惟妙惟肖的错误用法(文案精选106句)

短句网
评论 2023-10-26 09:18:21 浏览59

惟妙惟肖的错误用法

1、“澜”与“斓”。“波澜”不能写作“波斓”。

2、“起用”与“启用”。“起用”多用于与人有关,如“起用一代新人"。“启用”一般用于与物有关,如“新船闸启用”。

3、“候”与“侯”。“侯”字只有两个义项:(1)姓;(2)古代贵族的一种爵位,如“诸侯”、“封侯”。除此以外一般都用“候”。(惟妙惟肖的错误用法)。

4、B.红树林深处,简直就是一个海上的世外桃源,一个神秘的植物天地。

5、 “表明”一般指把思想感情显示出来。“标明”指做出记号或写出文字。

6、“另”不是“零”的简化字。“零件”“零售”“零散”“零碎”的“零”不要简写成“另”。

7、A.反腐倡廉的理念根植于我国优秀传统文化,具有深厚的民意基础。

8、B.习近平总书记在参观《复兴之路》展览时强调:我们要继往开来,再接再厉,继续朝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目标奋勇前进。

9、“扶养”与“抚养”。“扶养”的对象既可以是长辈,也可以是晚辈。“抚养”的对象多是晚辈。

10、(示例):叙得头头是道,已经不易,叙得有声有色,更难。◎朱自清《经典常谈·春秋三传第六》

11、(解析)(分析)A.安分守己,指处世谨慎,规规矩矩。也指安于现状。使用恰当;B.罄竹难书,形容罪行多得写不完。使用恰当;C.搬弄是非,意思是把别人的话传来传去,有意挑拨,或在背后乱加议论,引起纠纷。使用恰当;D.洗心革面,意思是去除旧思想,改变旧面貌。比喻坏人物彻底悔改。不应该用于报刊。

12、一部脍炙人口的《国风》与《小雅》,也是“三百篇”的最精彩部分,便是诗歌合作中最美满的成绩。

13、“截止”与“截至”。不能说“截止今天”而应说“截止到今天”或“截至今天”。

14、(解析)试题分析:A项:随声附和:和:声音相应。自己没有主见,别人怎么说,就跟着怎么说。(贬义)B项:忍俊不禁:忍俊:含笑;不禁:无法控制自己。指忍不住要发笑。D项:栩栩如生:栩栩:活泼生动的样子。指艺术形象非常逼真,如同活的一样。

15、(解析)(分析)B.叹为观止:赞美看到的事物好到了极点。此处不合语境。C.肆无忌惮:任意妄为,毫无顾忌、畏惧。贬义词。感情色彩用错,此处应用褒义词。D.惟妙惟肖:形容描写或模仿得非常好,非常逼真。不能用于老师传授知识。

16、1“萤”一般用于“萤火虫”。“荧屏”、“荧光”不要写作“萤屏”、“萤光”。

17、A.爷爷一辈子规规矩矩种田,是个安分守己的庄稼汉。B.抗日战争时期,日本人肆无忌惮地掠夺我国的财富和资源,犯下了罄竹难书的滔天罪行。C.不是你俩还有谁!这班上就数你们最爱造谣生事,搬弄是非。D.本刊将洗心革面 ,继续提高稿件的编辑质量,决心向文学刊物的高层次、高平攀登。

18、A.中国这台被称作“天眼”的超大望远镜走在了科技的前沿,令世界瞩目。

19、出自清·洪亮吉《北江诗话》卷一:“写月有声有色如此,后人复何着笔耶?”

20、10“夜宵”、“元宵”不要写作“夜霄”、“元霄”。

21、王義之是中国古代一位杰出的书法家,被称为书圣。他的书法从总体上说,刚健而       、朴素而        、真率而       、飘逸而      ,多种似乎矛盾的艺术特色都在这里汇合交融,达到炉大纯青、尽善尽美的境界。

22、成语“明日黄花”出自苏轼重阳节写的诗“相逢不用忙归去,明日黄花蝶也愁”,说菊花明天就要过节令了,要珍惜今天的相逢。这里的“明日”是相对写诗的“今日”而言的。后来“明日黄花”所指范围扩大,用它来比喻过时的事情。“昨日黄花”是杜撰的词语,不宜使用。

23、(2018年中考山东滨州卷)依次填入下面句子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

24、1“诸”就是“之于”的意思,“公之于众”不要写作“公诸于众”。

25、“几率”和“概率”是一个意思,不要写作“机率”。

26、1“尽如人意”中的“如”是指符合的意思,“尽”是指程度。“不尽如人意”有时被误用成“不尽人意”,这里的“如”字不可省,使用时应写全;如果不强调如意的程度,也可把“尽”字省去,写作“不如人意”。

27、1“惟妙惟肖”这个成语也有人写作“唯妙唯肖”“维妙维肖”。作为语气助词,“维”“惟”“唯”本可通用,但这个成语规范的写法是“惟妙惟肖”。

28、1“州”和“洲”。“州”一般用作行政单位,“洲”是指河流中的陆地,如“绿洲”、“沙洲”;有是大陆及附近岛屿的统称,如“亚洲”。“苏州”、“自治州”的“州”不要写成“洲”。

29、(解析)试题分析:解答此题的关键是掌握相关词语或成语的意思,正确辨别它们的感情色彩、修饰

30、 置之度外:不把它放在心上。度:考虑的意思。

31、“彩”与“采”,都是多义词,应根据不同的义项加以辨别。一般来说,在表示具体事物时用“彩”,如“节目精彩”“剪彩”“彩排”;在表示抽象意义时用“采”,如“神采”“兴高采烈”。

32、(点评)成语的正确使用,除了准确理解成语的原始意义和引申义之外,还根据具体语言环境具体分析灵活使用。

33、A.各地应该重视人才,让人才迸发出创新的活力,让人才各得其所,尽展其长。

34、(2018年中考陕西卷)请从下面句子括号所给的三个词语中,选出一个最符合语境的填写在横线上。

35、(2)出处:魏巍《东方》第二部第七章:“据说这人最不爱讲话,但那天的几句话,却是那样扣人心弦,感动得自己当时流下了眼泪。”

36、D.晚会结束前,她献上了一曲《烛光里的妈妈》,唱得栩栩如生。

37、“哈密瓜”是因“哈密”地名而得名,不要因为它如蜜一样甜而联想写作“哈蜜瓜”。

38、(点评)本题考查正确运用词语的能力。正确运用词语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①准确理解词语的意思,切忌望文生义;②辨清词语的感情色彩;③注意词语运用的范围;④注意避免意思重复和矛盾;⑤注意区分近义义词语;⑥注意某些词语只能用于肯定句或否定句中。答题时,还要根据语言环境判断词语使用是否恰当。

39、惟妙惟肖形容艺术技巧好,描写、模仿得生动逼真;

40、10“泄”与“泻”。“泄”是指气体或液体从封闭的物体中流出,有漏出的意思,如“泄漏”、“泄洪”,也引申为透露、抒发的意思。“泻”是指大量液体急速流动,也指情感等连续、强烈地表达。

41、“冈”与“岗”。“冈”指较低而平的山脊,构词有“山冈”“井冈山”“黄冈”“云冈石窟”。表示岗位、岗哨要用“岗”。但也有的地方土坡、不高的山也用“岗”,如“黄土岗”。

42、(2)出处: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任诞》:“王卫军云,酒正自引人着胜地。”

43、你把这篇课文要背得滚瓜烂熟,一字不错才行。

44、“浆”与“桨”。“桨”指划船的用具;“浆”指比较浓的液体,如纸浆。“螺旋桨”不要写作“螺旋浆”。

45、“授予”与“授于”的着眼角度是不同的。向某某人或单位颁发某项奖励和荣誉,用“授予”。

46、(2018年中考湖北咸宁卷)下列选项中,加点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47、“表明”一般指把思想感情显示出来;“标明”指做出记号或写出文字。

48、 “会合”与“汇合”。都表示聚集,但“会合”含有一些相会、见面的意思,如“两军会合”。“汇合”没有相会、见面的意思,而且多用于水流聚集或类似的喻义。

49、“俩”是“两”“个”两字的合音词,“俩”字后面不能再接“个”或其他量词。

50、(1)释义:形容说话、写作或表演等生动、精彩。

51、◆(中考必考)古诗词文言文达标检测118题,必考高分原题公布!

52、“凇”表示寒冷天气水气凝结物或云雾、雨滴在树枝、电线上遇冷冻结成的冰晶。“雾凇”、“雨凇”、的“凇”字不要写成“淞”。

53、10“学历”与“学力”。“学历”一般指(在校)学习的经历;“学力”一般指学习所达到的程度。

54、(2018年中考重庆A卷)下列句中加点词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

55、“按部就班”不能写作“按步就班”。“三部曲”不要写作“三步曲”。

56、“像”和“象”的混淆有一个特殊的历史过程。1964年中国文改会颁发的《简化字总表》中确认“像”简化为“象”,但又说在“像”与“象”意义可能混淆时仍用“像”,这样实际上成了让用字者自行决定该用哪个字。“象......一样”在20世纪80年代中期之前是通行的规范用法,胡乔木同志1986年建议将它统一改为“像......一样”,国家语委在1986年重新发表的《简化字总表》中将“象”与“像”彻底分开,“象......一样”以及类似的用法从此就不正确了。

57、1“增值”用于指资产时,不要写作“增殖”。

58、“形”与“型”。如“蟹型建筑”应为“蟹形建筑”。“形”的本义指形体、形象,也可指形状、样子、实体,还可指表现、显露,如“形影不离”“字形”“地形”“图形”“圆形”“喜形于色”。“型”的本义是指铸造器物的模子,引申出式样、类型、楷模、法式的意思,如“新型”“型号”。“原形”是指原来的形状,引申为本来的面目,如“原形毕露”。“原型”特指文艺作品中塑造人物形象所依据的现实生活中的人。

59、据向北京天文台有关研究人员了解:夜间零时左右习惯称为“子夜”;2时至4时称作“凌晨”;4时过后称作“拂晓”。

60、C.从小性格孤僻的她,自从参加学校的社团活动以后,渐渐变得豁然开朗了。

61、没有“安祥”的写法。“安详”不能写作“安祥”。“翔实”与“详实”可通用,提倡用“详实”。

62、D.被雨水打湿的蝴蝶,白得像一片小雪花,轻柔纤细,楚楚动人。(可怜)

63、(词语擂台)下面是小华写给学弟学妹们的一段话,填入横线处的词语,最符合语境的一项是()

64、D.他毕业后米到贫穷落后的家乡任教,一年到头兀兀穷年,奉献自己的芳华。

65、“该”。如“该工厂”“该学校”中的“该”,是旧时的公文用语,现代的公文已很少用,发稿中提倡使用“这个工厂”“那所学校”这样的通俗写法。

66、1“振”与“震”。“振动”主要指“动”。“震动”主要指“震”。“震惊”用“震”不用“振”。“振”还表示奋起的意思,如“振作”、“振兴”、“振奋精神”。“震撼”不要写作“震憾”。

67、“首当其冲”不是指“首要位置”、“领头作用”等意思,而是指最先受到攻击或遭遇灾难,如:“洪水袭来,这个村首当其冲”是正确的,“在文化建设方面,北京首当其冲”是错误的。

68、“暄”指阳光温暖,“喧”指大声说话,“寒暄”是指见面时问寒问暖,而不是指声音很大。“寒暄”不能写作“寒喧”。

69、“事迹”不能误写作“事绩”,没有“事绩”这个词。

70、 “骛”是指纵横奔驰,也指追求。“鹜”是指鸭子。“好高骛远”、“趋之若鹜”中的“骛”、“鹜”不是相同的字。

71、A.南海可燃冰的成功开采,意味着中国在清洁能源开发领域取得了前所未有的成就。

72、 “一年之计在于春”不要写作“一年之季在于春"。

73、有声有色用作联合式;作定语、状语、补语;形容说话、表演等。

74、 “零”和“另”。“零件”、“零售”、“零散”、“零碎”的“零”不要简化写成“另”。

75、C.生活中正因为有了这种精益求精、锲而不舍的精神,人才会变得更优秀。

76、 “厉害”与“利害”。“利害”主要指利益、损害等意思,不要把“这个人很厉害”写成“利害"。

77、“会合”与“汇合”。都表示聚集,但“会合”含有一些相会、见面的意思,如“两军会合”。“汇合”没有相会、见面的意思,而且多用于水流聚集或类似的喻义。

78、 “竿”与“秆”。“竿”指竹竿,所组词汇与竹子原料有关。“钓竿”己很少用竹子做,但仍沿用“竿”字。“秆”是指某些植物的茎,“秸秆”、“麦秆”不要写作“秸杆”、“麦杆”。

79、生活就是99个回合,①生活就是不断面对新的挑战。当你一帆风顺、②_的时候,切勿得意,切勿大意。几个回合的胜利并不可靠。生活还有90多场考验,当你③__、悲观丧气的时候,切勿_④ ,几个回合的碰壁又算得了什么,后边还有90多个机会。

80、1“增值”用于指资本时,不要写作“增殖”。

81、“练”与“炼”。“练”字与丝有关,如“简练”“洗练”是指文字像白绸子一样干净、没有杂物。“炼”与火有关,与加热有关,如“修炼”原来就与炼丹有关。“练字”有练习的意思,“炼字”是指创作诗文时用心思琢磨用字。“精练”指文字简洁,“精炼”有精心提炼的意思。“体育锻炼”不能写作“体育锻练”。

82、 “度”与“渡”。“度”是指从一个点到另一个点,“渡”是后生的字。在使用中,用于与时间相关的意义时,一般用“度”,如“度过这段时光”、“欢度国庆"、“虚度年华”、“度过暑假”。用于与空间相关的意义时,用“渡”。如用于有人为因素的意义,用“渡”。没有人为的因素,则用“度”。“渡过难关”、“过渡时期”的“渡”有“由此到彼”的引申义,带有比喻的性质,所以用“渡”。“度汛”,没有人为的因素,所以用“度”。

83、“复”不是“覆”的简化字。凡有“遮盖”“翻转过来”意思的词语都用“覆”,如“覆盖”“覆灭”等,不用“复”。

84、A.乌鲁木齐市荒山绿化、水系改造等工程在不断推进,原来布满沙砾、寸草不生的乌拉泊燕南荒山万象更新,不久将实现绿色全覆盖。

85、(2018年中考湖北黄石卷)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86、1“学历”与“学力”。“学历”一般指(在校)学习的经历。“学力”一般指学习所达到的程度。

87、宋·岳珂《英光堂帖赞》:“永之法,妍以婉,(米)芾之体,峭以健。马牛其风,神合志通;彼妍我峭,惟妙惟肖。”

88、“憾”是指失望、不满足。“震撼”不要写作“震憾”。这个词经常用作“震撼人心”,不要因为与“人心”有关就写成“震憾”。

89、“忌妒”和“嫉妒”是同义词,现在常说常用的是“忌妒”。

90、月、日在专项名词中的用法。月、日之间,如果涉及一月、十一月、十二月,应加“”(间隔号),不用“.”(齐线墨点)。

91、 “界限”与“界线”。“界限”主要用于抽象事物,表示限度、尽头。“界线”主要用于具体事物。

92、(解析)试题分析:A.惟妙惟肖:形容描写或模仿得非常逼真。可以用来形容表演或者文字、书画作

93、A.站在景山的高处望故宫,重重殿字,道道宫墙,错综相连,而井然有序。

94、A.校展览会惟妙惟肖地展示了19套校服,勾起了许多人的回忆。

95、“权利”和“权力”的含意不完全相同。“权力”经常做“行使”“使用”等的宾语,而“权利”经常做“享受”“享有”等的宾语,二者不能互换。“权力”可构成“权力机关”“权力部门”,而“权利”则不能。

96、“国是”与“国事”。“国是”的“是”,有“正确”的意思,使用范围比较窄,“共商国是”。“国事”指国家的大事、政事,在句子中可用作定语,如“国事访问”,也可作宾语,如“关心国事”。

97、1“生”与“身”。“终生”多用在事业上,如“终生当医生”“终生禁驾”;“终身”多指切身的事,如“终身受益”。“亲生”指有生育关系的,如“亲生子女”;“亲身”指自己,如“亲身经历”。“出生”指生下来,如“出生于1995年”;“出身”指个人早期的经历和身份,如“出身农民家庭”。

98、“备加”“倍加”“备受”“倍受”都是可用的词,其中“倍”与“备”主要区别在所表示的程度不同。“倍”指加倍,有更加、格外的意思,如“信心倍增”“倍感亲切”“倍思亲”。“备”是表示完全,有极而言之的意思,如“艰苦备尝”“关怀备至”“备受欢迎”“备受青睐”。

99、C.电影《战狼2》以抑扬顿挫的情节和宏伟壮观的场面掀起了全民观影热潮。

100、“诵读”不能写作“颂读”。没有“颂读”这个词。

101、“谜团”不要写作“迷团”。“一个谜”不要写成“一个迷”。

102、(2)从看日出的过程中,我们感觉到蒸蒸日上的朝气,感觉到生命的活泼,感觉到从绝望黑夜进入希望黎明的______(熠熠生辉五光十色柳暗花明)。

103、“截止”“截止到”与“截至”。“截止”“截止到”是某过程停止、终止;“截至”是到某过程的某个时候。“截止今天”是错误的用法,正确的用法是“截至今天”或“截止到今天”。

104、(2018年中考湖南岳阳卷)依次填入下列句子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项是(  )

105、D.重庆两江新区城市建设发展迅速,短短几年时间,一座座高楼鳞次栉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