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子名言100句加解释
1、子夏曰:“仕而优则学,学而优则仕。”《论语》
2、(译文)短:不足,长:有余。比喻各有长处,也各有短处,彼此都有可取之处。
3、 (译文)短:不足,长:有余。比喻各有长处,也各有短处,彼此都有可取之处。
4、解释:社稷,土神和谷神的总称。分言之社为土神,稷为谷神。土地神和谷神是在以农为本的中华民族最重要的原始崇拜物。
5、(译文)短:不足,长:有余。比喻各有长处,也各有短处,彼此都有可取之处。
6、下列哪个成语和"道听途说"词意更接近?(A)
7、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
8、译:自己不说出恶言,别人的忿语就不会返回到自身上来。你若以恶语伤人,他人也会以恶语相加。
9、上士闻道,勤而行之;中士闻道,若存若亡;下士闻道,大笑之。不笑不足以为道。故建言有之:明道若昧;进道若退;夷道若□;上德若谷;广德若不足;建德若偷;质真若渝;大白若辱;大方无隅;大器晚成;大音希声;大象无形;道隐无名。
10、译文:先出击就能制服敌人,随后应战只会被控制。
11、 (译文)玉石若不经过雕琢,就不会成为玉器;人若不学习,就不会懂得道理。
12、(释义)天下的难事,都是先从容易的地方做起;天下的大事,都是从细微的小事做起。
13、 (译文)从竹管的小孔里看豹,只看到豹身上的一块斑纹。比喻只看到事物的一部分,指所见不全面或略有所得。
14、(解读) 尺虽比寸长,但和更长的东西相比,就显得短,寸虽比尺短,但和更短的东西相比,就显得长;事物总有它的不足之处,智者也总有不明智的地方。人或事物各有长处和短处,不应求全责备,而应扬长避短。
15、 夫慈,故能勇;俭,故能广。——《老子·六十七章》
16、解读:对你所喜欢的人,要知道他的缺点,不可偏袒;对你所厌恶的人,要知道他的优点,不可抹杀。我们评价一个人要客观公正,不要感情用事,不要因为自己的好、恶而产生偏见。
17、解释:度量衡是指在日常生活中用于计量物体长短、容积、轻重的物体的统称。计量长短的用的器具称为度;测定计算容积的器皿称为量;测量物体轻重的工具称为衡。
18、勇於敢则杀,勇於不敢则活。此两者,或利或害。天之所恶,孰知其故?
19、译:好的药物味苦但对治病有利;忠言劝诫的话听起来不顺耳却对人的行为有利。
20、江海之所以能为百谷王者,以其善下之,故能为百谷王。是以圣人欲上民,必以言下之;欲先民,必以身后之。是以圣人处上而民不重,处前而民不害。是以天下乐推而不厌。以其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
21、知者不言,言者不知。更多老子名言敬请关注习古堂国学网的相关文章。
22、 (译文)孔子说:“一个人假如没有长远打算,一定会有眼前的忧患。”
23、解释:能了解别人叫做智慧,能认清自我才算聪明。能战胜别人是有力量的,能克制自己的弱点才算刚强。
24、(译文)看见他人的长处或善行义举,要马上想到学习看齐,纵然目前能力相差很多,也要下定决心,逐渐赶上。
25、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聋;五味令人口爽;驰骋畋猎,令人心发狂;难得之货,令人行妨。
26、(译文)孔子在河岸上感叹说:“时光的流逝就像这河水一样啊!日夜不停地流淌。”
27、《围城》中钱钟书把语言运用到了登峰造极的境界。《围城》里面的精言妙语是这部小说的最成功之处,也是最值得赏析的地方。
28、(译文)从竹管的小孔里看豹,只看到豹身上的一块斑纹。比喻只看到事物的一部分,指所见不全面或略有所得。
29、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矩。”《论语》
30、 君子之交淡若水,小人之交甘若醴。《庄子》
31、译:见到好的人,生怕来不及向他学习,见到好的事,生怕迟了就做不了。看到了恶人、坏事,就像是接触到热得发烫的水一样,要立刻离开,避得远远的。
32、译:学习要不断进取,不断努力,就像逆水行驶的小船,不努力向前,就只能向后退。
33、一句话的意义在听者的心里,常像一只陌生的猫到屋里来,声息全无,直到妙的一叫,你才发觉它的存在。
34、持而盈之,不如其已;揣而锐之,不可长保。金玉满堂,莫之能守;富贵而骄,自遗其咎。功遂身退,天之道也。
35、 (译文)子贡问孔子说:“有一句可以终身奉行的话吗?”孔子说:“那就是恕道吧!我所不情愿强加给自己的,就不要强加给别人。”
36、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已,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已
37、 道之尊,德之贵,夫莫之命而常自然。故道生之,德畜之;长之育之;成之熟之;养之覆之。生而不有,为而不恃,长而不宰。是谓玄德。
38、江海所以能为百谷王者,以其善下之。《道德经》第六十六章
39、 (译文)没有圆规和直尺,就做不出真正“圆”或“方”的形状来。比喻做事要遵循一定的法则。
40、勇于敢则杀,勇于不敢则活。此两者,或利或害。天之所恶,孰知其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