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所有名言
1、有教无类。——摘孔子《论语》(对人进行教育,不管他是哪一类。)
2、⊙ 不教而杀谓之虐;不戒视成谓之暴;慢令致期谓之贼;犹之与人也,出纳之吝谓之有司。
3、 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孔子《论语》
4、子曰:“朽木不可雕也,粪土之墙不可圬也,于予与何诛?”
5、民无信不立。——孔丘孔子的名言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
6、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摘孔子《中庸》(广泛地学习,详尽地探究,慎重地思考,清楚地辨别,忠实地执行。)
7、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下信乎?传不习乎?
8、⊙ 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
9、 成事不说,遂事不谏,既往不咎。——孔子《论语》
10、 富而可求也,虽执鞭之士,吾亦为之。如不可求,从吾所好。
11、(不必担忧财富不多,只须担忧财富不平均,不必担忧人口稀少,只须担忧境内不安宁。……既来了,要使他们安家乐业。)
12、孔子语录:天地之道,可一言而尽也:其为物不贰,则其生物不测。天地之道:博也,厚也,高也,明也,悠也,久也。――摘孔子《中庸》 (天地的法则用一句话就可以概括,它自身诚一不贰,化育万物,不可测度。天地的法则是:广博,深厚,高超,精明,悠久,长远。)
13、富而可求也,虽执鞭之士,吾亦为之。如不可求,从吾所好。
14、翻译:学习,并不断实践,有什么能比这更令人感到愉快的吗?
15、孔子语录:人莫知其子之恶,莫知其苗之硕。――摘孔子《大学》 (没有人知道自己孩子的坏处,没有人知道自己禾苗的茂盛。)
16、⊙ 子路问事君。子日:"勿欺也,而犯之。”
17、 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孔子《论语》
18、君子求诸已,小人求诸人。——摘孔子《论语》
19、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孔子《论语》
20、 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
21、诗三百篇,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孔子《论语》
22、君子团结群众但不相互勾结,小人拉帮结派而不团结群众。
23、子曰:“道千乘之国,敬事而信。节用而爱人。使民以时。”
24、 可与言而不与之言,失人;不可与言而与之言,失言。知者不失人,亦不失言。
25、⊙ 举直错诸枉,则民服;举枉错诸直,则民不服。
26、子曰:“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
27、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孔子《论语》
28、 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孔子
29、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摘孔子《论语》(如果经常温习已经学过的知识,便能不断产生新的体会和收获,这种方法可以说就是我们的老师了。)
30、译文:父母活着的时,子女不远游外地;即使出远门,也必须要有一定的去处。
31、(广泛地学习,专心致志,恳切地求教,多思考当前的实际问题,仁德就在其中了。)
32、中人以上,可以语上也;中人以下,不可以语上也。——摘孔子《论语》(对天资在中等程度以上的人,可以和他谈论高深的学问;而对于中等以下天资的人,则不可以和他谈论高深的学问。)
33、 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在回也!——孔子《论语》
34、 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何有于我哉!——孔子《论语》
35、仁远乎哉?我欲仁,斯仁至矣。——孔子《论语》
36、子曰:“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
37、翻译:自己所不想要的事物,就不要强加给别人。
38、立场不同、观点不同,也就不要相互商议谋划了。
39、今之孝者,是谓能养,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孔子《论语》
40、盖有不知而作者,我无是也。多闻,择其善者而从之;多见而识之。
41、 士志于道,而耻恶衣恶食者,未足与议也。
42、 富而可求也,虽执鞭之士,吾亦为之。如不可求,从吾所好。
43、 士志于道,而耻恶衣恶食者,未足与议也。——孔子《论语》
44、是可忍也,孰不可忍也?——摘孔子《论语》(如果对这种行为能够容忍,那么还有什么行为不能容忍呢?)
45、小人同而不和,君子和而不同——孔子《论语·子路》
46、赏析:这句话出自春秋·鲁·孔子《论语·学而》。礼仪的作用是要与人们和平相处。就是告诉我们人为设置这些礼仪是为了达到人和人之间和谐的状态,并不是把人约束起来。
47、(君子容易事奉,但要想讨得他的喜欢则很难。以不正当的方式讨他喜欢,他是不会喜欢的;但他在用人上,却能做到量才使用。小人难以事奉,但要想博得他的欢心则很容易。如果以不正当的手段讨他喜欢,他是会喜欢的;但当他用人时,则会求全责备。)
48、其未得之也,患得之;既得之,患失之。苟患失之,无所不至矣。——摘孔子《论语》(当他未得到官职的时候,唯恐得不到;已经得到了官职,又唯恐丢失掉。假若害怕丢失掉,便什么坏事都能干出来。)
49、如果问我孔子是什么样的人,那么只要拿来一面镜子,那里就是孔子应有的样子。我们早已从他身上学会了,温文尔雅的挥剑,内敛低调的放肆,悄无声息的争胜。
50、君子义以为质,礼以行之,孙以出之,信以成之,君子哉。
51、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摘孔子《论语》(君子普遍地团结众人,而不只是亲近少数几个人,小人则只勾结少数几个人,而不和大家亲近。)
52、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孔丘《论语·卫灵公》
53、子为政焉用杀?子欲善而民善矣。君子之德风,小人之德草,草上之风,必偃。孔子的名言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54、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55、礼之用,和为贵。——摘孔子《论语》(运用礼法时,要特别注重和睦相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