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写春天花朵的词语
1、 九春:春季三个月为九十天,十天为一春,称为“九春”,如阮籍得笔下有“悦怪若九春,馨折似秋霜”之句。(描写春天花朵的词语)。
2、 与春意关联得词:春意盎然春意正浓春意阑珊春事阑珊
3、意思:形容春天花木繁茂艳丽的景色;形容颜色鲜艳多彩:姑娘们一个个打扮得~。
4、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苏轼《惠崇春江晚景/惠崇春江晓景》
5、形容春天绿柳成荫、繁花似锦的景象。例:“待得花娇柳媚,看雕鞍骏马,又去踏春风。”(清徐大椿《洄溪道情题唐朝诗人:悔生寒林行啸图》)
6、春色恼人:恼:撩拔,挑逗。春天的景色引起人们的兴致。
7、远望迎春花,星星点点,绣在绿草如茵的地上。一串串,一树树,不张扬的小花柔弱却又顽强。它不像牡丹那样富贵,也不像玫瑰那样艳丽,但它以素淡高雅的性格深深吸引了我。我原像迎春花一样,不张扬,不艳丽,默默无闻,傲然挺立。
8、昙花一现:用於比喻人或事物一出现便迅速消失。
9、雨打梨花深闭门,忘了青春,误了青春。——唐寅《一剪梅·雨打梨花深闭门》
10、(出处)清朝李汝珍《镜花缘》第三回:“百花仙子只顾在此著棋;哪知下界帝王忽有御旨命他百花齐放。”
11、 春色撩人:撩:撩拔,挑逗、招惹。春天得景色引起人们得兴致。
12、全词笔法奇特,博喻成堆。先是以“红杏”、“夭桃”红色和凋谢反喻梨之白花和盛貌;继而以兰麝的兰黑色和沉香来正喻梨花般的白花和透骨的本质;再以上片的花物来喻隐下片的人事;下片又以酴醾般的酒、花与忆想中的“佳人”相喻,且三者融为一体,互得益彰。
13、姹紫嫣红:姹,美丽;嫣,美好,鲜艳。形容各种颜色的花朵,娇艳、绚丽、好看。也比喻事物繁荣兴旺、丰富多彩。
14、此词结构上采用了今昔对比的形式,词的上片描写热烈的恋情,下片词意、情绪急转而下,倾诉了抒情女主人公对爱情横遭不幸而触发的悲苦与绝望,以及对薄幸男子的不满和诘责。
15、 春天来了!你看万紫千红的花开了,把可爱的草,树木,鸟,兽,虫,鱼都从寒冷的冬天中叫醒了,使得大地恢复了生机。那些野花像小星星一样一闪一闪眨着眼睛。
16、新年都未有芳华,二月初惊见草芽。白雪却嫌春色晚,故穿庭树作飞花。——唐·韩愈《春雪》
17、(春蛙秋蝉)春天蛙叫,秋天蝉鸣。比喻喧闹夸张、空洞无物的言谈。
18、于是心灰意冷的李固再次去参加考试,果然中第,而且榜上正好有“人镜芙蓉”一语,正应了那老妇的预言。作者也是因病失去殿试的机会,和落第等同,所以,在这个背景下,作者所说的芙蓉应当是指“芙蓉镜”的典故了。
19、出处:宋·朱熹《春日》:“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
20、 莺歌燕语:黄鹂歌唱,燕子呢喃。形容春天的美好景象。
21、世外桃源:称避世隐居的地方,或比喻风景优美而人迹罕至的地方。
22、喧鸟覆春洲,杂英满芳甸。——南朝梁·谢眺《晚登三山还望京邑》
23、 柳暗花明:垂柳浓密,鲜花夺目。形容柳树成荫,繁花似锦得春天景象。也比喻在困难中遇到转机。
24、我家栽在假山中的一丛迎春花盆龄已有十年之久,往年的这个时节早已是花繁似锦,满枝金黄,遗撼的是今年无锡地区自春节后天气一直阴冷,本应满枝花繁的迎春花至今没有盛开的意思,但是春来了,她似乎又不好意思太扫人们的兴,只是星星点点的点缀在枝头。
25、花红柳绿:指花木繁茂的样子。形容明媚的春天景象。
26、 春生夏长,秋收冬藏:春天萌生,夏天滋长,秋天收获,冬天储藏。指农业生产的一般过程。亦比喻事物的发生、发展过程。
27、 触手生春:一动手就转成了春天,富有生机。形容技术高明神奇。
28、 雪化冰消:冰雪融化,表示春天来临。例:“雪化冰消,万物复苏,又是春到人间。”
29、 花团锦簇:形容春天五彩缤纷,十分鲜艳多彩的景象。
30、 杏雨梨云:杏花如雨,梨花似云。形容春天景色美丽。
31、红酥手,黄藤酒,满城春色宫墙柳。——陆游《钗头凤·红酥手》
32、(万古长春)万古:千年万代,永远。永远像春天一样,草木翠绿,生机勃勃。比喻人的精神永远像春天一样毫不衰退或祝愿好事长存。亦作“万古长青”“万古常青”“万古常新。
33、 花红柳绿:形容明媚的春天景象。也形容颜色鲜艳纷繁。
34、万物复苏:万物,各种各样的事物;复,又;苏,苏醒。指春天到来时,自然界各种生物都开始生长。
35、(春兰秋菊)春天的兰花,秋天的菊花。比喻各有值得称道的地方。
36、百花齐放:百花,泛指各种花卉;齐,同时。千百种花同时开放,争相斗艳。形容春天百花盛开,丰富多彩。
37、春意盎然:意,意味;盎然,洋溢,深厚。春天的意味正浓。
38、这次汇报演出,反映了我国文艺舞台百花齐放、万紫千红的繁荣景象。
39、闻道春还未相识,走傍寒梅访消息。——唐·李白《早春寄王汉阳》
40、造句:北国的春天仍然冰雪覆盖,南方却已春意盎然了。
41、明日黄花:黄花,指菊花。古人在重阳节赏菊花,佳节过后,菊花逐渐凋零,徒增感慨而已。比喻已过时的事物。
42、 万古长春:永远像春天一样,草木翠绿,生机勃勃。比喻人的精神永远像春天一样毫不衰退或祝愿好事长存。
43、 繁花似锦:繁,多而且茂盛。锦,织有彩色花纹的锦缎。许多色彩纷繁的鲜花,好象富丽多彩的锦缎。形容美好的景色和美好的事物。
44、(基本释义)锦:有文彩的丝织品;簇:丛聚。形容五彩缤纷,十分鲜艳多彩的景象。也形容文章辞藻华丽。
45、春去秋来、寸草春晖、柳绿花红、春光明媚、春兰秋菊;
46、读书不觉已春深,一寸光阴一寸金。——王贞白《白鹿洞二首·其一》
47、谁怜辛苦东阳瘦,也为春慵。不及芙蓉,一片幽情冷处浓。
48、红瘦绿肥:绿叶茂盛,红花凋谢。形容暮春景色。
49、花团锦簇:形容春天五彩缤纷,十分鲜艳多彩的景象。
50、 春晖寸草:春晖:春天阳光;比喻父母对儿女的慈爱抚养。寸草:一寸长的`小草;比喻对母的养育之恩的无限感戴心情。
51、春花秋月:春天的花朵,秋天的月亮。泛指春秋美景。
52、 春天又是一个神秘奇妙的魔术师。她的魔术之精湛无人能出其右。她把小草的荒凉变为繁密,赋予了它绿色;她把花儿的凋零变为艳丽,赋予了它七彩;她把树木的枯萎变为茂盛,赋予了它深沉;她把万物的死寂变为活力,赋予了它们生机……
53、迎春花是春的使者,也叫报春花。它既不像玫瑰那样红艳,也不像万寿菊那么苍黄。它那小巧玲珑的模样,惹人喜爱。
54、 春暖花开:春天暖和,花儿开放。表示春天来临,春景优美。例:“春暖花开,香气四溢,游人如潮。”
55、(春华秋实)华:花。春天开花,秋天结果。比喻人的文采和德行。现也比喻学习有成果。
56、菊花虽然错过了美好的春天,但它却在百花凋零的秋季,欣然绽放,展现出它不同寻常的美。菊花的品种很多:有乳白色的银菊,它的花瓣洁白,菊叶翠绿,看起来就像绿色海洋中的一颗颗璀璨的明珠;有金灿灿的金菊,它花黄如金,一朵朵、一簇簇,开得如微笑般灿烂,在阳光下熠熠闪光!
57、迎春花,正如它的名字一样,似乎它的出现只为迎接春天。它们没有牡丹的张扬,当人们还躲在厚厚的大衣里时,它们却点点滴滴在枝头绽放,一朵两朵、一支两支、一片两片,当春天真正到来,百花盛开、群芳争艳时,它们却默默地消隐了身迹;它们没有玫瑰的艳丽多情,当人们一而再,再而三地赞美玫瑰的美丽时,它们无视人们对它的不屑一顾,不卑于自身的微不足道,依然为迎接春天而独自坚守岗位;它们虽没有腊梅“凌寒独自开”的傲人风骨,却也能在依旧寒冷的季节里以其简单的、低调的却不缺乏热情的身姿,展露笑脸迎接春天的到来,寒梅带给人们的是寒冷,而迎春花它带给人们的却是温暖……无论世人如何看待,迎春花都坚守着自己的一份责任,像天使般来到人间,虽然朴素,却透出一种无与伦比的坚定。
58、它那一朵朵鹅黄色的花朵,好漂亮。你看,花朵并不大,只有四五片花瓣,这花的枝条长而累,一条条花枝垂下来,垂下的枝条上舒展着它那美丽的花瓣儿,多得几乎要把花枝盖起来。枝头的花蕾,正含苞欲放。青枝黄花搭配得多美丽啊!迎春花没有月季的艳丽多姿、没有茉莉的诱人芳香,也没有菊花的五颜六色。描写迎春花的句子。但它不畏严寒,顶着寒风,第一个向人们报告春天的来临,给大家增添了金色的光彩。
59、此词为篇幅达一百三十余字的慢词长调,作者十分注意篇章的组织安排,层次分明,结构严密。上片泛写池上景象,先叙金明池的水色风光,后写游乐的热闹景况。下片重点描绘赐宴和争标的场面,先写皇帝临幸情景,后叙士庶游赏情况。
60、出自《儒林外史》第一回:“遇着花明柳媚的时节,把一乘年车载了母亲,他便戴了高帽……在乡村镇上以及湖边,到处玩耍。”
61、 寸草春晖:寸草:小草;春晖:春天得阳光。小草得心意难以报答春天得恩惠。比喻子女报答不尽父母养育之恩
62、 和风细雨:和风:指春天的风。温和的风,细小的雨。一般用来比喻方式和缓,不粗暴。
63、例句:这次汇报演出,反映了我国文艺舞台百花齐放,~的繁荣景象。
64、 燕语莺啼:莺,黄鹂。燕子的话语,黄鹂的歌声。形容大好春光。出处:唐·皇甫冉《春思》诗:“莺啼燕语报新年,马邑龙堆路几千?”绿树春深,声断续,蕙风飘荡入芳从丛。(五代蜀·毛文锡《酒泉子》词)
65、谁都可以看出春天的面貌,春风吹得百花开放、万紫千红,到处都是春天的景致。
66、迎春花的枝是绿色的,垂了下来。枝条又长又窄又密,像长发姑娘舒展着那又亮又绿的秀发。微风一吹,轻轻地摇动着,飘了起来,非常美观、洁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