茗烟和卍儿
1、铺垫了这么多,故事终于进入高潮。袭人晚间回来,说的第一句话是:(茗烟和卍儿)。
2、 为啥宝玉闻得房内有呻吟之韵,会怀疑画中美人活了?真的只是因为贾宝玉是“情不情”,疯疯傻傻吗?还是作者另有暗示呢?且看贾宝玉审问茗烟的一段话!
3、茗烟这话说得宝玉都笑了,可是却也真的说到宝玉心里去了。宝玉在祭奠金钏儿,这件事除了能够同金钏儿的妹妹玉钏儿说,宝玉真的不能够告诉任何一人,可是即便不知道宝玉在祭奠谁,茗烟也知道这个女子在宝玉心中有很重的分量。
4、后来潘又安发财了却要装穷回来找司琪,遭到司琪母亲的拒绝,司琪倒是不嫌弃,一再央求母亲,母亲就是不同意。性格刚烈的司琪,一头撞死在墙上,潘又安也没想到是这种结果,彻底傻了眼,掏出刀殉情而死。
5、重点来了!为什么要(从新盥漱)呢?书里专门交代,栗子一个没吃,给小丫头了。没吃没喝,何必重新盥漱?
6、宝玉用口水舔破窗纸,偷看屋内究竟如何,接着,作者用极其戏谑幽默的方式写了下面令人发笑的一段。
7、 荣即华兮华即荣,木石前盟西堂主,胭脂染就《红楼梦》!
8、当然,这道甜品不仅仅讽刺袭人,也讽刺了宝玉内心的欲望翻腾。而且再次将元春袭人挂钩。(茗烟和卍儿)。
9、 林方直在《红楼梦符号解读》中对茗烟其名提出一种别出心裁的说法。一方面,他认为茗烟和锄药、伴鹤等名字一样,是“宝玉的从属符号”,意思是“宝玉在贾府败落之后、回青埂峰之前,有一段隐逸和寺院生活,与烟、茶、药、泉、花、鹤打交道,结下不解之缘”。另一方面,又认为茗烟和小丫头卍儿,是从阳和阴两方面的“生殖符号”。因为茗是指晚采的茶,而“茶作为一种供品,在达到‘百代仰蒸尝之盛’,即达到子孙绵绵的目的中,茶也起到一份作用”(1)所以女子受聘,俗称“吃茶”,凤姐就曾和黛玉开玩笑:“你既吃了我们家的茶,怎么还不给我们家作媳妇?”烟则指点燃香火,轻烟如篆,冉冉而升,持续不绝,此种动态流程,如子孙之绵延。所以旧日以“接续烟火”、“接绍香烟”等比喻血缘纽带的延续。
10、最大的冲突就是贾宝玉一大早让茗烟按刘姥姥所说的地点去找供着泥美人的庙。那庙是刘姥姥胡诌的,茗烟能找着才叫活见鬼了呢,结果就是贾宝玉左等右等都等不到茗烟回来,好不容易等到天黑才见茗烟回来,怎料茗烟却说庙里供着的是一位青脸红发的瘟神爷,于是贾宝玉就骂茗烟没用,骂他连这点事都办不好。
11、说明茗烟这小子胆子比较大,胆子一大就什么事都敢做,一次茗烟随贾宝玉去宁国府贾珍家看戏,结果茗烟和宁国府的丫头卍儿好上了。
12、 茗烟答应着,且不收,忙爬下磕了几个头,口里祝道:“我茗烟跟随二爷这几年,二爷的事我没有不知道的,只有今日这一祭祀,没有告诉我,我也不敢问,只是这受祭祀的阴魂,虽不知名姓,想来自然是那人间有一天上无双的,极聪明、极精雅的一位姐姐妹妹了。二爷心事不能出口,等我代祝:你若芳魂有感,香魄多情,虽然阴阳间隔,既是知己之间,时常来望候二爷,未尝不可。你在阴间保佑二爷来生也变个女孩儿,和你们一处相伴,再不可又托生这须眉浊物了。”说毕,又磕了几个头,才爬起来。宝玉听他没说完,便掌不住笑了。因踢他道:“休胡说,看人听见当实话。”
13、卍,是吉祥标志,起源于古代印度宗教的。有左旋、右旋两种方式,佛教选定为右旋。
14、这两回是绛云轩的主场,跟老板正处于蜜月期的袭人,就是主场队长。
15、因为偷偷带着宝玉出去玩,茗烟也有错处,所以当袭人的哥哥送宝玉和茗烟回府的时候,茗烟也知道要善后,他们一起在宁府有玩了一阵才回家去,这里就是茗烟很机智的地方,带着宝玉做了坏事可是还懂得不能让家里人知道了。
16、七尼:妙玉、智能、智通、智善、圆信、大色空、净虚。
17、我早年看红楼,对花自芳母子印象颇好。起码他们想为女儿赎身,起码花自芳看上去很有长兄风范。可惜,后来看懂曹公诸多的暗示、讽刺,不得不接受他的设定。
18、贾琏在女儿出水痘期间,因夫妻不能同房,他不但和多姑娘幽会,还找小男生出火,后来带回多姑娘的一绺头发被平儿发现,幸好善解人意的平儿替他遮掩过去,否则王熙凤饶不了他。
19、 卍即是光,乃是火光大作之意,说起电石火光,自然不得不提书中三生石上的三生缘。有意思的是,《红楼梦》作者常常提起苏轼与和尚之事,而提及轮回转世,苏东坡的前世是五戒和尚,而黄庭坚二十六年那年得知自己的前世是一女子。
20、后来贾府为了家族利益与薛府结亲,在贾薛两家的安排下,贾宝玉与薛宝钗成婚,名为金玉良缘,实为四大家族间的政治联姻。二人虽齐眉举案,却到底意难平。
21、世间常态都是女人多情,男人无义,到宝袭这里竟然反过来了。
22、所以,被贾宝玉撞破了“云雨”事的两个女子,智能儿成为《红楼梦》中最早开始悲惨生活的女子;卍儿却将会是《红楼梦》中最终命运最好的女子。
23、宝玉只和众丫头们掷骰子赶围棋作戏。(己夹:写出正月光景。)正在房内顽的没兴头,忽见丫头们来回说:“东府珍大爷来请过去看戏、放花灯。”宝玉听了,便命换衣裳。才要去时,忽又有贾妃赐出糖蒸酥酪来;宝玉想上次袭人喜吃此物,便命留与袭人了。
24、 《红楼梦》故事里,作者为啥安排这个丫鬟叫卍儿呢?卍儿的故事和王熙凤梦见夺锦之事有何相关呢?贾元春是美人,秦可卿也是美人,卍儿也是美人,她们之间究竟有何关联呢?
25、可是,尤氏是第一个发现秦可卿和贾珍丑事的人吗?不见得!因为这两人的丑事,最早发现的人,是宝玉。
26、花自芳的反应:听见外面有人叫“花大哥”,花自芳忙出去看时,见是他主仆两个,唬的惊疑不止,连忙抱下宝玉来。花自芳深深担心宝玉的安危,所以唬的惊疑不止。同时又十分受宠若惊,连忙抱宝玉下来。
27、袭人前脚跟家人说(至死也不回去的.....权当我死了),后脚又跟宝玉说(去定了)。两面都是斩钉截铁的语气,把宝玉耍得一愣一愣的。
28、甚至,她能不能保住小命都成问题(茗烟当场就求宝玉饶命的),足见她妈空做了一场白日梦。
29、这样的结论,肯定要被批评暗黑。其实我也不希望如此啊,是曹公不留一丝丝情面。
30、 一方面,茗烟对宝玉体现了仆人对主人无微不至的关心,既安排了素斋,又嘱咐宝玉好生骑马。另一方面,正如宝玉所说,茗烟“怕担不是”而讲出一番“大题目”(大道理)劝宝玉赶紧回贾府。
31、不同的是,在“花解语”之后,作者又安排了“玉生烟”这个情节,从“灵与肉”的关系上把二者放在一起形成对比,呼应了风月宝鉴这个大主题。
32、鸳鸯和司琪是儿时伙伴,答应他们不会说出去,可是潘又安不相信,第二天就跑了。司琪知道后,急火攻心,得了一场重病,幸亏鸳鸯探望并发誓不说此事,才救得司琪一命。
33、秦可卿的死,特别的突然,之前我们分析过,秦可卿因经期延期两月,卧病在床,彼时张友士曾来把脉面诊,并称过了第二年春天就无大碍。可是秦可卿开始犯病到秦可卿死亡,发生了贾瑞死亡、黛玉回苏州两件事,而单单贾瑞从调戏王熙凤到死亡,整整历经两年,所以秦可卿的病早好了,所以她的死跟生病无关,是她自缢而亡,这正符合秦可卿的判词上的暗示,“一个美人悬梁自尽”。
34、贾元春因生于正月初一而起名元春。元春十几岁时便已入宫做女史,23-24岁时加封贤德妃。为了迎接元春省亲,贾府建造了大观园。
35、而在馒头庵住下的第一个晚上,满屋漆黑,秦钟与智能儿在得趣时,宝玉突然进来将两人按住。这种举动,完全是小儿所为,虽然早早就与袭人有过偷试,但宝玉还是太幼稚了,而且宝玉对这种事明显不觉得羞耻,还有种小男孩特有的好奇心,看到别人亲密,便没羞没臊的进去打断玩笑。真是一个怪癖了。
36、 话说贾宝玉百无聊赖,竟惦记起小书房的一轴极画的得神的美人图,这位古今第一痴人自认为那美人也自然是寂寞的,须得他去望慰一回,却恰好撞破小厮私会之事。
37、贾宝玉质疑茗烟什么不好?竟然质疑起他的业务能力来了,这下可捅了马蜂窝了,那茗烟不着急才怪呢!假设二人只是一般的主仆关系,此时茗烟再气再急也只会忍气吞声,可他却当即就抱怨道:“二爷又不知看了什么书,或者听了谁的混话,信真了,把这件没头脑的事派我去碰头,怎么说我没用呢?”这要搁一般的主子,估计不立马一巴掌拍过去也会回骂过去,但贾宝玉的反应却是急忙安抚茗烟道:“你别急。改日闲了你再找去。若是他哄我们呢,自然没了,若真是有的,你岂不也积了阴骘。我必重重的赏你。”
38、秦钟本身体弱,身体透支,外加惊吓着凉,回家后一病不起,智能儿听说他得病来家里看他,被秦钟父亲赶走,秦钟内外交困,一命呜呼,临死前对贾宝玉说了一番悔悟的话,也许是对自己的行为进行检讨吧。茗烟、卍(wan)儿茗烟是贾宝玉的书童,贴身小厮,古灵精怪,为讨主人欢心,没少偷干大人不让干的事。比如带贾宝玉私自出城去袭人家,给贾宝玉弄《西厢记》、《牡丹亭》,这些在当时等于是黄书。
39、舞台戏明明都烂透了,满街之人却都叫好,这就更讽刺了!袭人的戏也是如此啊!怪不得,后世的袭粉那么多,看来曹公早料到了。
40、司琪只得偷偷约会潘又安,可巧被贾府地位最高的丫头鸳鸯遇见,其实鸳鸯在黑夜里并没有看真切,司琪和潘又安做贼心虚立马跪地求饶。
41、花自芳忙劝:“罢了,已是来了,也不用多说了。只是茅檐草舍,又窄又脏,爷怎么坐呢?”袭人之母也早迎了出来。袭人扯了宝玉进去。贾宝玉的到来,让整个花家都感觉到贵客到来,连袭人的母亲也早早迎了出来,而袭人扯了宝玉进去,可见宝玉和袭人关系的亲密,怎么看都不像主仆关系了,倒是像男女朋友关系。
42、茗烟口内祝道:“……二爷心事不能出口,让我代祝:若芳魂有感,香魂多情,虽然阴阳间隔,既是知己之间,时常来望候二爷,未尝不可。你在阴间保佑二爷来生也变个女孩儿,和你们一处相伴,再不可又托生这须眉浊物了。”
43、第四十三回中贾宝玉去水仙庵偷偷祭奠金钏时,茗烟说了一番话,这番话便是茗烟十分理解贾宝玉而贾宝玉也因此十分信任茗烟的最好证明:
44、宝玉又问:“丫头什么名字?”茗烟说:“卍儿。”特别解释她母亲怀她时梦到一匹锦,上面是五色富贵不断头的卍字花样。宝玉点点头说:“想必她将来有些造化。”
45、宝玉吓了一大跳,一脚踹门进去,把茗烟跟那丫头都吓得魂飞魄散。
46、他重情不重礼,与秦钟、蒋玉菡、柳湘莲、北静王等有情男子结下了互相倾慕之情;他喜欢诗词曲赋之类性情文学,厌恶四书和八股文,批判程朱理学,把那些追逐科举考试、仕途经济的封建文人叫做“禄蠹”。
47、 袭人道:“再不许毁僧谤道,调脂弄粉。还有更要紧的一件,再不许吃人嘴上擦的胭脂了,与那爱红的毛病儿。”
48、 及至听了“出嫁”二字,宝玉不禁又嗐了两声,紧接着袭人却又说她也要离开宝玉了,竟然以此要挟,逼着宝玉改了爱红的毛病。
49、可是,尤氏是第一个发现秦可卿和贾珍丑事的人吗?不见得!因为这两人的丑事,最早发现的人,是宝玉。
50、贾宝玉形象带有曹雪芹自传的色彩,但其本质上属于艺术虚构,是作者有意识塑造的集意淫、补天济世、正邪两赋三大美德于一身的典型形象,在世界文学史上极具创新性。
51、书里写的很明白,宝玉以为那美女活了,正发出呻吟之声。通过宝玉的错觉,曹公想告诉读者:美人图、卍儿、袭人都是一回事。
52、林黛玉与贾宝玉青梅竹马,脂砚斋说“二玉近中远”“实远之至”。绛珠还泪的神话赋予了林黛玉迷人的诗人气质,为宝黛爱情注入了带有奇幻元素的罗曼蒂克色彩,同时又定下了悲剧基调。
53、茗烟是贾府的家生子,在贾府的男人们普遍闹得乌烟瘴气的环境下,茗烟也不太可能会是一个负责任的男子。所以,由茗烟带给卍儿幸福的概率也是极其低的。
54、 如果循着这个思路想象八十回后佚稿情节,也许在贾府等四个家族“家亡人散”的大破败大毁灭后,茗烟和卍儿这样的“小人物”却子孙繁盛,欣欣向荣,而提示了“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的启示?那么邢岫烟与薛蝌(蝌应为虯即虬之误,虬与薛蟠之蟠相连)结为夫妻,是否也有这样的象征?岫烟的丫头不是叫篆儿,也隐喻香烟不绝吗?
55、宝玉从繁华热闹出走,一个人,忽然想到宁国府有一间书房,书房里挂着一轴美人画像,他起了呆念头,心想此时人人都在外面看戏热闹,美人被冷落,自然是寂寞的,就想去陪伴安慰一下美人。
56、(只因宝玉性情乖僻,每每规谏宝玉,心中着实忧郁。)
57、曹公是个既慈悲又尖锐的人。他对人性可以慈悲,但对扭曲的人性,尤其是奴颜卑膝跪求名利,持尖锐的批判态度。
58、请注意脂砚斋的批语,为什么说(百般神理活现)?但凡多看点脂批,都知道这是讽刺跳梁小丑的。
59、但如果否定了袭人和宝玉这次偷情,那么前面所述红楼梦的写作方法就必须要质疑,红楼梦的整体写作方法也得重新审视。
60、一个“良宵”,原本就有男女之欢的意思,良宵苦短以及新婚夫妻初夜,都被用来形容此种感情。所以,“花解语”除了感情融洽之外,也有男女之欢的隐喻。
61、卍儿的级别非常低,她的命运正常来说就是嫁给一个小厮继续做奴才,但是她想嫁小厮也要嫁受宠的小厮,茗烟显然是合适人选。
62、其次,跟茗烟想好的女孩,名叫卍儿,为何叫这个名呢?茗烟说道:“若说出名字来话长,真真新鲜奇文,竟是写不出来的。据她说,她母亲养她的时节做了个梦,梦见得了一匹锦,上面是五色富贵不断头卍字的花样,所以他的名字叫作卍儿。”在《红楼梦》里,每个梦都有着特别的含义,而且这些梦大多是宝玉、凤姐这等重要人物做的,可是区区一个丫头的母亲做的梦,也被作者写了出来,是否有什么用意呢?巧的是这个梦中有锦,王熙凤后来做的一个梦也是有锦,是不是有相同之处?试想凤姐第一次做梦是秦可卿托梦,为贾府的荣华和退步献计献策,这个卍儿,是不是秦可卿的一个影子?卍儿和可儿,又是多么的相近。
63、她有一把得一僧一道点化、錾有“不离不弃,芳龄永继”的金锁,与贾宝玉随身所载刻有“莫失莫忘,仙寿恒昌”的通灵宝玉恰为一对,寓意金玉良缘。
64、袭人的反应:别人听见还可,袭人听了,也不知为何,忙跑出来迎着宝玉,一把拉着问:“你怎么来了?”宝玉笑道:“我怪闷的,来瞧瞧你作什么呢。”袭人听了,才放下心来,嗐了一声,笑道:“你也忒胡闹了,可作什么来呢!”一面又问茗烟:“还有谁跟来?”茗烟笑道:“别人都不知,就只有我们两个。”袭人听了,复又惊慌,说道:“这还了得!倘或碰见了人,或是遇见了老爷,街上人挤车碰,马轿纷纷的,若有个闪失,也是顽得的!你们的胆子比斗还大。都是茗烟调唆的,回去我定告诉嬷嬷们打你。”茗烟撅了嘴道:“二爷骂着打着,叫我引了来,这会子推到我身上。我说别来罢,——不然我们还去罢。”袭人和宝玉的关系很亲昵,自从上次有了肌肤之亲,袭人心里装着宝玉,担心着宝玉。
65、元春使贾府的权力格局发生了变化。天地有变,万物皆动,尽管袭人还没投靠王夫人呢,但她偏偏从此时活跃起来。
66、茗烟嘻嘻笑道:“这会子没人知道,我悄悄的引二爷往城外逛逛去,一会子再往这里来,他们就不知道了。”(己夹:茗烟此时只要掩饰方才之过,故设此以悦宝玉之心。)宝玉道:“不好,仔细花子拐了去。便是他们知道了,又闹大了,不如往熟近些的地方去,还可就来。”
67、“花解语”一节,袭人与宝玉经过两次情绪波折,长谈到夜里十点,意犹未尽。在贾母过问和秋纹提醒下,宝玉“方从新盥漱,宽衣安歇”。
68、比如书中的贾敬,好好的世袭爵位让给不务正业的儿子,自己天天想着成仙了道,这难道不是对雍正皇帝迷恋长生不老最后暴病而死的讽刺吗?还有雍正皇帝赐给北静王水溶的蕶苓香念珠,被黛玉摔在地上还被她骂了一句“什么臭男人拿过的”,借黛玉之口骂雍正“臭男人”。书中这样颇有微词的地方是很多的。
69、换言之,莫要小看这两回啊!跟袭人挂钩的,历来少不了色情味道。这两回里藏了多少隐秘,可想而知。
70、第二十六回则有这样的喜剧性场面:宝玉正借《西厢记》曲词和黛玉调情,只见袭人走来说道:“快回去穿衣裳罢,老爷叫你。”宝玉“不觉打了一个焦雷是的”,赶快出来,却是薛蟠通过茗烟传假信息哄他出来:薛蟠拍着手跳出来,笑道:“要不说姨爹叫你,你那里出来这么快!”茗烟也笑着跪下了。宝玉怔了半天,方解过来,是薛蟠哄他出来。薛蟠连忙打躬作揖陪不是,又求:“不要难为了小子,都是我逼他去的。……宝玉向茗烟道:“反叛入(“入”字下面加“曰”)的,还跪着作什么! ”茗烟忙叩头起来。
71、一个是智能儿。智能儿是贾府家庙馒头庵的尼姑,因为常到荣府走到,结识了贾宝玉的好友秦钟,两人一见钟情。秦钟为姐姐秦可卿送殡到铁槛寺的时候,两人终于找到了机会。正在得趣之时,一个人走了进来,把两人按在床上。等这人自己也撑不出“扑哧”笑了,两人才知道这个“促狭鬼”是贾宝玉。
72、先看看这个小书房,屋内挂的是美人图,是不是很熟悉?秦可卿的卧室就挂着一幅美人图《海棠春睡图》,可是宁府虽然乱,但有些表面功夫还是愿意去做的,比如上房就挂着燃藜图,那么作为苦学用功的书房,不挂着劝学的图,为何挂着美人图?这是一点。
73、秦可卿死后,贾珍为其举办一场超豪华的葬礼,并且哭得泣不成声,丑态百出。贾琏、鲍二家的贾琏是荣国府的公子,王熙凤的老公,极其风流好色,尽管王熙凤管束的非常严格,但是没用,只要有一丝一毫的机会,贾琏都会出去乱搞。
74、在具体情节上,作者先安排宝玉在宁国府百无聊赖,以用书房中美人将宝玉引到茗烟和卍儿这个现实中,从而勾起他唯一有肉体之欢的袭人来。
75、金陵十二钗正册双首之西方灵河岸绛珠仙草转世身魂,荣府幺女贾敏与扬州巡盐御史林如海之独生女,母亲贾敏是贾母四个女儿里最小的女儿。林黛玉是贾母的外孙女,贾宝玉的姑表妹、恋人、知己,贾府通称林姑娘。
76、大家都说袭人回家奔丧,是低配版贵妃省亲,其实早在19回她就跟元春互相影射了。
77、这丫头何其好运,碰到的是宝玉。丫头被提醒,一溜烟跑了,宝玉还是担心她羞愧自责会出事,追出去大声说:“你别怕,我不告诉人。”
78、第二天袭人起床后的一系列描写,暗示二人当夜有亲昵的行为就成了板上钉钉的事情。
79、望眼欲穿的智能儿,不知道因为什么,在馒头庵实在等不下去了,只好私逃出来,到秦家寻秦钟,却被秦钟之父撵了出来。不久之后,秦钟夭亡。那个私逃的尼姑智能儿,该有什么样的结局?智能儿从小出家,很有可能是家境贫寒或者父母都不在了,所以,曾经的“家”她是回不去了;从寺庙私逃,寻找情人,已犯了寺庙的大忌,馒头庵她也回不去了。一个十几岁的女孩子,还能有什么地方可去?
80、贾宝玉,一身兼有两魂。一是神瑛侍者,一是石头。神瑛只与同阶层的绛珠仙子有缘,但石头却秉性顽劣,它下世的目的是(在那富贵场中、温柔乡里,受享几年)。
81、宝玉刚走到书房外,却听到书房里头一片喘息声,宝玉吓了一跳,他还是呆想:怎么会有喘息声,难道是美人活了不成?
82、贾宝玉见不得别人欺负茗烟,要为茗烟出头,茗烟也见不得别人欺负贾宝玉,要为贾宝玉出头,这还真是哥俩好啊,不过这毕竟是一致对外之事,二人于此有共同的利益,而只有当二人发生矛盾时,他们的关系究竟如何才是最真实的,接下来就看看这二人之间的冲突。
83、实际上,袭人也只是听到这些话,才哭出来,说明李嬷嬷的话戳到袭人心里的病根儿了。
84、第十九回里有一段茗烟的风流韵事,作者写得幽默,也特别写出了茗烟毛躁冲动、瞻前不顾后的有趣个性。
85、 声能两歌手两牍,两鉴风月两生花!以诗传史石上墨,谁识画眉昭风流?
86、有关元春的人格定位,卓语此前有解读,新粉参看文后链接
87、就在秦钟和智能儿云雨之时,偏偏贾宝玉出现了,不只是碰巧发现还是故意来捉,反正冲散了一对鸳鸯。
88、秦钟和智能儿算是纯真的爱情,尤其智能儿对秦钟一往情深,想着有一天秦钟带她离开寺庙,远走高飞。
89、红楼梦是部风月宝鉴,有真美人,也有假美人。对宝玉而言,宁府的美人图绝非正面意义,而是姓骚动的象征,这在第5回就被证明了。
90、宝玉因记挂小书房里的一轴美人,而撞破奸情。这轴美人图有什么寓意吗?当然有!
91、曹雪芹安排这个故事情节,很有可能是对当时清朝的不满,等待着“反清复明”的人能重回巅峰,好好的羞辱一下清朝,为什么说是“反清复明”的人呢?“茗烟”嘛!实力不强,像一缕青烟,一吹就散了。这样还能把“卍儿”按在地上,作者写“卍儿”能“意淫”到什么程度,大家尽可能想像就行了。
92、宝玉为什么玩的没兴头呢?看懂后文你方能明白:宝玉这时候根本离不开袭人。
93、请关注@君笺雅侃红楼,点赞收藏很重要,文章每日持续更新
94、此外表现茗烟的“贼”,还有一些小情节。如第二十三回宝玉“静中忽生烦恼,忽一日不自在起来,这也不好,那也不好,出来进去只是闷闷的”,这是青春期的心理骚动,这时只有茗烟最理解宝玉,“把那古今小说,并那飞燕、合德、武则天、杨贵妃的外传与那传奇角本,买了许多来引宝玉看。宝玉何曾见过这些书?一看见了,便如得了珍宝”。这是茗烟在引诱宝玉看“禁书”和“黄书”了,这些小说、戏曲,在那个时代像贾府那样的家庭,青少年是不允许看的。所以紧接着茗烟又嘱咐宝玉:“不可拿进园去,若叫人知道了,我就吃不了兜着走呢。”
95、 宝玉的小厮,有名字的出现了十个:最贴身知心的是茗烟,可称第一小厮,此外还有锄药、扫红、墨雨、引泉、扫花、挑芸、伴鹤、双瑞、双寿。
96、宝玉的回答很有意思,(仔细花子拐了去)。哈哈,花子,花家。嘴上说怕花子拐了去,结果还不是自投罗网去了花子家吗?
97、宝玉又一次发现了别人那种鬼鬼祟祟的事,可见宝玉的怪癖与这种事有着影影绰绰的联系。而此处发现是大关键,为何?
98、每每读到这一段,我就扪心自问:遇到类似的错误,我也可以像宝玉一样宽容谅解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