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经做人经典语录(文案精选85句)

短句网
评论 2023-10-15 09:30:33 浏览59

道德经做人经典语录

1、“月满则亏,水满则溢,人满则骄”,讲的是三种自然现象,又比喻的是为人处世的姿态,也是道家先辈留下的至理名言。

2、(感悟)老子认为,事物达到最高的境界,其表现形式将归于自然。(道德经做人经典语录)。

3、太讲究理智,容易与人产生摩擦;太顺从情感,则会被情绪左右;太坚持己见,终将走入穷途末路。

4、其政闷闷,其民淳淳;其政察察,其民缺缺。是以圣人方而不割,廉而不刿,直而不肆,光而不耀。

5、(感悟)老子提出了事物变化发展的观点。事物在量变之中,但还未形成质变之前,有的尚处于萌芽状态,就要及早动手解决。

6、孤独时,要学会自我安慰;明白自身的价值,让自己始终充满信心。

7、甚爱必大费,多藏必厚亡。知足不辱,知止不殆,可以长久。——《道德经.第四十四章》

8、道冲而用之,或不盈。渊兮似万物之宗。解其纷,和其光,同其尘,湛兮似或存。吾不知谁之,象帝之先。  

9、第一句话:金玉满堂,莫之能守;古文今译:金玉满堂,无法守藏;

10、道生一生二生三生万物。万物的起源是什么?世界的精彩是如何演变过来的?世间万物总有个源头,但谁也说不清那个源头是什么。究竟是先有鸡还是先有蛋?这是一个万古的难题。

11、解悟:“道”,永远都是自然无为,看起来好像没有任何作为,但每一件事情,又和它摆脱不了关系,其实都是它所为。比如生老病死、春夏秋冬,看起来自然而然,其实都在“道”的作用之下,没有人可以超越。

12、道生之,德畜之,物形之,势成之。是以万物莫不尊道而贵德。

13、品行良好的人不巧辩,巧辩的人不善良。知识渊博的人不卖弄,卖弄的人没有多少学识。

14、民之从事,常于几成而败之。慎终如始,则无败事。

15、(翻译讲解):天下最柔的东西,反而能驰骋穿越天下最坚硬的东西之中。

16、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知足者富。强行者有志。

17、三十辐,共一毂,当其无,有车之用。埏埴以为器,当其无,有器之用。凿户牖以为室,当其无,有室之用。故有之以为利,无之以为用。

18、(感悟)“五色”、“五音”“五味”本身是人类文化的组成部分,老子并非主张禁欲,而是反对纵欲。

19、夫兵者,不祥之器,物或恶之,故有道者不处。

20、曲则全,枉则直,洼则盈,敝则新,少则多,多则惑。

21、不自见,故明;不自是,故彰;不自伐,故有功;不自矜,故长。夫唯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这句话阐明了不争的智慧,避免自己做“黄婆卖瓜,自卖自夸”的人。不自我表扬,反能显明。不自以为是,反能是非彰明。

22、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

23、持而盈之,不如其已;揣而锐之,不可长保。金玉满堂,莫之能守;富贵而骄,自遗其咎。功遂身退,天之道也。

24、0祸莫大于轻敌,轻敌几丧吾宝。不要轻视小瞧别人,我们常说“人外有人,天外有天”,世界如此之道,你并不是世界的中心。做人学会谦卑,只有空杯子才能盛满水,也只有把自己姿态放低才能学到东西。

25、圣人不积,既以为人己愈有,既以与人己愈多。天之道,利而不害﹔圣人之道,为而不争。

26、“中国”二字第一次出现竟然是在这件国宝上!

27、(感悟)做事贵在坚持。谁笑到最后,谁笑得最好。

28、大道废,有仁义;智慧出,有大伪;六亲不和,有孝慈;国家昏乱,有忠臣。——老子《道德经》

29、圣人“后其身”、“外其身”自然是无私之为、无心之为,而不是为了成就自己私利的花招。

30、我们上学时学的课文塞翁失马,焉知非福的故事大抵如此。

31、不贪,欲念就少;不嗔,心就易平;不求,就常知足。

32、行善帮助别人,而与人而愈有。在现代社会,我们满耳充斥的都是“竞争”、“竞争”、“竞争”。

33、拒绝谈论别人的短处,不传播谣言。与快乐的人一起快乐,与悲伤的人一起悲伤。

34、《道德经》的影响也是多方面的,包括政治、文化、科学、宗教等等方面。先秦以来,研老注老著作至元朝时就超过三千余种,具有代表性的不少于一千种,从侧面说明了《道德经》的巨大影响。

35、(翻译讲解):天地无所偏私,任凭万物自生自灭;圣人无所偏爱,任凭百姓自作自息。

36、不要等到需要时,才积累人脉;不要等到有时间时,才去读书。

37、0多言数穷,不如守中。话不是越多越好,有时候多说话反而会使自己陷入困境。与其喋喋不休,不如在沉默中好好修炼自己的内心。生活中说话要注意对象、场合,说话之前要考虑一下话能不能说,背后议论人的行为不要做。说的是别人,痛的可能是自己。

38、(感悟)这是老子关于治国的方略。治理大国就好像烹调小鱼,油盐酱醋料要恰到好处,不能过头,也不能缺位。

39、解悟:顺其自然的,才是最好的,越是刻意追求的,往往就越坏事。你踮起脚来,想让自己高一点,却发现很快就站不稳了;你想走得快一点,迈大步走,却没想到没走多远,就已经走不动了。

40、人这一辈子,机遇难同,因缘各异,都是自己的命运。

41、(感悟)此句为老子理论的纲领,阐述了老子“道”的理论中与天、地、人之间的基本关系。“道法自然”,指出人类社会与自然界都必须效法“道”,而“道”只是效法自己而已。

42、  昔之得一者:天得一以清;地得一以宁;神得一以灵;谷得一以生;侯得一以为天下正。

43、大道废,有仁义;智慧出,有大伪;六亲不和,有孝慈;国家昏乱,有忠臣。

44、20甚爱必大费,多藏必厚亡。知足不辱,知止不殆,可以长久。

45、人道和天道正好相反,穷的越穷,富的越富。富人资源越多,赚钱就越容易;穷人整日为生活奔波,越是没钱,就越难赚钱。

46、(感悟)老子的哲学思想和由他创立的道家学派,不但对我国古代思想文化的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而且对我国2000多年来思想文化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47、(感悟)老子提出素朴、寡欲的主张。丝不染为素,木未雕为朴,见素抱朴谓:不为外物所惑而失其本真。老子主张人不能没有欲望,但不可有贪欲,更不能纵欲。

48、第二句话:富贵而骄,自遗其咎。古文今译:富贵而骄,自取祸患。

49、(感悟)刍狗是古代祭祀时用草扎的狗,人们尽管把他装饰得很漂亮,但用后就扔掉,不是爱他,也不是恨他,人们对待刍狗是一种顺其自然的态度。圣人无偏爱,还百姓以自然。

50、我有三宝,持而保之。一曰慈,二曰俭,三曰不敢为天下先。

51、人生就像一场舞会,教会你最初舞步的人未必能陪你走到散场。

52、点评:天道,就是大自然的运行法则、规律,它对万事万物一视同仁,没有偏私,没有亲疏远近之别。

53、(翻译讲解):轻率就会失去根本,躁动就会失去主宰。

54、道可道,非常道。这句话是全书的开篇,也是所有阅读《道德经》的人最难以理解的一句话。一般认为这句话的意思是:“道”如果可以用言语来表述,那它就是常“道”。那反过来,如果不是一般的“道”,是不是就无法表述呢?

55、(翻译讲解):善于为将帅的人从不夸逞勇武;善于作战者不轻易冲动发怒;善于战胜敌人的,不与敌人正面交锋,善于用人的人对人谦下。

56、(感悟)老子此语,道出洁身自好,抑欲生安的道理。

57、(翻译讲解):当人民连死都不怕时,还会怕你以死相威胁吗?

58、别为了那些不属于你的观众,去演绎不擅长的人生。别人怎么看你,和你毫无关系。你要怎么活,也和别人毫无关系。

59、  大成若缺,其用不弊。大盈若冲,其用不穷。大直若屈,大巧若拙,大辩若讷。

60、道之尊,德之贵,夫莫之命而常自然。故道生之,德畜之;长之育之;成之熟之;养之覆之。生而不有,为而不恃,长而不宰。是谓玄德。

61、庄子:普通人逃避问题,聪明人解决问题,智慧的人消除问题

62、(翻译讲解):五颜六色使人眼花缭乱,五音(铿锵)使人听觉不敏,五味悦口使人口味败坏,驰马打猎使人心发狂,珍贵的财物使人偷和抢。

63、昔之得一者:天得一以清;地得一以宁;神得一以灵;谷得一以生;侯得一以为天下正。

64、(感悟)揭示了量变与质变的深刻道理,只有从实际出发,一点点积累,才能成就大事。

65、译文:有道的圣人遇事谦退无争,反而能在众人之中领先;将自己置之度外,反而能保全自身生存。圣人坚持以其无私的心态,反而成就了他个人。

66、(翻译讲解):以正道治国,以奇计用兵,与民休息安定民心才能臣服天下。

67、那为什么又会“常与善人”呢?就是因为善人会顺应自然规律,一切顺道而为,而恶人却不懂这个道理,常常违逆自然规律,从而遭受自然规律的惩罚。

68、佛学中讲到,人生有八大苦:生、老、病、死、爱别︃离、怨憎︇会、求不得、五︃阴炽︃盛!

69、是以圣人为而不恃,功成而不处,其不欲见贤。

70、(翻译讲解):察见几微叫做明,守持柔弱叫做强。

71、(感悟)此为老子精神修养论。了解自己,反省自己,战胜自己,实为做人之至要。“自知者明”,“自胜者强”实为千古名言。

72、0静胜躁,寒胜热;清静为天下正。修身养性离不开“清静”二字,“清”是一种心灵状态,“静”是一种生活状态。遇大事不要慌张,静下心来才能想到解决办法;遇烦恼事不要生气,生气伤害的还是自己的身体。放慢自己的脚步,学会知足。自己有自己的活法,一家有一家的日子。

73、  故道大,天大,地大,人亦大。域中有四大,而人居其一焉。

74、无为则无心,无心则无欲,无欲则无求。——老子《道德经》

75、于是羊群后面的羊就会为了吃到草拼命的往队伍前面跑。这也导致了羊群中所有的羊都为了吃到前面更新鲜的草争着往前跑,都不愿意落在队伍后面。这种情况慢慢的发展成了一场奔跑竞赛,所有的羊都朝着一个方向拼命的向前跑。而在这片草原的尽头就是一个悬崖,羊群就算跑到悬崖边上也不会停下来,因此就出现了羊群整体跳崖的场景。杨琼之所以会出现这种情况,就是因为内心的贪婪欲望,为了给自己争夺到更多的资源,最终却把自己逼上了绝路。

76、(翻译讲解):两军势均力敌,哀痛的一方胜利。

77、圣人自知不自见;自爱不自贵。——老子《道德经》

78、为学日益,为道日损。损之又损,以至于无为。

79、07曲则全,枉则直,洼则盈,敝则新,少则得,多则惑。

80、所以,人要向水学习,包容一切,因为不争而化育一切。懂得了这四个字,做人就不会那么多棱角,做事就会懂得迂回,人生就会懂得逢山开路遇水搭桥的顺势而为。

81、太上,不知有之;其次,亲而誉之;其次,畏之;其次,侮之。信不足焉,有不信焉。

82、企者不立;跨者不行;自见者不明;自是者不彰;自伐者无功;自矜者不长。

83、居善地,心善渊,与善仁,言善信,政善治,事善能,动善时。夫唯不争,故无尤。

84、出生入死。生之徒,十有三;死之徒,十有三;人之生,动之于死地,亦十有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