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的名言100句及解释
1、躬自厚而薄责于人,则远怨矣。——摘孔子《论语》(一个人能够做到多责备自己而少责备别人,就不会招致别人的怨恨了。)
2、译:评价一个人时,不能因为一点过失就抹杀他的功劳。
3、⑤有朋:一本作“友朋”。旧注说,“同门曰朋”,即同在一位老师门下学习的叫朋,也就是志同道合的人。
4、①子:中国古代对于有地位、有学问的男子的尊称,有时也泛称男子。《论语》书中“子曰”的子,都是指孔子而言。
5、解释:意思是不以向地位、学问较自己低的人请教为可耻。所以可以用“文”字作为他的谥号。
6、解释:过去的时光就像这河水一样,日夜不停地流去。
7、(译文)子夏说:“做官有了余力就可以学习了,学习有了余力就可以做官了。”
8、 “色难。有事,弟子服其劳,有酒食,先生馔,曾是以为孝乎?”——孔子《论语》
9、已所不欲,勿施于人。——《论语》(自己不愿干的,不要强加给别人。)
10、在2017年国家公务员考试中,除了最热岗位的竞争达到“万里挑一”引起了热烈讨论之外,还有一个备受重视的亮点,恐怕就是孔子进入申论试题了。
11、译:君子最大的长处就是用高尚、仁义的心去对待别人。
12、引申为:孔子的养生之道,教导人万事健康为本。
13、译文:军队可以被夺去主帅,男子汉却不可被夺去志气。
14、死生有命,富贵在天。君子敬而无失,与人恭而有礼,四海之内皆兄弟也。——摘孔子《论语》(死和生听凭命运的安排,富与贵在于上天的决定。君子只要尽心尽力而没有过失,对人恭敬而合乎礼法,那么四海之内的人都如兄弟一般了。)
15、君子有诸已,而后求诸人。——摘孔子《大学》(自己有善德,才能要求别人行善。)
16、子路问老师:什么样的人算是君子?孔子说“修己以敬”。子路意犹未尽,追问道:“如斯而已乎?”孔子回答道:“修己以安人。”子路仍心有不甘,继续追问道:“如斯而已乎?”孔子答:“修己以安百姓”,接着又补充说,修己以安百姓,这是尧、舜大概还难以做到的啊!从这个“修身之答”中,我们可以看到修身要达到的三方面要求和目标,即“以敬”、“以安人”、“以安百姓”,这是值得今天的领导干部认真学习和体会的。
17、 始吾于人也,听其言而信其行。今吾于人也,听其言而观其行。——孔子
18、(翻译)孔子说:“诚恳地劝告他,好好地引导他,要使他仍然不听,也就算了,免得自找羞辱。”
19、风声、雨声、琅琅读书声,都进入我们的耳朵,所以,作为一个读书人,家事、
20、(发愤研究学问,常常忘记吃饭,一旦有所收获便又高兴地忘记了忧愁,连自己的渐趋衰老也没有感觉到。)
21、(翻译)孔子说:“君子要有九种考虑:看到的时候要思考是否看明白了,听的时候要考虑是否听清楚了,待人接物的脸色要考虑是否温和,容貌态度要考虑是否恭敬,说话要考虑是否诚恳,办事要考虑是否认真,遇到疑难问题要考虑如何向别人请教,怨怒发作前要考虑将引起的后果,看到名利时要考虑得到它是否合乎道义。”
22、其未得之也,患得之;既得之,患失之。苟患失之,无所不至矣。《论语》——当他未得到官职的时候,唯恐得不到;已经得到了官职,又唯恐丢失掉。假若害怕丢失掉,便什么坏事都能干出来。
23、解释:政治主张不同,不互相探讨。这里讲的是一条结交的原则,以道同为原则,道不同,不相为谋。因为彼此政治主张不同,就无法互相探讨。交友也是一样,不同道的人难以相友。
24、子曰:“由①,诲女②,知之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25、(译文)骄傲自满会招来损失,谦逊虚心会得到好处。
26、(译文)了解自己,了解敌人,百战都不会失败。即如果对敌我双方的情况都能了解,打起仗来就可以立于不败之地。
27、孔子弟子公孙赤出使齐国,冉求替他的母亲向孔子请求补助一些谷米。孔子说:“给她六斗四升。”冉求请求再增加一些。孔子说:“再给她二斗四升。”冉求认为太少,给了公孙赤母亲更多。孔子说:“公孙赤到齐国去,肥马轻裘,威风凛凛。我听说过,君子只是雪中送炭,而不是锦上添花。”帮助他人周急不济富,对年轻人救急不救穷,这是君子的态度。
28、子张曰:“何谓五美?”子曰:“君子惠而不费,劳而不怨,欲而不贪,泰而不骄,威而不猛。”……子张曰:“何为四恶?”子曰:“不教而杀谓之虐;不戒视成谓之暴;慢令致期为之贼;犹之与人也,出纳之吝,谓之有司。”《论语》——子张问:“什么是五种美德?”孔子说:“君子对人民施加恩惠,却不耗费财用;使百姓劳苦,百姓却无怨言;自己有所欲求却不贪婪;安宁矜持却不骄横;威严却不凶猛。”……子张又说:“什么是四种恶行?”孔子说:“事先不经教育,犯了罪就杀头叫做肆虐;不先告诫便要求有成效,这叫粗暴;发布命令迟缓,却突然限期完成,这叫残害人;同是给人赏赐,却出手吝啬,这叫只进不出的财务衙门。
29、富润屋,德润身,心广体胖,故君子必诚其意。——摘孔子《大学》(财富可以修饰房屋,道德可以修饰身心,心胸宽广可以使身心舒坦,所以君子一定要做到意念诚实。)
30、 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孔子
31、孔子提出“君子和而不同”的思想,“和而不同”反映了中华文化具有的特点是( )。
32、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33、《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论语》——《诗经》三百篇,其内容可以用一句话概括:“思想纯正,没有邪恶。”
34、所谓诚其意者,毋自欺也,如恶恶臭,如好好色,此之谓自谦,故君子必慎其独也。——摘孔子《大学》(所谓意念诚实,就是说不要自己欺骗自己,象厌恶难闻气味那样厌恶邪恶,象喜爱美丽的女子一样喜爱善良,这样才能说心安理得,所以君子在一个人独处时必定要谨慎。)
35、106个多音字一句话总结,再也不担心记不住多音字了
36、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 ——《荀子·劝学》
37、利于国者爱之,害于国者恶之。--《晏子春秋》
38、(译文)进言的人没有罪过,听的人足以引起警戒。
39、玉石不经过雕琢,不能成为有用的玉器;人不经过学习,就不懂得事理。
40、(译文)只要是人,不分族群、人种、宗教信奉,皆须相亲相爱。同是天地所生万物滋长的,应该不分你我,互助合作,才能维持这个共生共荣的生命共同体。
41、 --荀子•劝学
42、 夷狄之有君,不如诸夏之无也。——孔子《论语》
43、巍巍乎!舜禹之有天下也而不与焉。——《论语·泰伯》
44、(译文)短:不足,长:有余。比喻各有长处,也各有短处,彼此都有可取之处。
45、自满于已获得的成绩,将会招来损失和灾害;谦逊并时时感到了自己的不足,就能因此而得益。
46、富而可求也,虽执鞭之士,吾亦为之。如不可求,从吾所好。
47、译文:(教学生)不到他苦思冥想而仍领会不了的时候,不去开导他;不到他想说而又说不出来的时候,不去启发他。告诉他(方形的)一个角,他不能由此推知另外的三个角,就不要再重复去教他了。
48、0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49、译:评价一个人时,不能因为一点过失就抹杀他的功劳。
50、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孟子》
51、不患人之不已知,患不知人也。——摘孔子《论语》(不担心别人不了解自己,担心的是自己不能了解别人。)
52、(翻译)孔子说:“有道德的人一定有精彩的言论,而有精彩言论的人不一定有道德。仁人一定勇敢,而勇敢的人不一定是仁人。”孔子名言名句大全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
53、知者乐水,仁者乐山。知者动,仁者静,知者乐,仁者寿。——摘孔子《论语》(聪明的人喜欢水,因为他性情活跃象水一样流动不息,仁慈的人喜欢山,因为他心地淳厚象山一样厚重。聪明的人好动,仁慈的人好静,聪明的人乐观,仁慈的人长寿。)
54、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的欲,不逾矩。——摘孔子《论语》——释义:我从十五岁开始致力于学习,三十岁便能自立于社会了,四十岁对各种事理不再迷惑不解,五十岁懂得了自然界的规律,六十岁对听到的事情能领会贯通,并能辨别是非真伪,七十岁时做事能随心所欲,但又不会超出礼法的规范。
55、富润屋,德润身,心广体胖,故君子必诚其意。《大学》——财富可以修饰房屋,道德可以修饰身心,心胸宽广可以使身心舒坦,所以君子一定要做到意念诚实。
56、译:讲事实,不凭空猜测;遇事不专断,不任性,可行则行;行事要灵活,不死板;凡事不以“我”为中心,不自以为是,与周围的人群策群力,共同完成任务。
57、①由:姓仲名由,字子路。生于公元前542年,孔子的学生,长期追随孔子。
58、(翻译)孔子说:“君子说话要谨慎,做事要勤快。”更多孔子名言敬请关注习古堂国学网的相关文章。
59、解释:说一个真正有学问,以天下国家为己任的君子,只忧道之不行,不考虑生活的问题;比如耕种田地,只问耕耘不问收获。只忧虑自己的为人,并不担心是否贫穷
60、知者乐水,仁者乐山;知者动,仁者静;知者乐,仁者寿。——孔子《论语》
61、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雕也。《论语》——只有到了气候寒冷的时候,才能了解松柏傲霜独立的品格。
62、解释:军队可以丧失主帅,一个人不可丧失志气。意思是三军之勇在人,匹夫之志在己。故帅可夺而志不可夺。如可夺,则亦不足谓之志矣。
63、《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论语》(《诗经》三百篇,其内容可以用一句话概括:“思想纯正,没有邪恶。”)
64、人一能之,己百之;人十能之,己千之。 ——《中庸》
65、死生有命,富贵在天。君子敬而无失,与人恭而有礼,四海之内皆兄弟也。《论语》——死和生听凭命运的安排,富与贵在于上天的决定。君子只要尽心尽力而没有过失,对人恭敬而合乎礼法,那么四海之内的人都如兄弟一般了。
66、(译文)孔子说:“不怕别人不了解自己,只怕自己没有能力。”
67、(译文)只要做人光明磊落,那么到哪里都有公平。
68、君子之交淡如水,小人之交甘若醴。--《庄子》
69、(译文)孔子说:“不怕别人不了解我,就怕自己不了解别人。”
70、不该干的事,即使很想去干,但坚持不干,叫"忍"。对小事不忍,没忍性,就会影响大局,坏了大事。
71、译:努力学习却不感到满足,教导别人不感到厌倦。
72、(译文)子贡问孔子说:“有一句可以终身奉行的话吗?”孔子说:“那就是恕道吧!我所不情愿强加给自己的,就不要强加给别人。”
73、子曰:其为人也孝弟,而好犯上者,鲜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乱者,未之有也。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与!
74、(译文)只要是人,不分族群、人种、宗教信奉,皆须相亲相爱。同是天地所生万物滋长的,应该不分你我,互助合作,才能维持这个共生共荣的生命共同体。
75、有志气的人活在世上,应当敢于跟各种不利于国家的行为作斗争,哪能只满足
76、(如果财富能够争取得到,即使让我手执马鞭去做一个车夫,我也去做,但如果追求不到,还不如去干我喜欢的事。)
77、译文:聪明人不会迷惑,有仁德的人不会忧愁,勇敢的人不会畏惧。
78、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是以谓之文也。——孔子《论语》
79、以为自己的错误比别人的小,缺点比别人少而沾沾自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