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量齐观造句
1、不知道与父辈从事同一行当,是好事还是折磨。身边认识的几位大オ,因与父辈同路同行,立志超越,似乎心中有不小的压力,某种境况下会被逼得痛哭。而不同路不同行的,却有可能承载父辈对子女在陌生行当里发迹的期待,压力来自外部而非内心。这是一个鮭鱼回游般的时代,个个努力,奋勇争先,景象是很壮观的,站在岸上看,亦可喜亦可悲。
2、上海市的经济总量基本上与北京和天津经济总量之和等量齐观。
3、南辕北辙:心想往南而车子却向北行。比喻行动和目的相抵触。
4、独树一帜:单独树起一面旗帜。比喻独特新奇,自成一家。
5、 大相径庭:径庭,相差很大。形容彼此相去很远。
6、他专研网站研究已经有十余年了,所以在中国很少能够找到人能够和他等量齐观的。
7、 咄咄怪事:咄咄,叹词,表示惊诧。用来形容使人惊讶的怪事。
8、做事要懂得分轻重缓急、先后次序,不能一律等量齐观,全部混淆在一起。
9、Label:DeutscheGrammophon –138820
10、1 间不容发:比喻与灾祸相距极近,情势极其危急。
11、2 沐猴而冠:比喻装扮得像个人物,但本质不好。(贬义词)
12、(6)做事要懂得分轻重缓急、先后次序,不能一律等量齐观,全部混淆在一起。
13、蒋蓝|丰富虚构与非虚构之间的细节——谈《行者的迷宫》
14、啊,怎么能把这么一颗钻石跟那粒假宝石等量齐观呢?
15、一次优美的科普实践,充满了轻盈和诗意……两位作者拉着我们的手,看似闲谈,所讨论的却都是宇宙级别的概念。
16、德谟克里特的哲学、巴赫的大合唱、舒伯特的四重奏、凡·高的星空……这些人类智慧的结晶,其中也都蕴含着宇宙的规律。
17、 础润知雨:屋的基石。看到基石湿润就知道要下雨。比喻任何事物的发生都是有征兆的。
18、我所生活的胶东一带与中国大陆的其他地方,语言有相当大的差异。虽然同属北方,但由于它是春秋时期的“东夷”地区,后来又长期处于边缘海角地带,文化流动性较弱,所以至今一直保留有大量古音古意,一些语汇和表达方式今天听起来既有趣又古旧。所以这里的作者在写作中也有个自我“翻译”的问题——这个难题也许比不上南国作者那么大,但的确也是存在的。比如有一本写胶东生活的长篇小说,读者和评论者说它是用方言写成的:看上去充满了方言土语,胶东风味浓得化不开,几乎离开这个地方的语言一步都走不了。可是读者在阅读中却没有什么不懂的地方,不需要一个胶东人站在一旁讲解。这当然是因为那个翻译的工作早就由作者自己完成了,他在语言落纸的那一刻就将这个问题解决了。
19、(13)在这个年龄段的人思想上要想和他等量齐观的人还真的不是很多。
20、造句但景观的形态与功能并非总是等量齐观、协调一致。
21、眼花缭乱:形容眼睛看见复杂纷繁的东西而感到迷乱。比喻事物复杂,无法辨清。
22、混为一谈:把不同的事物混在一起,当作同样的事物谈论。
23、但是这些批评并没有将其与其他范式和框架等量齐观地来看待。
24、10 万人空巷:指家家户户的人都从巷子里出来了,形容庆祝、欢迎等的盛况。不能误解为“人们都集中在家里,故万巷皆为空之意。
25、死亡和骰子一视同仁。尽管截然不同,却一样铁面无私。
26、可是虽然这样,那些工作了一辈子的写作人,比如说作家们,也不敢说这个问题早就解决了。他们常常还要因为缺乏好的句子而苦恼。
27、(语出)清·况周颐《蕙风词话》:“或带烟月而益韵;托雨露而成润;意境可以稍变;然而乌可等量齐观也。”
28、按部就班:部、班,就是门类、秩序;就,归于。原来指写文章结构安排得当,造句、选词合乎规范。现在指按照一定的条理,遵循一定的程序做事。有时也指按老规矩办事,缺乏闯劲。
29、10 刮目相看:《三国志·吕蒙传》记载,吴国大将吕蒙听从孙权劝告,在繁忙的军务中抽出时间读书,学问大进,取得令人惊奇的成绩。鲁肃说:“士别三日,即当刮目相看。”说明要用新的眼光来看待别人。注意本成语一般用来指看待别人取得的进步和成绩。
30、截然不同:形容界限分明的样子。事物之间,界限分明,全然不一样。
31、 耳提面命:形容恳切地教导。多用于长辈对晚辈或老师对学生。(褒义词)
32、2 条分缕析:形容剖析得深入细致,有条有理。
33、同日而语:指两人或两件事放在同一时间里来讨论。
34、珠联璧合:比喻杰出的人才或美好的事物结合在一起。
35、标新立异:通常指提出新的主张、见解或创造出新奇的样式,形容敢于革新、勇于创造的精神,也指为了显示自己,故意另搞一套。
36、1 罪不容诛:罪大恶极,处死都不能抵偿。(贬义词)
37、2 惨淡经营:形容费心力。(不要误认为是贬义词)
38、1 无稽之谈:没有根据的话。(贬义词)稽:考查。
39、1 天马行空:天马,神马。马的奔驰如同腾空飞行。多比喻诗文、书法等气势豪放,创意、灵感等不受拘束。
40、1 洛阳纸贵:晋代左思《三都赋》写成以后,抄写的人非常多,洛阳的纸都因此涨价了。比喻广泛流传,风行一时。不能将本词只理解成物价上涨。
41、我们常常会怀疑人生的价值,不知道自己活着能给世界带来什么。
42、这些景观的形态与功能并非总是等量齐观协调一致。
43、鳞次栉比:像鱼鳞和梳子的齿一样,一个挨着一个地排列着,多用来形容房屋等密集。
44、成功的人都是极少数,所以能够和那些成功人士等量齐观的人不是很多。
45、如果写作者不认可这条规则,并且不进行自我转译,那么结局也就只有一个,即只能让作品滞留在一个狭窄的地区里。一本书印出来,比如一本小说,它不能无限度地使用注释,那样也就破坏了语感,琢磨起来太费劲了,哪里还会有什么阅读快感。
46、尽孝固然离不开物质条件,但不能把孝心和钱财等量齐观,个性是在温饱不愁的状况下,孝心的内涵更多的就应是对父母的尊敬
47、不易之论:易,改变。完全正确,不可更改的言论。形容论断或意见非常正确。
48、在这个年龄段的人思想上要想和他等量齐观的人还真的不是很多。
49、1 管窥蠡测:从竹管里看天,用瓢来量海水。比喻眼光狭窄,见识短浅。(贬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