陀思妥耶夫斯基白痴
1、对于一个病人来说,仁爱、温和、兄弟般的同情,有时甚至比药物更灵。(陀思妥耶夫斯基白痴)。
2、1867年,报纸上报道了珠宝商卡尔梅科夫凶杀案。凶手是马祖林,一名商人。犯罪地点发生在他继承的大豪宅里。犯罪后马祖林购买了美国油布和日丹诺夫药水(一种可以掩盖异味的溶液)。
3、要想获得一种见解,首先就需要劳动,自己的劳动,自己的首创精神,自己的实践。——《群魔》(陀思妥耶夫斯基白痴)。
4、@起初,我只是感到不寂寞罢了;我开始很快好起来;到后来,我感到每天都很宝贵,而且越往后越宝贵,所以我也就开始注意到这点了.我躺下睡觉时感到很满意,起床的时候就更幸福了。
5、要正直地生活,别想入非非!要诚实的工作,才能前程远大。
6、陀思妥耶夫斯基笔下的“白痴”列夫·梅什金公爵常被比作耶稣。这当然可以。人们可以拿任何一个被神秘真理触碰过,不再将思想从生活中剥离,并因此孤立于他的周遭,乃至成为一切的敌人的人,与耶稣相提并论。为此,在我看来,梅什金与耶稣之间并无极为显明的相似之处。他唯一肖似耶稣的重要特征,是他“胆怯的贞洁”。对性和生育的隐匿恐惧是“史实中”的耶稣和福音书中的耶稣不可或缺的特征。这一特征显然隶属他尘世的使命,甚至在勒南(法国作家,宗教学者)笔下肤浅的耶稣形象中也并未被疏漏。
7、癫痫是最常见的神经系统疾病之一 ,但相对于其他神经系统疾病 ,癫痫有较多的精神障碍出现 ,因而与精神科关系密切。据报道(3 )
8、有人时常听见形容野兽般的残忍,其实这对野兽很不公平,也很委屈;野兽从来不会像人那样残忍,那样巧妙地、艺术地残忍。
9、Сдругойстороны,наидеюроманасильноповлияловпечатлениеДостоевскогооткартиныГансаГольбейнаМладшего«МертвыйХристосвгробу».НакартинеобразСпасителяпредельнонатуралистичен,внемнетничегобожественного,естьверсия,чтохудожникписалеесутопленника.Возможно,изразмышленийобэтойкартинеискладываетсятрагическаяфабуларомана,большинствогероевкоторогоживутвневерии.НеслучайнокопияэтойкартинывиситвдомеРогожина,которыйпотомсовершаетгрехубийства.
10、单词“идиот”的古义是指活在自我中,远离社会的人。该词源自古希腊语ἰδιώτης,即“单独的,私人的”(古雅典人也会这么称呼不参与社会生活的公民);以及ἴδιος,“自己的,个人的;特殊的”。古希腊和古罗马人会用这个词称呼那些不参与社会生活的人,比如忽略城市广场上传统集会的人。而梅诗金公爵确实也与尘世的虚礼陈规格格不入,时而无比宽宏大量,时而又做出违反礼仪的事情。
11、但是,你知道陀思妥耶夫斯基是一个癫痫病患者吗?
12、茨威格则完全相反。射手座(天蝎的死敌吧),出生于富有的犹太家庭,字里行间透露着轻松的资产阶级气息:精巧的异国玩意儿,装帧精致的书籍,有礼有节的男仆“一本本拿起来用小棍和掸帚仔仔细细地掸掉书上的灰尘”。从以茨威格为灵感而拍摄的《布达佩斯大饭店》中我们可以获得更加直观的感受。即使面临牢狱,逃亡,战争,疾病,死亡,主角也一如既往轻松地保持精致,礼仪,美。就算处于迫在眉睫的越狱关头也不忘喷上“奢华香氛”,坚守着没落时代的etiquette。
13、首先是最崇高的思想,其次才是金钱;光有金钱而没有最崇高的思想的社会是会崩溃的。陀思妥耶夫斯基激励名人名言精选培根的读书名人名言自立更生名人名言陀思妥耶夫斯基名言大全
14、为了躲避债主,他被迫到欧洲避债。出版商答应给他预付款,但是要求他要在半年内写一部长篇小说。陀思妥耶夫斯基当时正在写《罪与罚》,没有时间再写一部,但是出于生计只得同意。1866年他的代表作《罪与罚》出版,为作者赢得了世界性的声誉。
15、要是你达到一个界线,你不能越过它,那你就会倒霉;但是你越过了它,也许你会更倒霉。——《罪与罚》
16、赫尔曼·黑塞(1877-1962),德国作家、诗人。1946年获诺贝尔文学奖。代表作有《荒原狼》《悉达多》等。黑塞极为推崇并深刻地理解陀思妥耶夫斯基,他曾写道:“我们之必须阅读陀思妥耶夫斯基,只是在我们遭受痛苦不幸,而我们承受痛苦的能力又趋于极限之时,只是在我们感到整个生活有如一个火烧火燎、疼痛难忍的伤口之时,只是在我们充满绝望、经历无可慰藉的死亡之时。当我们孤独苦闷,麻木不仁地面对生活时,当我们不再能理解生活那疯狂而美丽的残酷,并对生活一无所求时,我们就会敞开心扉去聆听这位惊世骇俗、才华横溢的诗人的音乐。”
17、这位秩序的敌人,可怕的毁坏者,不是以罪犯的形象登场,而是以可爱、羞怯,周身洋溢着天真优雅、纯良无私的形象登场。这就是这本可怕之书的秘密。出于深邃的直觉,陀思妥耶夫斯基将这个人描写为病人,癫痫病患者。在陀思妥耶夫斯基笔下,一切新事物、可怕事物和不确定未来的载体,一切预知混沌的禁令的载体,都是病人、可疑的人、重负的人:罗果仁,娜斯塔霞,后来的卡拉马佐夫四兄弟。他们都被描写为脱离常轨的人,古怪而异乎寻常的人。但所有这些人,这些脱轨的人和精神病人,都能激起我们像亚洲人相信他们有义务去尊重疯子那般神圣的敬意。
18、受到伤害的童年是这一代青年的痛苦,因为正是俄罗斯人和俄国的受到伤害的童年使之变得瘫软无力了。读陀思妥耶夫斯基的作品,总能清楚地看出,只有处于儿童的精神状态,人的生命才能从民族的生命中纯粹而充分地发展起来。陀思妥耶夫斯基笔下人物的言谈由于缺乏儿童的语言而分崩离析,尤其是这部小说里的女性形象,她们由于过度地向往童年——按当代的说法就是歇斯底里——而身心憔悴:利扎韦塔普罗科菲耶芙娜、阿格拉亚和纳斯塔西亚菲利波芙娜。这部小说的整个运动如同不同寻常的火山爆发。
19、 毛姆:当我发现自己的的确确对俄国有了兴趣时,我又读了屠格涅夫其他的小说,但它们都没能打动我。这些小说里的理想主义太无病呻吟了,不对我的口味,而且读翻译本也无法领会俄罗斯人所欣赏的写作手法和风格之美,我觉得这些小说写得不成功。直到读了陀思妥耶夫斯基,我才得以感知一种新的情感,令人迷惘又扣人心弦。这些书里才真的有对我来说意义深刻的东西,我一本接一本贪婪地读着这位俄罗斯最伟大作家的伟大小说。
20、这就是这个人的可怕之处,令人畏惧之处。他并非绝对孤立,并非整个世界与他为敌。几个人,几个极不可靠、极富危害和极端危险的人会偶尔深情地理解他:罗果仁,娜斯塔霞。罪犯和歇斯底里的女人理解他。他,一个无辜的、温和的孩子!
21、在陀氏看来,文学作品中最接近基督标准的人当属塞万提斯笔下的堂·吉诃德。跟塞万提斯一样,陀氏也提出了这么一个问题:如果一个被赋予圣人品质的人出现在现代社会,会发生什么样的事情?
22、嫉妒,实在是不可饶恕的激情;不仅如此,它甚至是——不幸!
23、在行刑事件之后,陀氏出发去服苦役前,他给自己的哥哥写道:
24、 《白痴》集中表现了陀思妥耶夫斯基的宗教情怀与自我忏悔、自我惩罚和自我救赎的思想,特别是那句“美将拯救世界”可谓石破天惊。
25、有些人的性格天生就是那么完美,仿佛是上帝恩赐的一般,你甚至不敢设想他们有朝一日会变坏。
26、要正直地生活,别想入非非!要诚实的工作,才能前程远大。
27、对具有高度自觉与深邃透彻的心灵的人来说,痛苦与烦恼是他必备的气质。
28、ПомнениюДостоевского,влитературеближевсехкидеалуХриста–ДонКихотСервантеса.КакиСервантес,Достоевскийставитвопрос:чтослучитсясчеловеком,наделеннымкачествамисвятого,еслионокажетсявсовременномобществе?
29、 读《白痴》,也会在我们失落或者惶惶不安时,得到一丝丝慰藉,就如英国著名女作家弗吉尼亚·伍尔芙所言:
30、谁能将生死置之度外,他就能获得新生;谁能战胜痛苦与恐惧,谁就能成为上帝。
31、在这里,民族的人,故土的人,个体的和社会的人都很幼稚地粘贴在一起,附于其上的心理学可感触物的令人反感的外壳使得这一人造模型更加完整。与此相反,陀思妥耶夫斯基的人物的心理学根本不是他创作的真正出发点。它仅仅如同微妙的范围,在这一范围中,从民族性火一般的根基里,在过渡中产生着纯粹的人性。心理学只是人的边缘生存的表达。事实上,我们所有的批评家认为是心理学问题的,恰恰并非如此:在他们看来,这本书谈的是俄罗斯民族的“心理”或癫痫症患者的“心理”。批评只有尊重艺术作品自己的领地,小心不涉足于此,才算表明了它接近艺术作品的权利。如果由于一个作家笔下的人物的心理学而对他加以赞赏,这种赞赏就是无耻的越界行为,而正因为此,批评家和写作者大多惺惺相惜,因为水平一般的小说写作者讲的都是陈词滥调,而批评当然都能将这些陈词滥调叫上名来,正因为能叫上名来,就加以赞赏。
32、人类文明意义上的至高真实性,在于世界被划分为光明与黑暗、善与恶、许可和禁忌。但对梅什金而言,至高的真实性在于他神秘地经验到,一切规则的可逆性和对跖两极的平等存在。归根结底,“白痴”导入了无意识的母权,废弃了文化。他没有打破律法的昭告,而是翻转它并指明,律法的背面写着完全相反的东西。
33、这句名言实际上具有歧义,且自相矛盾。娜斯塔霞·菲立波夫娜的美带来的其实是苦难与死亡。当然了,陀氏所指的是灵魂美。
34、人生是能够在爱情和家庭中尽善尽美地复活的。
35、下决心干卑鄙的事,又害怕龌龊,卑鄙的东西总是浮在龌龊的东西上面,那该怎么办呢?
36、陀思妥耶夫斯基笔下(《白痴》)的白痴公爵梅什金正是陀氏本人的精神体现。被其他贵族视为白痴的梅什金公爵,用叶潘钦将军的掌上明珠阿格拉娅的话说就是:“这里所有的人,所有的人都抵不上您一个小指头,都赶不上您心好!您比所有的人都诚实,都高尚,都好,都善良,都聪明!”他仿佛是代替基督来到俄罗斯,以他的忠厚和善良来救助那些失足于物欲之中无法自拔的“可怜人”。 有时候,梅什金还会因癫痫症的困扰,以他病态的、但又充满了活力的形象吸引着人们。癫痫成了一个转折点,就像再获之光,他因此的痛苦可以看作是基督被钉上十字架时的身心体验在俄罗斯的再现。但这种痛苦很快就被一种更为浩大的平静所征服了。我们此时才恍然大悟,癫痫尽管是与陀思妥耶夫斯基本人刻骨铭心的秘密病痛相联系的,但在小说中,最终却成了一片潮湿而寂静的森林,呈现出令人震惊的语言效果:“在闪电般连连闪烁的那些瞬间,他的生命感和自我意识感会增加几乎十倍。他的智慧和心灵会倏忽被一种非凡的光照亮;一切激动,一切疑虑和一切不安,仿佛会霎时间回归于太和,化成一种高度的宁静,充满明朗而又和谐的欢欣和希望,充满理性与太极之光。”这简直是对宇宙本原的描摹了。换句话说,陀思妥耶夫斯基心目中的最高精神境界其实是“白痴加癫痫”,是高贵与病态的结合。梅什金公爵不过是陀思妥耶夫斯基头脑中的一个幻影,一个道德理想,他昭示了陀思妥耶夫斯基的精神世界。
37、随着岁月的流逝,悲愁仿佛与快乐混合一起了,变为喜悦的叹息。在人世间就是如此;每个灵魂都会受到考验,得到安慰的。
38、能不能爱大家,爱所有的人,爱出自己以外的所有人?
39、但奇怪——虽然我对常拿梅什金和耶稣相比鲜有激赏——却还会在无意间将两者的形象联系在一起。这一点,我很晚才从一些隐微之处有所觉察。有一天,我想到白痴,突然发现我对他最初的思考总是涉及他貌似次要的部分。想到他,我脑海中浮现的总是他出现在一个特殊的、毫无意义的次要场景中,正如我想到救主。当某时的联想唤起我心头的耶稣意象,当耶稣这个名字,响过我的耳畔或映入我的眼帘,我的第一个闪念,从不是十字架上的耶稣,旷野中的耶稣,行神迹的耶稣,或从死中复活的耶稣,而是在客西马尼园中痛饮最后孤单的一杯,灵魂在必定的舍命与崇高的新生间痛苦撕裂的耶稣。这一刻,耶稣像个孩子般渴求着最后的安慰,环顾他的门徒,在绝望的孤苦中寻找一丝温暖和属人的亲近,寻找一丝稍纵即逝的甜蜜假象——但门徒们熟睡了!他们躺着,熟睡。
40、我要求别人诚实,我自己就得诚实。陀思妥耶夫斯基
41、众课堂是慧田哲学2017年倾力打造的第一次思想之旅。在众多权威学者的引领下,携三五好友,与志趣相投者,一道走进那些最精深与前沿的烧脑征途,听一听人类最伟大和疯狂的哲学家们是怎样叙说和如何思考这个世界的。
42、我读陀思妥耶夫斯基,是以舍斯托夫作为背景的。准确地说,再次进入陀氏,是以舍斯托夫的视角来切入的。《白痴》是重读的第一本陀氏作品。
43、人与人之间完全合乎道理的东西,发生在客人与仆人之间就完全不合。
44、人生是能够在感情和家庭中尽善尽美地复活的。
45、一个人如若不劳动,如若没有合法的、正常的财产,他就不能够生存,他就要腐化堕落,变成兽类陀思妥耶夫斯基
46、旧的悲愁,由于人生的伟大的神秘,会渐渐转化为宁静的,感人的欢乐,而年轻的、沸腾的热血将由驯顺的、明朗的暮年所取代;我祝福着每天的日出,我的心也依旧对它歌颂,但是我现在却更爱日落,爱它那长长的斜晖和随之而来的宁静、温驯,动人的回忆,整个漫长而幸福的一生中各种可爱的形象。——《卡拉马佐夫兄弟》
47、“идиот”还有一个日常意义——“傻子”。这个释义小说也有用到:梅诗金本人会这么指称自己;加尼亚·伊沃尔京、娜斯塔霞(如果把他当成了仆人)、阿格拉雅在生气的时候也会骂梅诗金是“идиот”。
48、一个最高尚的人也可以因习惯而变得愚昧无知和粗野无礼,甚至粗野到惨无人道的程度。
49、万物像一片海洋,一切都在流动,汇合,在一个地方触动一下,就会在世界的另一端生出反响。
50、对具有高度自觉与深邃透彻的心灵的人来说,痛苦与烦恼是他必备的气质。陀思妥耶夫斯基
51、自传三部曲《童年》《在人间》《我的大学》,《母亲》
52、在奔向目标的道理上支持不懈持之以恒,充分意识到自己的力量……
53、金钱当然是一种专横跋扈的权力,同时也是最高的平等,它的全部主要力量就在这一点上。金钱会把一切不平等削平。《少年》
54、对于一个病人来说,仁爱温和兄弟般的同情,有时甚至比药物更灵。
55、1871年春季完成了《白痴》《罪与罚》,还带回了《群魔》《少年》《卡拉马佐夫兄弟》的构思。1872年,完成了《群魔》。1873年开始他创办作家日记期刊,很受欢迎。1880年他发表了《卡拉马佐夫兄弟》,这是他后期最重要的作品。
56、 这里的“忏悔”,简单概括就是儒家的“知错能改”。这是佛教的修行法门。在儒家文人那里影响是很大的。在《论语》里也有:知错能改,善莫大焉!这在儒家这里也是被遵从的重要原则之一。
57、在临刑前最高检察署对他最后的判决是: “服苦役四年 ,尔后充当列兵” 。随后陀思妥耶夫斯基被送往西伯利亚的鄂木斯克要塞服苦役 ,服役期满后遂被派到西伯利亚边防军步兵第 7 团当兵。这种戏剧性的“死里逃生” 以及服苦役对陀思妥耶夫斯来说 ,既让他体验到人生痛苦的特殊经历 ,又让他再次经历了重大的应激。36 岁他与寡妇玛丽亚 ·德米特里耶夫娜 · 伊萨耶娃结婚。38 岁退伍。45 岁(1866 年)陀思妥耶夫斯基在 《俄罗斯公报》 上连载长篇小说 《罪与罚》,这部富于社会历史涵义的社会心理小说给作者带来了空前的声誉。之后 ,他又发表了 《白痴》 、《卡拉马佐夫兄弟》 等长篇小说。1881 年 2 月 9 日陀
58、低三下四是在屈辱中养成的。——《卡拉马佐夫兄弟》
59、一个人的后半辈子均由习惯组成,而他的习惯却是在前半辈子养成的。陀思妥耶夫斯基
60、因此,经典书籍是第一位的、但是很多经典文学著作不花时间细细品味,难以琢磨透其中的韵味,很多人都认为陀思妥耶夫斯基的《罪与罚》、《白痴》是其代表作,但大多数人第一眼看这两部作品的时候,却觉得十分复杂,读起来索然无味。这也从另一个角度说明,经典是不好读的。但是要不要读呢?答案是肯定的,只有你付诸时间你才能明白经典的深邃。为了让阅读经典容易一些,部分导入性的作品可以作为阅读经典前的第一步,比如很多人是看了《傲慢与偏见》的电影才去阅读原书,但千万不能只看电影不读原书,这就好比你从照片里面看珠穆朗玛峰,你是看不出它的雄伟和震撼的。
61、(本文人名译名均来自荣如德译《白痴》,上海译文出版社,2006年8月第一版)
62、Вконцеромана,послеубийстваНастасьиФилипповны,становитсяактуальнымдругоезначениеслова"идиот"—«душевнобольной»,«помраченныйрассудком».
63、小说最初刊发于1868年的《俄国导报》。现今留存有三本记录有小说储备素材的本子,但没有小说草稿或誊写稿存世。回俄国前陀思妥耶夫斯基烧掉了自己所有的手稿,据其妻子回忆,这是因为他担心“入境时会有人搜他的身,没收他的手稿,然后手稿就会像1849年自己被逮捕时那样消失不见”。
64、整个人类永远渴望着一定要把自己组成一个世界性的整体。有许多伟大的民族具有伟大的历史,但是这些民族越高超,就越不幸,因为他们对全人类世界性联合的要求比别的民族更强烈。
65、一个人如若不劳动,如若没有合法的、正常的财产,他就不能够生存,他就要腐化堕落,变成兽类。——《死屋手记》
66、首先是最崇高的思想,其次才是金钱;光有金钱而没有最崇高的思想的社会是会崩溃的。
67、凡是新的事物在起头总是这样的,起初热心的人很多,而不久就冷淡下去,撒手不做了。
68、1868年,陀思妥耶夫斯基完成了《白痴》,在这部小说中,拿破仑和1812年的卫国战争是重要的背景题材;小说描写了19世纪60年代出身贵族家庭的绝色女子娜斯塔霞常年受地主托茨基的蹂躏,后来托茨基愿出一大笔钱将她嫁给卑鄙无耻的加尼亚,就在女主人公的生日晚会上,被人们视为白痴的年轻公爵梅诗金突然出现,愿无条件娶娜斯塔霞为妻,这使她深受感动;就在与公爵即将举行婚礼的那天,她尽管深爱着公爵,但还是跟花花公子罗果仁跑了,最后遭罗果仁杀害。小说对农奴制改革后俄国上层社会作了广泛的描绘,涉及复杂的心理和道德问题。《白痴》以一名癫痫患者为主角,映照了作者自己的癫痫发作,也昭示着癫痫病人蕴含的巨大创造力;很多后来的研究者都认为梅诗金就是陀思妥耶夫斯基的化身。
69、这种生活不仅按照社会的尺度来衡量是失败的,恐怕就连他的最亲密的朋友——姑且不说小说情节里已很深刻地表明了他并没有这样的朋友——在他的生活里也看不出任何意念和任何方向性目标。与此相反,围绕他的是彻底的孤独——这一点不大引人注意:与他相联系的所有关系似乎旋即就受一种力量的控制,这种力量不允许任何关系变得与他密切。这个人物是再谦逊不过的,甚至有些低声下气,与此同时,他却是根本不可接近的,而且,他的生活放射出一种秩序的光芒,这一秩序的中心恰恰是他自己的彻底孤独,孤独得以至于即便他消失了,人们也不会注意到。
70、作为一位堂·吉诃德似的“可怜的骑士”(阿格拉娅语),白痴梅什金在与俄罗斯占据统治地位的伦理观念的碰撞中伤得头破血流,但是,陀思妥耶夫斯基宁愿要成为这样的白痴,白痴成了陀思妥耶夫斯基的精神支点,这是他成为俄罗斯精神领袖的一个必要条件。他强烈地感受到统治社会环境的那种不公,并决心与被欺侮和被损害的人们站在一起。毫无疑问,他们要砸烂一个旧世界,要建立一个新世界,要在人间建立一个天国,建立一个贫穷的人有福了的国度。 与梅什金一样,俄罗斯精神领袖陀思妥耶夫斯基的一生就是奋斗和受难。陀思妥耶夫斯基的夫人陀思妥耶夫卡娅谈到陀思妥耶夫斯基的癫痫发作时,总是大叫一声,那个叫声比嚎叫还要可怕,然后昏死过去。这个善良的,天真的,虔诚的人,他的里面是不是也有一个“群”?
71、要正直地生活,别想入非非!要诚实地工作,才能前程远大。陀思妥耶夫斯基
72、新版本小说的主旨是“塑造完美的人物形象”。陀氏在给诗人迈科夫的信中称这一想法让他苦恼许久,他“害怕就此想法创作小说,因为写这个主题太过困难,我还没有准备好”。这个“庞大的任务”,这个“没有完全考虑成熟的主题”甚至把陀氏逼到了“绝望的境地”。
73、本文版权归安徽省抗癫痫协会所有,转载需经安徽省抗癫痫协会的授权,同意后方可转载。
74、 白痴偶尔曾接近精神极限,感受到:任何真实的思想,其反面也必是真实的。换句话说,他感觉:倘若不是站在一个极点上观察——而每一极点无不存在相对极,那就不存在任何真实和正确的思想、法律、观念和结构。而设置极点,接受一种立场以观看世界并安排次序,乃是每一种结构、文化、社会组织和道德的首要原则。谁若感觉精神与自然、善与恶原本混淆不清,即或只出现在短暂瞬间,他就成为了一切秩序的最可怕敌人。因为那里正诞生着秩序的对立物,诞生着混沌。
75、什么人得到便宜呢?单单便宜了那些没良心的,因为他们压根儿没有良心,怎么会受良心责备?而倒霉的却是那些天良尚未泯灭,还有羞耻心的正派人。所以说,在尚未做好准备的土壤上实行改革,何况还是照抄人家的做法有百弊而无一利!陀老爷子成功预言了他逝世几十年后俄国土地上的共产主义灾难。也适用于在那之后又过了半个多世纪,在我们这片土地上的灾难。《卡拉马佐夫兄弟》
76、因嫉妒犯下傻事的罗果仁讲述了他是如何用油布把尸体裹起来,为何用美国产的油布,又如何带来了四瓶药水以掩盖异味,仿佛谋杀案刚刚发生……
77、梅什金与他人的区别并不在于他人尊重权力和金钱、家庭和国家之类的价值,而他不尊重。并非他代表精神,他人代表物质,或随便怎么措辞!并非如此。对白痴来说,物质同样存在。尽管他并不十分看重,却绝对识得物质的意义。他的要求、他的理想不是印度苦行僧式的,不是去凋敝表象世界的现实,以陷入自我满足的精神世界,并认为唯有这样才是真实的。
78、所以大家都会叫他费佳。他的全名是费奥多尔米哈伊洛维奇陀思妥耶夫斯基 。看看这有多长所以简称费佳陀思或费佳。1821年11月11日到1881年2月9日,俄国作家,男,1821年11月11日出生,毕业于彼得堡军事工程学校。
79、一切取决于人所处的条件和环境,一切取决于环境,而人本身算不得什么。——《罪与罚》
80、大凡善良的人总喜欢把人往好处想,总是把人想得比实际上更好,总爱夸大他们的好处。
81、大凡善良的人总喜欢把人往好处想,总是把人想得比实际上更好,总爱夸大他们的好处。
82、陀思妥耶夫斯基的世界是疾病和死亡,谁也无法走出他为你描述的故事。在那个世界里所有的人都疯了,从漂亮的女孩到让人尊敬的老者都疯了,甚至,那位天使般的梅诗金公爵也是疯子,当然,也包括你,我,他。十九世纪的俄罗斯,虚无主义像台风一样摧毁了人们的家园,高尔基们喊道:让暴风雨来得更猛烈些。在暴风雨中,那些疯子像海燕一样在空中飞舞,这幅图画太可怕了!
83、刽子手的特性存在于每一个现代人的胚胎之中,然而人的兽性的发展程度是不同的。如果一个人的兽性在其发展过程中胜过了他的其他特性,这个人自然就会变成一个可怕的怪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