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子名言警句喜欢理由
1、我捉了几只木匠蜂,把它们分别装在瓶子里。又挑了一只又大又凶猛并且饿得正慌的狼蛛,我把瓶口罩在那只穷凶极恶的狼蛛的洞口上,那木匠蜂在玻璃囚室里发出激烈的嗡嗡声,好像知道死期临头似的。狼蛛被惊动了从洞里爬了出来,半个身子探出洞外,它看着眼前的景象,不敢贸然行动,只是静静地等候着。我也耐心地等候着。一刻钟过去了,半个小时过去了,什么事都没有发生,狼蛛居然又若无其事地回到洞里去了。
2、登泰山而小天下。——《尽心章句上第二十四节》。
3、苏轼,字子瞻,眉州眉山人。生十年,父洵游学四方,母程氏亲授以书,闻古今成败,辄能语其要。程氏读东汉《范滂传》慨然太息,轼请曰:“轼若为滂,母许之否乎?”程氏曰:“汝能为滂,吾顾不能为滂母邪?”
4、惟仁者为能以大事小,是故汤事葛,文王事昆夷。(孟子名言警句喜欢理由)。
5、尊贤使能,俊杰在位,则天下之士皆悦而愿立于其朝矣。
6、每当我追溯自己的青春年华时,那些日子就像是暴风雪之晨的白色雪花一样,被疾风吹得离我而去。(《洛莉塔》)
7、(10)乐民之乐者,民亦乐其乐;忧民之忧者,民亦忧其忧。(以百姓的快乐为自己的快乐者,百姓也会以国君的快乐为自己的快乐;以百姓的忧愁为自己的忧愁者,百姓也会以国君的忧愁为自己的忧愁。)
8、仁者如射:射者正己而后发,发而不中,不怨胜己者,反求诸己而已矣。
9、(20)养心莫善于寡欲。(修养心性的办法最好是减少物质欲望。)
10、当格里高·萨姆莎从烦躁不安的梦中醒来时,发现他在床上变成了一个巨大的跳蚤。(《变形记》)
11、疾风知劲草,岁寒见后凋。(后汉书·王霸传)
12、解释:反思自己觉得理亏,那么即使对普通百姓,我难道就不害怕吗?反省自己觉得理直,纵然面对千万人,我也会勇往直前。
13、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心,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14、自暴者,不可与有言也;自弃者,不可与有为也。
15、读书之法,在循序渐进,熟读而精思。 ——朱熹
16、(22)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爱别人的人,会受到别人的爱;尊敬别人的人,会受到别人尊敬。)
17、无父无君,是禽兽也。——《滕文公章句下第九节》。
18、骄傲来自浅薄,狂妄出于无知。骄傲是失败的开头,自满是智慧的尽头。
19、君之视臣如手足,则臣视君如腹心;君之视臣如犬马,则臣视君如国人;君之视臣如土芥,则臣视君如寇仇。
20、夫忠,德之正也。唯正己可以化人。——(宋)朱熹
21、了解“孝的内涵”,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孝亲敬老的优良传统。搜集孝亲故事或名言警句,培养心存感恩、孝敬父母、回报社会的美好品德。学会尊敬、关心、爱护、感恩,将孝亲敬老内化为自己真正发自内心的感悟,形成真切体会。在生活中养成孝亲敬老的行为习惯,时时表现“孝亲”,处处实践“敬老”。
22、下列对本文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
23、若有所疑,捧手问之。师出皆起。——《弟子职》
24、智者千虑,必有一失;愚者千虑,必有一得。(史记·淮阴侯列传)
25、我十三岁时,终于离开了小学堂,开始整天在地里帮长工干活,白天做—个全劳力的活,晚上替父亲记帐。尽管这样,我还是继续读书,如饥如渴地阅读凡是我能够找到的一切书籍,经书除外。这教我父亲很生气,他希望我熟读经书,尤其是在一次打官司时,由于对方在法庭上很恰当地引经据典,使他败诉之后,更是这样了。我常常在深夜里把我屋子的窗户遮起,好使父亲看不见灯光。就这样我读了一本叫做《盛世危言》的书,这本书我非常喜欢。
26、如果冬天来了,春天还会远吗? (《雪莱诗选》)
27、从文中的“ ”四字可以看出,苏轼极其喜爱《庄子》这部经典。这两段文字让我们了解到苏轼是一个 、 的人。(3分)
28、君子之所以教者五:有如时雨化之者,有成德者,有达财者,有答问者,有私淑艾者。此五者,君子之所以教也。
29、不登高山不止天之高也;不临深溪不知地之厚也。
30、孟子一方面严格区分了统治者与被统治者的阶级地位,且认为“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并且模仿周制拟定了一套从天子到庶人的等级制度;另一方面,又把统治者和被统治者的关系比作父母对子女的关系,主张统治者应该像父母一样关心人民的疾苦,人民应该像对待父母一样去亲近、服侍统治者。
31、译文:富贵不能使心志迷乱,贫贱不能使节操改变,武力不能使人格屈服。这是孟子心目中有气节的人的形象。人不管是处在顺境还是逆境,都要有刚正不阿的精神,有自己的独立人格,能够经受住各种考验。
32、吾志所向,一往无前;愈挫愈奋,再接再厉。——孙中山
33、君之视臣如手足,则臣视君如腹心;君之视臣如犬马,则臣视君如国人;君之视臣如土芥,则臣视君如寇仇。
34、③一连几天,我的脑海里不断地浮现出他在菜摊前埋头读书的情景,每次心底都会生出几分嘲笑,给他贴上“虚伪”的标签。
35、C.第②段从正面论述经受磨炼的益处,论证了论点“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
36、译文:人之所以比禽兽尊贵,是因为人懂得“礼”啊。后人常用这句话说明“礼”在我们生活中的重要性。讲究“礼”,是有修养、有道德的表现。
37、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中庸)
38、自己的行为最惹人耻笑的人,却永远是最先去说别人坏话的人。(《伪君子》)
39、 出于其类,拔乎其萃。——《孟子·公孙丑上》
40、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善天下。——《孟子·尽心章句上·第九节》
41、孟子曰:君子所以异于人者,以其存心也。君子以仁存心,以礼存心。仁者爱人,有礼者敬人。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离娄下》
42、不自见故明,不自是故彰,不自伐故有功,不自矜故长。
43、桀纣之失天下也,失其民也;失其民者,失其心也。得天下有道:得其民,斯得天下矣;得其民有道:得其心,斯得民矣;得其心有道:所欲与之聚之,所恶勿施,尔也。
44、人之患,在好为人师。——《孟子·离娄章句上·第二十三节》
45、D.第9段的各种描写,正可谓“陋室不陋,惟他德馨”。
46、本诗的作者被尊称为“ ”,诗中运用夸张手法的三个字是“ ”。(2分)
47、用今天的眼光去看,舜的这种“顺亲”态度,丝毫不值得提倡,反而是一种性格迂腐。但在儒家的语境下,这却是一种至高无上的美德。儒家都是教人要做圣人的,朱熹的短文初衷也不例外。所以说,提倡舜style的“顺亲”姿态,根本就是圣人之心,这在古代儒家修行层面自有它的合理性。
48、送母回乡唐李商隐停车茫茫顾,困我成楚囚。感伤从中起,悲泪哽在喉。慈母方病重,欲将名医投。车接今在急,天竟情不留!母爱无所报,人生更何求!
49、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寡助之至,亲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顺之。
50、译文:有计划地索取,有节制地消费,就会常保富足。这句话说明了节俭的意义。物质财富和资源总是有限的,不能挥霍滥用。只有精打细算,量入为出,才不会有后顾之忧。
51、A.苏州园林的假山使人身临其境,是因为设计者和匠师们构思巧妙。
52、A.从第⑦段文字可看出,“我”是一个懂得自省的人。
53、人皆可以为尧舜。——《告子章句下第二节》。
54、要求:⑴回忆自己阅读书籍的经历,写一篇600字左右的作文;
55、(13)尊贤使能,俊杰在位。(尊重有道德的人,使用有能力的人,杰出的人物都有官位。)
56、一叶浮萍归大海,人生何处不相逢。(明·吴承恩·西游记)
57、D.尾联中“搔更短”、“不胜簪”饱含了诗人伤时忧国、悲己思亲之情。
58、不仁而得国者,有之矣;不仁而得天下者,未之有也。
59、恭者不侮人,俭者不夺人。——《离娄章句上第十六节》。
60、子曰:“巧言令色,鲜矣仁!”——《论语·学而》
61、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老子)
62、在作者笔下,苏州园林的特点是 。(2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