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源于三国演义的成语(文案精选21句)

短句网
评论 2023-10-20 09:28:49 浏览59

出源于三国演义的成语

1、隆中对,三顾茅庐(第三十八回)有远大抱负,高瞻远瞩,励精图治

2、鞠躬尽瘁死而后已:指不辞辛苦,勤勤恳恳,竭尽全力,贡献出全部精神和力量,一直到死为止。出自三国·蜀·诸葛亮《后出师表》:“臣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3、兵贵神速:用兵贵在行动特别迅速。出自《三国志·魏书·郭嘉传》:“太祖将征袁尚及三郡乌丸。……嘉言曰:‘兵贵神速。’” 

4、(解释):调动兵力,派遣将领。泛指调动安排人力。

5、徐庶曾经辅佐刘备大胜曹操。后来,曹操捉得其母,并伪造徐母亲笔信,将徐庶骗去许昌。徐母得徐庶为尽孝而离开刘备后,痛斥徐庶,并上吊身亡以绝徐庶尽孝之念。从此,身在曹宫的徐庶便践行离别刘备的誓言,终身不为曹操设一谋。(《三国演义》第37回)

6、 魏太和二年(228年)春天,诸葛亮率军攻打曹魏,声称由斜谷道攻取郿(méi)县,并派赵云、邓芝为疑军,据箕谷,令曹真前去防守郿县;诸葛亮则亲率诸军进攻祁山,发动第一次北伐。诸葛亮北伐令天水、南安和安定三郡叛魏响应,关中震动,震惊曹魏,魏明帝更亲身到长安督战,并派张郃抗击进攻祁山的诸葛亮。

7、万事俱备只欠东风:一切都准备好了,只差东风没有刮起来,不能放火。比喻什么都已准备好了,只差最后一个重要条件了。出自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四十九回:“孔明索纸笔,屏退左右,密书十六字曰:欲破曹公,宜用火攻;万事俱备,只欠东风。” 

8、过五关斩六将:关羽连过曹操五个关卡,斩了六员大将才摆脱曹操投奔刘备,后比喻英勇无比或下决心克服重重困难,含褒义。

9、(解释)存身的地方。批在某地居住、生活,或以某地作为建业的根基。

10、(释义)意为梅子酸,人看见梅子就会流涎,因而止渴,借以比喻愿望无法实现,用空想安慰自己。

11、怒鞭督邮(nù biān dū yóu)“怒鞭督邮”是中国经典文学名著《三国演义》中的一个精彩情节,摘自小说第二回,主要叙述张飞殴打贪官污吏的经过,生动的刻画出张飞这一人物正直好义的性格。

12、〖胆丧心惊〗成语典故:袁绍父子胆丧心惊,奔入旧寨。·第三十一回

13、东汉末年,天下大乱,朝廷下令招兵买马。榜文发到涿县,引出刘备、张飞、关羽,他们聚在一起各抒己志,谈得十分投机,于是便来到一个桃园,拜告天地,结为兄弟。按年龄刘备为大哥、关羽为二哥,张飞为三弟。三人发誓“同心协力,报效国家”。

14、计取桂阳(第五十二回)忠心耿耿,光明磊落,生活态度严肃

15、  这时刘备已经很强大了,他的军队很快就攻占了西川。刘备在西川建立了蜀国,派关羽和他儿子关平驻守在荆州。

16、性格:武艺超群,但见利忘义,反复无常,有勇无谋,鼠目寸光,刚愎自用

17、〖初生之犊不惧虎〗 成语典故:俗云:‘初生之犊不惧虎。’父亲纵然斩了此人,只是西羌一小卒耳;倘有疏虞,非所以重伯父之托也。《三国演义》第七四回

18、〖费力劳心〗 成语典故:吾为汝御敌,费力劳心。汝今积财吝赏,何以使士卒效命乎?·第62回

19、〖踌躇不定〗 成语典故:操欲立后嗣,踌躇不定。·

20、罗贯中(约1330年-约1400年),元末明初小说家。名本,字贯中,号湖海散人,汉族,山西并州太原府人。罗贯中早年曾参与反元的起义斗争。明朝建立之后,专心致力于文学创作。罗贯中编著的小说有《三国志通俗演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