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报对袁隆平金句(文案精选37句)

短句网
评论 2023-10-27 09:07:16 浏览59

人民日报对袁隆平金句

1、1970年秋天,几个人的科研小组到了海南岛崖县的南红农场,这时候刚好《人民日报》发表《农业学大寨》评论,后来袁隆平得意地说,在外面搞科研,成了逍遥派,两头都不管。

2、伟人曾经说过:“一个人做一件好事并不难,难的就是一辈子只做好事不做坏事”,袁隆平就是这样一位一辈子只做好事的人。解决人们吃饭问题,这种好事不就是天大的好事吗?人活着就必须要吃饭,民间有人是铁,饭是钢,一顿不吃心发慌的说法,可见,粮食对于人而言是何等的重要。(人民日报对袁隆平金句)。

3、  我觉得,人就像一粒种子。要做一粒好种子,身体、精神、情感都要健康。种子健康了,我们每个人的事业才能根深叶茂,枝粗果硕。

4、多少年才能再出一个袁老一样,只想着老百姓的吃饭问题,为国家做出如此大贡献的人?

5、然后我就在这本历史书上记住了他,我也记住这个黝黑的老人给我们带来了很多。如果唯一最了解深刻的就是他给我们带来了很大的恩惠,所以我们应该感谢他。

6、巴西《水稻星球》杂志刊文表示,对于许多中国人来说,袁隆平“解决了吃不饱的问题”,在中国受到人民的敬爱。为表彰袁隆平在水稻产量及粮食安全方面做出的重要贡献,一颗小行星以他的名字命名,即“袁隆平星”。

7、  作为一个科学家,不能迷信权威,迷信书本,也不能因为取得一丁点的成绩就沾沾自喜,居功自傲。科学是没有止境的。只有敢于探索敢于创新,才能成果迭出,常创常新。

8、“人就像种子,要做一粒好种子”,这是袁隆平院士生前常说的一句话。他也用一生,为这句话写下了注脚。他是我国研究与发展杂交水稻的开创者,也是世界上第一个成功地利用水稻杂种优势的科学家,被誉为“杂交水稻之父”。他冲破传统学术观点的束缚,于1964年开始研究杂交水稻,成功选育了世界上第一个实用高产杂交水稻品种。杂交水稻的成果自1976年起在全国大面积推广应用,使水稻的单产和总产得以大幅度提高。20多年来,他带领团队开展超级杂交稻攻关,接连实现了大面积示范每公顷5吨、12吨、5吨、15吨的目标。2020年,又实现了周年亩产稻谷3000斤的攻关目标。

9、科学研究要勇于探索,勇于创新,这个是关键。搞科研,应该尊重权威但不能迷信权威,应该多读书但不能迷信书本。——袁隆平

10、袁隆平的研究不仅帮助中国从粮食短缺迈向了粮食充足供应,他和他的团队还与数十个国家开展合作,帮助他们解决粮食安全和营养不良问题。即使在晚年,袁隆平也没有停止研究工作。

11、在1964年的时候,袁隆平开始致力于杂交水稻的研究,并且于1966年在菲律宾国际水稻研究所当中培育出了奇迹稻。

12、我们一生有很多东西需要坚守,如果浮躁了,就难以看清事物的本来面目。有些事情,我们也要勇于放弃,必要的放弃,是另一种意义上的坚守。——袁隆平

13、西班牙《世界报》发表题为《“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逝世》的报道,赞扬袁隆平的壮举“成功养活了世界近五分之一人口”。作为成功研发杂交水稻的第一人,袁隆平被视为“亚洲英雄”。

14、袁隆平爷爷在1964年开始研究杂交水稻,成功选育了世界上第一个实用高产杂交水稻品种。在这20多年来,他都是亲自带领团队,插秧播种,他都会亲自前往。终于实现了大面积示范每公顷5吨、12吨、5吨、15吨的目标。在高龄的他也没有选择休息,而是依旧埋头苦干于实验田,终于在2020年,又实现了周年亩产稻谷3000斤的攻关目标。

15、最后愿袁爷爷一路走好,我们永远不会忘记您,以后每一年的稻花香里说丰年都是您!赞美袁隆平征文3一粒稻米,承载了无数人的梦想,一个民族的希望。

16、袁隆平让世界亿万人民免受饥饿之苦,他梦想用一粒种子改变世界,他执着于心中的一个追求。他因此被誉为杂交水稻之父,也因此享誉世界。

17、1985年提出杂交水稻育种的战略设想,为杂交水稻的进一步发展指明了方向。

18、袁隆平先生,1930年出生,祖籍江西省人,长期在湖南省科技战线工作,2021年5月21日逝世,享年91岁,高寿有福之人。袁隆平先生终生致力于杂交水稻研究,是中国种子界的泰斗级人物。在文化大革命时期,袁隆平先生潜心研究杂交水稻育种,受到冲击,是中国共产d人保护了他。前国家领导人华国锋任湖南省委书记期间,专门拨出钱款、物质,支持他的杂交水稻育种及推广。

19、人多力量大,很快,在用上千个品种与野败进行上万次回交转育后,结果,湖南组和江西组、福建组都培育出了几个优良的不育系和保持系。

20、人身上最值钱的东西是脑袋里的知识,钱够用就行了,多了是包袱。——袁隆平

21、2000年实现了农业部制定的中国超级稻育种的第一期目标。

22、就是这样一位功勋卓著、誉满全球的大师,一直以来坚持亲自带博士,坚持定期组织课题组研讨和会议,坚持亲自给研究员、普通学生等讲解最新的前沿科技。直到今年年初,他还坚持在海南三亚的国家南繁科研育种基地开展科研工作。如今,在他的身后,几代年轻的科学家,已经逐渐担当起振兴中国种业的重担。

23、可是没有想到,过了两个小时,官方却开始再度发文,公布了袁隆平院士离世的消息,这一次,人们依旧不愿意相信,纷纷等着辟谣,可是一个接一个的权威账号,甚至连人民日报都公布了这一则消息,大家就知道,我们再也等不到辟谣了。

24、“电视上直播了袁隆平院士的送别仪式,可以看出人们对这位伟大科学家的爱戴。因为他的贡献,我们如今才能吃上一盘‘智利炒饭’,向他致以拥抱。”

25、杂交水稻的研究成功,让上世纪八十年代的歪果仁们对东方大国刮目相看。袁隆平院士不仅让中国人的饭碗牢牢的端在自己的手里,还解决了世界上许多国家的人们吃饱肚子。尤其是东南亚和印度,包括非洲等许多国家种了杂交水稻,都获得了不错的农业收成。

26、一是提出用“野生稻与栽培稻进行远缘杂交”的技术方案,终于找到了培育雄性不育系的有效途径,于1973年实现了不育系、保持系和恢复系的“三系”配套。

27、我这个人不适宜当官,在我看来,当官有很大的局限性。别的不说,在搞科研攻关这一点上,它就没有我现在自由、自在、自如、自得。倘若当上官,整天,哪里还有搞科研的自由。——袁隆平

28、中国向西方国家(出口)转让最早的技术,就是袁隆平所培育成功的杂交水稻技术。不然世人也不会把杂交水稻之父的桂冠戴在袁隆平的头上。袁隆平一生呕心沥血,只干一件事情,并且还取得了巨大成功。

29、5月22日13时07分,“共和国勋章”获得者、中国工程院院士、国家杂交水稻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主任袁隆平,因多器官功能衰竭在长沙逝世,享年91岁。

30、1975年研制成功杂交水稻制种技术,从而为大面积推广杂交水稻奠定了基础。

31、南红农场技术员冯克珊上了袁隆平的课,就意识到农场附近的假禾,很可能就是他们要找的野生稻。

32、在中国实现耐盐碱水稻种植1亿亩的目标,前景很美好。

33、果不其然,没有过多久,袁隆平院士的助理就发文谴责这些造谣的人,并称袁隆平院士现在并没有离世,他在医院接受治疗,不过身体情况不太好。这则辟谣消息一出来,很多人的心情都放松了一下,认为还好,不是真的。

34、袁隆平是曾任政协十二届全国委员会常务委员,湖南省政协副主席,湖南省科协副主席。

35、上世纪70年代,杂交水稻在湖南省全面推广,使得湖南省一跃成为中国水稻产量第一大省。随后,杂交水稻在全国范围之内推广,使得中国水稻产量极大提高,长期以来,中国一直都是世界上最大的粮食生产国,其中水稻占大头,从而解决了中国人民的吃饭问题。当然,分田到户、化肥、农药、薄膜、农业机械等政策、科技的推广,也功不可没。我们感谢伟大的中国共产d,感谢袁隆平先生等农业科学家。

36、我是搞育种的。我觉得,人就像一粒种子。要做一粒好的种子,身体、精神、情感都要健康。种子健康了,事业才能根深叶茂,枝粗果硕。作为一个科研工作者,尤其如此,不仅要知识多,而且要人品好,不仅要出科技成果,而且要弘扬科学精神。——袁隆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