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格拉底的观点是什么
1、然后二人再进一步讨论下一个问题:是不是有意撒谎者比无意撒谎者要好?小希庇亚认为这是不可能的:“那些故意不公正的、自觉的、有目的的作恶者怎么会比那些不自觉行事的人要好呢?”
2、然而,事实上,苏格拉底并不反对智术师。相反,他用他们的修辞打败他们。他指责他们急于宣称拥有知识,并批评他们说,作为教师却经不起严格的辩证法考验。苏格拉底为知识设置了很高的标准。因此,他总是认为自己无知,而且他还擅于揭穿他人的无知。他是智术师中的佼佼者。同时,他还相信某些东西。正如命运安排的那样,他也是历史上最好的公众人物。
3、苏格拉底表现得最为含糊的地方,就是我们所谓的自我的边界问题。苏格拉底声称有内在的声音,即“精灵”(daemon),使他不至于越界。a这个精灵再三告诉他,有很多事他还不知道,他非常无知,但是,只有知识能够拯救他的灵魂。尽管如此,德尔菲的神谕却告诉苏格拉底,他是世界上最有智慧的人。这两种声音并置于前,你就能得出这样的结论:智慧用冷酷的现实让你明白,你什么也不知道。相比之下,苏格拉底认为他的同胞公民,尤其是那些没有受过教育却以为自己知道很多的民主分子,是十足的笨蛋。他还自作主张去确保他们知道这一点。比如,他通过询问“什么是德性?”“什么是知识?”和“什么是正义?”这样的问题,巧妙地表明哲学问题的困难以及他的民主分子同胞的愚蠢。
4、最有希望的成功者,并不是才干出众的人而是那些最善于利用每一时机去发掘开拓的人。(苏格拉底的观点是什么)。
5、要想向我学知识,你必须先有强烈的求知欲望,就像你有强烈的求生欲望一样。
6、梅岚,南开大学哲学博士、中央编译局博士后,研究领域为马克思主义哲学、当代中国哲学。 陈高华,北京师范大学博士,现供职于大连理工大学,研究领域为政治哲学、国外马克思主义以及教育哲学,译著有《哲学导论》《哲学的快乐》《历史的终结与最后的人》《反思财产》等。
7、这本哲学史大胆、敏锐而有趣,开创了在全世界范围内探讨哲学问题的全新广度和深度。读者感到的不是沉闷,而是挑战和惊喜。全书行文不断激发着读者思考,邀请读者参与争论、尝试新观点、回到问题源头,从而成为思考永恒问题的积极参与者。
8、3亚里士多德:没有天生的“理念”,“形式”存在于事物中。“质料”是事物组成的材料,“形式”则是每一件事物的个别特征。自然界的每一种变化,都是物质从“潜能”转变成“实现”的结果。质料因、动力因、形式因、目的因。第一推动。
9、苏格拉底对荷马史诗中二人的优劣观点有自己的看法,他们两位都是“最优秀的和最勇敢的”,很难辩别哪一位更好,不仅涉及他们哪一个在说真话,哪一个在撒谎,而且也涉及美德。
10、凯瑟琳·M·希金斯(KathleenM.Higgins),耶鲁大学哲学博士,曾任教于加州大学河畔分校、奥克兰大学和德克萨斯大学奥斯汀分校,主要研究方向为美学、音乐哲学以及20世纪欧陆哲学。
11、因此,比如说,苏格拉底会在某部对话或某卷中反驳关于勇敢或正义的定义(例如《拉克斯》或《理想国》第一卷),然后他自己又会在另一部对话或另一卷中提出类似的定义(例如《普罗泰戈拉》或《理想国》第十卷)。在某些对话中,苏格拉底似乎主张通常称作“形式论”(理念论)的学说(用柏拉图的术语来说)。可在另一些对话中,苏格拉底又对任何理论表示严重怀疑,并相应地提出了极为强烈的反驳理由。(苏格拉底的观点是什么)。
12、没有讨论出所以然来,二人显得不欢而散。苏格拉底也不愿意推导出这样的结论,他说:“我本人也不同意。但若你们这些聪明人也会这样认为,这对我们来说真是太可怕了。”
13、对于哲学的“门外汉”来说,读了它,虽然未必能够立即“登堂入室”,但是你可能会突然发现,关于那些自己很久以来一直蕴积于心的困惑和纠结,原来早有这么多哲人曾经穷尽一生之力认真思考过,并且提出了系统的理论。不禁心有戚戚,思接千载。
14、从对话录里得到的证据显示苏格拉底只有两个导师:文法家普罗迪科斯(Prodicus)、以及一名女祭司狄奥提玛(Diotima),狄奥提玛教导了苏格拉底有关爱的知识。一些对话录也显示出苏格拉底曾受到了当时的思想家如巴门尼德和阿那克萨哥拉的影响,历史记载通常也将这两人视为是苏格拉底的导师。
15、这种教育的特色是完全以教师为中心,具有个人色彩的传统。学生对教师的尊敬和爱戴带有绝对服从的特点。这种从属的距离,不只是程度上的、代沟之间的差别,而且是本质上的。教师的权威具有神奇的力量,这种力量满足了人类不愿自己负责而愿依附别人的需要,并使人归属一个团体来减轻从属性,达到自己力所不能及的严格教育。
16、亚里士多德的学问极为广博,大概除了数学之外,没有一门学问不曾引起他的注意。他的著作范围涵盖了逻辑学、形而上学、伦理学、政治学、艺术、美学、天文学、修辞学、气象学、动物学等等。他有一句很著名的话:“吾爱吾师,吾尤爱真理。”哲学家就是这样,他们最可贵的就是那个独立的灵魂。亚里士多德虽然是柏拉图的学生,但却抛弃了他的老师所持的唯心主义观点。柏拉图认为理念是实物的原型,它不依赖于实物而独立存在。亚里士多德则认为世界乃是由各种本身的形式与质料和谐一致的事物所组成的。“质料”是事物组成的材料,“形式”则是每一件事物的个别特征。就像是有一只鼓翅乱飞的鸡,这只鸡的“形式”是它会鼓翅、会咕咕叫、会下蛋等。当这只鸡死时,“形式”也就不再存在,唯一剩下的就是鸡的物质。柏拉图断言感觉不可能是真实知识的源泉,亚里士多德却认为知识起源于感觉。这些思想已经包含了一些唯物主义的因素。在亚里士多德的目的论系统中,人生的目的乃是要完成自我本质的实现,也就是降低个人潜能或质料的成分,向实现或形式迈进。
17、如果把世上每一个人的痛苦放在一起,再让你去选择,你可能还是愿意选择自己原来的那一份。
18、在《西方哲学与人生》中,傅老师不仅介绍了这些为人熟知的大哲学家所生长的时代背景和思想背景,也用通俗平实的话语、尽可能翔实地介绍了这些大家们的主要观点及其提出缘由。想想看,苏格拉底、笛卡尔、尼采、柏拉图、叔本华、亚里士多德、卢梭、席勒、康德、黑格尔......这些在人类哲学史上熠熠生辉的人,光是听到他们的名字,就足以让人产生“仰之弥高、钻之弥坚”之感了,更别说你还试图与他们面对面、交换思想,启迪灵魂。这,究竟是有没有可能的一件事呢?
19、当我们进入《普罗塔戈拉》的核心部分时会发现苏格拉底提出了自己的“知识即美德”。在讨论勇敢这一德性的时候,苏格拉底认为“对可怕的事情和不可怕的事情无学识就是懦弱,对可怕的事情和不可怕的事情有智慧就是勇敢”,从这里可以看出知识是构成勇敢德性决定性因素。在对话的最后,苏格拉底对这次辩论的结局进行了总结,直接点明了自己“力图证明所有有用的东西都是知识,甚至正义、节制以及勇敢都是知识”,辩论到最后的结果是“德性整个儿将显得就是知识”,这正是苏格拉底提出“知识即美德”思想的出处。在苏格拉底看来,德性是美的东西,知识是一种美的东西,那么知识与美德正是在“美”上获得共通性。苏格拉底还认为,人认识到什么是好的事情和坏的事情后就会按知识吩咐去行事,这也就意味着人只有获得的是关于“好”、“坏”的知识,知识才能在个体的行动中起主导作用。从苏格拉底与普罗塔戈拉对快乐和痛苦的讨论中,我们可以发现苏格拉底对于“好”的理解不同于普罗塔戈拉认为的“好”是对快乐多少、大小、程度的衡量与计算后选择最多、最大的快乐,而是在于正确地选择快乐和痛苦、更多和更少、更大和更小、更远和更近的快乐和痛苦。因此,苏格拉底的知识是指朝向于美善、关乎好坏、合于正确的理念知识,这种理念知识能够将使智慧、虔敬、勇敢、节制等具体的德性贯穿统一起来,区别于日常生活中某一领域或行当的具体的技艺知识。卡恩认为知识、智慧在希腊早期常与技艺、手艺互换使用,因为那个时候掌握一门技艺就是在这方面有知识,它们之间的区分到苏格拉底才完成。这种理念知识超越了关于自然的具体知识,是关于整个世界、美善和自我的知识。它不是一种既定的、符号化的、可见的、静态的事物,而是在一种永无止境的、动态的、生成性的、超越感官的欲求明白、知道的状态中存在,其背后是人的理智、理性从无知的状态出发,不断地在回忆中唤醒自我,不断地爱智慧,欲求事物之“是”的本质,进而从可见事物上升至理念事物,从意见到真理,从表象进入本质,由以最后获得那个永恒不变的美善和逻各斯的“相”或者“型”。美德不是指符合某种习俗、规范或伦理,而是指朝着世界万物背后的逻各斯和美善来不断伸展的生命力。人只有在不断爱智慧、欲求明白的过程中才能得知永恒不变的“相”或“型”,由此而能够接近和依靠逻各斯和美善来引导自身生命力的卓越实现,呈现出美德,正是在这个意义上,苏格拉底认为“知识即美德”。课程思政内涵着“知识与美德”这一重要的哲学主题,这就需要从“知识与美德”的关系切入,从哲学的高度来澄清课程思政的内在逻辑和寻找到课程思政正确的发展方向。
20、撒谎比诚实意味着更好吗?没有一个完全撒谎或者完全诚实的人吗?苏格拉底就这个命题开辟了道路,后世的哲学家仍在继续探讨。
21、苏格拉底从不给学生现成的答案,而让学生自己通过探索去作结论。他让那些自以为是的人意识到自己的无知,并让他发现真知,因此人们从内心深处得到那些自以为还不知道实际上都早已具有的知识。因此可以说:知识必须自我认识,自我认识只能被唤醒,而不像转让货物。一个人一旦有了自我认识,就会重新记忆起仿佛很久以前曾经知道的东西。
22、不要靠馈赠去获得朋友。你须贡献你诚挚的爱,学会怎样用正当的方法来赢得一个人的心。
23、《世界哲学简史》结合广泛的历史和文化语境,向我们展现了整个哲学史的全貌,开创了在全世界范围内探讨哲学问题的全新广度和深度。除了那些众所周知的大哲学家和重要思潮,某些不那么为人所知但同样有趣的人物也在本书中占有一席之地。本书通过生动的叙述、晓畅的行文,向读者充分展示了哲学与生活的相关性,使读者受到激发、有所受益,同时获得乐趣。
24、青年人、老年人、有钱人、穷人、农民、手艺人、贵族、平民都是他施教的对象,不论是谁,只要向他求教,他都热情施教。
25、在这个世界上,除了阳光、空气、水和笑容,我们还需要什么呢!
26、 中图分类号:B5023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6)12-0080-02
27、苏格拉底(希腊语:Σωκράτης/英语:Socrates,公元前469年—公元前399年),古希腊著名的思想家、哲学家、教育家、公民陪审员。
28、编者按:这其实就是著名的苏格拉底的助产术式教育理念,雅斯贝斯做了自己的解读而已。——翻译教学与研究
29、苏格拉底想考察这个观点对不对,于是有了这篇纪录。他又开始了他抽丝剥茧的分析。他总是提问,让对方回答。他的提问也总是一环套一环,环环相扣,最终让对方得出一个正确或错误的结论。而十分让人扫兴的是,那些聪明人得出的结论,最后都是错误的。这次,充满自信的小希庇亚也未能例外。这也更加确认了苏格拉底认为自己一无所知,因为有诸多问题还没寻找到答案。
30、苏格拉底 知识即美德 的信条直接影响了他的高徒柏拉图, 和再传弟子亚里士多德. 比如说, 柏拉图的学院 (Academia) 在当时以培养大批数学家而闻名. 亚里士多德更是发扬了苏格拉底的说法, 提出了 人活着只有沉思 (contemplation) 才是最有价值的活动.
31、哲学式的反讽表达了对真理本源的向往。面对着纷繁复杂的多义现象,理性阐释的单维性已显得苍白无力,反讽却能够通过去伪存真,找到真理之所在,但它不用直说的方式,而是通过感悟唤醒来达到。哲学式的反讽是对隐藏不露的真理的暗示,但虚无主义的反讽则是油嘴滑舌和毫无意义的。有意义的反讽希望在众多复杂的现象中引出不可言说的实情真相,相反,无意义的反讽则会被错综复杂的现象卷入深不可测的虚无。哲学式的反讽将一孔之见视为拥有真理的做法看作大忌,因为,轻而易举获得的绝非真理,而是对真理的误解,甚至是谬误。
32、伦理问题是苏格拉底的哲学的主题,也是他的教育思想的主题,他一生都在以伦理的要求自励并以之教人。
33、纵使富有的人以其财富自傲,但在他还不知道如何使用他的财富以前,别去夸赞他。
34、苏格拉底还觅求事物的普遍定义,苏格拉底驳斥相对主义,认为事物的真理只有一个。但是对于事物的见解却不是唯独的,因为这会随着时间与地点的改变而改变。
35、上述的一切都可在柏拉图的《对话录》中找到。在这里我们把反讽分为三个阶段来界定。首先,苏格拉底在对话中使用反讽,是使一切蒙昧均清晰陈列于目睫之前,反讽使苏格拉底获得透明性。于是,他可以使人循入绝途而终于醒悟,或攻击别人明显的错误言论以求其自省。第二阶段是苏格拉底所采取的反讽的基本立场(态度),即让人对自己的无知(而自以为知之甚多)有所认识。在第三阶段,柏拉图制造出一种动摇别人根本信念的整体氛围,在这种氛围中,反讽所表示出的一切现成物都成为模棱两可的,也只有在这两个极点之间,在纯然反嘲的氛围中,存在的质(核心)才会出场。凡不能通过反讽以使思达到破伪呈真的境界,就不是真正的思。思之光投射到存在的本源之处。哲学为解蔽而言说才有其存在的价值。这种哲学是严肃的,但不是自以为拥有真理的教条主义者的那种道貌岸然的严肃,也不是虚无主义者那种令人生厌的严肃,而是自称为乐观自信的富于探索精神的严肃。
36、一个人能否有成就,只看他是否具备自尊心与自信心两个条件。
37、苏格拉底对知识的信念,对清晰而理由充分的思考的信念是强烈的——这一信念如此强烈,以至于他认为知识可以解决人类的所有问题。他将自己的方法应用到所有人类问题上,特别是道德问题,并试图为行为找到理性的依据。
38、直到克尔凯郭尔才发现苏格拉底教育思想的本源以及在现代世界里苏格拉底最深刻的意义所在。苏格拉底的教育思想,包括反讽(刺激学生感到离真理甚远)、催产术(通过问答逐渐使真理显明),以及探索发掘真理,而非传递真理。
39、苏格拉底一生过着艰苦的生活。无论严寒酷暑,他都穿着一件普通的单衣,经常不穿鞋,对吃饭也不讲究。但他似乎没有注意到这些,只是专心致志地做学问。生平事例,成就思想,均由其弟子记录。
40、我愿意用我所有的科技去换取和苏格拉底相处的一个下午。
41、苏格拉底的哲学思想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42、如果苏格拉底式的反讽是由直接方式表现出来,反讽就是多余的了。为了能适当感受反讽中的言外之意,除了理性思维的训练,培养哲学敏感性也是必要的。在反讽的多样性中,迷惑和真理相互交错,具有多种意义,使人陷入不断的误解之中,而只让真正能够了解的人认识真理。在这一点上,柏拉图的本意似乎是:那些没有能力了解真理的人,就让他们误解吧。有时候在反讽的诙谐中,似乎隐藏着一股激情。这里,在传达中理性不能达到之处,便不能强求以理性的推演去获得正确的理解。反讽的深层意义是对本然真理的关切,而且,它使我们避开歪曲真理的错误,这种对真理的歪曲往往是以具体知识、作品或形象的形式出现,在堂而皇之地为真理作证中遮蔽了真理,人们若把那些外表漂亮的伪真理当作绝对真理,那就大错特错了。
43、这天,一位智者希庇亚当众发表演讲,他的演讲是关于荷马史诗。演讲完毕后,苏格拉底请教他一个问题:阿喀琉斯和奥德修斯到底怎样?希庇亚则说,荷马清晰地揭示“阿喀琉斯是诚实的、朴素的;而奥德修斯是狡猾的,是撒谎者”。苏格拉底发现,希庇亚认为“诚实的人是一种人,撒谎者是另一种人,他们不是同一种人”,而希庇亚认为荷马的作品中也是这种观点。
44、但是,就我们所知,苏格拉底只不过是公元前5世纪雅典众多辩才无碍的牛虻之一。正如其他智术师,他既擅于修辞,又懂得逻辑,很多内容都是借自富有独创性的巴门尼德和极为聪明的芝诺。苏格拉底知道如何使表面上的自明之理陷于悖论而瓦解,让老生常谈陷入矛盾,他还知道如何扭转辩论,把锋芒倒过来指向发难者。只要有必要,他知道如何设计并发明可能的案例,用“反例”去驳斥一般的说法,他也知道如何提出最难回答的问题,推出最具挑衅的理论,并对最受尊重的论证方式加以戏仿,直到把它们变得毫无意义,甚至更糟。
45、他出生在希波战争取得完全胜利的时刻,成长在伯里克利的盛世,当时正值智者从全希腊各地云集雅典,给民主制度雅典带来了许多新知和自由论辩的新风尚的时期。年轻的苏格拉底曾向著名的智者普罗泰格拉和普罗第柯等人求教,讨论各种重要的社会人事和哲学问题。又曾从女智者狄俄蒂玛受业。自称有“灵迹”伴随,预示以何事不当为。亦受奥尔斐秘教及毕达哥拉斯派的影响。
46、苏格拉底最大的特点也是值得我们深思的,他对错误的东西进行毫不留情的批评,严于律己,以身作则,坚持真、善、理性的信念。这是一位思想家义不容辞的职责。苏格拉底不知何为神明,但谈的却是神明之事。不论世界怎样变化,他仍然坚持这一原则。
47、人生本就是一场无法涂改的单行航线图,重点在于如何选择和把握。有的人穷其一生,也只是庸庸碌碌、千篇一律地度过,有的人却一步一个脚印,认真思索当下每一步的意义。当然,其结果的对比也是显而易见的。倘若“十年如一日”,那这样的十年、这样的人生,大抵也等同于白过。
48、他生活的时代,雅典的民主制度变成了极端民主化,变成了无政府主义,连国家领导人都用抓阄或抽签的办法选出来。苏格拉底对此十分痛心。他认为治国人才必须受过良好的教育,主张通过教育来培养治国人才。
49、自愿的人在忍受苦楚的时候,受到美好希望的鼓舞,就如打猎的人能欢欣愉快地忍受劳累,因为他有猎获野兽的希望。
50、我与世界相遇,我自与世界相蚀,我自不辱使命,使我与众生相聚。
51、身为雅典的公民,据记载苏格拉底最后被雅典法庭以侮辱雅典神、引进新神论和腐蚀雅典青年思想之罪名判处死刑。尽管苏格拉底曾获得逃亡的机会,但他仍选择饮下毒堇汁而死,因为他认为逃亡只会进一步破坏雅典法律的权威。
52、当许多人在一条路上徘徊不前时,他们不得不让开一条大路,让那珍惜时间的人赶到他们的前面去。
53、从教育的意义上看,这种教育中的教师和学生处于一个平等地位。教学双方均可自由地思索,没有固定的教学方式,只有通过无止境的追问而感到自己对绝对真理竟一无所知。因此,教师激发学生对探索求知的责任感,并加强这种责任感。这是苏格拉底的“催产式”的教育原则。也就是说唤醒学生的潜在力,促使学生从内部产生一种自动的力量,而不是从外部施加压力。这不是发挥学生凭偶然机会和一时的经验所表现出来的特殊才能,而是使学生在探索中寻求自我的永无止境的过程。苏格拉底式的教师一贯反对做学生的最大供求者;教师要把学生的注意力从教师身上转移到学生自身,而教师本人则退居暗示的地位。师生之间只存在善意的论战关系,而没有屈从依赖关系。教师有自知之明,并要求学生分清上帝和世人。
54、这三种教育类型都需要学生具有对绝对真理和寻求真理的引路人——教师的敬畏之心。这种敬畏心在传统的经院式教育中达到了登峰造极的地步,经院式教育传统即使在目前等级制度中也是根深蒂固的;在师徒式教育中学生的敬畏心表现在师傅个人身上;在苏格拉底式教育中学生的敬畏心表现在精神的无限性上,在这无限的精神内,每个人要负起超越自身存在的责任。
55、每个人内心深处都有越不过的一道坎儿,因为无能为力只好顺其自然。
56、这些理念定义了德性,并规定了人灵魂的价值。更令人惊讶的是,苏格拉底坚持认为,灵魂甚至在人出生之时就认识到了这些理念。但是,这些理念绝不只是“在我们之中”。它们属于理念世界,只能为哲学家领会。为什么根本上只有哲学家适合统治,而无知者必须意识到自己不适合统治,原因就在这里。
57、认为人们在现实生活中获得的各种有益的或有害的目的和道德规范都是相对的,只有探求普遍的、绝对的善的概念,把握概念的真知识,才是人们最高的生活目的和至善的美德。苏格拉底认为,一个人要有道德就必须有道德的知识,一切不道德的行为都是无知的结果。
58、照我来看,这种说法既对又不对。苏格拉底或许作为有德性的人而死,但他的政治倾向在当时肯定极为引人注目,只是如今已被大多数人忘记罢了。而且,他自己向来也强调是为了“个人私利”而死,即为了“灵魂的善”而死。他极其卓越,但也令人捉摸不定。
59、第德育论。苏格拉底认为,教育的首要任务就是教人怎样做人,教人怎样做人,不仅是对成就的关注,更是对道德德行的看重。苏格拉底认为,智慧即德行,他认为道德并非天生正确的行为,基于正确的判断,因此教人道德就是教人智慧,教人辨别是非善恶,正确的行事。
60、我去死,你们去活,究竟谁过得更幸福,唯有神知道。
61、对话便是真理的敞亮和思想本身的实现。对话以人及环境为内容,在对话中,可以发现所思之物的逻辑及存在的意义。
62、我不是给人知识,而是使知识自己产生的产婆。
63、一位美国当代教育家曾说,人类多少年来一直在寻求一种“无苦恼的教育”,因为实际上每个人或多或少都对学校有一段并不愉快的记忆。而苏格拉底式的教育即是一种“无苦恼的教育”。然而,现实又告诉我们:教育的进步绝不是不可避免的,它的未来的发展方向也不是确定无误的,这一点只要我们抬眼看一看现实即可。这其中,部分的原因是客观现实,“形势比人强”,而另一部分原因是什么呢?正如赫钦斯所言:“只有一个苏格拉底,而且今天在任何教育制度中我知道并没有一个苏格拉底。”那种脱离了教师与学生实际的探索、问答、弥漫于课堂间师生间的对话,其实并不是在探索真理,大半是在磨蹭,因为你不是苏格拉底,学生暂时也顾不上探索真理,他需要的是成绩。结果呢?课堂上只存在斯巴达克式的训导与强制。
64、或许,光是希腊三贤(苏格拉底、柏拉图、亚里士多德)的理念就足以让我们对于人生、对于宇宙和世界有所思考了。更不要说还有卢梭、康德、黑格尔、马克思、叔本华、尼采等人也都提出了他们振聋发聩的观点。其实,对于某个人的哲学,赞同不赞同并不重要。最重要的,是那种爱智的趣味。傅佩荣老师的《西方哲学与人生》就暂时先介绍到这里了,但愿能够对你们有所启发。
65、于是,苏格拉底说:“我们已经发现这同一个人既是撒谎者又是诚实的,所以如果奥德修斯是撒谎者,那么他也变成了诚实的;如果阿喀琉斯是诚实的,那么他也变成了撒谎者”。
66、分手后我选择死去,你们可以继续活着,我们之间到底谁过的更幸福,这个答案唯有神知道。
67、第三部分在科学与宗教之间:现代哲学与启蒙运动
68、苏格拉底还寻求事物的普遍定义,苏格拉底反对相对主义,认为事物的真理只有一个。但是对于事物的见解却不是唯一的,因为这会随着时间与地点的改变而改变。
69、苏格拉底的对话是他生活中的基本事实:他经常和手工艺匠、政治家、艺术家、智者与艺妓讨论,他像许多雅典人一样,将生命消磨在街头、集市、运动健身房和餐宴上,这是一种与每一个人对话的生活,但这种对话对雅典人来说是极其新鲜而不寻常的:一种在灵魂深处激动、不安和压抑的对话。如果说对话是自由不羁的雅典人的生活方式,那么现在作为苏格拉底哲学的推理方式则有所不同了。因此,只有通过人与人的交往,只有了解事物的本性,才能获得真理。为了追求真理,苏格拉底需要群众,而且他确信群众也同样需要他,尤其是青少年,因此苏格拉底决心献身于青少年的教育事业。
70、这确实是哲学史上的悲剧事件。苏格拉底因“败坏青年”而被处死之际,雅典是希腊最民主的城市国家(或城邦),而且苏格拉底已经有了最伟大的哲学家的声誉。自那以后,他就成了捍卫崇高观念的孤独思想家的典范,并且以实际行动展示了这些观念。此外,他强调德性是最宝贵的财富,认为真理存在于我们日常经验的“影子”之外,而哲学家真正的事业就是向我们展示真正认识的东西之少。人们常说,苏格拉底至死都体现了这些德性,从未违背他长久以来提倡的观念。
71、这种教育仅限于“传授”知识,教师只是照本宣科,而自己毫无创新精神。教材已形成一套固定的体系。人们崇拜权威作家及其书籍,教师本人无足轻重,只是一个代理人而已,可以任意替换。教材内容已成为固定的形式。在中古时期,教师采用听写和讲解的方式教学。听写的方式现已不再采用,因为可以由书本取代。但是听写的意义仍旧保留下来。人们把自己的思想归属于一个可以栖身其中的观念体系,而泯灭自己鲜活的个性。因为知识已经固定了,所以学生总是抱着这样一种想法:到学校去就是学习固定的知识,学会一些现成的结论和答案,“将白纸黑字的书本——明白无误的东西带回家即可”。这种经院式教育的根深蒂固的基础就是理性传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