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格尔辩证法和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
1、感性活动是马克思哲学的重要基础,是马克思用以克服费尔巴哈哲学缺陷的关键点所在。当费尔巴哈停留在感性对象、直观时,马克思则从费尔巴哈直观的背后发现了隐藏在人与社会背后的,推动种种关系发展的重要基础:感性活动。马克思发现人的所有活动都有一个必要的前提即维持生命,只有在此基础上才能去谈其他的问题。
2、(4)世界的物质统一性原理,这是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关于世界本质的原理,是唯物论,是d的思想路线的哲学基础。
3、D项:“物体是不依赖于我们思想的东西”属于唯物主义观点,即世界的本原是物质。D项不符合题意,不当选。
4、 黑格尔指出,“辩证法是现实世界中一切运动、一切生命、一切事业的推动原则”正是因为辩证法以一种内在超越的形式贯穿于整个黑格尔哲学,所以尽管黑格尔哲学的体系宏大而封闭,但其内部却充满着生机和活力;尽管绝对精神被设立为起点和终点,但它始终是运动、发展和变化的。对于黑格尔而言,哲学的全部目的,就在于阐明绝对精神由自在、自为再到自在自为以及自我异化、自我扬弃和自我复归的过程。这一过程与辩证法的“肯定一否定一否定之否定”的过程是一致的,并贯穿于整个逻辑学、自然哲学和精神哲学。其中,“否定性”是运动的源泉和动力,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在《逻辑学》中,“否定性”意味着超越知性的片面性和局限性,达到对必然性内容的理性认识(真理)。在《精神现象学》中,“否定性”意味着一种中介形式,使作为纯粹同一性和普遍性的自在状态进入一种被规定了的自为状态。不过,对于黑格尔来说,处于绝对精神任何一个发展阶段的“否定性”,都不过是“肯定一否定一肯定”(抑或是“正题一反题一合题”)上的一个环节。“否定性”虽然是超越性的能动原则,但它同时也是限制性的,因为它必须立足肯定(正题)而又回到肯定(合题),并且,概念与概念的矛盾是通过过渡到更高阶段的概念来解决的,理念与现实的矛盾可以在理念内部达到和解,其最终目的是服务于体系的圆满和充实。所以,黑格尔的辩证法并不能称为“否定的辩证法”相反,在绝对的、思辨的唯心体系下,黑格尔辩证法的否定意义被大大削弱了,“黑格尔本人,虽然在他的著作中相当频繁地爆发出革命的怒火,但是总的说来似乎更倾向于保守的方面”(1)2
5、 无论是费希特、黑格尔,还是费尔巴哈实际上都是遵循了对象化的逻辑。这一逻辑的基本特征在于,主体性自身对象化为、客观化为,抑或异化为对象,而对象本身则通过确证主体返归到主体性的规定中。在黑格尔那里,这种复归表现为整个精神的现象学之旅。1844年的马克思着力批判了黑格尔的这一现象学复归之旅当中的“劳动”原则,以与自身的对象性逻辑区别开来:“黑格尔是站在现代国民经济学家的立场上的。他把劳动看做人的本质,看做人的自我确证的本质;他只看到劳动的积极的方面,没有看到它的消极的方面。”在此劳动的积极方面是对象化逻辑的一种表现方式,在黑格尔看来,劳动的对象化仅仅是对劳动者的一种确证与肯定,但对马克思而言,在私有制的条件之下,劳动者的劳动以及劳动产品并不属于劳动者本人,从而出现了“异化劳动”。异化劳动意味着人的本质的对象化并不确证人的本质,而是否定它,这是劳动的消极方式,这种否定打碎了对象化逻辑的复归,使得对象化出来的对象物成为与人的本质相对抗的要素。我将这一对象化所带来的对抗性关系视为马克思的对象性原则。
6、 对于这段耳熟能详的表述,如果缺乏费希特的思想背景,很难理解马克思在此时完成的理论革命。在此,当马克思说“设定并不是主体”的时候,他所面对的正是主张“设定”就是自我(即主体性)的能动性的费希特。这种设定行为作为主体性的原则,是主体在自身之内推演出一个非我,整个近代形而上学的意识内在性原则由此得到了更为辩证的表现方式。黑格尔的思想不过是这一理论的客观化表述。从这一意义上说,费希特和黑格尔都是相同的,他们都侧重于被设定的非我与自我之间的同一性,即既然非我是自我设定的,也即从自我当中分裂出来的,因此其所包含的活动也就是自我自身的内在性活动。活动的对象无论如何都只是确证了自我的存在而已。从这一意义上说,甚至费尔巴哈的关于感性的对象性也不过是对这一“确证”逻辑的认可。从这一意义上说,朗格在这一时期对费尔巴哈的批判较之马克思的批判更为彻底:他将费尔巴哈称为“在感性哲学形式上出现的精神哲学”。对于这样一种推崇“自我设定非我”的设定逻辑,我们或可称为“对象化”的逻辑。
7、费尔巴哈坚持感性主义,而不是理性主义。他主要批判黑格尔的思辨哲学,即批判理性主体论,试图确立感性的主体地位。
8、马克思曾经写道:“我的辩证方法,从根本上来说,不仅和黑格尔的辩证方法不同,而且和它截然相反。在黑格尔看来,思维过程,即他称为观念而甚至把它变成独立主体的思维过程,是现实事物的创造主,而现实事物只是思维过程的外部表现。我的看法则相反,观念的东西不外是移入人的头脑并在人的头脑中改造过的物质的东西而已。”①初看这段马克思的区分,唯物辩证法与唯心辩证法的对立竟是如此简单,颠倒黑格尔辩证法的任务也极易完成,只要把观念或思维过程的主体地位转变为物质的主体或本体决定作用,就实现了唯心辩证法向唯物辩证法的改变。我们的哲学原理教科书和大多数马克思主义哲学工作者大概都是这样看待和理解马克思对辩证法的颠倒的。如果问题真的如此简单,我们难免会产生一些疑惑,包括费尔巴哈在内的旧唯物主义为什么不能提出和完成这个任务?或者会想,旧唯物主义的“物质决定意识”的原理是否已完成了对黑格尔辩证法的颠倒?要消除这种疑惑,我们必须深思马克思这段话中的两个关键词,即“思维过程”和“改造过的物质的东西”,进而追问:黑格尔的辩证法为什么要把思维过程作为独立的主体?人的头脑如何“改造”物质的东西而成为观念?而这两个问题正是旧唯物主义所不能理解和解决的。
9、黑格尔哲学作为西方哲学发展的集大成者,或者说是完成者,较以往任何哲学体系都更为具体、全面和客观。对哲学思想的具体性和客观性的寻求是黑格尔哲学贯彻始终的原则。黑格尔批判了知性形而上学的抽象性和独断论,批判了康德哲学的主观主义和形式主义,把两千多年西方哲学的范畴史思辨地演绎成绝对理念自我否定、自我发展的逻辑体系,而每一范畴既是纯粹的思维规定,也是事物和世界的本质规定,实现了逻辑学和本体论的统进而在自然哲学和精神哲学中实现了本体和现象的统在自然和历史的现象形态中绝对理念表现自身、认识自身,而终于在绝对精神中完成了自我认识。黑格尔宏伟的哲学体系以百科全书的形式概括了两千多年的哲学史和认识史,绝对理念犹如精神的“黑洞”吸收了无限丰富的规定性,达到了黑格尔努力追求的包含了无限差异性和多样性的具体普遍性和真理的客观性。
10、 经过这一段分析,我们看到了马克思两面作战的基本方法:其否定旧唯物主义的非能动性;其否定唯心主义的非现实、非感性。马克思所要构筑的理论是可以理解和把握一个富有现实性和感性的能动性,因此感性活动,成了马克思的理论核心。那么接下来的问题在于,如何赋予这种理论以恰当的名称,马克思在此面临着一个选择:究竟是将理论落脚于唯物主义,还是唯心主义?严格说来,马克思的理论旨归实际上已经溢出了这两个概念。但马克思最终选择了唯物主义,将自己的理论称为“新唯物主义”,或者“实践的唯物主义”,其原因何在呢?
11、董彪,男,北京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院博士后、助理研究员。
12、这里还是转述的费尔巴哈的观点。费尔巴哈认为即使是黑格尔的绝对知识,仍然没有达到真正的感性存在水平,所以它仍然需要直接成为现实的也就是感性的自然界和人。这里要说明的是,费尔巴哈的感性并不是单纯指认识的感性,而是指感性存在,因此感性也被当作肉体性、物质性,等等。所以,当马克思谈到费尔巴哈创立了真正的唯物主义和现实的(文集翻译成了“实在的”)科学时,他说的“唯物主义”并不是认识论意义上的唯物主义,而是存在论意义上的唯物主义,即人的肉体存在。(黑格尔辩证法和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
13、联系是事物之间相互依存、相互联系的关系范畴,也是运动的一种形式。
14、一旦把费尔巴哈的直观的感性改造为历史中生成着的感性,我们就能够用它来批判黑格尔的辩证法和全部哲学。
15、第二步,实践具有社会历史性。人的实践活动是历史的、发展着的,在不同的历史发展阶段上,人类实践的内容、形式、规模和水平是各不相同的。北斗人面对西方的技术垄断,不懈奋斗,使中国成为世界上第三个独立拥有全球卫星导航系统的国家,充分体现了该观点。
16、(6)(德)黑格尔:《小逻辑》,第423页。
17、马克思唯物史观的发现看似自然和简单,实际上是两千多年西方哲学根本立场和存在论原则的转变,满足人的自然需求的物质生产过程成为具有本体论意义的活动。马克思所说的“感性活动本身”,在西方哲学史上第一次打开了意识哲学通向客观世界的通道,为思想和精神的具体化、感性化乃至物质化找到了现实的活动形式,从而也为黑格尔毕生寻求的思存同一性、思想客观性、具体普遍性找到了真正的现实基础。在这样的意义上,可以说马克思哲学是黑格尔辩证法的完成。“生产过程”取代“思维过程”而成为主体,意味着生产过程的感性活动是理解现实世界的钥匙,事物、现实、感性是感性活动的产物,世界是感性活动不断改变和拓展的世界。思想和观念一方面只能在感性活动的基础上获得自己的感性内容和感性的具体性;另一方面思维规定感性、思维实现自己的能动性,也只能在感性活动中物化自身才能成为现实的力量并确证自己的客观性和真理性。公正地说,黑格尔对上述思想并非毫无所知,他在《精神现象学》中对劳动的思辨,在《逻辑学》中对实践理念的分析,都已接近了这些思想。马克思和黑格尔的原则区分是革命家和理论家的区分。黑格尔只是思辨地、理论地看待和理解劳动和实践,从而劳动只是肯定性地达到自由意识的环节,实践也只是作为扬弃客观世界的片面性而达于绝对理念的环节,劳动和实践都从属于绝对理念自我意识的理论目的。而对马克思来说,包括黑格尔哲学在内的理论和观念恰恰是自己时代物质生活的理论反映,理论的真理性和现实性只有在改变人们的社会生活的实践中、在改变世界中才有意义。因此,只有马克思哲学作为“实践的理论”和“理论的实践”才能真正达到和坚持“感性活动本身”的哲学原则。
18、D项:空想主义指的是人类通过大脑幻想而产生个人对虚拟世界的介入,往往把自己定位在现实中一个无法达到的角色或是自己所构想的美好世界,这种空想往往揭示出人强烈的而又无法达成的欲望。空想主义并不属于马克思主义哲学理论。D项错误。
19、另外,他还吸收了费尔巴哈“异化观”上的合理因素。
20、第二步,上层建筑是指建立在一定经济基础上的社会意识形态以及与之相适应的政治法律制度和设施等的总和。它包括阶级关系(基础关系)、维护这种关系的国家机器、社会意识形态以及相应政治法律制度、组织和设施等。在阶级社会中,政治法律制度和设施是上层建筑的重要组成部分,通常简称为政治上层建筑。政治思想、法律思想、哲学思想、文艺思想等意识形态诸种形式,通称为是思想上层建筑。国家政权是上层建筑的核心。
21、从认识论的角度来看,“否定性”原则反对将事物当作孤立、现成、不变对象的形而上学方法,主张将观念当作对事物的反映,把认识当作不断由较低阶段向较高阶段发展的过程。由此,真理不再被当作现成的、应当被死记硬背的僵死教条,而是伴随自然科学、社会实践发展的产物,过去形而上学所不能克服的对立(真理和谬误、善和恶、同一和差别、必然和偶然)也在事物的现实中被克服了。唯心主义的发展如此,唯物主义的发展也是如此。在19世纪中叶唯物主义哲学发展的十字路口上,究竟是延续18世纪机械唯物主义的老路走向庸俗唯物主义,还是走向现代的新唯物主义,其关键在于如何对待当时自然科学、工业、商业、阶级力量的发展。这也是马克思恩格斯和费尔巴哈最终分道扬镰的原因。
22、对“提纲”的导读的剧透就到这里。现在让我们看一下马克思对费尔巴哈的第三点评价。马克思认为,费尔巴哈把感性存在(“基于自身并且积极地以自身为根据的肯定的东西”)与理性存在或绝对知识中的存在(“自称是绝对肯定的东西的那个否定的否定的东西”)对立起来。也就是说,马克思肯定了费尔巴哈从感性现实而不是从理性现实出发的观点。所谓感性现实,也就是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中一开头所提到的“对象、现实、感性”,如果换成黑格尔的说法,应当是“对象、现实、理性”。
23、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指出:“理想信念”的坚定,必须是建立在对马克思主义的深刻理解之上,建立在对历史规律的把握之上。理论上的清醒,是政治上坚定、行动上自觉的前提。从这个意义上说,《费尔巴哈论》这部马克思主义哲学经典著作所包含的分析问题的唯物辩证法、唯物史观、扬弃的态度以及哲学的d性原则,不仅对我们日常工作有重要的指导,更使我们清醒认识到,在新时代,必须继承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坚持我d在长期的实践中总结出的实事求是、群众路线以及以人民为中心的马克思主义观点,敢于“到中流击水”,引领时代潮流,这是我们的初心,更是我们的“彼岸”!
24、第人把自己对象化为上帝后,上帝又把人们作为对象,在这样的情况下,上帝逐渐控制着人们的精神状态,继而人门逐渐失去了自己的主体性地位,人的本质也就发生了异化,宗教也就成了和人相对立的存在。
25、 要解决黑格尔哲学的“革命辩证法”与“茂密的体系”之间的矛盾、青年黑格尔派内部“实体”派与“自我意识”派的斗争、黑格尔哲学的内在矛盾和青年黑格尔派的内部斗争,就必须在纷繁芜杂的哲学问题中找到一个总问题、总纲领。而这个总问题和总纲领,既是区分不同世界观和不同哲学阵营的基本方法,更是建立全新历史科学的前提。恩格斯指出,“全部哲学,特别是近代哲学的重大的基本问题,是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1)2根据对这一问题的认识和回答,又可以将哲学分为两大阵营。这一区分,抓住了德国古典哲学“终结”(抑或是被扬弃而转型)的堂奥。以黑格尔主义为代表的德国古典哲学之所以应当被“终结”,就在于其唯心主义神秘外壳已经不能对时代和现实进行准确把握。黑格尔所讲的纯粹概念,实际上是对世界上的事物(及其关系)进行抽象后在思维中得到的具有一般性和普遍性的规定性,但他本人却将它变成超越感觉、超越时空的东西,并认为它是自然界、人类社会的创造者和创造法则。恩格斯指出,自然界和历史的运动在黑格尔那里变成了概念运动的翻版,但实际上应当颠倒过来,“唯物地把我们头脑中的概念看作现实事物的反映”(1)2把头脑中的规律看作在自然界中以不自觉地、以外部必然性的形式和偶然性地实现出来的东西。这样,“概念的辩证法本身就变成只是现实世界的辩证运动的自觉的反映,从而黑格尔的辩证法就被倒转过来了,或者宁可说,不是用头立地而是重新用脚立地了”(1)2
26、(8)《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版第3卷第42—43页。
27、其次,在黑格尔那里,异化概念是和辩证法密切相关的,异化逻辑本身就是辩证法;而费尔巴哈的异化则恰恰是以否定“辩证法”为前提的。费尔巴哈强调肯定就应该是“直接的肯定”,批判黑格尔的否定之否定这一“绝对的肯定”。
28、概括起来就是:黑格尔从宗教和神学出发,经过哲学的否定,然后回到宗教的神学;或者:对宗教和神学的肯定,否定,否定之否定。
29、唯心主义无论是主观唯心主义还是客观唯心主义都认为世界是神创造的。万物都是神的作为和意志的产物。因此,人在面对自然,世界客观变化面前是被动和无助的,消极的认为一切灾难和幸福都是命运的产物。继而对于人生的困难和挫折采取逆来顺受,听天由命的错误作为。
30、第二步,马克思主义哲学理论是一种社会经济学的分析手段,擅长于用矛盾冲突的观点分析社会中利益存在冲突的社会群体,是一套“经典”的社会学理论。
31、(1)物质存在形式原理(运动是物质的存在方式,时空是运动着的物质的存在方式)。
32、马克思在《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里写道:“哲学家们只是用不同的方式解释世界,而问题在于改变世界。”
33、在下面各种观点中,属于典型客观唯心主义的是:
34、在他看来,人们头脑中的思想不是现实事物及其发展过程的反映,而是在世界出现之前就已经存在的“绝对观念”的反映。这样,一切都被头足倒置了,世界的联系完全被颠倒了。因而,他的辩证法是唯心主义的、不彻底的。
35、由此可知,交往异化的核心在于中介,在于中介是如何改变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这一问题。在马克思看来,由于人与人之间的关系需要通过中介表现出来,所以中介就具有了超出人并支配人的权力,也就是说,中介本来是人与人交往的一个环节和手段,但是这个环节和手段现在却演变成了一切目的。人在其中消失掉了,人与人的关系被掩盖在了物象与物象的关系下面。
36、(7)《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版第1卷第102页。
37、首先,他借鉴并发展了费尔巴哈的“类本质”思想。
38、(拓展)A项:唯心主义是马克思主义哲学上的两大基本派别之同唯物主义相对立的哲学思想体系。唯心主义的基本含义,是在思维和存在、精神和物质的关系这个哲学本体上,认为精神(意识)是世界的第一性质,物质是世界的第二性质。A项不符合题意,不当选。
39、一方面,自然的异化(自然异化于劳动者)、生产活动的异化(生产活动异化于劳动者)和劳动产品的异化(劳动产品异化于劳动者),是整体性被打破而产生的三种基本异化形式。
40、同时,马克思和恩格斯克服了费尔巴哈的形而上学,改造了他的人本主义唯物论,在科学实践观的基础上,形成了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哲学。
41、马克思在《巴黎手稿》中高度评价费尔巴哈异化的积极性:“费尔巴哈的伟大功绩在于︰(1)证明了哲学不过是变成思想的并且经过思考加以阐述的宗教,不过是人的本质的异化的另一种形式和存在方式;因此哲学同样应当受到谴责。”但是,费尔巴哈仍有不足之处。马克思在此基础上,以人的感性活动为出发点,赋予了异化新的内涵,创造性地提出了异化劳动理论。马克思自始至终从现实出发,从社会矛盾中寻找异化的根源。他通过对异化劳动的阐释来批判国民经济学的事实和资本主义制度的不合理之处。
42、就某一个自我意识来看,单纯的统一体消解。只有这一个纯粹的自我意识以及另一个意识,后者并不是一个纯粹自我存在,而是作为一个他物存在而存在。就是说一个是独立的意识,以自我存在为本质,另一个是不独立的意识,以生命或为他存在为本质,前者是主人,后者是奴隶。
43、马克思指出:“黑格尔只是为历史的运动找到抽象的、逻辑的、思辨的表达。”这正是我们经常说的“历史与逻辑的一致”。请注意,这里的“逻辑”并不是形式逻辑,不是同一律、不矛盾律、排中律那一套,而是思辨的逻辑,按照黑格尔的看法,它包括了知性的逻辑、辩证的逻辑和思辨的逻辑三个环节,而一般人所说的逻辑,只相当于黑格尔所谓“知性的逻辑”。
44、《第三手稿》中,马克思开篇就对费尔巴哈进行高度赞扬,说他主要有三个伟大的功绩。并且费尔巴哈对于黑格尔辩证法的理解是:
45、马克思哲学作为“实践的理论”进入到包括改变“生产过程”的实践的批判中,真正超越了意识哲学的内在性。马克思哲学是否超越了近代以来的“主体形而上学”呢?青年马克思思考过人道主义和自然主义统一的问题,他和恩格斯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也提出过“消灭劳动”的命题。马克思的共产主义理想也真实地包含着人与自然统和解的理论设想,而关键的现实性的任务则是无产阶级解放的实践。马克思所说的消灭劳动显然是指改变劳动的社会性质和自然性质,亦即改变私有制条件下劳动的奴役性质,进而改变为满足人类生存需要而不得不劳动的自然强迫性质。马克思设想在生产力高度发展、社会制度根本改变的时候,劳动成为自由人的需要,成为没有社会和自然强制的自由游戏,这就消灭了传统的劳动方式,自然也根本改变了劳动概念。这时候的“生产过程”不再是人对存在的价值化、资源化、对象化,因而也不再是“人的优先性”的“主体形而上学”。只有自由的人才能给自然和存在以自由,自由是人和自然的双重解放。海德格尔所吁求的人扎根于存在,诗意地栖居,以及存在的到场和澄明,只能在“生产过程”的性质根本改变之时才能到来。超越“主体形而上学”的现实道路,只能是缺少诗意的艰难的改变世界的实践。
46、因此,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的区别,不是二者谁能够更准确的描述客观世界。而是谁对世界的认知是科学和正确的。
47、其工人与生产活动的异化关系,就是工人自身生命活动的外化,即工人本身的自我异化。就此来看,异化劳动的现象,作为物的异化和自我异化,根本指向人与他者、人与自身的关系。而作为生命活动的人本身,无疑是这种关系的核心。
48、黑格尔在这本书中,从“感性确定性”出发探索精神发展的过程:从感性确定性出发,到达“这一个”的反面,即普遍性。继而又遵循着意识、自我意识、理性、精神最后达到绝对精神这样一个发展过程。
49、在《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中的马克思就明确表示:“从前的一切唯物主义(包括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的主要缺点是:对对象、现实、感性,只是从客体的或者直观的形式去理解,而不是把它们当做感性的人的活动,当做实践去理解,不是从主体方面去理解。”
50、马克思于是又转向黑格尔,可以看出他在《第三手稿》中是倾向于黑格尔的辩证法的。马克思与黑格尔的关系可以说是,黑格尔对哲学的完成之后,马克思又对黑格尔哲学进行扬弃。
51、孙利天|马克思主义哲学在改革实践中的创新性发展
52、马克思从波恩转学柏林之后,很快就在柏林的学术氛围之中加入了由黑格尔的学生以及追随者们所组成的“博士俱乐部”,这也标志着马克思在从法学转向黑格尔哲学研究的过程中,加入了著名的“青年黑格尔派”,并很快成为其中最重要的成员之一。
53、第二步,认识发展的规律,认识的第一次飞跃是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认识的第二次认识是从理性认识到实践。认识运动的反复性:对一个复杂事物的认识,往往是要经过由实践到认识,由认识到实践的多次反复才能完成。认识运动的无限性:客观世界是不断发展的,人的认识运动也必然随之不断发展。
54、第二步,“不唯上、不唯书、只唯实”的观点,是对辩证唯物主义哲学的发展。“不唯上、不唯书、只唯实”原则的提出,不仅为掌握和坚持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提供了具有补充作用和具有可操作性的思想方法原则,而且它更强调了实事求是原则在人们认识运动中的过程性特点,即在实践中迈出的每一步都必须坚持唯物主义的原则,否则就会犯主观主义和经验主义的错误。由此可知,B项符合题意,当选。
55、 首先,引发我们思考的是关于唯物主义的元问题,即唯物主义的对立物究竟是什么的问题。这一问题似乎不成其为问题,因为我们都知道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相对立。但事情本身并不如我们想当然地那样一目了然。唯物主义,作为一个相对近代的概念,进入思想家的视野时正是马克思所生活的时代。19世纪的德国正处于市民社会兴起的时代。在这个时代中,一种享乐主义(materialism)的风潮席卷而来,它被新康德主义学者朗格称为实践的唯物论。其在理论上的表现,则更为直接地表现为诸如以亚当·斯密为代表的古典政治经济学研究。这一研究虽然不是生发于德国传统之中,却是在这一时期进入并影响了德国思想界。黑格尔对斯图亚特的研究,朗格与马克思对斯密、李嘉图的研究都是受这一影响的典型代表。
56、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存在相互对立的一面,但我们不能简单地认为“唯物主义就是对的唯心主义就是错的”。旧唯物主义在很多时候尤其是历史观上存在极大的局限性;同时马哲的创立本身就从唯心主义中汲取了很多养分。文艺的发展就受到宗教的密切影响;唯心主义激发出的强大精神力量对个人对社会也都会产生重大作用。
57、(1)《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版第23卷第24页。
58、 对黑格尔辩证法进行颠倒需要解决的更深层问题在于,其哲学始终保持着很强的逻辑中心主义和泛逻辑主义。《逻辑学》全书几乎全部篇幅讨论的都是理性自身的逻辑——客观逻辑(存在论和本质论)和主观逻辑(概念论)。也就是说,绝对精神在逻辑学阶段是超越时空的、与现实事物和世界无涉的纯思维和纯概念,它的运动、发展表现为由一个纯粹抽象的概念转化、过渡到另一个纯粹抽象的概念;只是到了“绝对理念”的最后部分,理念从自在状态返回到自为状态成为绝对理念后,才自由地过渡到生命,自由地外化为自然。黑格尔指出,“正是当理念把自身建立为纯概念及其实在的绝对统从而使自身凝聚为有的直接性时,理念便作为这种形式的总体——自然……主观概念在其总体中将变为客观性,主观目的也将变为生命”对此,列宁指出,“逻辑观念向自然界的过渡。唯物主义近在咫尺”当然,黑格尔并没有因此走向唯物主义,自然界仍不过是理念的自我显现和自我反映。
59、主要表现在:①就真理的客观性而言,任何真理都是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反映,都包括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内容。②人类认识按其本性来说,能够正确认识无限发展的物质世界,真理都是对无限发展的物质世界的接近。③从真理的发展来说,无数相对真理的总和构成绝对真理。
60、第二步,客观唯心主义认为在物质世界和人类产生之前就独立存在着一种客观精神(理念、理、绝对精神、绝对观念等),这种客观精神在其发展过程中,产生了物质世界。因此,客观精神在先,是物质世界的本原,是第一性的;物质世界在后,是客观精神的表现和派生物,是第二性的。“物质世界”是永恒“理念世界”的不完全的复制品属于典型客观唯心主义观点,把“理念世界”看做物质世界的本原,C项符合题意,当选。
61、那么对于黑格尔提出的异化思想,马克思又是如何去发展的呢?
62、黑格尔是最后一位伟大哲学体系的创建者,黑格尔之后,作为无所不包的思想体系而存在的哲学消亡了,欧陆哲学的主流被存在主义占据。
63、其次,他批判并超越了费尔巴哈的“感性对象性”。
64、 物 史
65、黑格尔被誉为“哲学之王”,其辩证思想深深地影响了马克思。黑格尔哲学庞大的体系中,蕴含着巨大的革命性,最初体现在他对“绝对精神”是怎样把世界万物实现出来的阐释中。
66、虽然费尔巴哈对类本质、类关系的理解并非局限在两性之间的自然关系,而是进入了社会历史的法律、道德领域,甚至他还意识到了“类”是在世界历史过程中实现的,是在个体已经存在很久以后才“苏醒的”。但是,即便是社会历史领域的社会关系,费尔巴哈也还是以非历史的方式来对待,这些都还是非历史的抽象。
67、(3)(德)黑格尔:《小逻辑》,商务印书馆1980年版第115页。
68、再往前走,马克思、恩格斯又“邂逅”了费尔巴哈。很快,他们感受到费尔巴哈的强大影响力,又成了费尔巴哈的信奉者。1842年到1844年,他们吸取费尔巴的唯物主义观点,着力批判了黑格尔的唯心主义和青年黑格尔派的思辨哲学。同时,他们并没有徘徊不前,而是在革命的斗争实践中,不断冲破费尔巴哈哲学的局限性。恩格斯毫不留情的指出,费尔巴哈“上半身是唯物主义者,下半身是唯心主义者”!
69、(拓展)A项:“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意为大自然的运行有其自身规律,这个规律不会因为尧的圣明或者桀的暴虐而改变,是古代朴素唯物主义代表观点,即认为某一种或某几种具体的物质形态是世界的本原。A项不符合题意,不当选。
70、但是,费尔巴哈并没有简单地把人与自然完全等同。他明确指出:“直接从自然界产生的人,只是纯粹自然的本质,而不是人。人是人的作品,是文化、历史的产物。”因此,“只有社会的人才是人”。可见,费尔巴哈并非单纯从生物学的意义上来考察人,而是看到了人的社会属性,即认识到人是社会的、历史的、文化的产物。
71、第在费尔巴哈眼里,自然界是一个感性的存在,而非抽象的精神世界。
72、费尔巴哈最早在《基督教的本质》中认为“宗教是人的本质的对象化和异化。”
73、 唯物主义认为世界万物包括人在内都有其本来面目和固有规律,人及其思想的力量作用有限,不能为所欲为。
74、(拓展)B项:唯心主义是两大哲学基本派别之是同唯物主义相对立的哲学思想体系。唯心主义的基本含义,是在思维和存在、精神和物质的关系这个哲学本体上,认为精神(意识)是世界的第一性质,物质是世界的第二性质。主要代表人物:中国的陆九渊和王守仁,英国的贝克莱和德国的费希特等。唯心主义并不属于马克思主义哲学理论。B项错误。
75、所以,在对黑格尔辩证法进行唯物主义颠倒的基础上,还必须对被黑格尔颠倒的逻辑与自然、历史的关系重新进行颠倒。在《自然辩证法》中,恩格斯指出,黑格尔有关世界适应于某种思想体系、某种思想体系适应于思维发展的某个阶段这样的关系应当“顺过来”,即把逻辑当作事物自身的逻辑,把思想体系当作对事物自身逻辑的认识,“在唯心主义哲学中显得极端神秘的辩证法规律就会立即变得简单而朗若白昼了”《费尔巴哈论》则进一步指出,对逻辑和规律的认识的发展源自自然界和自然科学的发展。正是如此,细胞学说、能量转化定律、生物进化论的发展,使人们把自然世界各个领域联系起来进行认识成为可能。
76、 其次,基于这样一种革命的、行动哲学的基调,马克思展开了对费尔巴哈及旧唯物主义的批判:第面对法国唯物主义在环境与教育之间的循环论证,马克思提出了以人的活动来统摄环境(客观层面)与教育(主观层面)之间的相互作用,指出“环境的改变和人的活动或自我改变的一致”,并进一步重申了人的活动在本质上应被理解为“革命的实践”。第对费尔巴哈的批判集中于第七条之中。这种批判分别从宗教观、哲学观出发来展开。在对宗教的批判中,马克思不仅指出宗教情感的社会性是费尔巴哈没有看到的(第七条),更为重要的是,他在讨论费尔巴哈最富有创建意义的宗教的自我异化时,强化了新唯物主义的激进性维度(第四条):对费尔巴哈而言,“把宗教世界归结为它的世俗基础”,这是他的基本工作,但费尔巴哈没有看到的是,“世俗基础使自己从自身中分离出去,并在云霄中固定为一个独立王国,这只能用这个世俗基础的自我分裂和自我矛盾来说明”。这种世俗解除的自我分裂与自我矛盾必然要求我们对这一世俗世界的理解也要深入这种矛盾性当中(对象性原则),“并且在实践中使之发生革命”。矛盾性与革命的主题构成马克思不同于费尔巴哈的宗教观的关键所在。
77、黑格尔表示,我们究竟为什么要认识?终归是为了掌握对象,与对象达成统一。然而,如果对象在根本上是一个他者,那么怎么能够和我们达成统一呢?因此,除非对象并非绝对意义上的他者,就是我们自身,只不过是以他者的形态存在着。认识到他者,就是自己,或者通过他者认识到自己。因此,精神现象学就是要表明,无论多么千差万别的他者,其实就是精神自身,都是精神的各种变形和规定性。
78、费尔巴哈类本质思想的突出特点是将自然性与精神性结合,但明显不足的是,他缺乏对人们实践活动基础上的物质利益关系的关注。马克思的类哲学是在分析人们现实的物质利益关系的基础上提出的,它与费尔巴哈立足于人们之间的自然关系和精神关系提出的类哲学存在本质不同。在马克思那里,人作为隶属于自然界的类存在物的属性,不仅表现在肉体生活、理论领域,还表现在实践领域。费尔巴哈与马克思的类本质就有先天与后天的区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