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渊明的田园诗七言绝句
1、杨炯(650—693),其名句为“宁为百夫长,胜作一书生”,曾被贬到四川梓州任司法参军,现存诗三十余首。其五古《和石侍御山庄》可选入田园诗中,诗为:(陶渊明的田园诗七言绝句)。
2、“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此二句均为写人——“浣女”、“渔夫”的活动的画面。诗人采用了“未见其人,先闻其声”的写法。
3、译文:老友备好了黄米饭和烧鸡,邀我做客到他朴实的田家。村子外边是一圈绿树环抱,郊外是苍翠的小山包平斜。推开窗户迎面是田地场圃,把酒对饮闲聊着耕作桑麻。等到九月重阳节的那一天,再一次来品尝菊花酒好啦!
4、舂秫作美酒,青霭入看无,言息其庐,抱恨如何。自我抱兹独。
5、芳与泽其杂糅兮,唯昭质其犹未亏。——七言·出自先秦·屈原《离骚》
6、荒城临古渡。人生若寄,说彼平生,邈不可追。
7、二之日其同,载缵武功。言私其豵,献豜(7)于公。
8、③词:又称为诗余、长短句、曲子、曲子词、乐府等。其特点:调有定格,句有定数,字有定声。字数不同可分为长调(91字以上)、中调(59~90字)、小令(58字以内)。词有单调和双调之分,双调就是分两大段,两段的平仄、字数是相等或大致相等的,单调只有一段。词的一段叫一阙或一片,第一段叫前阙、上阙、上片,第二段叫后阙、下阙、下片。
9、暮从碧山下,山月随人归。却顾所来径,苍苍横翠微。相携及田家,童稚开荆扉。绿竹入幽径,青萝拂行衣。欢言得所憩,美酒聊共挥。长歌吟松风,曲尽河星稀。我醉君复乐,陶然共忘机。
10、六月食郁及薁,七月烹葵及菽。八月剥枣,十月获稻。
11、从小没有投合世俗的气质,性格本来爱好山野。
12、储光羲的这首《玉真公主山居》与李白、王维的风格迥异,清新曼妙,宛如一池清水,一朵莲花,看不出任何政治色彩或个人崇拜的迹象,这也看出储光羲不慕权贵、洁身自好的高贵品格。可见三人与玉真公主的交往非同一般。
13、松风吹解带,山月照弹琴。君问穷通理,渔歌入浦深。
14、余家贫,耕植不足以自给。幼稚盈室,瓶无储粟,生生所资,未见其术。亲故多劝余为长吏,脱然有怀,求之靡途。会有四方之事,诸侯以惠爱为德,家叔以余贫苦,遂见用于小邑。于时风波未静,心惮远役,彭泽去家百里,公田之利,足以为酒。
15、他描绘的是常景。茅舍草屋、榆柳桃李、南山原野、犬吠鸡鸣,这些在高贵的世族文人看来,也许是难登大雅的,诗人却发现了蕴含其中的朴质、和谐、充满自然本色情趣的真美。
16、储光羲为什么不象其他盛唐诗人那样,致力于七言歌行或近体诗的创作,而要把自己的才华和精力投放到朴拙质奥的五言诗的创作呢?他并非只此一付笔墨,一种腔调。在他的集子中,既有雄浑苍凉的《登戏马台作》,也有风情旖旎的《蔷薇篇》;《洛阳道五首》中有千金买剑的游侠,走马鸣鞭的五陵公子,《同武平一员外游湖五首》中也表现了高歌欢舞、挥觥赋诗的豪兴。假如单看这些诗,谁能不说他是一个典型的盛唐诗人呢?然而这些只是偶尔一见而已。储光羲好象有意写下这些篇章,证明他并不缺乏风流才调和锦心绣口,同时也就以他那压倒多数的五言古诗,显示了他的美学追求。
17、____陶渊明《归园田居·其三》十里西畴熟稻香,槿花篱落竹丝长,垂垂山果挂青黄。____范成大《浣溪沙·江村道中》四海无闲田,农夫犹饿死。
18、在这里,高适将归隐与出仕并列之后毫不犹豫地选择后者,丝毫不掩饰自己对功名利禄的强烈渴求,体现出中国历代士子的本原。
19、欲投人处宿!既见其生,白首无成,解颜劝农人。夙晨装吾驾,念子实多,奔鲸骇流。
20、王昌龄(698—757),30岁左右进士及第,登第之前曾赴河陇、出玉门,于西北边塞约一年有余,存诗一百八十余首。王昌龄和田园相关的不逾三首,七绝《采莲曲》可算,五绝《灞上闲居》可算,真正可算田园诗者当为《题灞池二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