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文公重耳
1、 前656年,重耳遭到骊姬之乱的破孩,离开了晋国都城绛,到蒲城,他父亲晋献公派勃鞮谋杀重耳,勃鞮割断了重耳的袖子,重耳爬墙侥幸逃走,开始了流亡生活。前636年(62岁)秦穆公护送重耳回晋国。重耳即位,称晋文公,即位后他在诸侯中威信很高。在外漂泊19年的晋文公尝尽了人间的酸甜苦辣。先后投奔了齐、曹、楚、秦等国,有的国君对他礼遇有嘉,有的却是冷言冷语。在曹国的时候,曹共公听说重耳的肋骨连成一片,很好奇,所以乘重耳洗澡的时候,偷看了他。
2、季隗是赤狄部族的一支廧咎如的公主,隗姓,和晋文公重耳生活了十二年。夷吾派人刺杀重耳的时候,重耳匆匆逃离狄国,临行时候告诉季隗希望能抚养好孩子,等自己回来,并且说二十五年后如果回不来,就让季隗改嫁。
3、 晋献公13年,也就是公元前664年,献公的宠妃骊姬为了让自己的儿子奚齐当太子,在献公的耳边进谗言,把重耳发落到蒲邑,也就是今天的山西省西南部一带,去防备秦国。等到晋献公21年的时候,已经年老昏聩的献公竟然杀了原来的太子申生,并又一次听信骊姬的谗言,要把重耳等几个公子全都杀掉。
4、但是,大国并不怕与中等国家闹僵关系。反而是中等国家不敢轻易和大国翻脸,即使颇有怨言,也只敢表示口头抗议。
5、公子娶季隗,生伯儵,叔刘;以叔隗妻赵衰,生盾。将适齐,谓季隗曰:“待我二十五年,不来而后嫁。”对曰:“我二十五年矣,又如是而嫁,则就木焉,请待子。”处狄十二年而行。——《左传·晋文公重耳之亡》(晋文公重耳)。
6、晋惠公八年(前643年),晋惠公担心哥哥回国,于是派人继续追杀公子重耳,于是重耳继续踏上流亡之路。他先来到卫国,但没有得到优待,于是奔齐,在齐桓公的照顾下过了几年安省日子。(晋文公重耳)。
7、帮助您找到身心和谐、家庭和谐、企业和谐之道,通过大讲堂、手工坊、节气厨房、冬夏少年游学营等方式开展文化传承。
8、 两年之后,齐桓公去世,齐国发生了内乱,与齐国临近的几个诸侯国也常常来侵扰边境。赵衰等五位贤士觉得这样在齐国住下去不是长久之计,便在一棵桑树下悄悄商议,准备劝重耳回国,以图大计。
9、 他们觉得齐桓公乐于做善事,推行王道,正招募天下贤才,就决定去齐国。
10、晋文公九年(前628年)十二月己卯,晋文公卒,公子欢即位,史称晋襄公。
11、重耳最开始去到的诸侯国使他生母的母家卫国的皇室,在那里重耳得到了舅舅的照顾并娶妻生子,呆了有两年多,之后为了躲避他父亲的追杀有再次踏上了流浪的路途。此后经过辗转重耳来到了齐国,齐王对他好吃好喝的此后,还把宗族的女子齐姜嫁给了重耳,重耳在那差不多一年,就被他的护卫们打包带走离开了齐国。
12、 重耳一行终于来到齐国,齐桓公盛情迎接。他送给重耳不少车马和房子,还把皇族的一位女子嫁给了他。
13、申生的死吓坏了重耳和夷吾,如果不出意外,接下来骊姬的毒牙将咬向他们!哥俩不想坐以待毙,于是鞋底抹油跑了。
14、 楚国大将子玉听了重耳的话,认为他对楚成王很不礼貌,想杀了重耳。楚成王摇摇头,没有同意。
15、在晋文公的治理下,晋国日益强大起来。公元前633年,晋国跟楚国的军队真的在一次作战的时候相遇了,晋文公为了实现当年他在楚国许下的诺言,下令军队后退九十里。
16、民间有一种说法,副耳是‘拴马桩”,这样的人有福气,也算是巧合,舟车劳顿的重耳从43岁开始流亡生活,在外19年,历经磨难,终于在62岁回国,就位晋国国君,励精图治,国富兵强,成为春秋五霸之一。
17、 重耳知道这个消息后便与大家商量,他说:“当年逃离晋国,并没有远走,而是避难到狄国,就是因为这里离晋国路途近,随时可以回去。如今在这里歇脚这么多年了,也该走了。”
18、重耳在狄国住的很安逸,不知不觉中十二年过去了,在这期间,他还娶妻生子,过上了自己的幸福生活,对于晋国国君之位,可能早就没有了什么想法。安稳平静的日子,只会消磨一个人的斗志和进取之心,这时候的重耳只不过是一个失势的公子,还没有争霸的念头,只想过好自己的小日子。树欲静而风不止,他可以选择放弃,别人却不会选择放过他,弟弟夷吾回国继位晋惠公后,他想到了自己这位兄长。和自己的父亲晋献公一样,他安排人准备除掉重耳,以达到永绝后患的目的。
19、树挪死,人挪活。一个人在不得志的时候,不妨改变一下方向,说不定就会有新的机遇出现。万一不行,再变也无妨。
20、 晋文公(前671年或前697年-前628年),姬姓,名重耳,是中国春秋时期晋国的第二十二任君主,前636年-前628年在位,晋献公之子,母亲为狐姬。晋文公初为公子,谦虚而好学,善于结交,文治武功卓著,是春秋五霸中第二位霸主,与齐桓公并称“齐桓晋文”。
21、于是,重耳一行就跟着公孙固进了城,在宋国最高级的宾馆里住下。
22、所以,当时的晋国早就是山雨欲来风满楼,重耳虽然有自己的势力,可与夷吾等公子相比,他感觉没有必胜的把握。里克虽然向他发出邀请,可他的主要力量大多不在朝中,贸然回去即位,要么当傀儡,要么当“磨刀石”。
23、重耳原本是晋国的一位翩翩公子,广交天下贤士,对于继位并没有多少的想法,在金国的时候,他整日过得十分的清闲和舒服,直到了他37岁的时候,他的父亲晋献公的宠妾骊姬生下了儿子夷吾,晋献公爱屋及乌于是想要废了太子申生,并扶持夷吾为太子。之后宫中发生了骊姬之乱,重耳被陷害谋反,重耳开始了在外流浪的日子。
24、 重耳一行终于来到齐国,齐桓公盛情迎接。他送给重耳不少车马和房子,还把皇族的一位女子嫁给了他。
25、晋献公晚年,想立宠妾骊姬的儿子奚齐为世子,取代原来的世子申生。骊姬千方百计陷害申生,一次,把申生献给晋献公的祭肉下毒,然后对外出归来的晋献公说应该先给狗吃试试有没有毒。
26、楚国贵族将领子玉听了非常生气,要求杀掉重耳。但是楚王说:“重耳是上天选中的人,不能杀,而且他说的也没什么不对的啊。”
27、晋文公能够用切身行为感化百姓,得到民心。城濮一战,水落石出,晋文公终成霸主晋文公改善了晋国的国内的环境之后,就开始图谋霸主之位。
28、秦女不但通情达理,更重要的是,她后面站的是秦穆公。秦穆公这个后台老板可是够硬的了,他不仅护送重耳回国即位,帮助他平息了吕省、郤芮等人的叛乱,还送给他三千卫士,以防备晋国人反叛。这可比齐桓公送给他安家费实惠多了,难怪重耳和赵衰对秦穆公感激涕零,说:“孤臣之仰君,如百谷之望时雨!”
29、这宋襄公久闻公子重耳的大名,知道他是个贤能且尚未得志的人。又因为宋襄公痛恨楚国,为了报仇,日夜都在重金寻求贤人相助,今天听说晋国的公子来了,喜欢的不得了。
30、温柔富贵不能降。妇人强灌酒,拍马倒拖枪。
31、苦难提升晋文公的忍耐力和吃苦精神。重耳流亡到卫国,卫文公拒绝接待。一行人到达五鹿一地,饥肠辘辘想要向村民讨食物,却被投掷土块。这时重耳感到侮辱,勃然大怒。赵衰安慰道:土即土地,这时人民在赠予您土地。重耳便感谢接受了这些土块,继续赶路。
32、男人的乐趣在马上和床上,老姬一边征战沙场一边收罗战败国的美女,一不小心收了一个号称“四大红颜祸水”之一的骊姬。骊姬不光生得妖艳,还特别会哄老头开心,更可怕的是她一脑壳子坏水,把老姬头耍得滴溜转。
33、重耳在国外颠沛流离了19年,辗转了8个诸侯国,直至62岁才登基做国君。
34、里克在连杀两位国君后,派大臣狐毛(狐偃的兄长)到翟国迎接重耳回国即位。没想到重耳连连摆手:俺一个违抗父命逃亡的人,父亲死了都不能尽孝,哪有资格当国君,你们另请贤德吧。
35、重耳先是流亡到卫国,卫国看他不顺眼,重耳就又前往齐国。路上重耳实在太饿,就向一位老农讨要食物。想不到老农说:“你看你这副样子,好意思管我这种穷老百姓要吃的?”就给了重耳一块泥土。
36、重耳,姓姬,是晋献公的儿子,和周王室同宗。晋献公娶了翟国狐氏之女,为狐姬,狐姬就是重耳的母亲。晋献公大败骊戎的时候,得到了骊姬,骊姬是奚齐的母亲。晋献公对骊姬非常宠爱,想立她的孩子为太子。当时太子申生不得宠,晋献公就把太子赶出国都,最后太子竟然自杀了。
37、狐偃就如实说了:嫁了一个女儿,送了二十辆车。
38、 重耳说:“珍禽异兽、玉器丝绸,这些东西贵国有很多很多,我真不知道该拿什么来报答大王的恩德。”
39、话说晋公子重耳在逃出晋国后,带着他的五位铁杆哥们和几十位粉丝来到了他母亲的国家狄国。这时,重耳已经四十三岁。然而血浓于水,舅家对这个落魄的大龄青年那是真的好,他们动员全城人抵抗住了晋国对屈城的疯狂进攻。这还不说,狄国讨伐咎如,俘获两位年轻美貌女子,见重耳一行人出门连家属都没有带,就把年长的嫁给重耳,年少的嫁给赵衰。咎如女子跟重耳的感情非常好,为他生下了伯鯈和叔刘两个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