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容天气的谚语
1、本内容来源:《中国民间文学集成浙江省绍兴市嵊县谚语卷》
2、(冬暖夏凊)凊:凉。冬天使温暖,夏天使凉爽。比喻适合时用。
3、(有脚阳春)承春:指春天。旧时称赞好官的话。
4、(冬寒抱冰,夏热握火)冬天寒冷却要抱冰,夏天炎热却要握火。形容刻苦自勉。
5、解释:日落时,西方虽有乌云,但下部已脱空,露出晴天,说明乌云天气系统正在消散,其后将是一个晴好天气。
6、(暗送秋波)旧时比喻美女的眼睛象秋天明净的水波一样。指暗中眉目传情。
7、(葛屦履霜)冬天穿着夏天的鞋子。比喻过分节俭吝啬。
8、每到夏天,总会有那么几条有关温度的类谚语,如“引擎盖上煎鸡蛋”,在互联网上广泛流传。此时,人们总会问气象预报真的准确吗?张涛表示:“气温和温度是两个概念,气温的测量是在不能被太阳直接晒到的百叶箱中进行,天气预报报的是基于此测量出来的基准气温。而温度却是人另外一种感受。”人体感受到的温度实际上是红外线热辐射的积累,而非实际气温。人体跟土壤、水泥等材料一样,接受的热辐射在身上积累,皮肤温度就会高过平时呆在阴凉处的体温。因此,大家感知的“气温”因人而异、因地而异、千差万别,只能说是你以为温度这么高,其实只是你自己所处的环境温度高。但基准温度是另外一回事,对于气象预报来说,必须报的是基准温度。
9、(秋风落叶)秋天的大风把落叶一扫而光。比喻一扫而光,不复存在。
10、蚯蚓路上爬,雨水乱如麻,蝼蛄唱歌,天气晴和
11、(秋毫不犯)秋毫:鸟兽秋天新换的绒毛,比喻极细微的东西;犯:侵犯。指军纪严明,丝毫不侵犯人民的利益。
12、(夏虫不可言冰)不能和生长在夏天的虫谈论冰。比喻时间局限人的见识。也比喻人的见识短浅。
13、(秋去冬来)秋天过去,冬天到来。形容时光流逝。
14、(九十春光)九十:指春季三个月,共九十天。指春天的美好光景。
15、意思是看到天上有钩状的云,这两天就会下雨了。 钩钩云气象上叫做钩卷云,它一般出现在暖锋面和低压的前面,钩卷云出现,说明锋面或低压即将到来,是下雨之前的预兆。
16、难道发给每个人一把铁锤,他们就可以变成铁匠吗?
17、久雨刮南风,天气将转晴。意思是已下了一段日子的雨,当南风大刮起之时,天气在两天内将从雨天转为晴天。
18、(夏炉冬扇)夏天生火炉,冬天扇扇子。比喻做事不符合当时的需要,费了力气而得不到好处。
19、日:旭日东升、日上三竿、一轮红日、日高三尺、艳阳高照、烈日当头、骄阳似火、日影西斜
20、(暑来寒往)夏天过去,冬天到来。泛指时光流逝。
21、(细雨和风)细雨:小雨;和风:春天的微风。温和的风,细小的雨。比喻方式方法温和而不粗暴。
22、(秋月春花)春天的花朵,秋天的月亮。泛指春秋美景。
23、(沂水春风)沂水:河水名,在山东省曲阜县境内,孔子出生地。春风:春天和暖的风,比喻良好的熏陶和教育。来自沂水的春风。比喻深受孔学的教育与熏陶。
24、是因为大雨来临前期,空气中含有大量水蒸气,水蒸气遇到较冷的昆虫身体就会凝结成水,造成昆虫体重加重,飞不高,而燕子是吃昆虫的,因而低飞抓虫。
25、(春宵苦短)为春天的夜晚太短而苦恼。形容人处在欢乐之中,觉得时间过得很快。
26、别跟疯子吵架,否则旁人会把你也看成是疯子的。
27、(向阳花木)向阳的花木光照条件比较好,春天早早发育。比喻因占有方便的条件而获得利益或照顾。
28、(腊尽春来)腊:指腊月,即农历十二月。腊月过去,春天又回来了。
29、1燕子低飞蛇过道,鸡不回笼喜鹊叫,大雨不久就来到。
30、(人似秋鸿)鸿:大雁。人好像秋天的大雁一样。比喻朋友间守信用,就像鸿雁每年秋天按时从北方飞到南方那样。
31、随着科学发达,现在一些极度寒冷的地方,除了有暖炕的设施以外,多数都有暖气设备;炎热的地方,则靠树荫遮阳、冷水回流,但现在大都使用冷气调节。
32、"冬至无雨一冬晴"。意指冬至这一天的天气与整个隆冬天气及农事活动有着极其密切的关系。如果冬至这一天无雨,则整个隆冬多为晴天。
33、(明察秋毫)明察:看清;秋毫:秋天鸟兽身上新长的细毛。原形容人目光敏锐,任何细小的事物都能看得很清楚。后多形容人能洞察事理。
34、Whenthenight’sdarkest,thedawn’snearest.
35、"雷公先唱歌,有雨也不多"。下雨地方打雷,传到无雨的地方,人们虽然先听到雷声,但也多半是无雨或少雨天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