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有哪些经典的诗
1、君子易事而难说(悦),说(悦)之不以道,不说(悦)也。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
2、引申为:人生中一个人的目标越远大,前进就会越努力。修养篇“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选自于:《论语.学而》解读:我每天多次检查自己:替人谋划事情,有不尽心尽力的地方吗?同朋友交往有不诚实的地方吗?老师传授给我的学业,还有不温习的吗?引申为:一个人上进与否在于他会不会自我反省。
3、居处恭,执事敬,与人忠。君子敬而无失,与人恭而有礼,四海之内皆兄弟也,言忠信,行笃敬,虽蛮貊之邦,行矣。
4、席勒是一位毕生为民主自由而勇敢斗争的伟大战士,是德国狂飙突进运动时期和古典文学时期的代表作家,他的文学声誉可与歌德齐名。
5、悲哉孔子没,千岁无麒麟。蚩蚩尽鉏商,此物谁能珍。汉武得一角,燔烹诬鬼神。更以铸黄金,传夸后世人。
6、 《四书集注》:感发志意。考见得失。和而不流。怨而不怒。人伦之道,诗无不备,二者举重而言。其绪余又足以资多识。学诗之法,此章尽之。读是经者,所宜尽心也。
7、( 不愿意别人加给自己的,也不要加给别人。)
8、孔子语录:富润屋,德润身,心广体胖,故君子必诚其意。——摘孔子《大学》(财富可以修饰房屋,道德可以修饰身心,心胸宽广可以使身心舒坦,所以君子一定要做到意念诚实。)
9、(译语)已经过去的已无法挽回,正在到来的还可以补救。
10、当“五四”的狂飙过去,20世纪二十年代至三十年代初,中国学者冷静地思考中国传统文化的价值,检讨形而上学的片面性,重新肯定孔子的历史贡献。孔子不是神圣,不是必须顶礼膜拜的偶像,却是对中国文化有卓越贡献的思想家、教育家和古文献整理专家。
11、不可与言而与之言,失言。知者不失人,亦不失言。
12、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孔子
13、相传孔子作有《去鲁歌》《蟪蛄歌》《龟山操》《盘操》《猗兰操》《将归操》《获麟歌》等诗歌。
14、(译语)用礼来约束自己,再犯错误的人就少了。
15、才高八斗;学富五车;满腹经伦;饱读诗书;出口成章,虽死犹生,永垂不朽
16、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中人以上,可以语上也;中人以下,不可以语上也。
17、从20世纪三十年代开始,学者们着手梳理过去争论的脉络,扫除“圣道王化”的迷雾,剔去臆断的偏激之词,而综合双方可取的论点、论据。首先肯定孔子整理《诗经》这一历史事实及其功绩。著名历史学家范文澜说:春秋时应用的诗不过三百多篇,说孔子从三千篇诗删成三百○五篇不可靠,但孔子“保持原来的文辞,删去芫杂的篇章……一些有重大历史意义的古诗篇,因孔子选诗而得以保存。”郭沫若则从《诗经》创作时代绵长,产生地域辽阔,而其形式和内容比较统肯定它经过总的编辑加工和删改,这整理删改者可能是孔子。匡亚明著《孔子评传》,基本上也是相同的意见。这些立论谨慎、稳妥的概括,长期为大陆学术界所接受,基本上所有的历史教科书、中国文学史教科书以及《诗经》简介,都采取这一折衷众说、求同存异的说法。
18、日知其所亡,月无忘其所能,可谓好学也已矣。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
19、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
20、孔子语录:好学近乎知,力行近乎仁,知耻近乎勇乎。——摘孔子《中庸》
21、删诗说与非删诗说的论战就此展开。这场论战一直延续到清末,长达八百余年。他们争论激烈,聚讼难决,双方都把这场公案提到“捍圣卫道”的原则高度。
22、孔子语录:礼之用,和为贵。——摘孔子《论语》
23、 (17)笃信好学,死守善道。危邦不人,乱邦不居,天下有道则见,无道则隐。
24、君子怀德,小人怀土;君子怀刑,小人怀惠。学而时习之,不亦乐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25、“兴”的含义是多方面的不只“赋、比、兴”之作诗的方法更是对人生之情感之“兴”。“观”反映风俗与政治得失。“群”团结人群、群体。“怨”表达个人与民生欢乐与疾苦。故古代有“瞽献诗”之凤。
26、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贫与贱,是人之所恶也。
27、 (3)道千乘之国,敬事而信,节用而爱人,使民以时。
28、大车无輗,小车无軏,其何以行之哉?贤贤易色;事父母能竭其力;事君能致身;与朋友交言而有信。虽曰未学,吾谓之学矣。
29、孔子语录: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摘孔子《论语》
30、言未及之而言,谓之躁;言及之而不言,谓之隐;未见颜色而言,谓之瞽。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31、虽然有汉廷与郡国的重视,但战国之乱,秦火之厄与秦法之病,以及秦末之乱与楚汉之争,都使得存世的古籍稀少到了令人乍舌的地步。而之所以出现这种情况,也可能还有另一种原因在发挥作用,即民间的持书人,此时未必相信官方的诚意,而世上也可能确有历劫存余的古书,但出于各种考虑,持书人并不愿意将其拿出来交给官方。但是,终究还是有了极具价值的发现。
32、天下君王至于贤人众矣,当时则荣,没则已焉。
33、孔子语录:里仁为美,择不处仁,焉得知?——摘孔子《论语》
34、圣人道大能亦博,学者所得皆秋毫。虽传古未有孔子,蠛蠓何足知天高。桓魋武叔不量力,欲挠一草摇蟠桃。颜回已自不可测,至死钻仰忘身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