画蛇添足成语故事
1、这幅画已经很完美了,你就不要再画蛇添足了。
2、楚国一位舍人得到了主人送的一壶酒,觉得几个人一起喝嫌少,一个人独喝又嫌多,于是让几个人在地上画蛇,先画成的就喝酒。
3、当他在给蛇画脚的时候,另一个人已经画好了,那个人立马将酒壶从他手里夺过去并说到:“你见过蛇吗?蛇是没有脚的,你为什么要给它画上脚呢?所以第一个画好蛇的不是你,而是我了。”那个人说完就仰起头来,咕咚咕咚把酒喝了下去。
4、古代楚国有个贵族,祭过祖宗以后,准备把一壶祭酒赏赐给前来帮忙的门客。门客们互相商量说:“这壶酒大家都来喝则不足够,一个人喝则有剩余。我们各自在地上比赛画蛇,先画好的人就喝这壶酒。”有一个人先把蛇画好了,他拿起酒壶正要喝,却左手拿着酒壶,右手继续画蛇,说:“我能够给它画脚。”没等他画完,另一个人已把蛇画成了,把壶抢过去说:“蛇本来是没有脚的,你怎么能给它画脚呢!”然后他便把壶中的酒喝了下去。为蛇画脚的人,最终失去了酒。画蛇添足成语故事篇2古代楚国有个贵族,祭过祖宗以后,把一壶祭酒赏给前来帮忙的门客。门客们互相商量说:“这壶酒大家都来喝则不够,一个人喝则有余。让咱们各自在地上比赛画蛇,谁先画好,谁就喝这壶酒。”有一个人最先把蛇画好了。他端起酒壶正要喝,却得意洋洋地左手拿着酒壶,右手继续画蛇,说:“我能够再给它添上几只脚呢!”可是没等他把脚画完,另一个人已把蛇画成了。那人把壶抢过去,说:“蛇本来是没有脚的,你怎么能给它添脚呢!”说罢,便把壶中的酒喝了下去。那个给蛇添脚的人终于失掉了到嘴的那壶酒。
5、楚有祠者,赐其舍人卮酒。舍人相谓曰:“数人饮之不足,一人饮之有余。请画地为蛇,先成者饮酒。”
6、这几个仆人拿到这壶酒以后商量怎么喝呢?其中一个说:“这酒一人一口,谁都不过瘾,要是一个人喝,那才痛快呢。可是,谁喝呢?”有人提议说:“这样吧,咱们每个人在地上画一条蛇,谁先画完,谁就喝这壶酒。”大家一致赞成这个主意,于是他们每个人折了一根树枝,在地上画了起来
7、为之足:给它画上脚。足(此句中的足):画脚。
8、田延年回报霍光,霍光十分满意,马上安排杨敞领众臣上表,奏请皇太后。第二天,杨敞与群臣遏见皇太后,陈述昌邑王不堪继承王位的原因。太后立即下诏废去刘贺,另立汉武帝的曾孙刘询为君,史称汉宣帝。画蛇添足成语故事篇6画蛇添足,语出《战国策·齐二》:“楚有祠者,赐其舍人卮酒,舍人相谓曰:‘数人饮之不足,一人饮之有余,请画地为蛇,先成者饮酒。’一人蛇先成,引酒且饮之,乃左手持卮,右手画蛇曰:‘吾能为之足。’未成,一人之蛇成,夺其卮曰:‘蛇固无足,子安能为之足?’遂饮其酒。为蛇足者,终亡其酒。”后以“画蛇添足”比喻做多余的事,无害无益
9、他越听越害怕,不由自主地抽回双手,使劲捂住自已的耳朵。“咦,钟声变小了,听不见了!”小偷高兴起来,“妙极了!把耳朵捂住不就听不进钟声了吗!”他立刻找来两个布团,把耳朵塞住,心想,这下谁也听不见钟声了。于是就放手砸起钟来,一下一下,钟声响亮地传到很远的地方。人们听到钟声蜂拥而至把小偷捉住了。画蛇添足的成语故事4(出处)
10、《战国策·齐策二》:“蛇固无足,子安能为之足?”明·施耐庵《水浒全传》第一百十回:“将军功绩已成,威声大震,可以止矣。今若前进,倘不如意,正如‘画蛇添足’也。”
11、陈轸见到昭阳以后,并没立即说明来意,而是问:“按贵国的规定,像您今天取得这样辉煌的胜利,应受到什么样的奖赏呢?”
12、其中一人画得最快,正打算拿酒来喝,因见其它人还未画好,他就再为蛇添上脚,此时另一人刚好画好了,便从他的手上把酒抢过来,并说:“蛇本来没有脚,你为甚么要为它添上脚呢?”说完就把酒喝掉了。
13、楚有祠者,赐其舍人卮酒。舍人相谓曰:“数人饮之不足,一人饮之有余。请画地为蛇,先成者饮酒。”
14、古时候,两个人都想喝酒,但只剩一壶了,于是,他们决定用画蛇的方法,谁先画完谁就可以得到那壶酒,其中一个人先画完了,于是很得意,给蛇画脚,结果他还没把脚画完,另一个人画完了蛇,得到了那壶酒。
15、正在他一边画着脚,一边说话的时候,另外一个人已经画好了。那个人马上把酒壶从他手里夺过去,说:"你见过蛇吗?蛇是没有脚的,你为什么要给它添上脚呢?所以第一个画好蛇的人不是你,而是我了!"
16、蛇固无足:蛇本来就没有脚。固:本来,原来。
17、正在他一边画着脚,一边说话的时候,另外一个人已经画好了。那个人马上把酒壶从他手里夺过去,说:"你见过蛇么?蛇是没有脚的,你为什么要给他添上脚呢?所以第一个画好蛇的人不是你,而是我了!"
18、卮(zhī):古时候的一种盛酒器,类似壶。
19、1:做事不可多此一举了,否则有时还会失去一些东西,得不偿失,弄巧成拙。
20、原意为画蛇时给蛇添上脚。后比喻做了多余的事,非但无益,反而不合适。也比喻虚构事实,无中生有。
21、另外又有个人为这个杞国人的忧愁而忧愁,就去开导他,说:“天不过是积聚的气体罢了,没有哪个地方没有空气的。你一举一动,一呼一吸,整天都在天空里活动,怎么还担心天会塌下来呢?
22、他们商量了一下,要不在地上画蛇吧,谁画的快就叫谁喝,大家都同意了。
23、有个人蛇先画好了,拿起酒壶准备喝,看看其他人还没画好,又左手拿壶,右手给蛇画脚,还没等他画好脚,另一人的蛇画好了,夺过酒壶说:“蛇本来就没有脚,你怎么能添上脚呢?”说完把酒喝了。那个画蛇脚的人,终于没有喝上酒。
24、陈轸说:“令尹虽然更加显贵,但是楚国现在已有令尹,楚怀王是不会为了赏功而设置两个令尹的吧?听我给你讲个故事:楚国有一位人家祭祀祖先,祭礼过后,主人就把祭祀用过的酒赏给办事的人喝,这壶酒如果大家都喝是不够喝的。但如果给一个人喝。就能喝个痛快。于是有人提议:每个人都在地上画一条蛇。谁第一个画完,谁就喝这壶酒。大家同意了,就开始画起来。有一个人画得非常快,一会儿就画好了。他拿过酒壶正准备喝下去。看见别人都还在慢慢画,很想显显自己的本事,就左手拿着酒壶,右手继续画蛇,边画边说:‘我再给蛇画几只脚还来得及呢!’谁知,他的蛇脚还没画好,另一个人已画好了蛇。那人一把抢过酒壶说:‘蛇本来没有脚。你怎么能为它添上脚呢?这酒归我了。’说着,就把酒喝了。画蛇添足的人,最终没喝到酒。”
25、有些人自以为就是,喜欢节外生枝,卖弄自己,结果往往弄巧成拙,不正像这个画蛇添足的人吗?
26、昭阳听了陈轸的话后,觉得很有道理,就领兵回国了。
27、不要给百合花镀金,画蛇添足。画蛇添足的成语故事8画蛇添足
28、 正在他一边画着脚,一边说话的时候,另外一个人已经画好了。那个人 马上把酒壶从他手里夺过去,说:"你见过蛇么?蛇是没有脚的,你为什么要给 他添上脚呢?所以第一个画好蛇的人不是你,而是我了!"
29、昭阳得意地说:“官封为上柱国,爵为上执珪!”陈轸又问:“那么还有比这更大的官吗?”昭阳回答:“当然有啊,更大的是令尹。”
30、古时候,两个人都想喝酒,但只剩一壶了,于是,他们决定用画蛇的方法,谁先画完谁就可以得到那壶酒,其中一个人先画完了,于是很得意,给蛇画脚,结果他还没把脚画完,另一个人画完了蛇,得到了那壶酒。
31、田蛇添足故事发生在古代禁国。有一家人家祭礼祖宗。仪式完毕后,把剩下的一壶酒,常给手下的办事人员喝。人多酒少,很难分配。这几个人就商量分酒的办法。有个人说:“一壶酒分给几个人喝,太少了。
32、这个故事讽刺了那些做事多此一举,反而得不偿失的人。后以“画蛇添足”比喻做多余的事有害无益。也比喻虚构事实,无中生有。
33、这个难题让大家都安静了下来,这个时候有人建议:让每个人在地上画一条蛇,谁能够画得快又画得好,就把这壶酒赏他喝。大家都觉得这个方法很好,纷纷同意这样做。于是,都在地上画起蛇来。
34、酒壶由一个仆人传递,走了十多里地,到了下人们的“露营处”。下人们一见到象牙壶,便真诚地礼拜起来,“见物如见人”。
35、原文:楚有祠者,赐其舍人卮酒。舍人相谓曰:"数人饮之不足,一人饮之有余。请画地为蛇,先成者饮酒。"一人蛇先成,引酒且饮之,乃左手持卮,右手画蛇曰:"我能为之足!"未成,一人之蛇成夺取卮曰:"蛇固无足,子安能为之足?"遂饮其酒。为蛇足者,终亡其酒。
36、“主人叫我给你们酒,他说‘汝辈人多,一壶酒几经周折,喝不痛快地,不如让一人喝尽,汝辈,写蛇于地,谁先写好谁喝也?’”
37、每一次考试他总要画蛇添足般多写很多无用的话,让原本简洁明了的.作文显得冗杂累赘。
38、一个人最先完成了,拿起酒壶准备饮酒,却左手拿着酒壶,右手画蛇,说:“我能够为它画脚。”他还没有(把脚)完成,另一个人的蛇画好了,抢过他的酒壶,说:“蛇本来就没有脚,你怎么能给它画脚呢?”话刚说完,就把那壶酒喝完了。
39、楚有祠者,赐其舍人卮酒,舍人相谓曰:“数人饮之不足,一人饮之有余,请画地为蛇,先成者饮酒。”一人蛇先成,引酒且饮之,乃左手持卮,右手画蛇曰:“吾能为之足。”未成,一人之蛇成,夺其卮曰:‘蛇固无足,子安能为之足?’遂饮其酒。为蛇足者,终亡其酒。
40、赐:赏赐,古时候上给下,长辈给晚辈送东西叫赐。
41、那个人 马上把酒壶从他手里夺过去,说:"你见过蛇么?蛇是没有脚的,你为什么要给 他添上脚呢?
42、这让我明白了一个道理,做事情要适可而止,不能画蛇添足。
43、这篇文章的最后一段议论没必要,简直是画蛇添足,多此一举。
44、战国时,楚国国君楚怀王派昭阳为将,领兵征讨魏国。昭阳英勇善战,他带领将士猛攻猛打,一举攻占了魏国八座城池,楚军大胜。但昭阳似乎意犹未尽,又想领兵乘胜去攻打齐国。齐王得到消息后,很着急。正巧秦国的使者陈轸出访到齐国,齐王就请他去见昭阳,说服他不要与齐国动武。
45、多写上这一句,不但没增强表现力,反而成了画蛇添足。
46、(出自):《战国策·齐策二》:“蛇固无足,子安能为之足?” 明·施耐庵《水浒全传》第一百十回:“将军功绩已成,威声大震,可以止矣。今若前进,倘不如意,正如‘画蛇添足’也。”。
47、那人毫不客气地喝起酒来,那个给蛇画脚的人却眼巴巴看着本属自己而现在已被别人拿走的酒,后悔不已。
48、引酒且饮之:拿起酒壶准备饮酒。引:拿,举。
49、不论对国家、人民或自己,都具有安全性。这个故事的意义是肤浅的,“画蛇添足”的教训,值得我们记取。不要因为一个小小的错误而丧失了自己本该有的东西。&qut;为蛇足者,终亡其酒。&qut;,真是可惜!
50、这个故事告诉我们,蛇本来没有脚,先画成蛇的人,却将蛇添了脚,结果不成为蛇。后遂用画蛇添足,比喻节外生枝,告诉我们做任何事都要实事求是,不卖弄聪明,否则非但不能把事情做好,反而会把事情弄砸。
51、于是每个人折了一根树枝,同时开始画起来,有一个人画得最快,转眼之间,把蛇画好了。他左于抓过酒壶,得意地看看同伴,心想,他们要赶上我还差得远哩。便洋洋自得地说:“我再给蛇添上几只脚,也能比你们先画完。"
52、本来一场成功的演讲,就败在结尾那画蛇添足的笑话。
53、正在他一边画着脚,一边说话的时候,另外一个人已经画好了。那个人马上把酒壶从他手里夺过去,说:"你见过蛇么?蛇是没有脚的,你为什么要给他添上脚呢?所以第一个画好蛇的人不是你,而是我了!"
54、(近义词)多此一举 ,弄巧成拙 ,适得其反
55、楚有祠者,赐其舍人卮酒。舍人相谓曰:“数人饮之不足,一人饮之有余。请画地为蛇,先成者饮酒。”
56、昭阳听了这个故事就顺从了陈轸的话,于是退兵了。画蛇添足的成语故事12祭祀完毕,楚人拿出祭祀的酒,发了个大大的“慈悲”,赏给下人们。不是他大方——他从不发下人的工资。不是他善良——在他眼里,下人可不是人。是因为酒里飞进了一只苍蝇。
57、这个故事讽刺了那些做事多此一举,反而得不偿失的人。后以"画蛇添足"比喻做多余的事有害无益。也比喻虚构事实,无中生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