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行知简介
1、1917年,陶行知婉拒了导师杜威留美任教的邀请,舍弃国外优越的生活工作条件和出人头地的个人前程回到祖国。当时正值国内发起了以民主和科学为旗帜的新文化运动。
2、 陶行知留美回国后,应聘到南京高等师范学校任教,开始试验他的新教育改革,如主张把“教授法”改为“教学法”,倡导女子教育等。(陶行知简介)。
3、陶行知提出了生活教育理论,认为“生活即教育”,主张以人类的生活作为教育内容,在生活实践中接受教育;“社会即学校”,要“把学校里的一切延伸到大自然界中去”;“教学做合一”强调学做结合。在陶行知的生活教育理论中,“生活即教育”是生活教育的本质论及核心,“社会即学校”是生活教育的范围论,“教学做合一”是生活教育的方法论。
4、“教师的职务是‘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学生的职务是‘千学万学,学做真人’.”
5、培养教育人和种花木一样,首先要认识花木的特点,区别不同情况给以施肥、浇水和培养教育,这叫“因材施教”。
6、 陶行知(1891—1946),安徽省歙县人。伟大的人民教育家、思想家,伟大的民主主义战士,坚定的爱国者,中国人民救国会和中国民主同盟的主要领导人之一。他从青年时代起就立志献身教育事业,以“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的满腔赤子之忱,为人民的教育事业鞠躬尽瘁。
7、到了43岁时,再一次给自己改名“陶行知”。
8、人像树木一样,要使他们尽量长上去,不能勉强都长得一样高,应当是:立脚点上求平等,于出头处谋自由.
9、11926年起发表了《中华教育改进社改造全国乡村教育宣言》。1929年圣约翰大学授予他荣誉科学博士学位,表彰他为中国教育改造事业作出的贡献。他一生致力于平民教育和乡村教育运动。1927年创办晓庄师范及燕子矶中心幼稚园。抗战前后倡导并实施普及教育、国难教育、抗战教育等。
10、五险一金+食宿免费|2020年公主岭第五中学招聘公告
11、①1927年,创办了晓庄师范学校,首创“艺友制”,确立“生活即教育”思想,同年,建立了我国第一个乡村幼稚园——南京燕子矶幼稚园。
12、首先要求教师与学生民主的平等相处,教学相长,在教学实践中了解学生的特点,不断提高教师的自身素养。陶行知曾这样提醒教师:“小孩子也是最伟大的先生。我们要跟小孩子学习,不愿向小孩学习的人,不配做小孩的先生。一个人不懂小孩的心理、小孩的问题、小孩的困难、小孩的愿望、小孩的脾气,如何能教小孩?如何能知道小孩的力量?如何让他们挥出小小的创造力、唯独肯拜人民与小孩为师的人,才能把自己打造成民主的教师,也只有肯拜人民与小孩为师的人,其民主作风才能自然而然的获得。”
13、两年就完成了三年的学业。17岁时借资赴杭州考入广济医学堂,后因不满该校对不信教学生的歧视,愤而退学。19岁时,他考入南京金陵大学文学系,并以名列第一的优异成绩毕业。
14、(带薪休寒暑假、五险一金)吉林师范大学博达学院招聘公告
15、“因为道德是做人的根本.根本一坏,纵然使你有一些学问和本领,也无甚用处.”
16、学校坚持工作的“严、实、细、恒”,坚持管理育人、文化育人、活动育人、协同育人,开展各种活动,使学生在活动中成长。打造“书香校园、激情校园、文明校园”。
17、“智仁勇三者是中国重要的精神遗产,过去它被认为‘天下之达德’,今天依然不失为个人完满发展之重要指标。”
18、第二天,陶校长在全校会上讲述了抗日战争形势后问:抗日需要人才,将来建国需要人才,你们难道可以浪费自己的时间吗?你们有多少本领要学啊!我要你们自觉地把扑克牌交出来,像烧鸦片烟一样地把它烧掉!要知道,时光是最可宝贵的。
19、 皖南事变后,重庆物价飞涨,育才学校经费面临山穷水尽、难以维持的境地,学校教职员工走了一大半。没有教师,陶行知动员学生自学,开展“小先生”活动,“会的教人,不会的跟人学”。为了解决经费问题,陶行知发起组织“育才之友”活动,100多名“育才之友”组织募捐或节约个人薪给,用于资助学校。他与师生一样过艰苦的生活,还把任国民参政员的车马费以及写稿的稿费大部分都用作学校的经费。
20、除夕夜,陶校长把文学组学生召集起来,一面吃瓜子,一面对他们语重心长地说:一个文人应是灵魂干净、品格高尚的人。衣服脏得很,破了也不补,这是乞丐,决不是文人应有的样子。
21、②1932年,创办了山海工学团;首创“小先生制”,即“即导即传”,人人将自己的知识和所学文化随时随地传给别人,儿童是这一过程的主要承担者。
22、1908年十七岁时他考入了杭州广济医学堂。1917年秋回国,先后任南京高等师范学校、国立东南大学教授、教务主任等职。1926年起发表了《中华教育改进社改造全国乡村教育宣言》。1929年圣约翰大学授予他荣誉科学博士学位,表彰他为中国教育改造事业作出的贡献。
23、1908年十七岁时他考入了杭州广济医学堂。1917年秋回国,先后任南京高等师范学校、国立东南大学教授、教务主任等职。1926年起发表了《中华教育改进社改造全国乡村教育宣言》。1931年主编《儿童科学丛书》。1935年,在中国共产党"八一宣言"的感召下积极投身抗日救亡运动。1945年当选中国民主同盟中央常委兼教育委员会主任委员,兼教育委员会主任委员。
24、好的先生不是教书,不是教学生,乃是教学生学。这是现代教育家()的名言。
25、陶渊明,东晋末期南朝刘宋时期著名田园诗人,曾任彭泽县令,后来不为五斗米折腰,辞官不做,写下了《归去来兮辞》,过起了隐居山林的生活。当然他的名作《桃花源记》更为有名,还有《饮酒》也是脍炙人口,其五的“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更是妇孺皆知。
26、1949年后,先后出任教育部副部长、人民教育出版社社长和总编、中华全国文学艺术界联合委员会委员、中国作家协会顾问、中央文史研究馆馆长、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政协副主席,第五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委员,民进中央主席。
27、《知行诗歌集》是2012年6月由海豚出版社出版的一本图书,作者是陶行知。本书收录了陶行知的儿童诗歌选集《献诗》《救水》等。
28、早年毕业于国立清华大学,留学美国五年,1919年获得哥伦比亚大学硕士学位。五四运动期间回国后,最初担任南京高等师范学校教授,讲授儿童心理学课程。东南大学成立后,任教授和教务主任。
29、(全年招聘)2020年各学科小学教师招聘公告长期招聘、五险一金|省内学校招聘各科教师和辅导员公告
30、培养教育人和种花木一样,首先要认识花木的特点,区别不同情况给以施肥、浇水和培养教育,这叫“因材施教”.
31、我们民族最大的病根,是数千年传下来的无政府脾气!那凿井而饮、耕田而食的农民,连团体里都充满了这种脾气。要想铲除这个病根,非有严明的纪律,则一盘散沙之民族断难幸存,我们可以帮助大家,放弃个人的自由,以谋公共的幸福。
32、 “育才学校办的是建国教育,但同时是抗战教育”,目的是“要引导学生们团起来做追求真理的小学生;团起来做自觉觉人的小先生;团起来做手脑双挥的小工人;团起来做反抗侵略的小战士”。为此,学校分设普通课(必修基础课)和特修课(根据学生的特殊才能和兴趣爱好,学习音乐、戏剧、绘画等专业知识和技能)两部分。同时,通过师生集体劳动、经常性的清洁卫生、“精神讲话”和社会活动,开阔学生的视野,锻炼学生的身体,整顿纪律,活跃学校生活。这是学校初创时的一段黄金时期。
33、陶澍,清朝中后期著名大臣,湖南益阳人,官至两江总督,他是同治中兴四大名臣之一的胡林翼的岳父。
34、孩子们低着头,把一副副扑克牌放在台上,堆成一垛。陶校长用火柴点燃了牌,又温和地对孩子们说:有人说‘有劳有逸’,‘逸’就只能玩扑克?你们可以练琴、写诗、作画,也可以打球、下棋……只有多学一点本领,将来才能建设国家。时光可贵,一去不回啊!
35、A.生活即教育——生活教育理论的核心。“生活即育”是生活教育理论的核心,对此,陶行知有精辟的阐述:“生活教育是生活所原有,生活所必须的教育。教育的根本意义是生活的变化。生活无时不变,即生活无时不含有教育的意义。因此,我们可以说:‘生活即教育’。”
36、 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民族危机日益严重。陶行知以“不除草斋夫”等笔名发表了100多篇杂文,揭露和抨击蒋介石“攘外必先安内”的反动政策,主张抗日救亡。同时,他还把“生活教育”同人民大众反帝反封建的斗争紧密结合在一起。
37、《斋夫自由谈》是2010年四川教育出版社出版的图书,作者是陶行知。本书是他在担任上海《申报》顾问期间,在“自由谈”专栏中所发表的一百多篇杂文的结集。
38、“在教师手里操着幼年人的命运,便操着民族和人类的命运。”
39、滴自己的汗,吃自己的饭,自己的事自己干,靠人,靠天,靠祖上,不算是英雄好汉。 ——陶行知
40、《中国教育改造》上海亚东图书馆1928年4月初版本
41、《行知书信》上海亚东图书馆1929年1月初版本
42、手脑双全,是创造教育的目的。中国教育革命的对策是使手脑联盟。 ——陶行知
43、陶行知一直生活在中国社会的底层,所以他从童年时代起就对民间的疾苦有深切的感受,曾经写下了“我是一个中国人,要为中国作出一些贡献来”的座右铭。
44、1907年,考入草桥中学。1916年,进上海商务印书馆附设尚公学校执教,推出第一个童话故事《稻草人》。1918年,发表第一篇白话小说《春宴琐谭》。1923年,发表长篇小说《倪焕之》。
45、陶行知是一位集大众诗人、大众教育家和社会学家于一身的行动理论家。他随着西学东渐的大潮,以民主、创造以求共各,进而为探索、推进中国现代化乃至全球现代化奋斗终生。早在美国留学期间,他立志:“余今生之惟一目的在于经由教育而非经由军事革命创造一民主国家。”
46、 建立于1921年,陶行知为主任干事,蔡元培、黄炎培、熊希龄、郭秉文等为董事,梁启超、孟禄等为名誉董事,主要成员还包含胡适、陈鹤琴等,作为当时中国最大的教育救国社团,有效地推动了中国教育专业化、科学化、世界化进程。
47、1922年2陶行知月,陶行知任中华教育改进社主任干事。同年任中华教育改进社机关刊物《新教育》主编,并发表《我们对于新学制草案应持之态度》、《评学制草案标准》、《中国建设新学制的历史》。1923年7月,致函国立东南大学(南京高等师范学校于1921年改为国立东南大学)代理校长刘伯明,辞别东南大学,专任中华教育改进社总干事。参与发起成立中华平民教育促进会。被安徽旅宁同乡会、同学会所办南京安徽公学推为校长。先后谢绝被聘任为武昌高等师范学校(1928年改为国立武汉大学)校长、金陵大学校长的邀请,专事中华教育改进社工作及促进平民教育运动。1926年,在其创办的明陵小学召开的中华教育改进社第一次乡村教育联合研究会上,宣读《我们的信条》,提倡“生活教育”。1927年,在南京北郊晓庄创办晓庄师范。1930年4月,晓庄师范被查封。逃往日本。
48、1929年圣约翰大学授予他荣誉科学博士学位,表彰他为中国教育改造事业作出的贡献。1935年,在中国共产党“八一宣言”的感召下积极投身抗日救亡运动。
49、陶行知(1891~1946),原名文,后改为知行、行知,安徽歙县人,杰出的人民教育家、大众诗人和坚定的民主战士。毛泽东称颂他为“伟大的人民教育家”,宋庆龄赞誉他为“万世师表”,周恩来称他为“一个无保留追随党的党外布尔什维克”。
50、陶行知满怀热情地在这场运动中奔走呼号,积极提倡新教育,改革旧教育,为此,他一方面介绍西方的教育理论,另一方面也反对盲目“仪型他国”,提出要以科学方法进行教育改革和创新。
51、“先生不应该专教书,他的责任是教人做人;学生不应该专读书,他的责任是学习人生之道.” “在教师手里操着幼年人的命运,便操着民族和人类的命运”
52、“智仁勇三者是中国重要的精神遗产,过去它被认为‘天下之达德’,今天依然不失为个人完满发展之重要指标.”
53、他又摸着一个男同学乱蓬蓬的头发说:这是茅草山。我要放一把火,叫‘放火烧山’!
54、“六大解放”,即解放儿童的头脑、双手、嘴、眼睛、时间和空间,还儿童以自由,从而解放儿童的创造力。
55、《斋夫自由谈》上海《申报》馆1932年4月30日初版本
56、不过,陶行知很快又认识到,“从行到知”只是认识的第一阶段,再由知到行又是认识的更高阶段,他曾写了一首小诗:行动是老子,知识是儿子,创造是孙子。这就是他的“行-知-行”理论。为了在名字中反映这一思想,他还创造了一个字。这个字既像“行知”,又像“知行”,代表“行知行”的意思。
57、叶澜,中国著名教育家,女,祖籍福建南安,1941年12月生于上海,1962年毕业于华东师范大学教育系本科,并留校工作至今,现为华东师范大学终身教授、博士生导师,华东师范大学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研究所名誉所长,上海市人民政府参事。
58、教育不能创造什么,但它能启发儿童创造力以从事于创造工作。 ——陶行知
59、陈鹤琴(1892年3月5日-1982年12月30日),浙江省上虞县人,中国著名儿童教育家、儿童心理学家、教授,中国现代幼儿教育的奠基人。
60、曾任南京高等师范学校教务主任,中华教育改进社总干事。先后创办晓庄学校、生活教育社、山海工学团、育才学校和社会大学。
61、“先生不应该专教书,他的责任是教人做人;学生不应该专读书,他的责任是学习人生之道。”
62、信中说:‚我们必须坚持‘宁为真白丁,不做假秀才’之主张……总之,‘追求真理做真人’,不可有丝毫的妥协。你若记住这七个字,终生受用无穷。‛以后,‚追求真理做真人‛七个字,便成了晓光的座右铭。
63、要求教师改变传统的注入式教学方法,引导学生在实践活动中掌握知识、获得能力。陶行知从育才学校开学的第一天,就采取了“从做中学”的新颖方式,给学校新人学的学生留下了深深的印象。从做中学,也体现为学生“有学有教”“即知即传”,自己在实践中学到本领,并且受教育的同时也教育别人。
64、 抗战胜利后,育才学校迁到化龙桥红岩村。为筹备学校本部东迁,陶行知于1946年4月离渝赴宁,后去上海。1947年8月,育才学校本部迁到上海。留在红岩村的70多名学生,建立了育才学校重庆分部。几经变迁,“重庆育才中学”现在是由重庆市九龙坡区教育委员会管理的公立高中。
65、社会即学校是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的另一个重要命题,伴随“生活即教育”而来。陶行知“社会即学校”的基本观点:学校要与社会统把社会办成一个大学校,形成家庭教育、社会教育在内的大教育体系。
66、但很快,他认识到其中的唯心论色彩,于是把王阳明的学说翻了个个儿,提出“行是知之始”,有实践才有认识。
67、学校坚持“精细化”教学过程管理,打造“极致文化”。落实管理责任,细化教育教学常规,实行管理责任承包制,责任明确具体,人人管理、处处管理、事事管理。
68、人物简介:陶行知(1891年10月18日-1946年7月25日),安徽省歙县人,中国人民教育家、思想家,伟大的民主主义战士,爱国者,中国人民救国会和中国民主同盟的主要领导人之一。
69、这一方面说明陶行知视野的宽广,研究问题的深入,另一方面也说明教育界旧习惯势力之大,老教育观念改变之难。他在“第一流的教育家”、“南京安徽公学办学旨趣”、“中国乡村教育之根本改造”、“生活工具主义之教育”、“教学做合一”、“‘伪知识’阶级”等文章中所阐述的观点和事实,经过七十多年的考验,不仅有很高的学术价值,还有很强的现实意义。
70、1914年,陶行知赴美国留学,先入伊利诺伊大学攻读市政学,次年获政治学硕士学位。1915年,入哥伦比亚大学教育学院,其间哲学家、教育家约翰·杜威“教育即生活,学校即社会”的观点对陶行知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71、 陶行知的“生活教育”理论强调:教育不能脱离社会生活,要重视学生参与劳动,培养学生的创造力等,以实现“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的目标。“生活教育”理论,不仅启发和带动了当时有志于教育的人,对今天的教育事业,仍然具有现实指导意义。
72、《中国大众教育问题》上海大众文化社1936年8月初版本
73、坚持在教育教学中,激励、唤醒、鼓舞的教育原则贯穿教学始终,教育质量稳居全市之首。我校中考成绩一直名列邢台市前三名。2013年我校郑昊同学以573分的成绩夺取邢台市中考文化分状元!近几年,中考成绩连年提高,尤其去年和今年,中考500分的占参考人数的一半之多,有一大批同学被衡水中学、衡水二中、石家庄二中等省内知名学校录取;全校70%考生都能考入邢台一中、邢台二中省示范性高中。我校近几年优秀毕业生王泳诺、杜浩鑫、刘怀亚、孙楚晋、冯江浩等同学被北京大学录取,张博楠同学被清华大学录取。
74、C.教学做合一。“教学做合一”是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学说中最富有创造性的现代教育方法论之是“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等原则的实施。其主要涵义是指:“教的法子要根据学的法子,学的法子要根据做的法子。教法、学法、做法是应当合一的。
75、1946年7月25日上午,因长期劳累过度,不幸逝世于上海,享年55岁。
76、 1932年至1935年,陶行知在上海创建“工学团”,提倡“小先生”运动,实施国难教育。工学团既是一个小学校,又是一个小工厂,一个小社会,学生就是全村的男女老幼。他提出“工是工作,学是科学,团是团体”,“工以养生,学以明生,团以保生”的主张,采用“教学做合一”的办法,村里要做什么,老师就教什么,学生就学什么,先生在做中教,学生在做中学。实行“半工半读”的教育制度,普及工农大众教育,唤起工农大众抗日救国的觉悟。
77、中国教育有弊端,但怒目金刚式的斥责和鞭挞,虽痛快却无济于事。对于中国教育而言,最需要的是行动与建设,只有行动与建设,才是真正深刻而富有颠覆性的批判与重构。——朱永新(《向着青草更青处——深耕十大行动,共享幸福完整》
78、“教学做合一”是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的教学论。用陶行知的话来说,“教学做合一”“是生活现象之说明,即教育现象之说明。
79、③1939年,为了收容战争中流离失所的儿童,培养特殊才能的儿童,在重庆创办育才学校。
80、诸君还要时常想:中国有几个整个的人?我是不是一个整个的人?
81、此外,从做中教,还需要教师通过实践活动来对学生进行教育。陶行知在学生犯错时,往往不是进行严厉的批评和斥责,更不是加以空洞的说教,而是通过实际行动让孩子们认识自己的错误,改正缺点。在育才学校,流传着一个“四块糖果”的故事,可以说是陶行知“从做中教”的教育经典。
82、《行知诗歌三集》上海儿童书局1936年11月初版本扩展资料陶行知(1891年10月18日-1946年7月25日),安徽省歙县人,中国人民教育家、思想家,伟大的民主主义战士,爱国者,中国人民救国会和中国民主同盟的主要领导人之一。
83、稿费的故事 一次,他得到了1万多元稿费,拿回家锁在柜子里,承担着所有家务的妹妹看见了,问他:家里有老有小,钱也不多,能不能留1/4给家里用?
84、(答案)B。解析:本题考察陶行知教育思想。陶行知提出教学做合一的现代教学方法论,其主要涵义是指:“教的法子要根据学的法子,学的法子要根据做的法子。教法、学法、做法是应当合一的。题干中好先生不是教学生,不是教书,而是教学生学,即教学生做,故符合陶行知的教学做合一的思想。因此,选B。
85、陶成章,民主革命家,光复会首脑,后来被陈其美指使蒋介石将其刺杀。
86、“教师的职务是‘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学生的职务是‘千学万学,学做真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