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子名言名句及解释500
1、☞初中语文重点文体知识梳理(含中考语文高频考点分析与总结)
2、1 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三国·诸葛亮·后出师表)
3、“人不可以没有羞耻,不知道羞耻的那种羞耻,是真正的羞耻了。”(孟子名言名句及解释500)。
4、这段文字共有七句话,找出层次划分正确的一项:
5、2 为人性僻耽佳句,语不惊人死不休。(唐·杜甫·江上值水如海势聊短述)
6、译文:不得志的时候就要管好自己的道德修养,得志的时候就要努力让天下人就是指百姓都能得到好处。
7、1 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三国·曹植·白马篇)
8、(译文)孟子说:“一个人(妨碍自己进步)的坏毛病,就是于他自满到老是喜欢当别人的老师。”
9、2 新松恨不高千尺,恶竹应须斩万竿。(唐·杜甫)
10、九个表述动作的词,(准确、细致)连贯、生动地写出了捕鸟的过程。写出了雪后捕鸟的乐趣。
11、(译文)过了一年,胡人大举进攻边塞,壮年男子都拿起武器作战。
12、(译文)天将要把重要的任务加到某人的身上,一定要先苦恼他的心意,劳动他的筋骨,饥饿他的肠胃,穷困他的身子,他的每一行为总是不如意,这样便可以震动他的心意,坚韧他的性情,增加他的能力。
13、10 流水不腐,户枢不蠹。(吕氏春秋·尽数)
14、 独学而无友,则孤陋而寡闻。(礼记·杂记)
15、 连用两个双重否定句,极其有力地强调了无一例外,每个人都佩服,每个人都感动的事实,这比一般的陈述句显得更斩钉截铁不可动摇。
16、2 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唐·李白·将进酒)
17、 无父无君,是禽兽也。——战国孟子《孟子·滕文公章句下·第九节》
18、惟孝顺父母,可以解忧。——孟子《孟子》译文:只有孝顺父母,才可以排解忧愁。
19、1 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北朝民歌·敕勒歌)
20、译文:富贵时不能腐化堕落,贫贱时不要改变意志,面对威武之势而不屈服,这才叫大丈夫!
21、 知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论语·子罕)
22、这不仅是品德问题、好人与坏人的分野问题,也是智巧、根本性的智慧。善于有为者,应该最最善于有所不为,什么都为的人,无分巨细、事必躬亲的人,不可能有太大成绩。
23、(55)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善天下。——孟子(译文)穷困便独善其身,得志便兼善天下。
24、要点:号召全d学习白求恩同志毫无自私自利之心的精神。
25、久之,目似瞑( 凑足音节,不译 )
26、解释:即使有一种最容易生长的植物,晒它一天,又冻它十天,没有能够再生长的。
27、让•乔诺的作品多半作品都是以他的家乡和周边地区——阿尔卑斯山和普罗旺斯地区为背景。马诺斯克的居民至今还为让•乔诺感到骄傲,当地建有纪念他的让•乔诺中心,还有一条街名叫让•乔诺街。
28、王蒙:孟子大讲什么只能是“用夏变夷者,未闻变于夷者也”,等于说只能是我化你,你不能化我,这有一种文化沙文主义的味道,不足为训。
29、(56)说诗者,不以文害辞,不以辞害志。以意逆志,是为得之。——孟子
30、(31)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也;数罟不入洿(wu)池,鱼鳖不可胜食也;斧斤以时入山林,材木不可胜用也。谷与鱼鳖不可胜食,材木不可胜用,是使民养生丧死无憾。——孟子
31、(34)明君制民之产,必使仰足以事父母,俯足以畜妻子,乐岁终身饱,凶年免于死亡。——孟子
32、(2)故不积跬步, 。(《荀子·劝学》)
33、(译文)君主把臣下看成自己的手足,臣下就会把君主当作腹心;君主把臣下看成牛马,臣下就会把君主当成路上遇见的一般人;君主把臣下看成泥土或野草,臣下就会把君主看作仇敌。
34、2 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唐·刘禹锡·秋词)
35、1 失之东隅,收之桑榆。(后汉书·冯异传)
36、(译文)富贵不能乱了我的心,贫贱不能改变我的志向,威武不能屈我的节,这样才叫做大丈夫。
37、(11)省刑罚,薄税敛,深耕易耨(n^u)。——孟子
38、(译文)修养心性的办法最好是减少物质欲望.
39、后来,大家就用“孟母三迁”来表示人应该要接近好的人才能学习到好的习惯!也说明近朱者赤、近墨者黑的道理,表明环境能改变一个人的爱好和习惯。
40、明确:种树成林之后,自然环境发生了相应的变化:原本干涸已久的河床,现在居然流水淙淙,当水回到大地,柳树、牡丹草、野花等一一复现,猎人们回到高地,开始猎野兔或野猪。
41、4~5句:用了夸张。表达游子漂泊在外思乡的悲情,点明了文章的主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