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趣味小知识50字
1、小动物们排队,小猫前面有4个,小猪后面有6个,小猫在小猪的前面,它们紧挨着,问这一排有多少个小动物?
2、车上有15位乘客,第一站下了3人,上来4人,第二站下了6人,上来3人,这时车上一共有多少人?
3、在我国和亚洲一些国家有着12生肖的说法,我国传统用作表示次序的符号有12个,即: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
4、第一部文学理论和评论专著:南北朝梁人刘勰的《文心雕龙》
5、战国时期,齐威王与大将田忌赛马,齐威王和田忌各有三匹好马:上马,中马与下马。
6、 因此以“0”作为零是我国古代数学家的一项杰出贡献。
7、一只蜗牛不小心掉进了一口枯井里。它趴在井底哭了起来。一只癞蛤蟆爬过来,瓮声瓮气的对蜗牛说:“别哭了,小兄弟!哭也没用,这井壁太高了,掉到这里就只能在这生活了。
8、他用很少的篱笆把自己围起来,然后说:“我现在是在外面。”(数学趣味小知识50字)。
9、为了一个国际上享有盛誉的我国数有一次,有个妇女去买棉花,华罗庚正在算一个数学题,那个妇女说要包棉花多少钱?然而勤学的华罗庚却没有听见,就把算的答案答了一遍,那个妇女尖叫起来:“怎么这么贵?”,这时的华罗庚才知道有人来买棉花,就说了价格,那妇女便买了一包棉花走了。华罗庚正想坐下来继续算时,才发现:刚才算题目的草纸被妇女带走了。这下可急坏了华罗庚,于是不顾一切地去追,一个黄包师傅看见在国际上享有盛誉的我国现代数学家华罗庚教授。便让他坐车(因为他们认识),终于追上了,华罗庚不好意思地说:“阿姨,请……请把草纸还给我”,那妇女生气地说:“这可是我花钱买的,可不是你送的”。华罗庚急坏了,于是他说:“要不这样吧!我花钱把它买下来”。正在华罗庚伸手掏钱之时,那妇女好像是被这孩子感动了吧!不仅没要钱还把草纸还给了华罗庚。这时的华罗庚才微微舒了中气,回家后,又计算起来……
10、在一排10名男同学的队伍中,每两名男同学之间插进1名女同学,请你想一想,可以插进多少名女同学?
11、有9棵树,种成3行,每行4棵,应该怎样种?画出来。
12、他把木棍插在金字塔旁边,等木棍的影子和木棍一样长的时候,就去量金字塔。他量了金字塔影子的长度和金字塔底面边长的一半。把这两个长度加起来就是金字塔的高度了。泰勒斯真是世界上最聪明的人,他不用爬到金字塔的顶上就方便量出了金字塔的高度。
13、乐府双璧:《木兰词》 《孔雀东南飞》,加上《秦妇吟》为乐府三绝
14、《春秋》三传: 《左传》 《公羊传》《谷梁传》
15、打排球时场上有12个球员,足球比赛罚点球的英制长度是12码。
16、大家读了以上文章是不是感觉数学的学习过程中又充满了乐趣呢?希望大家在学习数学的过程中能够多多留意这些有趣的数学知识,既能活跃我们的思维,又能够使我们的学习更加高效。希望本文对大家的学习能够有所帮助。
17、第一部诗歌理论和评论专著:南北朝梁人钟嵘的《诗品》
18、小红从一楼爬到三楼用了2分,照这样的速度,她从一楼到六楼需要( )分。
19、早在2000多年前,我们的祖先就用磁石制作了指示方向的仪器,这种仪器就是司南。
20、三个小朋友的年龄一个比一个大1岁,他们年龄的和是18岁,年龄最大的是几岁?
21、四人共吃一碗羹:则吃羹时一人用四分之一个碗,
22、一杯牛奶,小明喝了半杯,又倒满了水,又喝了半杯后,再倒满水后,一饮而进,他喝了几杯水?几杯奶?
23、爸爸买来两箱梨,第二箱比第一箱轻8千克,爸爸要从第几箱中搬出几千克到第几箱,两箱的梨就一样重了?
24、 3 8 12 9 3 10 16 13 6 5 10
25、宋代大诗人苏东坡年轻时与几个学友进京考试.他们到达试院时为时已晚.考官说:"我出一联,你们若对得上,我就让你们进考场。"
26、九九歌就是我们现在使用的乘法口诀。远在公元前的春秋战国时代,九九歌就已经被人们广泛使用。在当时的许多著作中,都有关于九九歌的记载。最初的九九歌是从"九九八十一"起到"二二如四"止,共36句。因为是从"九九八十一"开始,所以取名九九歌。大约在公元五至十世纪间,九九歌才扩充到"一一如一"。大约在公元十四世纪,九九歌的顺序才变成和现在所用的一样,从"一一如一"起到"九九八十一"止。现在我国使用的乘法口诀有两种,一种是45句的,通常称为"小九九";还有一种是81句的,通常称为"大九九"。
27、(5)艾萨克·牛顿(1643年1月4日—1727年3月31日)爵士,英国皇家学会会长,英国著名的物理学家,百科全书式的“全才”,著有《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光学》。
28、参加数学比赛的同学有40人。小红和一起参加比赛的同学每人握一次手,一共握多少次?
29、 我总是尽我的精力和才能来摆脱那种繁重而单调的计算
30、小朋友们吃饭,每人一只饭碗,2人一只菜碗,3人一只汤碗,一共用了11个碗,算一算,一共有几人吃饭?
31、茅盾“蚀“三部曲:《幻灭》《动摇》《追求》 农村三部曲:《春蚕》《秋收》《残冬》
32、第一部日记体游记:明代的徐宏祖的《徐霞客游记》
33、虽然他们的猜测仅是匆匆记下,但他们几乎先占有了猜想这一思考领域。
34、口袋里放着红、黄两种球各4粒,它们的形状大小完全一样,不用眼睛看,要保证一次拿出两粒颜色不同的球,至少摸出几粒球?
35、假设一个池塘里面有足够多的水。现有两个空水壶,容积分别为5升和6升。只用这两个水壶你能从池塘里取得3升的水吗?
36、第二天,蜗牛吃得饱饱的,喝足了水,就开始顺着井壁往上爬了。它不停的爬呀,到了傍晚终于爬了5米。蜗牛特别高兴,心想:“照这样的速度,明天傍晚我就能爬上去。”想着想着,它不知不觉地睡着了。早上,蜗牛被一阵呼噜声吵醒了。
37、第二天,数学老师让同学们分组测量身边的物体,“米”和“厘米”都争着钻出书本。一位同学说:“咱班教室的长是8厘米。”全班同学哄堂大笑……另一位同学发言:“我的数学课本厚1米。”他的发言又引来了一阵笑声……
38、0是我国最早创造的,我们知道阿拉伯数字9原是印度人发明的,13世纪后期传入中国,人们误认为0也是印度人发明的。其实印度起先发明时没有“0”,他们把“204”,写成“2 4”,中间空着,把200写成“2 4”,怎么区别中间有几个零呢?为了避免看不清,就用点“·”来表示,204写成“4”,那不和小数混淆了?直到公元876年才把“0”确定下来。我国却在1240年前就已创造了“0”,我国的零,当时是“○”,它是根据写字时缺字用“□”来表示缺字,“0”表示这个数没有,或这个数位上没有,用“○”表示,随着人们长期不断地记数,慢慢发展演变,最后确定为今天的“0”。因此以“0”作为零是我国古代数学家的一项杰出贡献。
39、工程师用篱笆围出一个圆,宣称这是最优设计。
40、小明今年10岁,他比爸爸小25岁,5年前,爸爸比小明大几岁?
41、小猫从家出发,向前走了10米,转过身又向回走了4米,再转过身向前走了5米,这时小猫离家有多少米?
42、小猴子贪婪地说:大王,请您高抬贵手多给点行吗?猴王立即拍着胸脯,慷慨地说:我给你们800个桃,平均分给400只小猴,这下总该满意了吧!小猴子笑了,猴王也笑了。
43、8-5=3千克,油:3+3=6千克,桶:8-6=2千克
44、12这个数字跟人类有缘,与我们的生活有密切的联系。
45、他看了看表,才十二点半。他想:先到图书馆去查一查,再回来理发还来得及,站起来就走了。谁知道,他走了不多久,就轮到他理发了。理发员大声地叫:“三十八号!谁是三十八号?快来理发!”你想想,陈景润正在图书馆里看书,他能听见理发员喊三十八号吗?
46、写出三个相邻的数,使它们相加的和是( )( )( )
47、推荐理由:全书收集中华几千年成语故事,通过精炼的文字、精美的图片、精准的诠释、精彩的论点,进行有机结合,将精彩绝伦的成语故事再现给读者。以准确为基础,努力将与成语故事有关的风格多样的书法绘画、历史图片、背景资料、文物古迹融入其中,充满时空场景感。
48、两项合计,则每人用1/3+1/4=7/12个碗,
49、(4)莱昂哈德·欧拉(LeonhardEuler,1707年4月15日~1783年9月18日),瑞士数学家、自然科学家。写了大量的力学、分析学、几何学、变分法等的课本。
50、古希腊人随意记下的东西在19世纪变成了大堆文章,而在20世纪却变成了令人讨厌的陈辞滥调。
51、这时华罗庚才知道有人过来买棉花,当华罗庚把棉花卖给女士后才发现刚才自己的算题的草纸被妇女带走了,这可把华罗庚急坏了,不顾一切的去追那位女士,最终还是被他追上了,华罗庚不好意思地说:“阿姨,请……请把草纸还给我”。
52、小学二年级语文《阅读理解》练习题,可下载打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