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国的古诗四句
1、野臣潜随击壤老,日下鼓腹歌可封。——鲍防《元日早朝行》
2、婿为燕国王,身被诏狱加。——李白《秦女休行》
3、山甫归应疾,留侯功复成。——张九龄《奉和圣制送尚书燕国公赴朔方》
4、州桥南北是天街,父老年年等驾回。忍泪失声问使者:几时真有六军来
5、谁分去来乡国事,凄然,曾是承平两少年。——陈洵《南乡子·己巳三月自郡城归乡过区菶吾西园话旧》
6、十年驱驰海色寒,孤臣于此望宸銮。——戚继光《望阙台》
7、《石灰吟》(明)于谦 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 粉身碎骨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
8、放逐肯消亡国恨?岁时犹动楚人哀!——查慎行《三闾祠》
9、林升《题临安邸》:“山外青山楼外楼,西湖歌舞几时休。暖风熏得游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
10、以国为国,以天下为天下。——刘向编《六亲五法》
11、请你暂且登上那凌烟阁去看一看,又有哪一个书生曾被封为食邑万户的列侯?
12、只解沙场为国死,何须马革裹尸还。——徐锡麟《出塞》
13、第三句“王师北定中原日”,诗人以热切期望的语气表达了渴望收复失地的信念。表明诗人虽然沉痛,但并未绝望。诗人坚信总有一天宋朝的军队必定能平定中原,光复失地。有了这一句,诗的情调便由悲痛转化为激昂。
14、《闻官军收河南河北》唐.杜甫:当年正月史朝义自缢,安史之乱结束。杜甫听到这消息,不禁惊喜欲狂,手舞足蹈,冲口唱出这首七律。诗的前半部分写初闻喜讯的惊喜;后半部分写诗人手舞足蹈做返乡的准备,凸显了急于返回故乡的欢快之情。全诗情感奔放,处处渗透着“喜”字,痛快淋漓地抒发了作者无限喜悦兴奋的心情。
15、(4)“五千仞”形容它的高。仞:古代计算长度的一种单位,八尺为一仞(一作七尺)。
16、快快动身起程巴峡穿过巫峡,我穿过了襄阳后又直奔洛阳。
17、地下千年骨,谁为辅佐臣。——戎昱《咏史/和蕃》
18、译文: 人活在这个世界上,就应该做人中的豪杰!即使是已经死了,也应该成为鬼中的英雄!我至今还在怀念楚汉争雄时的项羽,即便是自刎于乌江,也不逃离江东的场景。
19、 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王昌龄《出塞曲》
20、⑷恨别:怅恨离别。⑸烽火:古时边防报警的烟火,这里指安史之乱的战火。三月:正月、二月、三月。
21、释义:我本来知道,当我死后,人间的一切就都和我无关了;但唯一使我痛心的,就是我没能亲眼看到祖国的统一。因此,当大宋军队收复了中原失地的那一天到来之时,你们举行家祭,千万别忘把这好消息告诉我!
22、北极怀明主,南溟作逐臣。——宋之问《途中寒食题黄梅临江驿寄崔融》
23、 苟利国家,不求富贵。——《礼记·儒行》
24、男子汉大丈夫为什么不腰带武器,去收复黄河南北被割据的关塞河山五十州呢?
25、出处:(唐)王昌龄《出塞曲》,前两句是说边关的战事不断,守卫的士兵死了很多。后两句是感概国无良将,没人能结束这场战争。
26、释义:历经千古的江山,再也难找到像孙权那样的英雄。当年的舞榭歌台还在,英雄人物却随着岁月的流逝早已不复存在。斜阳照着长满草树的普通小巷,人们说那是当年刘裕曾经住过的地方。回想当年,他领军北伐、收复失地的时候是何等威猛!然而刘裕的儿子刘义隆好大喜功,仓促北伐,却反而让北魏太武帝拓跋焘乘机挥师南下,兵抵长江北岸而返,遭到对手的重创。我回到南方已经有四十三年了,看着原仍然记得扬州一带烽火连天的战乱场景。怎么能回首啊,当年拓跋焘的行宫外竟有百姓在那里祭祀,乌鸦啄食祭品,人们过着社日,只把他当作一位神祇来供奉,而不知道这里曾是一个皇帝的行宫。还有谁会问,廉颇老了,饭量还好吗?
27、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唐·杜甫《春望》
28、 臣心一片磁针石,不指南方不肯休。——宋·文天祥《指南录。扬子江》
29、汉家君臣欢宴终,高议云台论战功。——王维《少年行四首》
30、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31、军歌应唱大刀环,誓灭胡奴出玉关。——徐锡麟《出塞》
32、军歌应唱大刀环,誓灭胡奴出玉关。只解沙场为国死,何须马革裹尸还。
33、这首《题临安邸》系南宋淳熙时士人林升所作,此为写在南宋皇都临安的一家旅舍墙壁上,是一首古代的“墙头诗”,疑原无题,此题为后人所加。
34、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陆游《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
35、诗界千年靡靡风,兵魂销尽国魂空。——梁启超《读陆放翁集》
36、梦绕边城月,心飞故国楼。——李白《太原早秋》
37、请你暂且登上那凌烟阁去看一看,又有哪一个书生曾被封为食邑万户的列侯?
38、惶恐滩的惨败让我至今依然惶恐,零丁洋身陷元虏可叹我孤苦零丁。
39、 男儿西北有神州,莫滴水西桥畔泪。——刘克庄《玉楼春·戏林推》
40、历史背景 南宋时期,金兵占领了中原地区。诗人作此诗时,中原地区已沦陷于金人之手六十多年了。此时爱国诗人陆游被罢斥归故乡,在山阴(今浙江绍兴)乡下向往着中原地区的大好河山,也惦念着中原地区的人民,盼望宋朝能够尽快收复中原,实现统一。
41、五年级下册第二单元习作-写读后感(内含范文)
42、“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花无情而有泪,鸟无恨而惊心,花鸟是因人而具有了怨恨之情。春天的花儿原本娇艳明媚,香气迷人;春天的鸟儿应该欢呼雀跃,唱着委婉悦耳的歌声,给人以愉悦。“感时”、“恨别”都浓聚着杜甫因时伤怀,苦闷沉痛的忧愁。这两句的含意可以这样理解:我感于战败的时局,看到花开而泪落潸然;我内心惆怅怨恨,听到鸟鸣而心惊胆战。人内心痛苦,遇到乐景,反而引发更多的痛苦,就如“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那样。杜甫继承了这种以乐景表现哀情的艺术手法,并赋予更深厚的情感,获得更为浓郁的艺术效果。诗人痛感国破家亡的苦恨,越是美好的景象,越会增添内心的伤痛。这联通过景物描写,借景生情,移情于物。表现了诗人忧伤国事,思念家人的深沉感情。
43、全诗风格明朗豪爽,境界开阔,音调雄壮,语言明白如话,艺术概括力极强,一直受到历代文论家和文学史论著的一致好评。对它的学术研究,时至今日也经久不衰。
44、释义:(石灰石)只有经过千万次锤打才能从深山里开采出来,它把熊熊烈火的焚烧当作很平常的一件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