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写景物的诗句
1、我感觉我就像湖岸积雪之中的一丛梅花绽放了,我还感觉我就像百草一样从春天泥土里萌生。(描写景物的诗句)。
2、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王维《鸟鸣涧》)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
3、 苍苍竹林寺,杳杳钟声晚。——刘长卿《送灵澈上人》
4、萧瑟:寂寞萧条的样子。燎栗:凄凉。若在远行:好象人在远行之中。
5、两行疏柳,一丝残照,万点鸦栖。——刘基《眼儿媚·秋思》
6、岁阴向晼晚,日夕空屏营。物生贵得性,身累由近名。
7、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王之涣《凉州词二首其一》
8、此去经年,应是良辰好景虚设。柳永《雨霖铃寒蝉凄切》
9、范仲淹《渔家傲》八月秋高风怒号,卷我屋上三重茅。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
10、(王昌龄《出塞》)诗中风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11、(杜牧《清明》)寒雨连江夜人吴,平明送客楚山孤。(王昌龄《芙蓉楼送辛渐》)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
12、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羌管悠悠霜满地。
13、裁月镂云:裁:剪裁;镂:雕刻。剪裁明月,雕刻云霞。比喻诗文中辞藻润饰,景物描绘的新巧。
14、天空被夕阳染成了血红色,桃红色的云彩倒映在流水上,整个江面变成了紫色,天边仿佛燃起大火。
15、 举头西北浮云,倚天万里须长剑。——辛弃疾《水龙吟·过南剑双溪楼》
16、《峨眉山月歌》 唐·李白 峨眉山月半轮秋,影入平羌江水流。 夜发清溪向三峡,思君不见下渝州。
17、释义:三万里长的黄河奔腾向东流入大海,五千仞高的华山耸入云霄触青天。
18、残春曲(唐)白居易 禁苑残莺三四声,景迟风慢暮春情。日西无事墙阴下,闲踏宫花独自行。
19、少别华阳万里游,近南风景不曾秋。——《送人游岭南》唐·戴叔伦
20、桃林的尽头就是溪水的发源地,于是便出现一座山,山上有个小洞口,洞里仿佛有点光亮。于是他下了船,从洞口进去了。起初洞口很狭窄,仅容一人通过。又走了几十步,突然变得开阔明亮了。(呈现在他眼前的是)一片平坦宽广的土地,一排排整齐的房舍。
21、岸柳垂金线,雨晴莺百啭。——顾敻《醉公子·岸柳垂金线》
22、云蒸霞蔚:蒸:上升;蔚:聚集。象云霞升腾聚集起来。形容景物灿烂绚丽。
23、楚客醉孤舟,越水将引棹。山为两乡别,月带千里貌。
24、杨柳回塘,鸳鸯别浦。绿萍涨断莲舟路。——贺铸《芳心苦·杨柳回塘》
25、乡下,我四处观望着乡下的风景,乡下到处都是绿油油的田野,到处都是高大的树木,到处都是五颜六色的小花,到处都是绿色的小草。小路边,偶尔有蝴蝶在一簇簇野花中翩翩起舞。泥土散发着清香,我深深地吸了一口气,空气中有一股淡淡的清香味,闻起来舒服极了。
26、 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刘禹锡《望洞庭》
27、南湖春早(唐)白居易风回云断雨初晴,返照湖边暖复明。乱点碎红山杏发,平铺新绿水苹生。翅低白雁飞仍重,舌涩黄鹂语未成。不道江南春不好,年年衰病减心情。
28、(刘长卿《逢雪宿芙蓉山主人》)随风潜入夜,滑物细无声。
29、含光混世贵无名,何用孤高比云月?吾观自古贤达人,功成不退皆殒身。——李白《行路难·其
30、最喜小儿亡赖,溪头卧剥莲蓬。辛弃疾《清平乐村居》
31、臣子恨,何时灭!驾长车,踏破贺兰山缺。岳飞《满江红写怀》
32、 登临吴蜀横分地,徙倚湖山欲暮时。——陈与义《登岳阳楼》
33、五原春色旧来迟,二月垂杨未挂丝。——张敬忠《边词》
34、兽形云不弓势月初三。雁思来天北,砧愁满水南。
35、是处红衰翠减,苒苒物华休。——柳永《八声甘州·对潇潇暮雨洒江天》
36、飞花两岸照船红,百里榆堤半日风。——陈与义《襄邑道中》
37、不须迎向东郊去,春在于门万户中。——卢道悦
38、人间天上:人世社会和神仙世界。指景物极美好的处所。多比喻境遇完全不同。
39、一字无题外,落叶都愁。——张炎《八声甘州·记玉关踏雪事清游》
40、、远与近的结合:看同一景物,观察者所处的方位不同,角度不同,俯视,仰视,远眺,近看,视觉形象会呈现千姿百态,变化万千。从不同角度描写,会使读者对所描写的景物产生更加全面的认识,获得更完美的感受。 如杜牧的《山行》“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生处有人家。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头两句描绘了秋山远景。第一句描写了秋山高远的景象,表现了诗人勇于攀登的精神。第二句描写了秋山中的一个特定场景,在白云浮动的天空下有几户人家隐约可见。后两句描绘了秋山近景。“霜叶红于二月花”一句,生机勃勃,鲜艳夺目,清新刚劲,形象鲜明,给人一种秋光胜似春光的美感。、白描手法:白描,原是中国绘画的传统技法之大致接近西洋画法中的速写或素描,其特点是用简练的墨色线条来勾勒画面,赋形写意,不事烘托,不施色彩。这种画法引入到诗歌的创作中,那就是不用形容词和修饰语,也不用精雕细刻和层层渲染,更不用曲笔或陪衬,而是抓住描写对象,用准确有力的笔触,明快简洁的语言,朴素平易的文字,干净利素地勾画出事物的形状、光暗(声响)等,以表现作者对事物的感受。如温庭筠的《商山早行》“晨起动征铎,客行悲故乡。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槲叶落山路,枳花明驿墙。因思杜陵梦,凫fú雁满回塘”。第二联两句诗,就是六个名词(即六种景物)的组合,没有任何修饰语。它集中地表现了早行的辛苦。在鸡鸣声起,残目未落之时,冒着寒霜上路,可见早行辛苦。写景是诗歌的主要内容,鉴赏诗歌的写景就要从诗人写景的方式入手,这样才能准确把握景物中所寓含的诗人的情感。
41、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秦中花鸟已应阑,塞外风沙犹自寒。王翰《凉州词二首》
42、靖安宅里当窗柳,望驿台前扑地花。——白居易《望驿台》
43、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诗中山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44、 风一更,雪一更,聒碎乡心梦不成。——纳兰性德《长相思·山一程》
45、斑驳陆离:斑驳:色彩杂乱;陆离:参差不一。形容色彩纷杂。
46、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秋波媚》(宋)陆游七月十六日晚登高兴亭望长安南山秋到边城角声哀,烽火照高台。
47、人生长恨水长东。元好问《临江仙自洛阳往孟津道中作》
48、风急桃花也似愁,点点飞红雨。——如晦《楚天遥过清江引·有意送春归》
49、九万里风鹏正举。李清照《渔家傲天接云涛连晓雾》
50、重唱梅边新度曲,催发寒梢冻蕊。——吴文英《金缕歌·陪履斋先生沧浪看梅》
51、 荷叶罗裙一色裁,芙蓉向脸两边开。——王昌龄《采莲曲二首》
52、日出江花红似火,春来江水绿如蓝。——白居易
53、残雪压枝犹有桔,冻雷惊笋欲抽芽。——欧阳修《戏答元珍》
54、情人怨遥夜,竟夕起相思。——张九龄《望月怀远》
55、9)日出江花红似火,春来江水绿如蓝。——白居易
56、这时候万籁无声,只有那暖夜沉默的黑暗将他们团团围着。做巢在蔷薇花和忍冬花丛里的反舌鸟,偶然从小梦里醒过来,唱出一个羞怯清丽的调子。然后,仿佛经过一下慎重的考虑,又是完全地静默了。
57、波涛汹涌:汹涌:水势腾涌的样子。形容波浪又大又急。
58、我住长江头,君住长江尾。——李之仪《卜算子·我住长江头》
59、 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白居易《大林寺桃花》
60、衡山,又名南岳、为中国“五岳”之位于中国湖南省中部偏东南部,据战国时期《甘石星经》记载,因其位于星座二十八宿的轸星之翼,“变应玑衡”,“铨德钧物”,犹如衡器,可称天地,故名衡山。
61、清澈的空气使大地广漠无垠,把它无限地扩展开去。一切都在往远方同去,而且在召唤人们也到大地的蓝色边沿上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