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渊明是哪个朝代的
1、在南北朝时期,南方先后建立了南朝宋、南朝齐、南朝梁、南朝陈四个政权,故在“二十四史”中有《宋书》《南齐书》《梁书》《陈书》与之对应。北方先后建立了北魏、北齐、北周和隋朝四个政权,故在“二十四史”中有《魏书》《北齐书》《周书》《隋书》与之对应。(陶渊明是哪个朝代的)。
2、至于这里述及的其他人物,即伯夷、叔齐、箕子、管仲、鲍叔、程婴、杵臼、孔子七十二弟子、屈原、贾谊、韩非、鲁二儒,皆各有千秋,无从与陶渊明直接加以联系。过去有些论客往往喜欢乱加联系,随意发挥。例如伯夷、叔齐是反对武王伐纣、义不食周粟的,鲁二儒是不肯跟着叔孙通出来为朝廷制礼作乐的,于是他们就把这些同陶渊明的所谓“忠愤”联系起来,说诗人如何忠于东晋,反对刘裕篡权换代。可是请问,如此将怎样安顿解释管鲍、程杵、七十二弟子、屈贾、韩非等人呢?这些人同改朝换代毫不相干啊;就是夷齐、鲁二儒,同陶渊明的情况也是天差地远,没有相通之处。清朝人吴菘《论陶》说:“《读史述九章》,言君臣朋友之间,出处用舍之道,无限低回感激,悉以自况,非漫然咏史者。”而这里是怎样“悉以自况”的,他竟不置一词——这也难怪,因为这里实在没有办法讲出一个所以然来。
3、陶渊明五次出仕做官,全部是中下级官员,起点很低,难以施展自己的雄心和抱负。反而在这些权势人物的做官经历中屡屡感受到危机,归隐也许就是陶渊明避乱世以自保吧!陶渊明做官的瓶颈在哪里?俗话说“朝中有人好做官”,这句话在魏晋南北朝时期尤为明显。(陶渊明是哪个朝代的)。
4、“误落尘网中,一去三十年。”爱山水但爱不成,受到“尘网”的束缚。这个“三十年”,也有说“十三年”,因为陶渊明做官好像没那么长。这就看怎么理解“尘网”了。若从进职场开始算,那就是十三年,若从生下来开始算,那就是三十年。我们老想象有个童年是超脱世外的,其实童年从来不能超脱世外,只有自己具有一定能力后,才能获得相对的自由。人一生下来就在尘网之中。
5、陶侃的一生得益于中国历史上另一位重要人物——四大贤母之陶母。
6、可见诗人内心无限深广的忧愤情绪。《读山海经》十三首借吟咏《山海经》中的奇异事物表达了同样的内容,如第十首借歌颂精卫、刑天的“猛志固常在”来抒发和表明自己济世志向永不熄灭。
7、 陶渊明成功地运用了虚景实写的手法,使人感受到桃源仙境是一个真实的存在,显示出高超的叙事写景的艺术才能。但《桃花源记》的艺术成就和魅力绝不仅限于此,陶渊明也不仅仅是企望人们确认其为真实的存在。所以,在虚景实写的同时,又实中有虚,有意留下几处似无非无,似有非有,使人费尽猜想也无从寻求答案的话题。桃源人的叮嘱和故事结尾安排的“不复得路”、“规往未果”等情节,虚虚实实,徜恍迷离,便是这些话题中最堪寻味之笔。它所暗示于世人的是似在人间非在人间,不是人间胜似人间,只可于无意中得之而不可于有意中求之,似乎与“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有着某种微妙的内在联系。这虚渺灵奥之区始终蒙着一层神秘的面纱,“借问游方士,焉测尘嚣外”,世人是难以揭晓的。它的开而复闭,渔人的得而复失,是陶渊明有意留下的千古之谜,“惹得诗人说到今”。可是,他又在《桃花源诗》中透露了一点消息,说“一朝敞神界”之所以“旋复还幽蔽”,乃是因为“淳薄既异源”!原来桃源民风淳厚,人间世风浇薄,惟恐“使武陵太守至焉,化为争夺之场”(苏轼《和桃花源诗序》),玷污了这块化外的净土,即使像刘子骥那样的人间高尚之士,也得不到一睹仙境的机缘。
8、义熙十一年(公元415年),朝廷诏征他为著作佐郎,渊明称病没有应征。
9、 南阳刘子骥,高尚士也,闻之,欣然规往。未果,寻病终,后遂无问津者。
10、班固截取此事写诗,开后代文人以诗咏史之先河,在这首诗里他虽有感叹之词而没有把自己摆进去。此诗作年不可考,大约应当是他早年的作品。他本人后来也曾因为私撰国史(即《汉书》)而入狱,因得其弟班超伏阙上书申辩,才得以获释;他的《咏史》当作于此前,否则他恐怕不可能写下“百男何愦愦,不如一缇萦”这样的诗句。班固这首诗正属于所谓“漫然咏史”,而非借此来发抒自身的感慨。
11、《陶氏宗谱》称此为“都昌秆林”,地域横跨现在的苏山乡土目、马鞍、徐港三个村委会和左里镇清辉村委会,北邻鄱阳湖最狭处屏峰,西望庐山五老峰。陶家冲、陶家垅、陶家舍、茶园冲、老庙嘴,这些历经沧桑的原始状态无不说明这里曾经住过陶家望族。陶家冲北出八里港入屏峰湖,中出牧牛巷入土目湖,南出潭子口,往星子县(原南康府)。老庙嘴正是陶侃故居旧址,不知何年改做陶公祠。秆林陶氏到上世纪五十年代随着最后一位老人仙去,一个望族淹没在滚滚尘沙里。陶氏后世子孙寻迹凭吊,徒增一分无奈的悲怆。
12、在短暂的居家生活后,二十九岁时,他出任江州祭酒(此官职具体负责事务尚待考),不久便不堪吏职,辞官归家。不久,州里又召他做主簿,他辞却了此事,依旧在家闲居。
13、朋友说了另外一件事,让我觉得十里陶家冲是不是桃花源不重要了。
14、说完这首诗的创作背景,我们再来细分析一下诗句!
15、陶渊明的作品,现存的有诗歌一百二十多首,散文六篇,辞赋两篇。其中成就高的是描写田园生活的诗歌,即所谓「田园诗」。这些诗歌反映了他鄙夷功名利禄的高远理想、志趣和守志不阿的耿介品格,反映了他对污浊现实的憎恶和对淳朴的农村生活的热爱。
16、辛弃疾(1140——1207)南宋伟大的爱国词人。
17、“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远处看有村落,升起袅袅的炊烟。一点人间烟火气,也能写得这么唯美,当然是沾了声情的光。这两句是典型的律句,对得很工整。所谓看景不如听景,很平常的景致, 听诗人念出来,就觉得很好。
18、义熙十四年(公元418年),王弘为江州刺史,约于此年或稍后一二年结交渊明,二人之间有轶事量革履、白衣送酒。
19、 桃花源中的家庭多为主干家庭(三代同堂),从“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从“男女”、“黄发”、“垂髫”这三个词便可以看出此点。
20、哪怕居住在闹市,陶渊明心中却没有车马的喧嚣、不为鸡毛蒜皮的事情烦心,因为他有自己的原则和价值观。这种境界和我们现代社会的年轻人很相似,我们都身处喧闹的大城市,但夜深人静的时候,我们还是自己,我们懂自己,更有心中的梦想和牵挂,并不断激励自己努力、奋斗。
21、——摘自《年轻人的国文课:国学经典里的处世智慧》,浦睿文化/岳麓书社出版
22、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缘溪行,忘路之远近。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渔人甚异之,复前行,欲穷其林。
23、在战乱频仍的时代隐逸与在太平繁华的时代隐逸,也会是完全不同的心态,对吧?所以,在我们正式讲解陶渊明的饮酒诗之前,我们还需要用相当长的篇幅介绍陶渊明这个人和他所处的时代。
24、 文章的结构也颇有巧妙之处。作者借用小说笔法,以一个捕渔人的经历为线索展开故事。开头的交代,时代、渔人的籍贯,都写得十分肯定,似乎真有其事。这就缩短了读者与作品的心理距离,把读者从现实世界引入到迷离惝恍的桃花源。相反,如果一开头就是“山在虚无缥缈间”,读者就会感到隔远,作品的感染力也就会大打折扣。“不足为外人道也”及渔人返寻所志,迷不得路,使读者从这朦胧飘忽的化外世界退回到现实世界,心中依旧充满了对它的依恋。文末南阳刘子骥规往不果一笔,又使全文有余意不穷之趣。
25、关于陶渊明的出生年份,历史上是有争议的。对此,我们采用主流的说法,也是正史的记载。《宋书·陶潜传》的记载是:“潜元嘉四年卒,时年六十三。”《晋书·陶潜传》的记载是:“以宋元嘉中卒,时年所有文集并行于世。”《南史·陶渊明传》的记载是:“元嘉四年,将复征命,会卒。世号靖节先生。”
26、陶渊明祖上世代为官,祖父也曾做过太守之职,但是在他八岁的时候父亲便去世了,家境也逐渐开始没落。二十岁时,陶渊明开始了他的游宦生涯,在此期间他出任的低级官吏不计其数。在他二十九岁那年,刚辞职回家的陶渊明又被召回出任主簿一-职, 可是没做多久,他又辞职跑回了家中。
27、至于《读史述》里述及的其他各位,则大抵是檃括本传、就古咏古的意味为多,同自己个人没有什么特别的联系。
28、山口却不是“初极狭,才通人”,而是装着一座水库坝。行数十步,上得库坝,豁然开朗的是一湖能见底的绿水,群山躺在湖里没有一点声音。人仿佛从一个世界走进了另一个世界,一切嘈杂、烦乱、愁苦、愤懑都屏蔽在山口,就像唐僧过了凌云渡,留下的是躯壳,进来的是灵魂。青山,绿水,阳光,天空,还有飞越在这中间的意识。我们不忍泛舟在这静物画上,而是穿行在林间。在十里陶家冲那头又是一座水库,水库下面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我辈,怡然自乐。见我等不会有“大惊”状,但如果你愿意,设酒杀鸡作食却是肯定的。至于郡太守遣人不复得路,或许是鄱阳湖里港汊太多的缘故?
29、第二时期,学仕时期,从他20岁到晋安帝义熙元年(405)41岁。
30、当然,《三国演义》是历史小说,不是正史。说到正史,习惯上是指在清朝乾隆年间确定的,中国历朝自《史记》到《明史》的二十四部史书,合称“二十四史”。清末民初,柯劭忞编撰《新元史》,于1920年脱稿,次年即被时任民国总统徐世昌列入正史,合称“二十五史”。然在赵尔巽主编的《清史稿》于1927年编撰完成后,人们更习惯于用《清史稿》来替代《新元史》列入“二十五史”。如果将这两本书都列入,那就是“二十六史”。
31、“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在尘网中,陶渊明肯定是不甘心的。可以看出,这两句是模仿《行行重行行》。不过就算不知道也不妨碍理解。仔细看,这里陶渊明还是有贵族性的。从文学技巧看,他也模仿古诗造句。更重要的是,他强烈的自我意识,就是贵族的特征。
32、但按照中国人的傲娇,这种戏剧化的理由,往往不是真实的。所以陶渊明辞官这事,还得补充点背景。陶渊明生活的东晋末期,司马家风雨飘摇,军阀争权夺利,其中最有实力的是桓玄和刘裕。这时士族需要站队,不想站队就得躲。陶渊明是想躲的。所以刘裕拉拢他时,他就想怎么躲过去——躲过去就得隐居,隐居就得有地。当时做县令有五顷地,卸任也不用退。陶渊明就找刘裕说他要当县令,结果干了八十多天就辞职了,就开始隐居。隐居看起来跟做官反着,不是贵族行为。但当时士族子弟辞官归隐很常见。再者,陶家虽没有谢家显赫,但也不属于要为钱工作的。陶渊明辞官也体现一种贵族性,我认为,陶渊明是以反贵族的方式达到贵族性。
33、虽然此后很多人曾经邀请他出仕做官,其中包括刘宋的名将檀道济,他一律推辞了。
34、公元960年,赵匡胤通过陈桥兵变称帝,建立宋朝。此时,宋朝的主要敌人是在北方由契丹人建立的辽朝。为了对付辽朝,宋朝联合东北方由女真人建立的金朝灭辽。
35、晋朝统一天下后不久,就发生了因皇室权力斗争而导致的“八王之乱”,进而引发因北方匈奴叛乱而导致的“永嘉之乱”。永嘉之乱的结果,是晋朝皇帝被杀,一些晋朝皇室和大臣南渡,以延续晋朝。由于晋朝原本定都于洛阳,南渡后定都于建康(今江苏南京),故史家将南渡前的晋朝称为西晋,南渡后的晋朝称为东晋,所有晋朝的历史都记载在《晋书》里。
36、陶侃,晋室横流之中,屹然砥柱。宋朱熹说,董卓之乱,未必大于苏峻,魏武之功,未必过于桓公。晋尚书梅陶说,桓公机神明鉴似魏武,忠顺勤劳似孔明。苏东坡说,桓公忠义之节,横秋霜而贯白日。
37、年轻时的陶渊明本有“大济苍生”之志,一腔抱负无法实现,原因有三:
38、陶渊明(约365—427年),名潜,字元亮,别号五柳先生,私谥靖节,世称靖节先生。浔阳柴桑(今江西省九江市)人,一作宜丰人 。东晋末到刘宋初杰出的诗人、辞赋家、散文家。被誉为“隐逸诗人之宗”、“田园诗派之鼻祖”。是江西首位文学巨匠。
39、《晋书·陶侃母湛氏传》上说,湛氏拉扯着小陶侃,日子过得十分清苦。陶侃的好友鄱阳郡孝廉范逵寓宿于侃家,时大雪,家中“室如悬磬”,拿什么招待儿子的客人?湛氏密截发典当与邻人买来酒菜。身体发肤,受之父母,陶母用头发换酒菜,对一个女人,该要怎样的勇气和大爱!客人有吃的了,客人的马也不能饿着呀!湛氏撤下床上的禾草席子切碎权当马料。范逵叹道:“非此母不生此子!”范逵正是感陶母之德,才将陶侃荐于庐江太守张夔,开始了陶侃的宦海沉浮。母贤子则孝,《晋书·陶侃传》记述了这样一段文字:“侃事母至孝,倾囊中所有,命长子洪返里,建豪华府第于村南颐养天年。”民间传说府第设有“延宾坊”,屋边造有“德化桥”,北宁范仲淹曾令于德化桥头立“延宾坊故址”巨碑,供人瞻仰,以宣陶母“截发延宾”之德。“德化桥”和“延宾坊”连同巨碑走进了老百姓的心里之后,像完成了使命,风化在岁月的长河里。后人不管怎么制造,都是赝品,不再有那韵味。陶侃在踏上仕途之际,湛氏曾送陶侃三件土物,一坯土块,一只土碗和一块土布。他领悟到母亲的用意,一坯土块是要他永记家乡故土;一只土碗,是要他莫贪图荣华富贵,保持自家本色;一块土布,是要他为官尽心恤民,永不忘本。《晋书·陶侃母湛氏传》记述,陶侃在海阳做县吏的时候,监管渔业。孝顺的陶侃念及一生贫居乡间的慈母,心中总觉歉然不安。有一次,趁下属出差顺路之便,嘱托带了一坛鱼鲊(腌鱼)送交母亲。谁知湛氏却原封不动地将这一坛鱼鲊退了回来,并在信中写道:“尔为吏,以官物遗我,非惟不能益吾,乃以增吾忧矣。”后人赞曰:“世之为母者如湛氏之能教其子,则国何患无人材之用?而天下之用恶有不理哉?”
40、 他虽“心远地自偏”,但“猛志固常在”,仍旧关心国家政事。元熙二年(420年)六月,刘裕废晋恭帝为零陵王,改年号为“永初”。次年,刘裕采取阴谋手段,用毒酒杀害晋恭帝。这些不能不激起陶渊明思想的波澜。他从固有的儒家观念出发,产生了对刘裕政权的不满,加深了对现实社会的憎恨。但他无法改变、也不愿干预这种现状,只好借助创作来抒写情怀,塑造了一个与污浊黑暗社会相对立的美好境界,以寄托自己的政治理想与美好情趣。《桃花源记》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产生的。
41、苏东坡更作《和陶止酒》、《和陶连雨独饮二首》,《和陶劝农六首》、《和陶九日闲居》、《和陶拟古九首》、《和陶杂诗十一首》、《和陶赠羊长吏》、《和陶停云四首》、《和陶形赠影》、《和陶影答形》、《和陶刘柴桑》、《和陶酬刘柴桑》、《和陶郭主簿》等109篇和陶诗,可见陶渊明对苏东坡影响之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