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原文及注释(文案精选48句)

短句网
评论 2023-10-24 10:26:18 浏览59

论语原文及注释

1、(注释)①雍:孔子的学生,姓冉,名雍,字仲弓。②佞(ning):能说会道,有口才。③御:防御,对付。①口给(ji):给,足。口给指嘴巴很管用,说话伶牙利齿,也就是“佞”的意思。

2、孔子在这里谈到对艺术的评价问题。他很重视艺术的形式美,更注意艺术内容的善。这是有明显政治标准的,不单是娱乐问题。(论语原文及注释)。

3、(译文)林放问什么是礼的根本。孔子回答说:“你问的问题意义重大,就礼节仪式的一般情况而言,与其奢侈,不如节俭;就丧事而言,与其仪式上治办周备,不如内心真正哀伤。”

4、2?10子曰:“视其所以观其所由察其所安人焉廋(4)哉?人焉廋哉?”

5、1?13有子曰:“信近(1)于义言可复(3)也;恭近于礼,远(4)耻辱也;因(5)不失其亲,亦可宗(6)也。”

6、译文:子贡请教孔子:“师(子张)与商(子夏)两个人谁更好一些?”孔子说:“师的言行过于激进,商则稍显不足。”子贡说:“那么师要好一点吗?”孔子说:“过度与不足同样不好。”

7、(译文)孔子说:“君子没有什么可与别人争的事情。如果有的话,那就是射箭比赛了。比赛时,先相互作揖谦让,然后上场。射完后,又相互作揖再退下来,然后登堂喝酒。这就是君子之争。”

8、(译文)孔子说:“早晨得知了道,就是当天晚上死去也心甘。”(论语原文及注释)。

9、(译文)有子说:“孝顺父母,尊敬兄长却喜欢冒犯上司的人,是很少的;不喜欢冒犯上司却喜欢造反的人,更是从来没有过。君子致力于根本,根本确立了,道德原则就会形成。孝顺父母,尊敬兄长,这就是实行仁道的根本吧!

10、舜有臣五人,而天下治。武王曰:“予有乱臣十人。”孔子曰:“才难,不其然乎,唐虞之际,於斯为盛,有妇人焉,九人而已。三分天下有其以服事殷,周之德,其可谓至德也已矣。”

11、翻译:孔子说:“口里不说而心里记住它,学习从不满足,教导别人从不厌倦,这些事情我做到了哪些呢?”

12、廋(sōu):隐藏,隐瞒,可以理解为掩盖。

13、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学而》)

14、他的聪明可以赶得上,他的愚笨别人赶不上。”子曰:“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

15、原宪问什么叫耻辱。孔子说:“伍家政治清明,做官领库禄;国家政治黑暗,也做官领俸禄,这就是耻辱”原宪又问:“好胜、自夸、怨恨和贪婪这四种毛病都没有,可以称得上仁吗?”孔子说:“可以说是难能可贵,至于是否是仁,我就不能断定了。”

16、(1)杞:春秋时国名,是夏禹的后裔。在今河南杞县一带。

17、(1)何有:全意为“何难之有”,即不难的意思。

18、(注释)①女:即“汝”,你。②愈:更,胜过。③望:比

19、译文:孔子说:“只学习不思考,就会迷惑;只空想而不学习,就会有害。”

20、(译文)孔子对子贡说:“你和颜回两个相比,谁更好一些呢?”子贡回答说:“我怎么敢和颜回相比呢?颜回听说一件事就可以类推出十件事,我听说一件事不过类推出两件事罢了。”孔子说:“是不如他,我和你都不如他啊!”

21、(译文) 孔子到了太庙,每件事都要问。有人说:“谁说此人懂得礼呀,他到了太庙里,什么事都要问别人。”孔子听到此话后说:“这就是礼呀!”

22、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雍也》

23、(2)骍且角:骍:音xīn,红色。祭祀用的牛,毛色为红,角长得端正。

24、孔子说:“君子没有什么可与别人争的事情。如果有的话,那就是射箭比赛了。比赛时,先相互作揖谦让,然后上场。射完后,又相互作揖再退下来,然后登堂喝酒。这就是君子之争。”

25、译文:我十五岁开始立志做学问,三十岁能自立于世,四十岁遇事能不迷惑,五十岁的

26、(译文)孔子参加国君祭祀典礼时分到的肉,不能留到第二天。祭祀用过的肉不超过三天。超过三天,就不吃了。

27、(注释)弟子:指学生或年纪幼小的人。入则孝,出则弟:"入"指"入父宫",即到父母的房间里去;"出"指"出己宫",即走出自己的房间与兄弟相处。亲仁:亲近有仁德的人。

28、zǐyuēshīsānbǎiyìyányǐbìzhīyuēsīwúxié

29、  子曰:“君子博学于文,约之以礼,亦可以弗畔矣夫。”

30、(大意)孔子说:“作为一个人不讲仁德,怎么对待礼仪制度呢?一个人不讲仁德,怎么对待乐呢?”

31、(译文)子贡说:"贫穷而不去巴结人,富有而不骄傲奢侈,这种人怎么样?"孔子说:"这也算可以了。但是还不如虽贫穷却乐于道,虽富裕而又好礼之人。"子贡说:“《诗经》上说,‘要像对待骨、角、象牙、玉石一样,切磋它,琢磨它’,精益求精,就是讲的这个意思吧?”孔子说:"赐呀,现在可以和你谈论《诗经》了,因为你能从我已经讲过的话中领会到我还没有说到的意思,举一反三了。"

32、(译文)孔子说:“君子说话要谨慎,而行动要敏捷。”

33、朋:上古朋和友是有区别的;同门(师)为朋,同志为友。

34、(1)温故而知新:故,已经过去的。新,刚刚学到的知识。

35、  哀公问社于宰我,宰我对曰:“夏后氏以松,殷人以柏,周人以栗,曰使民战栗。”子闻之,曰:“成事不说,遂事不谏,既往不咎。”

36、(大意)孔子说:“用道德来治理国家,自己就会像北极星一样,处于一定的位置,群星环绕着它。”

37、(译文)孔子说:“仁难道离我们很远吗?只要我想达到仁,仁就来了。”

38、(注释)(1)师挚之始:师挚是鲁国的太师。“始”是乐曲的开端,即序曲。古代奏乐,开端叫“升歌”,一般由太师演奏,师挚是太师,所以这里说是“师挚之始”。(2)《关睢》之乱:“始”是乐曲的开端,“乱”是乐曲的终了。“乱”是合奏乐。此时奏《关睢》乐章,所以叫“《关睢》之乱”。

39、鲁哀公问宰我,土地神的神主应该用什么树木,宰我回答:“夏朝用松树,商朝用柏树,周朝用栗子树。用栗子树的意思是说:使老百姓战栗。”孔子听到后说:“已经做过的事不用提了,已经完成的事不用再去劝阻了,已经过去的事也不必再追究了。”

40、曾子曰:“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

41、zǐgòngyuēpínérwúchǎnfùérwújiāohérúzǐyuēkě

42、择其善者而从之:“善者”古义:优点,今义:善良的人

43、(注释)①漆雕开:孔子的学生,姓漆雕,名开,字子开。②吾斯之未能信:是“吾未能信斯”的倒装,“之”是用来倒装的同。信,信心。斯,代词,指孔子让他出仕这件事。

44、1?9曾子曰:“慎终(1)追远民德归厚矣。”

45、(5)朋:上古朋和友是有区别的:同门(师)为朋,同志为友。

46、弟:同“悌(tì)”,弟弟尊敬、善事兄长称为“悌”。

47、(译文)孔子说:“父母在世,不要离家远行。如果非远行不可,也必须有一定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