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愈的故事
1、你去年来信说:“近来得了软脚病,时常发作疼得厉害。”我说:“这种病,江南人常常得。”没有当作值得忧虑的事。唉,谁知道竟然会因此而丧了命呢?还是由于别的病而导致这样的不幸呢?(韩愈的故事)。
2、宜春市12345政府服务热线领导接听公告(第40期)
3、 闲暇时他就做文章,朝中很多官员都欣赏他的文章,赏识他的才华。一年后,他又被升任中书舍人。
4、呜呼,言有穷而情不可终,汝其知也邪?其不知也邪?呜呼哀哉!尚飨55!
5、一提到韩愈,我首先想到的是他的那首小诗,“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最是一年春好处,绝胜烟柳满皇都。”那种意境,仅仅28个字,就把皇城装饰的美丽动人的仙境。
6、 四海之外。及后王德薄,不能远有,则江汉之间,尚皆弃之,以与蛮夷楚越,况潮岭海之
7、 然不安〔奚谷〕潭,据处食民畜,熊豕鹿獐,以肥其身,以种其子孙;与刺史抗拒,争为
8、 百姓中有愚昧无知,冥顽不化,容易受到迷感,难以晓谕开导的人,如果皇帝也这样做,那百姓就会陷得更深。
9、就食江南:唐德宗建中二年(781年),北方藩镇李希烈反叛,中原局势动荡。韩愈随嫂迁家避居宣州(今安徽宣城)。因韩氏在宣州置有田宅别业。韩愈《复志赋》:“值中原之有事兮,将就食于江之南。”《祭郑夫人文》:“既克返葬,遭时艰难。百口偕行,避地江濆。”均指此。
10、根据韩愈研究会年度工作安排,2022年11月举办《我的韩愈故事》演讲交流活动。我会大多会员,都能按照通知要求,认真学习,讲好韩愈故事,并积极撰稿参与。经对各会员组报送材料审核,最终选定焦明忠、宋永祥、宋世存、范卫东、韩玉忠等五名同志的文稿。
11、韩愈无奈,只好又去问大颠。说也奇怪,大颠也不回答,同样是扣齿三下。韩愈见状大笑道∶“哈哈,佛法原来都是一样的。”大颠问∶“你这么说,难道明白什么道理了吗?”韩愈说∶“道理倒没明白,只是刚才首座对我也是这番举动。”大颠一听,立即叫来首座和尚问道∶“刚才韩愈侍郎问你佛法,你扣齿三下,是吗?”首座回答∶“正是。”那知大颠一把打来,吓得首座急忙跑出了寺院。
12、韩愈写了一本奏章,指斥京兆尹的残暴不仁。结果遭到谗毁,被贬谪到三千八百余里以外的连州阳山(在今广东),“朝为青云士,暮作白首囚。”(《赴江陵途中寄赠王二十补阙李十一拾遗李二十六员外翰林三学士》)
13、五彩凤凰果然是祥瑞之鸟。韩愈于元和十五年正月量移袁州刺史至九月,既时来运转,旨诏内调为国子祭酒。更让人难以置信的是,韩愈一语成谶,明月山脚下的夏家坊,果然出了一位母仪天下的南宋成恭夏皇后。
14、▣ 广告/合作:139-7055-1163 189-7054-6368
15、唉,我自幼丧父,等到大了,不知道父亲是什么模样,只有依靠兄嫂抚养。哥哥正当中年时就因与犯罪的宰相关系密切而受牵连被贬为韶州刺史,次年死于贬所。(韩愈的故事)。
16、主仆二人来到岐山下,找到一户村民说明来意,安顿好母獐。临走时,母獐双目流泪,对着韩愈长叫三声,似是表达其救命之恩。
17、多胜楼是宜春历史文化的一个亮点。宜春很多历史悠久的建筑,大多都成了老年人打牌、跳广场舞的场所,年轻人是很少会专门到这些地方去的,以至于很多人都不曾真正感受过这些古建筑的美。
18、用手指在上面轻轻滑过,在脑海里想象多胜楼是如何建起来的,异想天开的觉得自己也参与了多胜楼的过去。
19、正因为这种刻苦,李贺十几岁就名满京城。当时已名满天下一代文宗韩愈和古文家皇甫湜听说他的才华,心生好奇,便决定登门拜访。
20、其中最重要的举措是解除奴婢终身制,因为以前的旧社会,贫穷人家若是欠了富贵人家的钱财,穷人因为还不起债,只能拿孩子给富贵人家做奴隶,要是一直拿不出钱来还,穷人家的孩子就得终身在富人家做奴隶。
21、到了十九岁,和所有以梦为马的青年一样,韩愈要去京城长安敲开或者撬开科举考试这扇门,来实现自己的人生理想。韩愈只身一人离开家到长安开始科考之路。第一次没上榜,他留在长安继续苦读;第二次还没考中,他还继续备考,屡败屡战,一直坚持了四次,直到二十六岁才考取进士,接着吏部的博学宏词科连考三次,依旧名落孙山(在唐代考中进士只是有了当官资格,必须考过博学宏词科,朝廷才会分配工作)。又给朝中宰相写自荐信,给当局提建议,写了四次还是石沉大海,心情极度低落,真想一死了之算了。
22、 生以食,鳄鱼朝发而夕至也。今与鳄鱼约:尽三日,其率丑类南徙于海,以避天子之命吏!
23、韩愈插好了堤线,就通知百姓,按着竿标筑堤。百姓听了十分高兴,纷纷赶来,岂料一到城北,就见那些插下竹竿的地方已拱出了一条山脉,堵住了北来的洪水。
24、韩愈的上谏,符合事实,体恤百姓,完全是处于一片对大唐的忠心。然而,韩愈却不懂得这官场的黑暗,命运可想而知了。
25、尚飨:古代祭文结语用辞,意为希望死者享用祭品。尚,庶几,表示希望。
26、在多胜楼很少见到年轻人的身影,不必觉得惊奇,在其它古建筑景点也是,小年轻们大多向往灯火酒绿、浪漫喧闹的场所,对于像多胜楼这样的古建筑,没有什么特别的原因是不会让他们为此停留的。
27、韩愈是一个文化人,韩愈的骨头却是硬的,他自幼受儒学的教育,懂得一个国家,一个帝王,一个朝廷命官,都要爱护老百姓,视百姓为自己的衣食父母。老百姓糟了难,连生活都保证不了,甚至开始饿死,即使这样,还要交纳那些苛捐杂税,这其实就是逼良为娼的节奏了,做为一个监察御史,韩愈总不能坐视不管。
28、和朋友乘车几次经过多胜楼,朋友指着多胜楼问我:那是什么楼,感觉还有点好看,什么时候去看看?
29、春夏秋冬,这里有四种颜色,总有一种颜色贴合你的喜好。
30、 汉明帝重视佛法,而他在位只有十八年,战乱亡国之祸接踵而来,国运未能久长。宋、齐、梁、陈、魏都奉佛虔诚,朝代都短暂灭亡。梁武帝三次舍身做佛徒,祭祀不用牲畜,每日只吃一餐,食物限于蔬果。结果饿死在台城,国家随之灭亡。这些帝王都敬佛求福,反倒招致灾祸。由此看来,佛教不值得信奉。
31、韩愈抬头望去,只见一只五彩斑烂的大鸟,在一片祥云霞光中,从明月山方向翩翩飞翔而来,栖于鸡公岭一棵树冠浓密的梧桐树上,不由惊道:“五彩凤凰!”
32、世间因为无常迁变的原因,无常能够引生苦感,因为众生在没有建立起诸行无常的信解之前,都会对流变无常产生苦惧。活在世间,就意味要面临无常的苦迫,学佛之所以是大丈夫的精进之事,因为佛弟子面对无常不会产生悲观厌世,乃至否定人生的消极情绪,一切无常之相,都是佛弟子圆满成就路上的资粮,戒定慧三学的勤修,就是佛子自证圆成,离苦得乐的根本所依。
33、李贺本来是可以早日登科及第的,即遭父丧。服丧三年后,韩愈写信给李贺,劝其举进士。后因妒才者拿其父名“晋肃”说事,“晋”与“进”犯“嫌名”,李贺愤然离开试院。
34、 韩愈自念是孤儿,从小便刻苦读书,无须别人嘉许勉励。宰相郑余庆看到他的文章极力赞扬,因此韩愈便有了名气。
35、吾年始来京城。其后四年,而归视汝又四年,吾往河阳省坟墓遇汝从嫂丧来葬又二年,吾佐董丞相于汴州汝来省吾,止一岁请归取其孥明年,丞相薨吾去汴州,汝不果来是年,吾佐戎徐州使取汝者始行吾又罢去汝又不果来。
36、一个文化人,让人感觉都是那种文弱的书生,走起路来,迈着四方步子,就是树上的叶子,都怕砸到自己的身上。
37、我十九岁时,初次来到京城参加考试。四年以后,才回去看你。又过了四年,我去河阳凭吊祖先的坟墓,碰上你护送嫂嫂的灵柩来安葬。又过了两年,我在汴州辅佐董丞相,你来探望我,留下住了一年,你请求回去接妻子儿女。
38、韩愈上任时,正逢潮州大雨成灾,洪水泛滥,田园一片白茫茫。他到城外巡视,只见北面山洪汹涌而来,心想这山拱如果不堵住,百姓难免受害惨重。于是他骑着马,走到城北,先看了水势,又看了地形,便吩咐随从张千和李万紧随他的马后,凡马走过的地方都插上竹竿,作为堤线的标志。
39、前几年,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和新农村建设中,为方便研究专家和广大游客到韩愈老家考察和参观游览,召开村双委会,决定将原来的炉渣路硬化为水泥路。资金不足,我又捐资八千多元,甚至把自己的职务补贴薪水都拿了出来。终于将东西入村的数千米道路完成硬化美化,通畅便捷。大大方便了前来参观旅游宾客的车辆通行。
40、衔哀:心中含着悲哀。致诚:表达赤诚的心意。
41、但无论你来或是不来,多胜楼都会一直屹立在这里,这座城市的浮躁与喧嚣它都知道,它只会静静的屹立在这里,或许它一直在期待着你的到来,它会成为你内心的一片净土。
42、 唐代韩愈原在朝廷做大官,因写了一篇奏章劝皇帝不要迎佛骨,以免劳民伤财,荒废朝政,皇帝看后很生气,就把他从京城贬到潮州来做刺史。
43、有人会说,多胜楼并没有小编说这样美得不可方物,确实,比起国家5A级景区,多胜楼只是冰山一角,可能是心境吧,只要用心哪里都会成为你心目中的5A级景点。
44、元和十四年(819年)正月,宪宗派使者前往凤翔迎佛骨,长安一时间掀起信佛狂潮。韩愈不顾个人安危,毅然上《论佛骨表》极力劝谏,认为供奉佛骨实在荒唐,要求将佛骨烧毁,不能让天下人被佛骨误导。
45、简法师和大颠禅师,是为韩愈讲说佛法的大善知识
46、 维年月日,潮州刺史韩愈,使军事衙推秦济,以羊一猪投恶〔奚谷〕之潭水,以
47、《祭十二郎文》写于贞元十九年(按《文苑英华》说是写于五月二十六日,应是笔误,因是年六月下旬十二郎还写过信),文章的十二郎是指韩愈的侄子韩老成,“八仙”中著名的韩湘子即是老成之长子。韩愈幼年丧父,靠兄嫂抚养成人。
48、想要了解一座建筑的前身,就从它的名字由来开始,据资料记载,多胜楼的由来,是因为韩愈当年来到宜春做刺史,历时9个月,为当地百姓做了不少好事。
49、 游玩尽兴之后,韩愈想要下山,突然发现上山是别人帮忙的,可是下山更加艰险。华山素来以险峻著称,古时的华山更没有什么护栏。所以几次尝试下山都失败的韩愈坐在一处涯石边是无奈地嚎啕大哭啊,忽然想到一计,他用随身携带的纸张写了封求救信扔下悬崖。这封信最终被山下采药人发现,并被通报了官府。之后官府派人上山救下了被困的韩愈。
50、眼前的宽阔出乎意料,视野极好,石狮子护栏、红色柱子灯笼,房梁上有些劣迹斑斑。
51、巨蟒似乎听懂了韩愈的话,缓缓松开缠绕着母獐的身躯,张开的大嘴也抿了抿紧,然后对着持剑的韩昌眨了眨眼,转身钻进山林。
52、后因论事而被贬阳山,历都官员外郎、史馆修撰、中书舍人等职。元和十二年(817年),出任宰相裴度的行军司马,参与讨平“淮西之乱”。
53、韩愈(768年-824年12月25日),字退之,河南河阳(今河南省孟州市)人,自称“郡望昌黎”,世称“韩昌黎”、“昌黎先生”。唐代中期官员,文学家、思想家、哲学家。谏迎佛骨
54、因鳄鱼为害,唐代文学家韩愈作《鳄鱼文》劝戒鳄鱼搬迁,实则鞭笞当时祸国殃民的藩镇大帅,贪官污吏。这篇文章文意虽是为民除害,但因时代文化科学的隔膜,木然无味,但仍是一篇条达、顿挫,宽紧相济,气雄势深的文章。
55、淮西功业冠我唐,吏部文章日月光(韩愈后来担任过吏部侍郎,人称"韩吏部")!此次立下军功,韩愈荣升刑部侍郎。
56、剩下的奴婢,叫他们一起守丧。如果我有能力迁葬,最后一定把你安葬在祖坟旁,这样以后,才算了却我的心愿。
57、故事说的是韩愈喜好寻奇探胜。有一回他登临华山,远看层峦叠嶂山川壮丽,近观深林幽壑景色秀美,不由“心旷神怡”;如果这个时候叫他写篇文章,那一定会是“烟霞满纸”。他边走边看,慢慢地攀上了苍龙岭。
58、为了弘扬韩愈思想文化,在担任村支部书记期间,组织带领广大干部村民筹资数万元,将文公韩愈传说故事和名言警句以文图、书画等形式做成四十多幅壁画展现出来,将入村的主要街道建成了韩愈文化长廊一条街,壁画制作精美、直观新颖,成效显著。当时为解决资金缺口,用文公韩愈捐出自己薪水办教育的精神品质,说服家属,一次就支持资金一万元。
59、传说,在元和二年(807年),18岁的李贺从近郊昌谷来到城中,带着自己的作品拜谒韩愈。当时,正值中午,韩愈宽衣解带正准备午休,门人递上了李贺的诗稿。韩愈在困倦中不经意地看了一眼,一下子就来了精神,首篇《雁门太守行》的开首两句“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麟开”。就使得韩愈惊叹不已。他立即请李贺到室上座。他们叙说良久,大有相见恨晚之势。
60、距袁州古城城西约三里地,有一座山脉叫凤凰山,山下有一条河流叫清沥江,河岸有一个村庄叫岐山下。听老一辈人讲,凤凰山原来叫鸡公岭,因韩愈的一首诗《岐山下二首》,鸡公岭才改名为凤凰山。这里流传着一个韩愈与凤凰山的传奇故事。
61、 今天子嗣唐位,神圣慈武。四海之外,六合之内,皆抚而有之。况禹迹所掩,扬州之
62、汝去年书云:“比得软脚病往往而剧。”吾曰:“是疾也,江南之人,常常有之。”未始以为忧也。呜呼!其竟以此而殒其生乎?抑别有疾而至斯极乎?汝之书,六月十七日也。
63、大概每个城市的人都对自己城市的建筑不感兴趣,无论这座建筑的在外地人眼里有着多么高的地位,本地人却早已失去了新鲜感。
64、庆幸的是,一年多以后,韩愈还是被召进了朝廷。韩愈的沉浮,又一次展开了自己人生最壮丽的政治活动。
65、 宪宗看后非常恼怒,要严厉刑处韩愈。裴度与崔群等重臣为韩愈求情,说他虽然言辞狂妄,但内心忠诚。
66、河阳:今河南孟县西,是韩氏祖宗坟墓所在地。
67、来到李贺家,韩愈准备故意考考他,让他就眼前的景物即兴做诗一首。年仅18岁的李贺,当场写下了这首94字的《高轩过》,韩愈看完直呼天才,让人不得不感叹:诗鬼当真不简单。
68、韩愈在一边看得莫名其妙,但他却感到大颠确是不同常人,能超出形骸之外,不为外物所累。所以,韩愈对大颠便越来越佩服,有事无事经常跑到寺中看看,与大颠闲聊一会。几个月后,韩愈迁为袁州刺史,想到将要和大颠分别,便最后一次登山拜访,并留给大颠两套衣服以作纪念。
69、参考资料:人民网-韩愈爱民如子视民如伤至今仍在百姓中口口相传
70、怙(hù):《诗经·小雅·蓼莪》:“无父何怙,无母何恃。”后世因用“怙”代父,“恃”代母。失父曰失怙,失母曰失恃。
71、元和15年,韩愈调回京师任国子祭酒,长庆元年7月,任兵部侍郎。长庆2年,河北镇州发生叛乱,田弘正被部下杀害了,叛将王庭凑自任节度使,唐穆宗派人去平叛,平叛的牛元翼的人马却被王庭凑包围了,穆宗想找一人,去叛将的营中劝降,这是一个刀口舔血的任务,穆宗看着下面的人群,竟然没有一个人吱声。
72、简法师回答说:“足下的老师,是一位饱学之士,也是忠义之人。他对佛法缺少闻思,才会说出一些对佛法缺乏认识的妄语。现在你的老师被贬潮州,我要用你的这笔施助,前往那片瘴疠之地,即便路上山川艰险,遍布毒蛇猛兽,那我也要赶去潮州,向你的老师讲说佛法义理。你的老师如果不知义理,还会造作更大的妄语,那会让他受苦更多,这就是我必须见昌黎先生的原因。”
73、汝之子始十岁吾之子始五岁少而强者不可保,如此孩提者又可冀其成立邪?呜呼哀哉!呜呼哀哉!
74、历史上记载韩愈是病逝,长庆四年(824年)八月,韩愈因病告假 。同年十二月二日(12月25日),韩愈在长安靖安里的家中逝世,终年五十七岁。不过在一些轶事典故当中记载了他详细的病因,皆因吞食“硫磺”。据记载,韩愈纵欲且妻妾成群,以致某功能大为衰退。他经常服用壮阳药,古代的壮阳药中多有硫磺成分,多食有害,韩愈听他人建议,把硫磺研成末喂公鸡,等公鸡长大后再食鸡肉,使公鸡先吸取了硫磺的毒性,从而间接获得硫磺的壮阳功效,可是这样吃多了还是使他死于此。
75、那时候,苍龙岭还不像现在这样既有石头台阶,又有铁制栏杆,只有粗粗凿在山体上的石头窝窝;登山的路只有窄窄的一条,两边都是千仞峭壁,跌下去就会灿然绽放。
76、1947年修建后称“扣齿古寺”,并由两广监察使刘侯武书匾,1987年至2003年由方丈释宏生募巨资全面重建并扩建东院。寺院以其规模宏伟及韩愈大颠会晤圣地、“八一”南昌起义军师部驻所、当世罕见仿唐建筑而声名甚著。
77、说来也巧,韩愈的遗书还是被一位采药人发现了。采药人不识字,把书信带下山去请人断看。山下的人听说是大名鼎鼎的韩退之被困在山上,都觉得很好玩,就把这件事报告了华阴令大老爷。华阴令也哭笑不得,派人去山上把韩愈救下来。
78、我和你都还小,跟随嫂嫂把灵柩送回河阳老家安葬。随后又和你到江南谋生,孤苦伶丁,也未曾一天分开过。
79、在四处奔走了几年后,34岁时(802年),韩愈才在京城谋到了官职,被任命为四门博士。先后当过沐州观察推官、四门博士、监察御史。韩愈初入政界之时,官运也算顺达,后又改做史官,官位不可谓不高,关键还受到皇帝的赏识。可是他天生不事阿谀奉承。因此其仕途也并非一帆风顺。
80、去年,孟东野到你那里去时,我写给你的信中说:我年纪还不到四十岁,但视力模糊,头发花白,牙齿松动。想起各位父兄,都在健康强壮的盛年早早去世,像我这样衰弱的人,难道还能长活在世上吗?我不能离开职守,你又不肯来,恐怕我早晚一死,你就会有无穷无尽的忧伤。
81、苏庄北岭的韩愈祖茔,村南沟堰的韩愈故居韩家寨,2006年发现的“唐韩文公故里”清雍正九年碑,分别经专家考证确认,都属重要文化遗产,均已列入文物保护范围。为做好文化遗产保护,近些年来,在市博物馆、文化馆的重视支持下,苏庄村成立了村级文化遗产保护小组,我本人为责任组长。我深知这项工作对弘扬韩愈文化、巩固我市韩愈故里地位意义重大、任务艰巨而光荣,而且必须认真做好。为此,我们制定文物保护措施,落实保护责任,加强守护巡逻,做到文物遗产不丢失、不损坏,常维修。多次受到上级文物主管部门的表彰。
82、昌黎公逾晚年颇亲脂粉,故可服食;用硫黄末搅粥饭,啖鸡男,不使交,千日,烹庖,名“火灵库”,公间日进一只焉。
83、关键时刻,韩愈上了一道奏折《论淮西事宜状》。其中有一句,让唐宪宗决心战斗到底——"所未可知者,在陛下断与不断耳!"
84、 刚任监察御史后不久,关中地区发生大旱,庄家颗粒无收,导致百姓生活困顿,流离失所,过着乞讨为生的悲凉生活。实地查访的韩愈看到这种境况是悲痛难忍,但是主张京城周边事物的李实封锁了消息,谎称百姓安居乐业。韩愈气愤之下,写下了《论天旱人饥状》来反驳李实,但反被李实陷害,被贬连州。两年后,韩愈适逢天下大赦,才离开了连州阳山县。
85、 言也;不然,则是鳄鱼冥顽不灵,刺史虽有言,不闻不知也。夫傲天子之命吏,不听其言,
86、教养我的儿子和你的儿子,希望他们成才;抚养我的女儿和你的女儿,等到她们出嫁,我的心愿如此而已。
87、他哭着哭着,又想到一个无奈的办法,便掏出随身带的纸笔,写好自己的遗书,告诉大家韩退之某年某月某日困死于华山之巅,请节哀顺变等等,把遗书包了石头,一闭眼扔下山去。
88、吾行负神明而使汝夭,不孝不慈,而不能与汝相养以生,相守以死;一在天之涯,一在地之角,生而影不与吾形相依,死而魂不与吾梦相接,吾实为之,其又何尤51!彼苍者天曷其有极!自今已往,吾其无意于人世矣!当求数顷之田于伊颍之上以待余年,教吾子与汝子幸其成长吾女与汝女,待其嫁,如此而已!
89、李贺与李白、李商隐称为唐代三李,是中唐到晚唐诗风转变期的一个代表者。他所写的诗大多是慨叹生不逢时和内心苦闷,抒发对理想、抱负的追求;对当时藩镇割据、宦官专权和人民所受的残酷剥削都有所反映。
90、 数日后到了韶关,韩愈刚刚安定下来,正要集中精力读书的时候,厄运又降临了,这就是其兄的逝世。哥哥一死,孤儿寡妇举目无亲,无人帮助,嫂嫂只好带着韩愈返回故乡。
91、 近地,刺史县令之所治,出贡赋以供天地宗庙百神之祀之壤者哉?
92、汝之纯明宜业其家者不克蒙其泽矣!所谓天者诚难测,而神者诚难明矣!所谓理者不可推,而寿者不可知矣!虽然,吾自今年来,苍苍者或化而为白矣,动摇者或脱而落矣毛血日益衰志气日益微几何不从汝而死也!死而有知,其几何离37?其无知,悲不几时,而不悲者无穷期矣!
93、唉!是真的这样呢?还是在做梦呢?还是这传来的消息不可靠呢?如果是真的,那么,我哥哥有那么美好的品德反而早早地绝后了呢?你那么纯正聪明反而不能承受他的恩泽呢?
94、孤:幼年丧父称“孤”。《新唐书·韩愈传》:“愈生三死而孤,随伯兄会贬官岭表。”
95、生活节奏越来越快,来自生活的各种压力,不自觉的鞭策着我们不断向前,一秒都不敢停歇。
96、元和十四年(819年)正月,宪宗派使者前往凤翔迎佛骨,长安一时间掀起信佛狂潮。韩愈不顾个人安危,毅然上《论佛骨表》极力劝谏,认为供奉佛骨实在荒唐,要求将佛骨烧毁,不能让天下人被佛骨误导。宪宗览奏后大怒,要用极刑处死韩愈,裴度、崔群等人极力劝谏,宪宗却仍愤怒。一时人心震惊叹惜,乃至皇亲国戚们也认为对韩愈加罪太重,为其说情,宪宗便将他贬为潮州刺史。
97、清成丰林大川《韩江记》载:“叩齿庵在城南书院左,即韩昌黎大颠至郡所住处也”。庵内大颠堂额写:“聪明宏博”四字。中为大雄宝殿,阶前有两古榕,不假泥土,骑阶前石而生,呈黑铁
98、 在这里叙述下韩愈走马牵山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