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隆平关于成功的名言
1、袁隆平还得继续再战,因为科学研究的目的在于应用。兵不解甲,袁隆平又带领人马投入再越优势关和攻克制种关的战斗。1974年冬,仅湖南便组织了一万多人横渡琼州海峡;接着,各省又组织了二万多人奔赴海南。袁隆平被任命为海南制种大军总顾问。
2、中国的禾下土里有您的汗水,世界的稻花香里有您的笑颜。将一生奉献于“让天下人都吃饱饭”的袁隆平院士,属于中国,也属于世界。
3、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就像袁隆平爷爷所说,只要坚持下去,终会到达光明的彼岸。
4、我总是感到不满足。搞科学研究,不断地想攀高峰。
5、“作为一个中国人,就要对中国做出贡献,这是人生的第一要义。”
6、也许是某份报纸上的某个记者的评论文章中出现过。
7、袁隆平院士是中国杂交水稻事业的开创者,是当代神农。50多年来,始终在农业科研第一线辛勤耕耘、不懈探索,为人类运用科技手段战胜饥饿带来绿色的希望和金色的收获。不仅为解决中国人民的温饱和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做出了贡献,更为世界和平和社会进步树立了丰碑。
8、只要是大方向是对的,不是死胡同,你只要坚持下去,你会达到光明的彼岸的。
9、以上内容参考:人民资讯-袁隆平经典名言,饱食者当常忆袁公
10、到60年代,他从阅读外文杂志中获悉,欧美的孟德尔、摩尔根创立的染色体、基因遗传学说,对良种繁育有重大指导作用。他就开始大胆地向学生传授染色体、基因学说,讲杂种优势利用在作物育种中的广阔前景,自己也开始向水稻的杂种优势利用方面探索。(袁隆平关于成功的名言)。
11、2020年11月5日,袁隆平院士在隆平水稻博物馆亲切地询问:“博物馆参观的人多不多?今年南方受天气影响,稻谷产量普遍降低,博物馆要加强粮食安全教育,要将刚刚测产的亩产超3000斤的双季稻进行宣传和展示,提倡节约、杜绝浪费,自觉维护国家粮食安全。”
12、”这美妙的事物,便是我们创造的事业,这消耗便是我们的热爱。
13、魔鬼是一英尺高,路是十英尺高,科学是保护邪教的防火墙。
14、大学毕业的时候,同学给我总结了两条,爱好:自由;特长:散漫;加起来就是:自由散漫;我还就喜欢自由自在、无拘无束。
15、袁老起了个抛砖引玉的巨大作用。由袁老的杂交水稻,声名鹊起。
16、经过反复学习和思索,袁隆平展开了想象的翅膀——
17、一粒粮食可以救一个国家,也可以绊倒一个国家。饭碗要牢牢掌握在我们中国人自己手上。我们搞农业的,一定要为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尽我们的努力。
18、袁老的贡献,就是让西方的图谋,化为了泡影。
19、“我毕生追求的就是要让全社会有良好的与自然相和谐的人居环境,让人们诗意般、画意般地栖居在大地上。”
20、终于,袁隆平和他精心培育出的被西方人称作是“魔稻”的新型水稻一起,被载入史册。
21、成功没有捷径。我不在家,就在试验田;不在试验田,就在去试验田的路上。
22、我的工作让我常晒太阳、呼吸新鲜的空气,这使我有了个好身体.....
23、书本和电脑很重要,但是书本和电脑种不出水稻!
24、自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共育成水稻品种五百多个;然而,没有哪个良种像杂交水稻推广得这么快,效果这么好。1976年全国种植杂交水稻二百零八万亩,到就增到近两亿亩。十三年来,杂交水稻累计种植面积十二点五六亿亩,增产粮食约一千亿公斤,增收近三百亿元。根据农业部统计,全国水稻平均亩产三百五十七公斤,而杂交水稻是四百四十一公斤,每亩增产八十四公斤。
25、只有服从大自然,才能战胜大自然.——达尔文
26、2020年,袁隆平在《中国纪检监察》2020年第18期上撰文称:2019年我国人均粮食占有量超过470公斤,远远高于人均400公斤的国际粮食安全的标准线。但是,丰收不是浪费的理由,我们必须时刻绷紧粮食安全这根弦。
27、袁隆平提出了一个世界性的大课题——杂交水稻。
28、我们当然不能否认肉身生活的必要,但是,人的高贵却在于他有灵魂生活。作为肉身的人,人并无高低贵贱之分。唯有作为灵魂的人,由于内心世界的巨大差异,人才分出了高贵和平庸,乃至高贵和卑鄙。
29、从50多年前孤身一人到北京求学的小伙子,到今日古稀之年的超导研究领军人物,被问及是什么使他坚持着,赵忠贤说:“热爱它,热爱它,就是热爱它!”
30、我的表260元,鞋子100多块。要说一点名利思想都没有是不可能的,但要淡薄名利,对物质别要求太高。
31、1973年,在第二次全国杂交水稻科研协作会上,袁隆平正式宣布籼型杂交水稻“三系”配套成功,在世界上首次育成强优势杂交水稻。
32、中国完全能解决自己的吃饭问题,中国还能帮助世界人民解决吃饭问题。
33、保尔这段话和他的言行,在新中国成立后整整影响一代青年,为保卫祖国、建设祖国,为远大理想,要像保尔一样奋勇向前,尽责尽力。当时到边疆去,到艰苦地方去,都怀揣这本书,记的是这段至理名言
34、但考验再次降临。三系法成功后,我国很快开启两系法杂交育种技术研究,由袁隆平领衔。没想到启动不到两年,就遭遇当头棒喝。一场异常低温导致全国两系育种大面积失败。一时间,科研界不少人“唱衰”两系育种,研究甚至一度被相关单位和一些科研人员放弃。
35、要成才,第一要素,也是最基本的要素,是身体要好。身体不健康,心有余力不足,无论你搞什么研究都支撑不下来。我现在还在第一线,只要田里有稻子,我每天都要下田的。身体不好,怎么行?
36、50年代,生物教学中主要向学生讲米丘林、李森科的遗传学说,他就按照其理论进行无性杂交、嫁接培养、环境影响等方面的试验,把月光花嫁接在红薯上、西红柿嫁接在马铃薯上、西瓜嫁接在南瓜上,得到一些奇花异果,但并没有得到经济性状优良的无性杂交种。这引起他的沉思,并决心扩大视野,另辟蹊径。
37、袁隆平致力于杂交水稻研究,发明“三系法”籼型杂交水稻,成功研究出“二系法”杂交水稻,创建了超级杂交稻技术体系,使中国杂交水稻研究始终居世界领先水平。
38、2010年3月12日,袁隆平表示支持政府关于转基因作物研发的决策。为了消除公众对转基因抗虫稻米安全性顾虑的问题,袁隆平表示,愿意作为第一个志愿者来吃。
39、(2)“第一天,没找到”。“第二天,没找到”。“第三天,还是没找到”体现时间漫长,表现袁隆平坚持不懈、克服困难的精神。
40、袁隆平回忆起这些美好的记忆,纵使父母不赞同,他也要选择农学,最后他的父母很开明,尊重了袁隆平的选择。突破性提出三系配套在袁隆平接受教育的年代,普遍提倡苏联李森科的无性杂种等学说,但袁隆平很幸运,因为他的大学老师当时并不赞同这种观点,所以给袁隆平介绍了孟德尔的遗传学说,这也是后来杂交稻的理论基础。
41、成功没有捷径。我不在家,就在试验田;不在试验田,就在去试验田的路上。
42、人身上最值钱的东西是脑袋里的知识,钱够用就行了,多了是包袱。
43、据我观察,人在年轻时多半是富于理想的,随着年龄增长就容易变得越来越实际。由于生存斗争的压力和物质利益的诱惑,大家都把眼光和精力投向外部世界,不再关注自己的内心世界。
44、看似不起眼的灵魂生活迹象,有如夜空绽放光芒的星。
45、书本和电脑很重要,但是书本和电脑种不出水稻!
46、有一回,我乘车旅行。列车飞驰,车厢里闹哄哄的,旅客们在聊天、打牌、吃零食。一个少女躲在车厢的一角,全神贯注地读着一本书。她读得那么专心,还不时地往随身携带的一个小本子上记些什么,好像完全没有听见周围嘈杂的人声。
47、★《喜看稻菽千重浪——记首届国家最高科技奖获得者袁隆平》原文(4)
48、1979年叶笃正以中科院大气物理所所长身份访美,一位当初曾极力劝阻他回国的同窗好友,29年后见面的第一句话问:“您后悔吗?”叶笃正只答,一点儿不后悔。我是中国人,我给中国做事,给中国老百姓做事。
49、不要怕失败。怕失败的人最好是不要搞研究,搞研究,绝大部分实验都是失败的,不会那么一帆风顺的。
50、试验材料“野败”毫无保留地分送给全国18个研究单位,加速了“三系”杂交稻研究的步伐。在他的培养和带领下,我国杂交水稻界精英辈出,研究成果层出不穷,30多年来一直处于世界领先地位。
51、“我从来不相信中国人会比别人笨。别人搞得出来的东西,我们也可以。这个信念一直都在我心里,支持着我一辈子只做一件事:研制雷达。”他说,“中国梦,往大了说是国家强盛、民族复兴,在我这里,就是要把中国的预警机做到最好,做到卓越。”
52、袁隆平海水稻科研团队针对柴达木盆地当地自然条件,专门培育出了高原寒地海水稻,目前计划先试种100亩,为后期大面积试种提供数据样本。
53、欢乐的秘诀,就是要有追求,有盼望,身体好。你追求的东西,假如再怎么努力都没有盼望实现,不会欢乐。一天到晚想着名利得失,也不会欢乐。
54、袁隆平经常提醒学生,搞科研首先要看大方向对不对。正确的、通过努力可以达到的,就应该坚持。“做科研不要怕冷嘲热讽,不要怕别人说你标新立异。如果老是迷信这个迷信那个,害怕这个害怕那个,永远只能跟在别人后面。只有敢想敢做敢坚持,才能做科技创新的领跑人。”
55、科学研究要勇于探究,勇于创新,这个是关键。搞科研,应该尊重权威但不能迷信权威,应该多读书但不能迷信书本。科研的本质是创新,假如不尊重权威、不读书,创新就失去了基础;假如迷信权威、迷信书本,创新就没有了空间。
56、“人不能只靠吃米而活着”,袁隆平先生解决了十几亿人口的吃米问题已让举世惊叹,但他身上体现出来的人格魅力,更像一袋袋精神食粮,同样也营养、滋润着我们浮躁的心灵,影响着这个社会!
57、湖南杂交水稻研究中心研究员、袁隆平的博士生李莉对老师的耐心印象深刻。攻关第三代杂交水稻的前6年,进展缓慢,李莉和团队成员有时甚至不好意思汇报。每次开组会,袁隆平都亲自到现场指导,即使进展不大,他也会不断鼓励大家,“100次实验有一次成功就很好了”。
58、保尔用自己的行动,实践这般话。他从一个有正义感的穷少年,在d的指引下,参加革命,英勇对敌斗争,成长为优秀红军战士。战斗负伤后,到工厂当工人,他以主人翁精神忘我劳动。当伤势复发时,他回乡养病,才见到母亲。他见原先也参加过革命的哥哥,安于现状,不思进取,沉浸于家庭老婆孩子之中。作为一个革命者是不该这样的,于是晚上,说了这段话。
59、书本很重要,电脑也很重要。但是书本里面种不出水稻,电脑也种不出水稻,只有在试验田里才能种出水稻。
60、1959年,袁隆平进入“而立”之年,也是他走上教学岗位的第七个年头。国庆前夕他以“我的十年”为题,用辩证唯物主义观点,从思想与业务两个方面进行了解放后10年来的回顾总结:“d的10年教育,使我明确了人生真谛。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确是人生最大的光荣和义务。
61、我一生最大的愿望就是让人类摆脱饥荒,让天下人都吃饱饭。
62、我是70多岁的年龄,50多岁的身体,30多岁的心态,更有20多岁的肌肉弹性。
63、很多时候我们之所以会失败,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我们没有坚持下去,选择了半途而废。想要取得最后的成功,必须要学会坚持不懈,坚持下去,才能看到最终的胜利。也许一直坚持会很疲累,也会很迷茫,但是请不要放弃,一定要坚持自己的方向一直走下去。
64、在教学当中,袁隆平不满足于仅当一名合格的中专老师,还想在农业科研上搞出点名堂来。10多年来,他始终坚持一边教学,一边科研,教学与科研、生产紧密结合。
65、若不是有了那些关于水稻的梦,若不是有了那种投入其中的热爱,袁隆平何以从田间完成伟大 的创造?何以用枯瘦的双肩担起全球的饱食之忧?他因胸怀天下苍生而热爱他的事业, 他因热爱而诞 生创造的婴孩。
66、但这种方法也有缺点,就是植物通过嫁接获得的优良性状无法遗传下去,所以即使嫁接可以,不能遗传就是白搭,对提高农作物产量毫无帮助。
67、每当北京举办世界名画展览时,便有许多默默无闻的青年画家节衣缩食,自筹旅费,从全国各地风尘仆仆来到首都,在名画前流连忘返。我站在展厅里,望着这一张张热忱仰望的年轻的面孔,心中也会充满感动。我对自己说:有着纯正追求的青春岁月的确是人生最美好的岁月。
68、我有“两个梦”,一个是“禾下乘凉梦",另一个是“杂交水稻覆盖全球梦"。
69、听了向福财的话,袁隆平心情很沉重。他是教农作物栽培学和遗传育种学的,但没有培育出适合山民种植的好稻种来。向福财为换良种,饿着肚子爬高高的八面山,一个来回就是四十公里啊!
70、三是突破了制种关,过去的研究认为,水稻异交率仅4%,杂种一代种子产量极低,离生产要求相距甚远;国际水稻所1971年开始研究,1973年放弃,原因也就是当时在该所没有人相信可以解决制种难题。而袁隆平领导的课题组成功地解决了这一难题,制种产量逐渐提高,现在高的已达亩产300公斤以上。
71、尽管天上有一颗以我的名字命名的行星,地上到处有我的画像,名字也经常出现在各种媒体上,但我绝对没有高处不胜寒的感觉。因为我童心未泯,不喜欢古板,不喜欢一本正经。
72、第一个是高产更高产、就是超高产,第二个是海水稻,第三个任务是第三代杂交水稻。
73、4月,袁隆平应国际水稻研究所的邀请,赴菲律宾国际水稻研究所参加学术会议。
74、我一生最大的愿望就是让人类摆脱饥荒,让天下人都吃饱饭。
75、袁隆平来到试验田边,像疯了似的在狭窄的田埂上走过来,又走过去,狂奔乱跑。当走到一口深井旁,像发现了什么,把衣服一脱,“扑通”一声跳了下去,原来他发现那里面有几棵秧苗。
76、如何处置家庭暴力、医闹?群众拍摄执法该怎么应对?公安部出规范了
77、1964年袁隆平迈出了杂交水稻研究的第一步。可是不久,“”便开始了。
78、幸福在你手中,和谐年年,秋风扫邪教,邪教无处停留。
79、袁隆平从事杂交水稻研究已经半个世纪了,不畏艰难,甘于奉献,呕心沥血,苦苦追求,为解决中国人的吃饭问题做出了重大贡献。先生的杰出成就不仅属于中国,而且影响世界。
80、屠呦呦,发现了“青蒿素”的药学家,获得2015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