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守仁100句名言
1、只有毅力才会使我们成功,而毅力的来源又在于毫不动摇,坚决采取为达到成功所需要的手段。——车尔尼雪夫斯基
2、良知之外,别无知矣;故“致良知”是圣人教人第一义。
3、天下之事,其得之不难,则其失之必易;其积之不久,则其发之必不宏。以事言谓之史,以道言谓之经;事即道,道即事;春秋亦经,五经亦史。人心之得其正者即道心;道心之失其正者即人心。
4、无所不中,然后谓之大本;无所不和,然后谓之达道;惟天下之至诚,然后能立天下之大本。(王守仁100句名言)。
5、圣人之道,吾性自足,向之求理于事物者误也。
6、古人为治,先养得人心和平,然后作乐。比如在此歌诗,你的心气和平,听者自然悦怿兴起。
7、一个人从错误中醒来,就会以新的力量走向真理。
8、夫精藏则太和流,神守则天光发,累释则怡愉而静,机忘则心纯而一。四者,道之证也。
9、夫志,气之帅也,人之命也,木之根也,水之源也。源不浚则流息,根不植则木枯,命不续则人死,志不立则气昏。地灵则人杰,人之无良,亦足以为山川之羞!
10、 授书不在徒多,但贵精熟。——明·王守仁《传习录》
11、不欺则良知无所伪而诚,诚则明矣;自信则良知无所惑而明,明则诚矣。
12、思是良知之发用。若是良知发用之思,则所思莫非天理矣。
13、我很擅长帮人解读天赋,也很擅长一对一帮人梳理人生、看清人生迷雾。(王守仁100句名言)。
14、立志用功如种树然,方其根芽,犹未有干及其有干,尚未有枝枝而后叶,叶而后花。——王守仁
15、一者天理,主一是一心在天理上。若只知主不知一即是理,有事时便是逐物,无事时便是着空。
16、解释:比喻不识别事物的内在,而曲解意思的人,也比喻那些轻视别人而忘乎所以的人,另外一层意思是指,做事不达目的誓不罢休,不择手段的处世之道!
17、后世良知之学不明,天下之人用其私智以相比轧,是以人各有心,而偏琐僻陋之见,狡伪阴邪之术,至于不可胜说。
18、知之真切笃实处即是行,行之明察精察处即是知。
19、若己为君子,而使人为小人,亦非仁人忠恕恻怛之心。
20、所谓汝心,亦不专是那一团血肉。所谓汝心,却是那能视听言动的。这个便是性,便是天理。
21、后之君子,亦当素其位而学,不愿乎其外。素富贵,学处乎富贵;素贫贱患难,学处乎贫贱患难。则亦可以无入而不自得。
22、凡今天下之论议我者,苟能取以为善,皆是砥砺切磋我也,则在我无非警惕修省进德之地矣。
23、若己为君子,而使人为小人,亦非仁人忠恕恻怛之心。
24、问君何事日憧憧?烦恼场中错用功。莫道圣门无口诀,良知二字是参同 --王阳明
25、人若知这良知诀窍,随他多少邪思枉念,这里一觉,都自消融。
26、尚忆先朝多乐事,孝皇曾为两宫开。——王守仁
27、志于道德者,功名不足累其心;志于功名者,富贵不足以累其心。
28、故凡慕富贵、忧贫贱、欣戚得丧、爱憎取舍之类,皆足以蔽吾聪明睿知之体,而窒吾渊泉时出之用。若此者,如明目之中而翳之以尘沙,聪耳之中而塞之以木楔也。其疾痛郁逆,将必速去之为快,而何能忍于时刻乎?
29、眼前路径须放开阔,才好容人来往,若太拘窄,恐自己亦无展足之地矣。人生大病,只是一“傲”字。
30、君子之酬酢万变,当行则行,当止则止,当生则生,当死则死,斟酌调停,无非是致其良知,以求自慊而已。
31、有心俱是实,无心俱是幻;无心俱是实,有心俱是幻。
32、须于心体上用功。凡明不得,行不去,须反在自心上体当。即可通。心体明即是道明。
33、然学者却须先有个明的工夫。学者惟患此心之未能明,不患事变之不能尽。
34、人人自有定盘针,万化根源总在心。却笑从前颠倒见,枝枝叶叶外边寻。——王守仁《咏良知四首示诸生》
35、天下无心外之物,如此花树,在深山中自开自落,于我心亦何相关?
36、辰阳南望接沅州,碧树林中古驿楼。远客日怜风土异,空山惟见瘴云浮。...
37、人心之得其正者即道心,道心之失其正者即人心,初非有二心也。
38、问君何事日憧憧?烦恼场中错用功。莫道圣门无口诀,良知二字是参同。
39、以言语谤人,其谤浅;是以身谤也,其谤深矣。
40、须于心体上用功。凡明不得,行不去,须反在自心上体当。即可通。心体明即是道明。
41、夫美质难得而易坏,至道难闻而易失,盛年难遇而易过,习俗难革而易流。
42、昔镜未开明,可以藏垢。今镜明矣,一尘之落,亦难住脚,此入圣之机也。
43、我今信得这良知真是真非,信手行去,更不着些覆藏。我今才做得个狂者的胸次,使天下之人都说我行不掩言也罢。
44、骐骥一跃,不能十步;驽马十驾,功在不舍。——《荀子》
45、志不立,如无舵这舟,无衔之马,漂荡奔逸,终亦何所底乎。王守仁"
46、所以为圣者,在纯乎天理,而不在才力也。故虽凡人,而肯为学,使此心纯乎天理,则亦可为圣人。——王守仁
47、我是一名从业2年、个案400+、咨询时长800+小时的天赋解读师,也是一名任教3年的中学教师。
48、10 破山中贼易,破心中贼难。区区剪除鼠窃,何足为异。若诸贤扫荡心腹之寇,以收廓清之功,此诚大丈夫不世之伟绩。
49、晓行山径树高低,雨后春泥没马蹄。翠色拖云开叠嶂,寒声隔竹隐晴溪。...
50、善念发而知之,而充之;恶念发而知之,而遏之。
51、(译文)坚持自己的理想就像心痛。一心就在疼痛上,哪有时间说闲话、管闲事?善念发而知之,而充之;恶念发而知之,而遏之。
52、人心之得其正者即道心;道心之失其正者即人心。
53、“虚灵不昧,众理具而万事出,心外无理,心外无事。”——王守仁《传习录》
54、譬之金之在冶,经烈焰,受钳锤,当此之时,为金者甚苦;然自他人视之,方喜金之益精炼,而惟恐火力锤煅之不至。既其出冶,金亦自喜其挫折煅炼之有成矣。
55、本文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部分图片来源于网络
56、你不需要真正的站立,但在精神上要站起一个真正的人来 --王阳明
57、君子之酬酢万变,当行则行,当止则止,当生则生,当死则死,斟酌调停,无非是致其良知,以求自慊而已。
58、人生大病,只是一傲字。为子而傲必不孝,为臣而傲必不忠,为父而傲必不慈,为友而傲必不信。
59、有志于圣人之学者,外孔、孟之训而他求,是舍日月之明,而希光于萤爝之微也,不亦谬乎?——王守仁
60、不欺则良知无所伪而诚,诚则明矣;自信则良知无所惑而明,明则诚矣。至诚则“无知而无不知”,不必言“可以前知”。
61、若论圣人大中至正之道,彻上彻下,只是一贯,更有甚上一截,下一截?
62、至善者,心之本体。本体上才过当些子,便是恶了。不是有一个善,却又有一个恶来相对也。故善恶只是一物。
63、至善者性也。性元无一毫之恶,故曰至善。止之,是复其本然而已。
64、圣人述“六经”,只是要正人心,只是要存天理、去人欲。
65、人须有为己之心,方能克己;能克己,方能成己。
66、解释:讥刺某人一点儿也不接受别人真诚的劝告。
67、夫圣人之心,以天地万物为一体,其视天下之人,无外内远近,凡有血气,皆其昆弟赤子之亲,莫不欲安全而教养之,以遂其万物一体之念。
68、今教童子,必使其趋向鼓舞,中心喜悦,则其进自不能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