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别诗名句赏析(文案精选71句)

短句网
评论 2023-10-24 10:28:23 浏览59

送别诗名句赏析

1、如:王勃的《送杜少府之任蜀州》:“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诗人一改以往送别诗黯然销魂的感伤情调,格调高昂,气象壮阔,雄浑豪放。把离别这件事看得很超脱,唱出了豪迈的歌声。

2、B.颔联中的“天涯宦迹左迁多”是诗人对皇甫汸的开导之词:做官被贬是常有的事,大可不必介意。此句表达了对友人被贬谪的失意之情的宽慰。(送别诗名句赏析)。

3、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4、(赏析)这是一首七言律诗。这是古代酬赠诗中的名篇。

5、(2)本诗前两联是如何写景的?对表达情感有何作用?

6、       离恨做成春夜雨。添得春江,划地①东流去。弱柳系船都不住。为君愁绝听鸣橹。

7、颈联用怎样的艺术手法表达出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8、A.开篇用典,表达出作者对杨君才华的欣赏。作者热情接待,而杨君却归家心切。

9、D.本诗以送别为题,着重描写离别场面、路途遥远,抒写与王詹叔的离别之情。

10、D.词的结尾两句,怀念过去与李正之雪中赏梅的情景,表达对友谊的珍惜与赞美。

11、A.首联扣题,点明了送别的时令、地点、天气以及友人要去的地方。

12、赏析:第三句故设一问,造成转折之势,为下句抒情作准备;结尾一句既抒发了离情,又不流于直露,余味深长,言有尽而意无穷。

13、(2)诗歌的最后十二句表现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请结合全诗简要分析。

14、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王勃送《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15、蕃汉断消息,死生长别离。——张籍《没蕃故人》

16、(2)请赏析两首诗结尾两句表达效果的共同点。

17、沉舟侧畔,有千帆竞发;病树前头,正万木皆春。他从白诗中翻出这二句,反而劝慰白居易不必为他的寂寞、蹉跎而忧伤,对世事的变迁和仕宦的升沉,表现出豁达的襟怀。

18、译文:巍巍长安,雄踞三秦之地;渺渺四川,却在迢迢远方。你我命运何等相仿,奔波仕途,远离家乡。只要有知心朋友,四海之内不觉遥远。即便在天涯海角,感觉就像近邻一样。岔道分手,实在不用儿女情长,泪洒衣裳。

19、B.李正之即将远赴蜀地担任要职,作者满含深情地称许友人才华出众,巨笔如椽。

20、E.词的上片写自我悲痛心情的缘起,并扩展到不能自已的情状;下片写送别时复杂难遣的悲情。全词语言沉郁苍凉,抒情曲折委婉,令人慨叹。

21、(注)①本诗作于开成4年(839),当时杜牧在宣州(今安徽宣城)为官,即将离任回京;在宣州任判官的裴坦中进士不久,要前往舒州(今安徽潜山)。②九华山:在池州青阳西南,为宣州去舒州的必经之处。③清弋江:长江下游支流,在宣州城西。

22、B.诗中用“下却”“摧却”两个动词来描述鲁仲连,突出重点又简洁有力。

23、(注)①杜顗(yǐ):杜牧之弟。大和八年,“李d”领袖李德裕罢相,出为镇海节度使(治所在润州),辟杜顗试协律郎,担任巡官。诗中“知音”“丞相”皆指李德裕。②韦弦佩:《韩非子•观行》:“西门豹之性急,故佩韦以自缓;董安于之性缓,故佩弦以自急。”③玳瑁簪:以玳瑁甲制作的发簪。④上元:县名,唐代隶属润州,在今南京市。⑤谢安:东晋名相,在淝水之战中以少胜多击败前秦大军,建立了不朽功勋。谢安之坟在上元东南十里。

24、(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25、从风格上来看,送别诗分为两类:伤感型和豪迈型。

26、《送友人》:“青山横北郭,白水绕东城。此地一为别,孤蓬万里征。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挥手自兹去,萧萧班马鸣。”,青年李白,与友相别,虽然依依惜别,依然志向不改,即便是犹如孤蓬漂泊不定,也有朋友默默惦念之情,当以自勉。

27、(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28、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李白:《送孟浩然之广陵》

29、细细感知、回味之余,我们会发觉,《送别》的意象和语言,延续了古典送别诗的一贯形式与格调。

30、  这是许浑在宣城送别友人后写的一首诗。这首诗前后两联分别由两个不同时间和色调的场景组成。前联以青山红叶的明丽景色反衬别绪,后联以风雨凄其的黯淡景色正衬离情,笔法富于变化。而三两句分别点出舟发与人远,四两句纯用景物烘托渲染,则又异中有同,使全篇在变化中显出统一。

31、不分②桃花红似锦,生憎③柳絮白于棉。剑南春色还无赖,触忤愁人到酒边。

32、A.本诗以时间词为标识,表达了作者寄寓蜀地时较为复杂、微妙的思想感情。

33、秋波落泗水,海色明徂徕。飞蓬各自远,且尽手中杯。

34、(2)本诗蕴含作者丰富的情感,请结合诗句赏析。

35、取次花丛懒回顾,半缘修道半缘君。——元稹《离思五首·其四》

36、(注释)①邓剡,南宋词人,追随文天祥抗元。南宋灭亡后被俘,与文天祥一起被押赴北上,因病重被留在金陵就医,此词当作此时。②铜雀,指铜雀台,杜牧诗有“铜雀春深锁二乔”句,这里指南宋灭亡后,皇后嫔妃都被元兵掳往北方。③金人,铜人,传说东汉亡后,魏明帝把长安建章宫前的铜人运往洛阳,在迁运时,铜人眼里流出泪水。

37、       隋堤②三月水溶溶。背归鸿。去吴中。回首彭城③,清泗与淮通④.寄我相思千点泪,流不到,楚江东。

38、A.诗的开篇写李剑州,从“高义”和“寥落”生发出热情歌颂他“能化俗”的政绩和为他的“未封侯”而鸣不平这两层意思。

39、    水天空阔,恨东风,不借世间英物。蜀鸟吴花残照里,忍见荒城颓壁。铜雀②春情,金人③秋泪,此恨凭谁雪?堂堂剑气,斗牛空认奇杰。

40、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沈沈楚天阔。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

41、C.诗歌尾联表达了诗人对朋友取得卓越政绩、仕途腾达的期许,首尾呼应,总括全诗。

42、(2)后人评价本诗“小题大作,托兴深远”,请简要概括诗人表达了哪些情感?

43、    两河萧瑟惟狐兔,问当年、祖生⑤去后,有人来否?多少新亭挥泪⑥客,谁梦中原块土?算事业、须由人做。应笑书生心胆怯,向车中、闭置如新妇。空目送,塞鸿去。

44、(1)下列对这首词的赏析,不恰当的两项是   

45、诗意慰勉勿在离别之时悲哀。起句严整对仗,四句以散调承之,以实转虚,文情跌宕。

46、(2)本词写送行而不流于感伤,全词“似悲实旷”,请结合词句谈谈你的理解。

47、(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48、古人外出,有的访亲寻友,有的贩运经商,有的进京赶考,有的从军戍边,有的异地为官,有的告老归乡,贬谪升迁,生离死别,难以一然而,无一例外的是离别愁绪,积郁悱恻,忧思愁苦,感慨万千。

49、注:离歌:离别之歌。关城:潼关、函谷关。御苑:皇家的宫苑。砧声:捣制寒衣的声音。

50、C.不管烟波与风雨,载将离恨过江南。(郑文宝《柳枝词》)

51、醉别复几日,登临遍池台。何时石门路,重有金樽开。

52、一瓢浊酒尽余欢,今宵别梦寒。(李叔同:《送别》)劝君更进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回答者:清风厌倦漂泊-举人四级11-3020:09送别(唐)王维下马饮君酒,问君何所之。

53、A.“红玉阶前”的一“问”,表明了作者对友人辞官的疑惑和关切。

54、寄语红桥桥下水,扁舟何日寻兄弟?行遍天涯真老矣。愁无寐,鬓丝几缕茶烟里。

55、B.颈联上句想象侯中丞流放康州后,将凭借其才华在军营中一展身手,赢得军士爱戴,表达了作者对他的期许。

56、(3)“秋来相顾尚飘蓬,未就丹砂愧葛洪(东晋道士,入罗浮山炼丹)。痛饮狂歌空度日,飞扬跋扈为谁雄。”这是杜甫在当时为李白写下的一首《赠李白》。结合诗句的内容,比较这两首诗在情感上的相同点和不同点。

57、D.这首送别诗把叙事、议论、写景有机地交融于一体,语言直白浅显,情感真挚动人。

58、C.颔联暗用典故,借李广率少量骑兵智退匈奴的典故来刻画韩将军形象。

59、(2020•江苏卷)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下面小题。

60、A.本词为送友人范廓之而作,起句点明离宴,叹人生离别本属无可奈何之事。

61、浮云像游子一样行踪不定,夕阳徐徐下山,似乎有所留恋。

62、(注)①把:握,执。②岘首山,在襄阳。③耆旧:年高望重的人。④姓庞人:指庞德公,汉末襄阳高士。

63、(2)作者在诗中是如何表达李馀喜悦心情的?请结合诗句分析。

64、D.“盘根”喻难办之事,“发硎刀”喻其杰出才干,尾联的意思是希望友人到任后能施展才华,取得良好政绩。

65、堪笑一叶漂零,重来淮水,正凉风新发。——文天祥《酹江月·和友驿中言别》

66、那彻夜流溢的烛泪,都在为男女主人公离别而伤心,从侧面表现了诗人不忍分离的笃挚感情。  

67、B.“踟躇”两句叙写分别时的情景,表达了离别时的迟迟不舍及匆匆离别的遗憾。

68、(2)本诗尾联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情感?请简要分析。

69、A.“东北看惊诸葛表”,借用诸葛亮上表出师的典故,勉励友人报国立功。

70、C.“蜀道登天”,化用李白“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表达对友人的担忧,望其早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