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写声音的词语(文案精选79句)

短句网
评论 2023-08-28 09:33:39 浏览59

描写声音的词语

1、撼天震地。撼:摇动;震:震动。震动了天地。形容声音或声势极大。

2、  噗(pū)噜噜——用来写泪珠一个劲往下掉。

3、造句:一会儿,粗大的雨点儿落下来了,打在玻璃窗上叭叭直响。

4、  叽里咕噜——用来写别人听不清楚或听不懂的声音,也用来写物体滚动的声音。

5、出处:《列子·汤问》:“昔韩娥东之齐;匮粮;过雍门;鬻歌假食;既去而余音绕梁;三日不绝”

6、  铛铛、叮当、丁当——用来写金属撞击的声音。

7、白话释义:亦作“哗啦啦”。亦作“哗喇喇”。象声词。

8、穿云裂石:穿破云天,震裂石头。形容声音高亢嘹亮。

9、  唧:象声词,如:唧咕,形容小声说话;唧哝,也形容小声说话。

10、  萧萧:象声词,形容马叫声,如:马鸣萧萧。

11、  丁东:或丁冬,象声词,形容金属等撞击的声音。

12、  格格:象声词,形容笑声,如:他格格地笑着。

13、无声无息:没有声音,没有气息。比喻没有名声,不被人知道。

14、余音绕梁(yú yīn rào liáng):形容歌声优美,给人留下难忘的印象。例句:记忆如音符,不管美丽或者破碎,皆是余音绕梁永久不衰。

15、音容如在:声音和容貌仿佛还在。形容对死者的想念。

16、译文:一天下午,刘方在店中收拾,只能听到非常嘈杂的声音。

17、咄嗟叱咤:咄嗟、叱咤:发怒时大声呵叱、吆喝。形容发怒时大声喊叫的声音。

18、  咕唧、咭咭、哝哝、喁喁、哼唧、喳喳、嘁嘁——用来写小声交谈或自言自语。

19、啪啪:用来写放枪、拍掌、或东西撞击等声音。如:鞭子甩得啪啪地响。

20、  呖呖:象声词,形容鸟类清脆的叫声,如莺声呖呖。

21、白话释义:释义是拟声词,水流动或物体滚动的声音。

22、鼓乐喧天:鼓:弹奏。喧天:声音大而嘈杂。弹奏着各种乐器,声响大得直冲云天。

23、翻译:以前韩国的娥东面的齐国;没有粮食;经过雍门;靠卖唱换点粮食;离开后,歌声回响三日不停

24、咄咄怪事:表示吃惊的声音。形容不合常理,难以理解的怪事。

25、袅袅余音:袅袅:宛转悠扬。馀音:不绝之音。形容音乐结束后悠扬悦耳的声音仍然绵延不绝,回响在耳边。同“馀音袅袅”。

26、造句:老太太指着一幅画啧啧叹息:"寸丝不挂,成何体统,还挂在这么显眼的地方!"。

27、  咕嘟:象声词,液体沸腾、水流涌出或大口喝水的声音。如:锅里的粥咕嘟响;泉水咕嘟地往外冒;他咕嘟地喝了大碗水。

28、聆音察理:听到声音就能明察事理。指善于分析。

29、叮咚   叮叮咚   叮咚叮咚   叮叮咚咚 

30、  嘟嘟嘟——红胸啄木鸟的连续像敲木的声音。

31、咩咩——羊哞哞——牛汪汪——狗笃笃,呱呱——青蛙知了知了——知了咪咪、喵喵——猫蝈蝈——蝈蝈唧唧、叽叽——小鸡嗷呜——老虎吱吱——老鼠嗯啊嗯啊-驴喔喔——用来写公鸡的声音。咯嗒、咯咯嗒——用来写母鸡的声音叽叽——用来写小鸡、小鸟的叫声。瞿瞿(加上“口”)qū——蟋蟀的叫声。啾唧——用来写虫、鸟等细碎的叫声。呱呱——用来写鸭子、青蛙等的响亮的叫声。嗡嗡——用来写昆虫飞动的声音。呦呦——鹿叫咿呦——山鹿叫咿喔、喔——鸡叫嘶——马鸣、虫幽咽凄切叫声哮、嗥——兽吼叫嗒嗒——马蹄声嘶噪——马鸣声咿咿——虫叫、豚鸣狺狺(yínyín)象声词,狗叫的声音

32、  哈哈、嘻嘻、呵呵、唏唏、噱、咿哑、哑哑、嗌嗌、吃吃——笑声

33、响遏行云:声音响彻云霄,阻挡飘动的云彩(遏:阻止)。形容歌声嘹亮。

34、沸反盈天:沸腾翻滚的声浪喧天。形容人声嘈杂喧嚣,乱成片。

35、裂石穿云。震开山石,透过云霄。形容声音高亢嘹亮。

36、沸反盈天:沸:滚翻;盈:充满。声音象水开锅一样沸腾翻滚,充满了空间。形容人声喧闹,乱成一片。

37、(释义)姹、嫣:娇艳。形容各种花朵娇艳美丽。

38、声色俱厉:声色:说话时的声音和脸色;厉:严厉。说话时声音和脸色都很严厉。

39、造句:先是一道耀眼的闪电,随后是轰隆隆一声巨响。

40、  稀里哗啦——用来写雨声、建筑物倒塌的声音。

41、  杭育:象声词,群体重体力劳动时呼喊声音。

42、  呖(lì)呖——形容鸟类清脆的叫声,如莺声呖呖。

43、发蒙振聩:声音很大,连耳聋的人也听得见。比喻用语言文字唤醒麻木的人。

44、俯仰唯唯:唯唯:答应的声音。点头答应。比喻谦卑地应付。

45、啧啧(zézé):①形容咂嘴或说话声②形容虫、鸟叫声

46、稀里哗啦——用来写雨声、建筑物倒塌的声音。

47、聚蚊成雷:许多蚊子聚到一起,声音会象雷声那样大。比喻说坏话的人多了,会使人受到很大的损害。

48、  丁当:或称“叮当”,象声词,形容金属、瓷器等撞击的声音。

49、  劈啪:又噼啪,象声词,形容拍打或爆裂的声音,如:劈啪的枪声。

50、铿镪顿挫:铿镪:有节奏而响亮的声音。形容音律和谐有力、动听。

51、叽里咕噜——用来写别人听不清楚或听不懂的声音,也用来写物体滚动的声音。

52、  扑棱——形容翅膀抖动的声音,如:扑棱一声,飞起一只水鸟。

53、造句:她哼哼唧唧说了半天,我们也没听懂,不知道她到底想说什么。

54、  怦:象声词,形容心跳,如:怦然心动、心里怦怦地跳着。

55、人声鼎沸:鼎:古代煮食器;沸:沸腾。形容人群的声音吵吵嚷嚷,就象煮开了锅一样。

56、  扑棱:象声词,形容翅膀抖动的声音,如:扑棱一声,飞起一只水鸟。

57、  叽里咕噜:象声词,形容说话别人听不清楚或听不懂,如:他俩叽里咕噜地说了半天。

58、  刷啦:象声词,形容迅速擦过去的短促的声音,如:刷啦一声,柳树上飞走了一只鸟儿。

59、天震地骇:震:震动。震动了天地。形容声音或声势极大。有时形容事件、场面令人惊骇。

60、出处:明·冯梦龙《醒世恒言》:“一日午后;刘方在店中收拾;只听得人声鼎沸。”

61、人声鼎沸:人声喧嚷嘈杂,如同水在鼎中沸腾一般。

62、金石丝竹:金:指金属制的乐器;石:指石制的磬;丝:指弦类乐器;竹:指管类乐器。泛指各种乐器。也形容各种声音。

63、鼻息如雷:鼻息:鼾声。打呼噜的声音就象打雷一样响。形容熟睡时鼾声大作。

64、鹤鸣九皋:九皋:深泽。鹤鸣于湖泽的深处,它的声音很远都能听见。比喻贤士身隐名着。

65、呼噜——用来写打鼾或吸食流质食物发出的声音。

66、绵言细语:绵:柔软。绵言:柔和的语言。细语:低细的语句。指说话时声音柔和细微,使人容易接受。

67、人声鼎沸:鼎:古代煮食器;沸:沸腾。形容人群的声音吵吵嚷嚷,就象煮开了锅一样。

68、  喀嚓:象声词,喀嚓一声,树枝被风吹折了,也作咔嚓。

69、  布谷:象声词,是摹仿布谷鸟的叫声似“布谷”。

70、惊天动地:惊动天地。形容声音响亮或声势极大。

71、不露声色:声:说话的声音;色:脸上的表情。心里的打算不在说话和脸色上显露出来。

72、哼哼唧唧(hēnghēngjījī):形容说话装模作样,拿腔拿调。也形容生病时的呻吟声。

73、  扑哧——用来写笑声、或水、气挤出的声音。如:扑哧一笑;扑哧一声,皮球撒了气了。

74、怡声下气:怡声:声音和悦;下气:态度恭顺。形容声音柔和,态度恭顺。

75、声如洪钟:形容说话或歌唱的声音洪亮,如同敲击大钟似的。

76、  嘎嘎:象声词,形容鸭子叫声。也作呷呷。

77、白话释义:形容歌声优美,给人留下深刻印象。

78、震天动地:震动了天地。形容声音或声势极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