起;宅:住宅。古代传说修道的人全家同升仙界。(长安道上)长安:古都名,在今陕西西安西北。旧喻名利场所。(从壁上观)壁:壁垒。原指双方交战,自己站在壁垒上旁观。后多比喻站在一旁看着,不动手帮助。(赤膊上阵)光着膀子上阵。比喻亲身上场,不加掩饰地进行活动。(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方:始;人上人:指才能出众的人。吃得千辛万苦,才能获取功名富贵,成为别人敬重的人。(成千上万)形容数量很多。(床上安床)床上安张床。比喻不必要的重复。(谄上傲下)谄:讨好,奉承。对上谄媚讨好,对下傲慢。(彻上彻下)彻:贯通。贯通上下。(床上叠床)比喻多馀和重复。同“床上施床”。(床上迭床)比喻多馀和重复。同“床上施床”。(刺上化下)讽谕国君,教化下民。(错上加错)本来已经错了,又犯了新的错误。(谄上骄下)谄:讨好,奉承。对上谄媚讨好,对下骄横无理。(谄上欺下)谄:讨好,奉承;欺:欺压。讨好上司,欺压下级。(承上启下)承接上面的,引起下面的。多用在写文章方面。(承上起下)指承接前者,引出后者。(床上施床)比喻多馀和重复。(鳌里夺尊)犹言出类拔萃。(暗里使劲)指人暗中用力干什么事。(矮子队里选将军)指勉强挑选。比喻挑选馀地小,难以选出合适的人。(矮子里拔将军)从现有的并不出色的人中选择最佳者(鞭辟近里)鞭辟:鞭策,激励;里:最里层。古代洛阳方言。意指深入剖析,使靠近最里层。形容探求透彻,深入精微。宋儒常用语。(跛鳖千里)跛脚的鳖只要半步也不停留,也能走千里。比喻只要坚持不懈,即使条件很差,也能成功。(鞭辟向里)意指深入剖析,使靠近最里层。形容探求透彻,深入精微。(鞭辟着里)意指深入剖析,使靠近最里层。形容探求透彻,深入精微。(布袋里老鸦)比喻虽然活着,但象死了一样。(碧空万里)万里:指面积大,距离长。形容天气晴朗。(不可以道里计)计:计算。不能用里程来计算。形容程度相差很大。(壁里安柱)在墙壁里加安支柱。比喻加强锻炼,以增强体质。(百里不同风,千里不同俗)形容不同的地方有不同的风俗习惯。(表里不一)表面与内在不一样。(百里才)百里:方圆百里之地;才:才能。指能治理方圆百里地区的人才。(必里迟离)阴历九月九日。(百里风趠)趠:腾跃。百里的路,顺风而行,就象腾跃一样。形容远程航行的迅速。(髀里肉生)髀:大腿。因为长久不骑马,大腿上的肉又长起来了。形容长久过着安逸舒适的生活,无所作为。(表里如一)表:外表;里:内心。表面和内心象一个东西。形容言行和思想完全一致。(表里受敌)内外受到敌人的攻击。(表里山河)表里:即内外。外有大河,内有高山。指有山河天险作为屏障。(百里挑一)一百个当中就挑出这一个来。形容人才出众。(表里为奸)表里:内外;奸:虚伪狡诈。比喻用勾结、欺诈等不正当手段做坏事。(表里相符)犹表里如一。(表里相合)内外互相应和。(表里相济)表里:指内外;济:救助。原意是指内外互相庇护。后泛指内外互相救助。(表里相依)指关系密切,互相依存。(表里相应)内外互相应合。(百里异习)异:不一样;习:风俗习惯。相隔百里远的地方就有不同的风俗习惯。(表里一致)犹表里如一。(百里之才)百里:方圆百里之地。指能治理方圆百里地区的人才。后称才能平常的人。(百里之命)指诸侯的政令。(百里之任)旧指一县的长官,如县宰、县令等。(鞭擗进里)意指深入剖析,使靠近最里层。形容探求透彻,深入精微。同“鞭辟近里”。(鞭辟入里)鞭辟:鞭策,激励;里:最里层。形容作学问切实。也形容分析透彻,切中要害。(鞭擗向里)意指深入剖析,使靠近最里层。形容探求透彻,深入精微。同“鞭辟近里”。(巴人下里)①即下里巴人。古代楚国流行的民间歌曲。用以称流俗的音乐。巴,古国名,在今四川东部一带,古为楚地。下里,乡里。②泛指粗俗的。(跛行千里)比喻只要努力不懈,即时条件很差,也能取得成就。(鞭约近里)犹言鞭辟近里。(不远千里)不以千里为远。形容不怕路途遥远。(把臂徐去)互相挽着胳膊慢慢离开。(拔葵去织)比喻做官的不与人民争利。(北去南来)有的从北往南,有的从南往北。也泛指来来往往。(病去如抽丝)形容病愈很快而且彻底。

69、失之东隅,收之桑榆东隅:东方日出处,指早晨;桑、榆:指日落处,也指日暮。比喻开始在这一方面失败了,最后在另一方面取得胜利。

70、9)卓尔不群:形容非常优秀,超出常人。易误用为形容人的性格。

71、609怙恶不悛:怙,依赖;悛,悔改。坚持做恶不肯悔改。

72、分庭抗礼:原指宾客和主人分别站在庭院两边,以平等的礼节相见。后用以比喻互相对立,地位相当。

73、505江河日下:比喻事物日趋衰落,情况一天不如一天。

74、200.评头品足:比喻在小节上过分挑剔。与中性的评议不同。

75、(冬寒抱冰,夏热握火):冬天寒冷却要抱冰,夏天炎热却要握火。形容刻苦自勉。

76、3溢美之词:过分赞美的言词。常误用于褒义场合。

77、 按部就班——部、班:门类,次序;就:遵循,依照。①形容做事有一定的步骤和规矩。②现也用以指办事机械,缺乏必要的灵活性。

78、1每况愈下:况:由对比而明显。比喻情况越来越坏。

79、例句:他刚取得那么一点儿成绩就自命不凡,真让人反感!

80、9)屡试不爽:屡次试验都没有差错。易误解为“没有成功”。

81、20 凤毛麟角——比喻稀少而可贵的人或事。〖错例〗巴基斯坦的斯瓦特被誉为“东方的瑞士”,但“11”事件以后,来这里旅游的人几乎是凤毛麟角。(03北京)

82、1管窥蠡(lí)测:从竹管里看天,用瓢来测量海水。比喻眼光狭小,见识短浅,对事物的观察和了解很肤浅。蠡:瓢。测:量。

83、愤世嫉俗—— 不满黑暗的世道,憎恶不合理的社会习俗

84、 不速之客——速,邀请。没有经过邀请而突然到来的客人,指意想不到的客人。  

85、30相见恨晚:遗憾没有早相见。形容一见如故,情意相投。(正:遗憾;误:怨恨)

86、4山高水长:像山一样高耸,像水一样长流。原来比喻人的崇高风度或名誉像山和水一样永久流传。现在有时比喻恩德情谊的深厚。

87、 不假思索——用不着想。形容说话做事迅速。〖错例〗同志们都认为,他这个人办事向来深思熟虑,计划周密,不假思索。

88、30显亲扬名:使双亲显耀,使名声远扬。(正:父母;误:亲戚)

89、不能自已:自己不能控制住感情。(正:停止;误:已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