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颢春日偶成
1、云儿淡,风儿轻,时近春日中午,傍着花,随着柳,我向河岸漫步。春游愉悦的心情呀,人们并不了解,于是说我忙里偷闲,强学少年童。
2、....................................
3、这首诗是作者春日郊游、意兴所致写下来的。描写了风和日丽的春日景色,抒发了春日郊游的愉快心情。全诗色泽协调,情景交融,平淡中寓有深意,这种“怡然自得”之乐,也是理学家特有的气质。
4、云儿淡,风儿轻,时近春日中午,傍着花,随着柳,我向河岸漫步。这惬意的春游呀,人们并不了解,将会说我忙里偷闲,强学少年童。
5、⑸将谓:就以为。将:乃,于是,就。偷闲:忙中抽出空闲的时间。
6、出处:宋代诗人程颢创作的一首七言绝句《春日偶成》。
7、描写了风和日丽的春日景色,抒发了春日郊游的愉快心情。作者用白描的手法,勾勒出风和日丽的春日景色。
8、全诗色泽协调,情景交融,在程颢的诗作中,这算的上是一首好诗。二句写景:淡云、轻风、红花、绿柳,加上近午的日光,长流的河水,多么自然有致的大好春景啊!四句抒情:身处这宜人春色里,使人陶然若醉,可是有谁知道他内心的快乐,甚至还以为他像少年人一样偷闲贪玩呢?将近中午的时候,天上飘着淡淡的云,风轻轻地吹着,我在花丛柳林间穿过,又走过了前面的小河。(程颢春日偶成)。
9、《春日偶成》是宋代诗人程颢创作的一首七言绝句。作者用白描的手法,勾勒出风和日丽的春日景色。前两句写景,后两句抒情。诗歌描写了风和日丽的春日景色,抒发了春日郊游的愉快心情。诗歌风格平易自然,语言浅近通俗。
10、过了桥就是一望无际的麦田,农民们有的在拔草,有的在施肥,有的在挖沟``````这时两个农民干累了,坐在田埂边,拿出水来喝,他们看到我便朝我指指点点,我想他们一定在我说不好好做事,像少年一样偷闲贪玩,可他们谁知道我整天忙于理学研究,难得有机会出来走走。把春日偶成改写成作文250字春日偶成程颢云淡风轻近午天,①傍花随柳过前川。
11、程颢(1032—1085),字伯淳,号明道,洛阳(今河南洛阳)人。宋仁宗嘉祐二年(1057)进士,历官上元(今江苏南京)主簿、太子中允、监察御史里行,因反对王安石变法,出为镇宁军判官。哲宗即位,召为宗正丞,未行而卒。与弟程颐同学于周敦颐,同为周程理学的创始人。《四库全书》收《二程文集》十三卷(与程颐同撰),《全宋诗》录其诗一卷又两句。“春日偶成”的意思是诗人在春天散步,偶有感触,即兴而成。
12、你看那天空中,淡淡的云缓缓地飘着,有时像小马在草原上奔驰,有时像一只小船漂浮在一片湖面上,有时又像一头小羊在草地上吃草。时间,不知不觉流逝了现在已经将近中午了。
13、译为:淡淡的云在天上飘,风儿吹拂着我的脸庞,此时此刻已近正午,我穿行于花丛之中,沿着绿柳,不知不觉间来到了前面的河边。当时的人不理解我此时此刻我内心的快乐,还以为我在学年轻人的模样,趁着大好时光忙里偷闲呢。
14、当时的人不理解我此时此刻我内心的快乐,还以为我在学年轻人的模样,趁着大好时光忙里偷闲呢。
15、全诗表达了理学家追求平淡自然、不急不躁的修身养性的色彩和水到渠成的务实功夫,也表现了一种闲适恬静的意境。风格平易自然,语言浅近通俗。把春日偶成改写成作文250字春日偶成程颢云淡风轻近午天,①傍花随柳过前川。
16、旁人不懂得我心中的快乐,就以为我忙里偷闲,学少年一样贪玩呢。
17、时人不识余心乐,将谓偷闲学少年。把春日偶成这首诗是改写成小短文春天来了,云淡淡的,风轻轻的,不知不觉已快中午了。
18、那一株株粗壮的柳树就像一把把撑开的巨伞,又像一位位健壮的少女在翩翩起舞,瀑布般的秀发在春风中摇曳生姿。路两边五颜六色的鲜花在向我频频招手,又像是在向我点头致意。
19、武汉大学教授沈祥源:这首诗语言简洁朴素,如同谈心,初读觉得平淡无奇;但反复咀嚼,便能从平淡中寻出深意的诗味来。理学家所说的“心便是天”的哲理和“心气和平”的养性之道,竟然与诗的艺术境界如此合拍,实为巧夺天工之作。
20、前两句写景,后两句抒情。天空中,淡淡的白云,轻柔的春风,和煦的阳光;地面上,红花,绿柳,碧水。
21、从上到下,互相映照,短短十四个字,便画出了一幅春景图。后两句抒发作者春日郊游的愉快心情,“偷闲学少年”,出语新颖,平淡中寓有深意,这种“怡然自得”之乐,似乎也感染了读者。
22、描写了风和日丽的春日景色,抒发了春日郊游的愉快心情。作者用白描的手法,勾勒出风和日丽的春日景色。
23、时人不识余心乐,将谓偷闲学少年”,主要是诗人自己内心世界的直接抒发。本来,在云淡风轻的大好春色中漫游,在春花绿柳的簇拥中陶冶自己的情性,这应该是十分自然的事,但是,在扼杀人们性灵的封建时代,这似乎只应该是有些“狂”劲儿的少年人才能千,而须眉长者只应该端然危坐,摆出一副冷冰冰的面孔才行。然而,尽管程颢是一位著名的理学家,尽管他写这首诗时很可能已经是一位蔼然长者,可他仍然无法抗拒大自然对他的吸引,做出一些为“时人”所不能理解的举动。这其中包括了他对自然真性的追求和理解,同时也包括了他对一般“时人”的嘲笑与讽刺,既表现了他对子人生价值的另一种认识,也表现出了他乐在其中,孤芳自赏的高雅。至此,一向被人们认为是道貌岸然的理学家也有意无意地披露了他性格的另一个侧面:他不仅生活在令人窒息的“理”的世界中,还是一个对大自然充满感情的活生生的人,只不过他的感情经常被“理”压抑和扭曲罢了。
24、同时也包括了他对一般“时人”的嘲笑与讽刺,既表现了他对子人生价值的另一种认识,也表现出了他乐在其中,孤芳自赏的高雅。
25、这是一首即景诗,描写春天郊游的心情以及春天的景象,也是一首写理趣的诗,作者用朴素的手法把柔和明丽的春光同作者自得其乐的心情融为一体。
26、云儿淡,风儿轻,时近春日中午,傍着花,随着柳,我向河岸漫步。
27、诗的前二句“云淡风轻近午天,傍花随柳过前川”,看似十分平淡,但如细细品味,却有几层意思在其中。其写自己春游所见、所感。云淡风轻,傍花随柳,寥寥数笔,不仅出色地勾画出了春景,而且强调了动感—和煦的春风吹拂大地,自己信步漫游,到处是艳美的鲜花,到处是袅娜多姿的绿柳,可谓“人在图画中”。其着重写自己留连忘返的心情。这种心情主要是通过‘近午天”、“过前川”六字自然而然地传达出来的。所谓“近午天”,并不是说自己时至中午才出来游春,而是用“近”来强调自己只顾春游忘了时间,用自已的突然发现来表现自己沉醉于大自然的心情。同样,“过前川”也并不仅仅是简单地描写自己向河岸漫步的情况,而是用“过”来强调自己在春花绿柳的伴随下“过”了前面的河流才发现自己只顾游春,不知不觉已经走了很远很远。这样,这两句诗尽管描写的只是云风花柳等自然景观和作者喜爱它们的心情,但其中更隐括着一种作者要忘世脱俗的高稚情调,正是这种情调,才使他几乎忘记了时间,忘记了疲劳,达到了如醉如痴的境界。
28、淡淡的云在天上飘,风儿吹拂着我的脸庞,此时此刻已近正午,我穿行于花丛之中,沿着绿柳,不知不觉间来到了前面的河边。当时的人不理解我此时此刻我内心的快乐,还以为我在学年轻人的模样,趁着大好时光忙里偷闲呢。
29、诗人放眼望去,漫山遍野盛开的桃花像燃烧着一片片大火,路边不知名的花儿开的红艳艳.金灿灿,他靠近花丛,俯身闻闻浓郁的香味,不禁乐呵呵地连声赞叹:“真香!真香啊!”长长的河边一排排柳树在春风中轻拂着水面,漾起连连波纹。河边的草地上,姑娘正着追逐翩翩起舞的蝴蝶,小伙子们在草丛中摔跤打闹,有的围着姑娘拉起二胡引声高歌,有的小伙子悄悄地和姑娘交换着礼物。
30、天空中,淡淡的云在蓝天上漂来漂去,还不停地变化着样子。一会儿像机灵的小猴,一会儿像匹奔腾的白马,一会儿又像沉睡的狮子。
31、这首诗是程颢任陕西鄠县主簿时春日郊游,即景生情写下来的。诗人是宋代有名的理学家,长期困在书斋里,少有闲暇宽怀的时候。
32、全诗色泽协调,情景交融,在程颢的诗作中,这算的上是一首好诗。二句写景:淡云、轻风、红花、绿柳,加上近午的日光,长流的河水,多么自然有致的大好春景啊!四句抒情:身处这宜人春色里,使人陶然若醉,可是有谁知道他内心的快乐,甚至还以为他像少年人一样偷闲贪玩呢?将近中午的时候,天上飘着淡淡的云,风轻轻地吹着,我在花丛柳林间穿过,又走过了前面的小河。
33、✦时人:一作“旁人”。✦余心:我的心。余:一作“予”,我。
34、这是一首即景诗,描写春天郊游的心情以及春天的景象,也是一首写理趣的诗,作者用朴素的手法把柔和明丽的春光同作者自得其乐的心情融为一体。
35、前两句写景,后两句抒情。天空中,淡淡的白云,轻柔的春风,和煦的阳光;地面上,红花,绿柳,碧水。
36、当时的人不理解我此时此刻我内心的快乐,还以为我在学年轻人的模样,趁着大好时光忙里偷闲呢。
37、这是一首即景诗,描写春天郊游的心情以及春天的景象,也是一首写理趣的诗,作者用朴素的手法把柔和明丽的春光同作者自得其乐的心情融为一体。
38、中国古典诗歌的一大妙处是作家身份多样。自帝王将相,至普通文士,乃至方外、闺秀,莫不有诗。北宋理学兴起后,理学家就成为古代作家中非常特殊的一类,他们除了日常涵养性情、格物致知外,随手拈出的诗文也别具风味。北宋周敦颐的《爱莲说》就以推崇“莲”的君子人格而高标盖世,其弟子程颢同样以理学家的口吻写诗,新人耳目。程颢(1032-1085),字伯淳,世称明道先生,河南(今河南洛阳)人。宋仁宗嘉祐二年(1057)进士。历官鄠县主簿、上元主簿、泽州晋城令、太子中允、监察御史里行,因反对王安石变法,出为镇宁军判官。后居于洛阳讲学。哲宗即位,召为宗正寺丞,未行而卒,年五十四。程颢与弟弟程颐早年一同受业于周敦颐,世称“二程”,他们同为理学奠基人。程颢著有《明道先生文集》,兄弟二人的著作又合编为《二程全书》。他的这首《春日偶成》就是一幅理学家的“肖像图”,被收入《千家诗》而广为人知。
39、人们不知道我的心情多么快乐,还以为我学少年的样子,偷偷跑出来玩耍呢!这是一首即景诗,描写春天郊游的心情以及春天的景象,也是一首写理趣的诗,作者用朴素的手法把柔和明丽的春光同作者自得其乐的心情融为一体。开头两句写云淡风轻、繁花垂柳,一片大自然的郁勃生机;第三句是诗意的转折和推进,第四句更进一步说明自己并非学少年偷闲春游,它所要表达的是一种哲理,以及对自然及宇宙的认识。
40、✦将谓:就以为。将:乃,于是,就。✦偷闲:忙中抽出空闲的时间。
41、从上到下,互相映照,短短十四个字,便画出了一幅春景图。后两句抒发作者春日郊游的愉快心情,“偷闲学少年”,出语新颖,平淡中寓有深意,这种“怡然自得”之乐,似乎也感染了读者。
42、人们不知道我的心情多么快乐,还以为我学少年的样子,偷偷跑出来玩耍呢!这是一首即景诗,描写春天郊游的心情以及春天的景象,也是一首写理趣的诗,作者用朴素的手法把柔和明丽的春光同作者自得其乐的心情融为一体。开头两句写云淡风轻、繁花垂柳,一片大自然的郁勃生机;第三句是诗意的转折和推进,第四句更进一步说明自己并非学少年偷闲春游,它所要表达的是一种哲理,以及对自然及宇宙的认识。
43、有的小伙子已经摘来一捧鲜花,想给心爱的姑娘.这时诗人完全陶醉了,仿佛回到了他的童年,学着小伙子的样,一边摘花,一边吟唱,一边和姑娘跳起了欢乐的舞蹈。此时此刻,有谁能知道诗人愉悦的心情?还以为眼前这老头儿想年青人一样快乐,像年轻人一样快乐,像年轻人一样爱花。
44、这首诗是程颢任陕西鄠县主簿时春日郊游,即景生情写下来的。诗人是宋代有名的理学家,长期困在书斋里,少有闲暇宽怀的时候。一旦走出书斋,回到大自然中,便觉得格外爽快,那种怡然自得的心情不言而喻。
45、“我”走在花丛旁边,只见那些花朵各种各样的,桃花、杏花、梨花、迎春花等等,五彩斑斓,***俱全。这些花不仅很美丽,闻起来还很香。
46、突然,一位老伯从我面前走过,他转过身来,奇怪地问:“程学士,今天怎么有空出来走走了?”“是啊!”我微笑着回答他。我想:他可能以为我跟少年一样,抽空出来玩呢!想到这里,我吟诵起来:云淡风轻近午天,傍花随柳过前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