抑扬顿挫的用法
1、青年一代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国家就有_________,民族就有希望。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斗争中,青年人在一线_________奋战,不畏_________、冲锋在前、舍生忘死,彰显了青春的蓬勃力量,交出了合格答卷。
2、(11)《文镜秘府论》云:“鹤膝诗者,五言诗第五字不得与第十五字同声。”(遍照金刚著,卢盛江校笺:《文镜秘府论校笺》,中华书局2019年版,第288页)另参见《杜诗详注》,第61—62页。
3、 但明清以来论杜诗四声递用者,所讲的都是第二种,即力避“上尾”的杜诗律法。第一种要求整首诗每一句的每个字都四声交替使用,难度极高,且无太大必要。王力在《汉语诗律学》中说:
4、担当:意思是指承担、担负任务责任等。负担:承当工作、责任、费用等。结合“重要作用”可知,用“担当”;(抑扬顿挫的用法)。
5、A.飞机盘旋,炮火轰鸣,这场面真是惊心动魄。
6、(1)本文所引杜诗,皆据杜甫著、浦起龙心解《读杜心解》(中华书局1961年版),极个别异文参酌萧涤非主编《杜甫全集校注》(人民文学出版社2014年版)。
7、示例3:出现这样的文字错误,说明作者(编者?校者?)很不认真。
8、潜移默化:指人的思想或品性受到环境或别人的影响、感化,不知不觉地起了变化。潜滋暗长:暗暗地不知不觉地生长。结合语境“培育和塑造少年儿童的劳动意识和劳动精神”可知,用“潜移默化”;
9、同样是“平平仄仄仄平仄,仄仄平平平仄平”,连两个出句的落脚字也同为入声,但情境与节奏却迥然不同。又如杜诗:
10、行文中对句中的某些词语需要加以解释说明时,要用括号标明。
11、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
12、时间:10月20日星期六上午9:00--11:00
13、A.弟弟狡黠地看着我,令我浑身不自在,不知道他又在打什么鬼主意。
14、行文中对于用来注释整个句子的语句,要用括号标明,称之为句外括号。
15、第一个空表示读书可以使人们展开想象,而不是引导人们做坏事,所以选“诱发”更恰当。
16、在宁洱县茶源广场举行的主场活动中72家普法成员单位开展了声势浩大的宪法和相关法律法规的集中宣传;宁洱县普法办为了使宪法及相关法律法规更接地气、更深入人心,开展了深受群众喜爱的“我与七五普法同行照片展”、“法律知识猜猜猜有奖竞赛活动”等,吸引了众多市民,“我与七五普法同行照片展”通过展现照片,回顾宁洱县“七五普法”历程、展现“七五普法”成效;“法律知识猜猜猜有奖竞赛活动”活动通过设置法律常识谜底,让市民深入了解习近平法治思想、宪法的发展历程、修宪的作用以及宪法的意义等。
17、虽然标点符号的用法不复杂,常见考法是以选择题形式出题,考查内容也较为固定,比如说,点号的连用、后括号的位置、引号和句末点号的关系等都是重点,但是一旦弄乱或者模糊不清,失分却是必然;
18、E、用于标示文章中引用的成语、俗语、歇后语、方言土语、格言等
19、C.相辅相成:指两件事物互相配合,互相补充。使用正确;
20、出自:宋·张戎《岁寒堂诗话》卷上:“而子建诗,微婉之情,洒落之韵,抑扬顿挫之气,固不可以优劣论也。”
21、D.目眩神迷:形容所见情景令人惊异。句中用于形容国庆期间各地的灯光秀令人惊异,符合语境,使用正确。
22、(21)(30)董文涣:《声调四谱图说》卷一清同治三年(1864)洪洞董氏家刻本。
23、插入语没有加逗号跟其他成分分隔。如:毫无疑问对这种人我们只能诉诸法律。("毫无疑问"后面应加逗号)
24、C.博大精深 不管 也 优美 D.独具匠心 虽然 但 精致
25、滥用省略号。如:为什么街头小青年满口脏字?为什么摩登女郎徒有其表,一张口就是污言秽语……?(应去掉省略号)
26、脱贫攻坚中的设计创新,凸显了设计独特的社会价值, 着越来越多的设计师走进乡村,设计师们致力于用设计让乡村生活更加 、 、 。
27、(出处): 晋·陆机《遂志赋·序》:“崔蔡冲虚温敏,雅人之属也。衍抑扬顿挫,怨之徒也。岂亦穷达异事,而声为情变乎。”
28、为提高朗诵水平,他经常在家抑扬顿挫地朗读课文。
29、如:我要讲的是:有些节奏和音调优美的语言,听起来抑扬顿挫,铿锵和谐,的确赛似唱歌一样,美妙动人。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微信扫一下
将本文分享至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