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家经典名言及解释
1、佛言:人系于妻子舍宅,甚于牢狱。牢狱有散释之期,妻子无远离之念。情爱于色,岂惮驱驰。虽有虎口之患,心存甘伏。投泥自溺,故曰凡夫。透得此门,出尘罗汉。
2、无论命运之手对我们是否残酷,我们都可以把人生的每一刻过得最好――这就是生活的艺术。对具有理性的人而言,这是真正的财宝。(佛家经典名言及解释)。
3、得不到的东西,我们会一直以为他是美好的,那是因为你对他了解太少,没有时间与他相处在一起。当有一天,你深入了解后,你会发现原不是你想像中的那么美好。
4、 我常说,傲慢的人,他根本就是自卑,不自卑的人不会傲慢,因为自卑的人晓得自己没有什么,又深怕你看我不起,故而傲慢。……所以凡是傲慢的人都是可怜人,都有自卑感;因为有自卑感,反过来他就傲慢,他不懂人生,就是这个道理。
5、 中国人讲交朋友,“君子之交淡如水”,好朋友不是酒肉朋友,不是天天来往,平常很平淡。但这并不是说冷漠无情,朋友碰到困难,或生病之类的事,他就来了。平常无所谓,也许眼睛看看就算打招呼了,可是有真热情。
6、经典一: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
7、 其实,人与人的交往,人际事物的交流,势利是其常态。纯粹只讲道义,不顾势利,是非常的变态。物以稀为贵,此所以道义的绝对可贵了。
8、世上没有忘不了的事情,是你不愿意忘记而已。
9、 年轻人一生有没有事业,不是问题;一生有没有事业心,才是问题。虽然有事业心,不一定能够做得成事业;但是如果没有事业心,就如同已经被丢进字纸篓的考卷一样,这个年轻人几乎是报废了。
10、南怀瑾:一切都不是心,众生一切的心都在变化中,像时间一样,像物理世界一样,永远不会停留,永远把握不住,永远是过去的……我们刚说一声未来,它已经变成现在了;正说现在的时候,已经变成过去了。
11、佛语有云:风亦不动,树亦不动,乃汝心动也。
12、一切贤圣,皆以无为法而有差别。——《金刚经》
13、龙树菩萨开示“存在本真”意义,是在示意众人:“不生亦不灭,不常亦不断,不一亦不异,不来亦不去”。是在向人们暗示怎样的“存在本真”意义?
14、不要给自己的人生留遗憾,更不要因为自己给别人的人生留遗憾,不管有没有下一世,这辈子肯定是个唯一。
15、看破放下自在随缘念佛,真诚清净平等正觉慈悲。
16、 你硬要把单纯的事情看得很严重,那样子你会很痛苦。
17、当你快乐时,你要想,这快乐不是永恒的。当你痛苦时你要想这痛苦也不是永恒的。
18、缘分不同,所以看法不同,有的人喜欢你,有的人不喜欢你,这都是正常的。你能左右别人吗?把自己的心管好,不要执着这些。
19、记恨别人,其实就是拿痛苦来折磨自己,因为不敢在明处复仇,所以就在暗地里攻击,不知不觉间,把自己的人格弄的越来越扭曲,就变成了一个活生生的小人。所以,无论失去什么,都不要记恨别人,因为人生最大的美德是宽容。
20、“三心”。先说心,心是我们身体功能的重要器官。佛家说,人有“六根”、“六识”皆由心发。“六根”分别是人的身、舌、鼻、眼、耳、意;“六识”是:味、觉、闻、嗅、识、见,简单说就是人接触外界的感官。
21、 譬如工画师.分布诸彩色.虚妄取异相.大种无差别. 大种中无色.色中无大种.亦不离大种.而有色可得. 心中无彩画.彩画中无心.然不离于心.有彩画可得. 彼心恒不住.无量难思议.示现一切色.各各不相知.
22、报缘虚幻,不可强为。浮世几何,随家丰俭。苦乐逆顺,道在其中。动静寒温,自愧自悔。
23、当你劝告别人时,若不顾及别人的自尊心,那么再好的言语都没有用的。
24、别说别人可怜,自己更可怜,自己修行又如何?自己又懂得人生多少?
25、你认命比抱怨还要好,对于不可改变的事实,你除了认命以外,没有更好的办法了。
26、 你可以拥有爱,但不要执著,因为分离是必然的。
27、皱者为变,不皱非变;变者受灭,彼不变者,原无生灭,云何于中受汝生死?
28、所以,我要告诉你,有些人,有些事情,是该忘记了。
29、南怀瑾:譬如电灯、电风扇,把开关一打开,这个电来了,但是看不见电,只感觉到光,感觉有风,电来了没有?来过了,好像没有来,它又消散了。电去了没有?去了,好像没有去,再发动它又来了,它是不来也不去,不生也不死。
30、 业障深重的人,一天到晚都在看别人的过失与缺点,真正修行的人,从不会去看别人的过失与缺点。
31、智人除心不除境,愚人除境不除心。心既除矣,境岂实有。
32、你能把“忍”功夫做到多大,你将来的事业就能成就多大。
33、 每一个不曾起舞的日子,都是对生命的辜负。
34、清珠投于浊水,浊水不得不清。佛号放入乱心,乱心不得不佛。
35、烦恼,忘了吧;痛苦,忘了吧;抱怨,忘了吧;委屈,忘了吧。
36、来是偶然的,走是必然的,所以你必须,随缘不变,不变随缘--王石
37、语出《佛典》,昔时佛祖拈花,惟迦叶微笑,既而步往极乐。从一朵花中便能悟出整个世界,得升天堂,佛祖就是佛祖,谁人能有这样的境界?!佛曰:一花一世界,一草一天堂,一叶一如来,一砂一极乐,一方一净土,一笑一尘缘,一念一清静。
38、很多人因得不到而痛苦。得到了,又失去,还是痛苦。痛苦的原因,害怕得不到,害怕失去。你想得到就能得到吗?你不想失去就不失去吗?不攀任何缘,就能顺其自然,放下了不是没有,放下了才有。
39、七佛通诫偈诸恶莫作,众善奉行,自净其意,是诸佛教。
40、看取青青池畔,泪痕点点凝斑。——张惠言《木兰花慢》
41、如果周围有人嫉妒你,那么你可以把他从你的竞争者之列排除了,嫉妒人之人,难以成大事。
42、积金遗于子孙,子孙未必能守;积书于子孙,子孙未必能读。不如积阴德于冥冥之中,此乃万世传家之宝训也。
43、就像一个人爬山一样,到达了山顶,以后走的全是下坡路。
44、诸恶莫做,众善奉行,莫以善小而不为,莫以恶小而为之。
45、 根本不必回头去看咒骂你的人是谁?如果有一条疯狗咬你一口,难道你也要趴下去反咬他一口吗?
46、18)死生之变亦大矣,衲僧家坐断报化佛头,不立纤毫知见,直下透脱。
47、凡所有相皆是虚妄。虚妄者,言其是假非真,非谓绝对没有。
48、16)脱虚妄缠缚,破生死巢窟,第一要根器猛利轩豁,次办长久不退之心。
49、南怀瑾:凡是你有什么境界,都是假的;凡是你修得出来的,不修就没有了。若见诸相非相,你就见到佛了,见到佛的法身了。
50、来是偶然的,走是必然的。所以你必须,随缘不变,不变随缘。
51、集曼陀之雅华,旃檀之凝香;祈万佛之祥光,龙天之赞唱。舒畅为地,福慧为基,悲智为梁;方便为门,六度为梯,菩提为藏。申贺新禧,祈度九殃。身心自在,智慧无量。南无阿弥陀佛!
52、你每天若看见众生的过失和是非,你就要赶快去忏悔,这就是修行。
53、活在芸芸众生之中,除非主动,否则就注定被淹没。
54、 当你知道迷惑时,并不可怜,当你不知道迷惑时,才是最可怜的。
55、当你知道迷惑时,并不可怜,当你不知道迷惑时,才是最可怜的。
56、枝上柳绵吹又少,天涯何处无芳草。——苏轼《蝶恋花》
57、不要期待阳光恰好照到你,你要主动地走到阳光下。
58、当你烦恼的时候,你就要告诉你自己,这一切都是假的,你烦恼什么?
59、命由己造,相由心生。世间万物皆是化相,心不动,万物皆不动,心不变,万物皆不变。
60、世事忙忙如水流,休将名利挂心头。粗茶淡饭随缘过,富贵荣华莫强求。
61、闻已应起大慈悲心。观察众生。而不舍离。思惟诸法。无有休息。行无上业。不求果报。了知境界。如幻如梦。如影如响。亦如变化。——《大方广佛华严经梵行品》
62、人生在世间时时刻刻像处于荆棘丛林之中一样,处处暗藏危险或者诱惑只有不动妄心,不存妄想,心如止水,才能使自己的行动无偏颇,从而有效地规避风险,抵制诱惑否则就会痛苦绕身。心动则物动,心静则物静。一念愚即般若绝,一念智即般若生。以物物物,则物可物;以物物非物,则物非物。物不得名之功,名不得物之实,名物不实,是以物无佛语有云:生不带来,死不带去。
63、不要为了寂寞去恋爱。时间是个魔鬼,天长地久,如果你是个多情的人,即使不爱对方,到时候也会产生感情,最后该怎么办?
64、自来积毁骨能销,何况真红一点臂砂娇。——王国维《虞美人》
65、我们用什么眼光看世界,世界便是什么样子,一旦我们改变了观点,世界也会因此而转变。
66、故一声阿弥陀佛,即释迦本师于五浊恶世,所得之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法。今以此果觉全体授与浊恶众生,乃诸佛所行境界,唯佛与佛方能究尽,非九界自力所能信解也。
67、生死炽然,苦恼无量;发大乘心,普济一切,愿代众生,受无量苦,令诸众生,毕竟大乐。
68、愿我生生世世都能作您菩提路上的助伴!恭祝新春吉祥如意!
69、忘记并不等于从未存在,一切自在来源于选择,而不是刻意。不如放手,放下的越多,越觉得拥有的更多。
70、南怀瑾:佛教化救度了无量无数无边的众生,心里并没有说某一个众生是我度的,绝没有这个观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