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尊敬老人的名言
1、 老人受尊敬,是人类精神最美好的一种特权。——司汤达
2、最后两句,以当事者的直觉,翻出进一层的深意:“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谁言”有些刊本作“谁知”和“谁将”,其实按诗意还是作“谁言”好。诗人出以反问,意味尤为深长。这两句是前四句的升华,通俗形象的比兴,加以悬绝的对比,寄托了赤子炽烈的情意:对于春天阳光般厚博的母爱,区区小草似的儿女怎能报答于万一呢。真有“欲报之德,昊天罔极”之意,感情是那样淳厚真挚。
3、 世界上的一切光荣和骄傲,都来自母亲。——高尔基
4、大孝终身慕父母。唯孝顺父母可以解忧。——孟轲
5、(俗语)教育技巧的全部奥秘也就在于如何爱护儿童。(苏霍姆林斯基)与其批评孩子,不如做个榜样。
6、 孔子说:“当今的孝子,只是说能够供养父母就行了。就是狗马,都能得到饲养。若对父母不孝敬。那供养父母和饲养狗马有什么区别呢?”出自(春秋)《论语•为政第二》。
7、人的嘴唇所能发出的最甜美的字眼,就是母亲,最美好的呼唤,就是"妈妈"(纪伯伦)
8、一个天生自然的人爱他的孩子,一个有教养的人定爱他的父母。——(中国)林语堂
9、古之学者必有师。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韩愈(关于尊敬老人的名言)。
10、母亲的安宁和幸福取决于她的孩子们。母亲的幸福要靠孩子、少年儿童去创造。——苏霍姆林斯基
11、好饭先尽爹娘用,好衣先尽爹娘穿。《劝报亲恩篇》
12、 父母之年,不可不知也。一则以喜,一则以惧。——《论语》
13、----鲁迅有关孝敬长辈的古诗和名言爹娘面前能尽孝,一孝就是好儿男;翁婆身上能尽孝,又落孝来又落贤。
14、 意思是:不要让父母受苦受累,不要让父母分担你的忧愁。出自《劝报亲恩篇》。
15、 意思是:父母疼爱我,做到孝有什么困难呢;父母讨厌我,仍尽孝,才为贤德。出自(清)李毓秀《弟子规》。
16、 曾子说:“孝有三点,大孝是尊重父母,其次是不使自己的言行给父母带来耻辱,再次是能养活父母。”出自(春秋)《礼记》。
17、老人受尊敬,是人类精神最美好的一种特权。——(法)司汤达
18、弟子入则孝,出则弟。——《论语·学而第一》
19、要知亲恩,看你儿郎;要求子顺,先孝爹娘——《四言》
20、没有父母的爱培养出来的人,往往是有缺陷的人。——马卡连柯
21、母爱是一种巨大的火焰。——(法)罗曼·罗兰
22、孝顺还生孝顺子,忤逆还生忤逆儿。——《增广贤文》
23、孝,德之始也,悌,德之序也,信,德之厚也,忠,德之正也。曾参中夫四德者也。——《家语·弟子行》
24、老人受尊敬,是人类精神最美好的一种特权。(法)司汤达
25、子路,春秋末鲁国人。在孔子的弟子中以政事著称。尤其以勇敢闻名。但子路小的时候家里很穷,长年靠吃粗粮野菜等度日。
26、父母之年,不可不知也。一则以喜,一则以惧。——子曰
27、孝子不谀其亲,忠臣不谄其君,臣子之盛也。——庄子
28、孝顺还生孝顺子,忤逆还生忤逆儿。《增广贤文》
29、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天下可运于掌。孟子
30、父在观其志,父没观其行;三年无改于父之道,可谓孝矣——孔子
31、大孝终身慕父母。唯孝顺父母可以解忧——孟轲
32、挟泰山以超北海,此不能也,非不为也;为老人折枝,是不为也,非不能也。——庄子
33、不得乎亲,不可以为人;不顺乎亲,不可以为子。孟子
34、世界上一切其他都是假的,空的,唯有母亲才是真的,永恒的,不灭的.(印度)
35、所有杰出的非凡人物都有出色的母亲,到了晚年都十分尊敬自己的母亲,把他们当作最好的朋友。(英)狄更斯
36、在孩子的嘴上和心中,母亲就是上帝。——萨克雷
37、2我们有谁看到从别人处所受的恩惠有比子女从父母处所受的恩惠更多呢?——色诺芬
38、曾国藩后来出将入相,位极人臣,这些东西当然唾手可得,但在道光二十四年,他还是个翰林院编修,是个穷京官,弄到这些东西并不容易。特别是在他的家书中,将阿胶与高丽参并列,而且阿胶位居高丽参之上,可见当时社会风尚,以阿胶为难得的滋补上品,甚至比名满天下的高丽参还难得。
39、不得乎亲,不可以为人;不顺乎亲,不可以为子。——孟子
40、(鲁迅)莫把心爱的儿子留在你身边,放他出外锻炼才会名满天下。(泰国谚语)为了孩子,我的举动必须非常温和而慎重。
41、意思是:好饭先给父母吃,好衣先给父母穿。出自《劝报亲恩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