岑参的诗风
1、1今朝有酒今朝醉,明日愁来明日愁。——自遣
2、上阕最后两句是什么意思?它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情感?
3、(命题立意)本题考查考生鉴赏文学作品的能力。能力层级为D级。
4、可以说,是时代造就了边塞诗这一特殊的派别,为才情横溢,立志报国的诗人提供了展示才华的舞台(岑参的诗风)。
5、媪曰:“唤宁姑来。”婢应去。良久,闻户外隐有笑声。媪又唤曰:“婴宁,汝姨兄在此。”户外嗤嗤笑不已。婢推之以入,犹掩其口,笑不可遏。媪嗔目曰:“有客在,咤咤叱叱,是何景象!”女忍笑而立。生揖之,媪曰:“此王郎,汝姨子,一家尚不相识,可笑人也。”问:“妹子年几何矣?”媪未能解。生又言之,女复笑,不可仰视。┅┅生无语,目注婴宁,不遑他瞬。婢向女小语云:“目灼灼贼腔未改。”女又大笑,顾婢曰:“视碧桃开未。”遽起,以袖掩口,细碎步而出。至门外,笑声始纵。
6、③、边塞诗:盛唐时期的边塞诗,豪迈奔放、一往无前,代表人物如高适、岑参;而宋代的边塞诗更多地表现出报国无门的愤懑压抑以及归家无望的哀伤,代表人物如范仲淹。边塞诗歌的特点在于从不同角度展现时代的风貌,鉴赏时应首先把握时代的特征,然后推敲作品中蕴含的不同思想感情。如岑参的《逢入京使》:"故园东望路漫漫,双袖龙钟泪不干。马上相逢无纸笔,凭君传语报平安。"反映戍边将土思亲的心曲,事情虽小,情意却深。
7、 岑参早期诗歌多为写景、抒怀及赠答之作。山水诗风格清丽俊逸,颇近何逊,但语奇体峻,意境新奇;感伤不遇,嗟叹贫贱的忧愤情绪也较浓。
8、词上半阕的景物描写对全词的感情抒发起了什么作用?请结合内容分析。(5分)
9、仔细品味,这里面隐约可以看到空虚无聊的一面,他只是随着上朝队伍进出,听着朝堂上的政议决策,每天的收获也就是沾一身御香而已。这种程式化的生活使他觉得枯燥无味,因此发出了“白发悲花落”的感叹,他不满足于在这碌碌无为的生活中浑浑噩噩地混日子,他羡慕搏击晴空、高翔万里的大鸟,“青云羡鸟飞”。
10、高适(约704年-约765年),唐代著名的边塞诗人,高适与岑参并称“高岑”,其诗笔力雄健,气势奔放,洋溢着盛唐时期所特有的奋发进取、蓬勃向上的时代精神。后人又把高适、岑参、王昌龄、王之涣合称“边塞四诗人”。
11、例句:“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遥望洞庭山水色,白银盘里一青螺。”(刘禹锡的《望洞庭》)
12、这是岑参的《寄左省杜拾遗》。这里的杜拾遗,就是杜甫。岑参与杜甫在公元757年至758年初一同供职于朝。岑任右补阙,属中书省,居右署;杜任左拾遗,属门下省,居左署,故称左省。“拾遗”和“补阙”都是谏官。他们既是同僚,又是诗友,这是他们的唱和之作。他们曾和王维一起唱和贾至的《早朝大明宫呈两省僚友》,完美的展现了皇宫的豪华气派以及百官早朝时严肃隆重的场面。
13、 陶渊明——田园诗之大家。因"不为五斗米折腰"而辞官归隐,表现不与黑暗现实同流合污反抗精神。讴歌田园风光,把美丽朴素地田园风光与黑暗污浊地仕途生活加以鲜明地对比,有力地揭露和批判了佳途地虚伪。亲自参加生产劳动,接近劳动人民,歌颂劳动。在《咏荆何》、《读山海经》中,诗人通过对古代英雄战斗精神地颂扬,反映了诗人自己反抗黑暗现实地思想,表现了他"金刚怒目式"的一面。说明他没有忘怀现实,也没有放弃他的伟大理想。
14、分析高考题目涉及的考点,对我们有什么启示?
15、①这三句是追忆当年军中的生活。博,古代的一种棋戏。
16、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乌衣巷
17、相比起高适诗作广阔的内容和深刻的思想,岑诗显得较为单他的作品缺乏高适广阔的视角和关怀黎民百姓的情怀,这与岑参出身官宦世家的背景不无关系.岑参祖上以文墨致位宰相,后虽两遭变故,家道中落,但早年孤贫并未使他接近下层人民,而往日三代为相的富贵显赫在岑参心灵深处亦难以洗刷,故岑参建功立业之心尤为强烈.因此,岑诗中常有一种昂扬的情绪
18、高阁逼诸天,登临近日边。晴开万井树,愁看五陵烟。槛外低秦岭,窗中小渭川。早知清净理,常愿奉金仙。
19、张九龄(678年-740年),唐朝一位有胆识、有远见的著名政治家、文学家、诗人、名相。他的五言古诗,诗风清淡,以素练质朴的语言,寄托深远的人生慨望,对扫除唐初所沿习的六朝绮靡诗风,贡献尤大。有《曲江集》。誉为“岭南第一人”。
20、罗隐(833年-909年),唐末五代时期诗人、文学家、思想家。
21、卢纶(739-799年),唐代诗人,大历十才子之一。卢纶的诗,以五七言近体为主,多唱和赠答之作。但他在从军生活中所写的诗,如《塞下曲》等,风格雄浑,情调慷慨,历来为人传诵。
22、古诗鉴赏分局部题与整体题;局部题涉及炼字、炼句、语句理解等;整体题涉及全诗的手法、内容、主题、感情、情感变化等。
23、④、咏怀诗:如果说写景诗是借景来抒情的话,咏怀诗的特点就是即事抒怀。作者往往因一事而有感,发而成诗,即为抒怀。鉴赏这类诗词,首先要了解作者写的是什么事,然后体味作者抒发了什么样的情怀。李商隐《夜雨寄北》"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诗的开头两句以问答的形式和对眼前环境的叙写--这就是"即事",阐发了孤寂的情怀和对妻子深深的怀念--这就是抒怀,后两句设想来日重逢谈心的欢悦,反衬今夜的孤寂,这是进一步抒怀。
24、柳永词风的缠绵悱恻;黄庭坚词风的流畅自然;秦观词风的情真意切;
25、 裴休是个了不得的人物。裴休,河东闻喜(今山西省闻喜县)人,比杜牧大12岁,在政治上比杜牧成熟,历任多职后成为宰相,颇有政绩,是唐朝名相、书法家。
26、韩愈(768年-824年),唐代杰出的文学家、思想家、哲学家,政治家。韩愈是唐代古文运动的倡导者,被后人尊为“唐宋八大家”之首,与柳宗元并称“韩柳”,有“文章巨公”和“百代文宗”之名。后人将其与柳宗元、欧阳修和苏轼合称“千古文章四大家”。
27、韩愈(768年—824年),唐代杰出的文学家、思想家、哲学家,政治家。韩愈是唐代古文运动的倡导者,被后人尊为“唐宋八大家”之首,与柳宗元并称“韩柳”,有“文章巨公”和“百代文宗”之名。后人将其与柳宗元、欧阳修和苏轼合称“千古文章四大家”。
28、描写手法:白描渲染烘托虚实结合联想和想象6衬托:分为正衬和反衬7对比(色彩对比)动静结合:以动衬静、以声衬静、动静结合(有动有静)细节描写点面结合移步换景
29、戴叔伦(约732--约789),唐代诗人,其诗多表现隐逸生活和闲适情调,论诗主张"诗家之景,如蓝田日暖,良玉生烟,可望而不可置于眉睫之前"。戴叔伦的诗,体裁形式多样:五言七言,五律七律,古体近体,皆有佳作。
30、②、咏物诗:咏物诗的特点是托物言志。鉴赏咏物诗,一定要注意把握作者在描摹事物中所寄托的感情。有些咏物诗的感情表达比较含蓄,更需要我们在读解时用心体味。如于谦的《石灰吟》:"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粉骨碎身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这首诗的价值就在于处处以石灰自喻,表达自己为国尽忠,不怕牺牲的意愿和坚守高洁情操的决心,咏石灰就是在歌咏自己光明磊落的襟怀和崇高清白的人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