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写祖国大好河山的诗句古诗
1、月冷寒泉凝不流,棹歌何处泛归舟。白苹红蓼西风里,一色湖光万顷秋。(描写祖国大好河山的诗句古诗)。
2、湖光秋月两相和,众鸟高飞尽,江南好,风景旧曾谙。
3、10一重山,两重山。山远天高烟水寒,相思枫叶丹。李煜《长相思一重山》
4、山随平野尽,江入大江流(李白《渡荆门送别》
5、山外青山楼外楼,西湖歌舞几时休?林升《题临安邸》
6、黄河西来决昆仑,咆哮万里触龙门。李白《公无渡河》
7、诗的前两句从大处着笔,概写望中全景:山顶紫烟缭绕,山间白练悬挂,山下激流奔腾,构成一幅绚丽壮美的图景。第三句从近处细致地描写瀑布。最后一句说这“飞流直下”的瀑布,使人怀疑是银河从九天倾泻下来。一个“疑”,用得空灵活泼,若真若幻,引人遐想,增添了瀑布的神奇色彩。
8、戎马关山北,凭轩涕泗流。——杜甫《登岳阳楼》
9、玉露凋伤枫树林,巫山巫峡气萧森。——杜甫《秋兴八首·其一》
10、孤帆远影碧空尽,惟见长江天际流。——李白《送孟浩然至广陵》
11、昔闻洞庭水,今上岳阳楼。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
12、城窄山将压,江宽地共浮。东南通绝域,西北有高楼。
13、八月长江万里晴,千帆一道带风轻。崔季卿《晴江秋望》
14、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李白《望天门山》
15、山随平野尽,江入大江流(李白《渡荆门送别》
16、高柳荫长堤,疏疏漏残月。蹩躠步松沙,恍疑是踏雪。
17、青山看不厌,流水趣何长--唐.钱起《陪考功王员外城东池亭宴》
18、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杨万里《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
19、两岸猿声啼不尽,轻舟已过万重山。《望庐山瀑布》李白
20、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唐.孟浩然《望洞庭湖赠张丞相》
21、坡谓西湖,正如西子,浓抹淡妆临镜台。刘过《六州歌头寄稼轩承旨》
22、江上春山远,山下暮云长。——葛长庚《水调歌头·江上春山远》
23、登斯楼也,则有心旷神怡,宠辱偕忘,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
24、想要渡湖却苦于找不到船只,圣明时代闲居又觉愧对明君。坐看垂钓之人多么悠闲自在,可惜只能空怀一片羡鱼之情。
25、蜀国有很多仙山,但都难以与绵邈的峨眉相匹敌。
26、释义:长江犹如巨斧劈开天门雄峰,碧绿江水东流到此回旋澎湃。两岸青山对峙美景难分高下,遇见一叶孤舟悠悠来自天边。
27、南对黄山百里峰,双溪夹路碧溶深。——李复《过叶县》
28、山随平野尽,江入大江流(李白《渡荆门送别》
29、五岳归来不看山,黄山归来不看岳。——徐霞客
30、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陆游《游山西村》
31、携来百侣曾游,忆往昔峥嵘岁月稠。恰同学少年,风华正茂;书生意气,挥斥方遒。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粪土当年万户侯。曾记否,到中流击水,浪遏飞舟?
32、阁中帝子今何在?槛外长江空自流。王勃《滕王阁序》
33、第一句开门见山,用质朴苍老的笔法,点出了滕王阁的形势。滕王阁的形势是这样的好,但是如今阁中有谁来游赏呢?过去那种豪华的场面已经一去不复返了。第一句写空间,第二句写时间,第一句兴致勃勃,第二句意兴阑珊,两两对照。诗人运用“随立随扫”的方法,使读者自然产生盛衰无常的感觉。
34、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
35、裁笺远饷风露新,坐我千尺黄山底。——刘子翚《行夫寄黄山榧子有诗因同来韵》
36、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杜甫《望岳》
37、汉碑看山东,唐碑看西安,宋碑看桂林(俗语)
38、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王之涣《凉州词》
39、译文:午后的太阳沿着山脊慢慢的消失不见,滔滔黄河朝着东海汹涌奔流。若想把千里的风光景物看够,那就要登上更高的一层城楼。
40、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41、汉碑看山东,唐碑看西安,宋碑看桂林。——俗语
42、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王之涣《登鹳雀楼》
43、太阳依傍山峦渐渐下落,黄河向着大海滔滔东流。
44、1巴子城头青草暮。巴山重叠相逢处。张先《渔家傲和程公辟赠》
45、戍守兵士远望边城景象,思归家乡不禁满面愁容。
46、广阔的天空里鹰在矫健有力地飞,鱼在清澈的水里轻快地游着,万物都在秋光中争着过自由自在的生活。面对着无边无际的宇宙,(千万种思绪一齐涌上心头)我要问:这苍茫大地的盛衰兴废,由谁来决定主宰呢?
47、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山行》杜牧
48、江湖多风波,舟楫恐失坠。——杜甫《梦李白二首·其二》
49、一水护田将绿绕,两山排闼送青来。祖国大好山河的诗句两水夹明镜,双桥落彩虹。李白《秋登宣城谢脁北楼》
50、崇祯五年十二月,余住西湖。——张岱《湖心亭看雪》
51、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李白《将进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