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鸿章名言经典名言
1、欲水缸再无置水之处,就得先有满缸之水;欲人提问而对答如流,就得先有满腹经纶。(李鸿章名言经典名言)。
2、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汉乐府。长歌行》
3、如果你不带偏见地去考虑问题,如果你思考一下这些准则的一般性质,你就可以得出一个完全不同的结论。因为所有的准则事实上都是实践上的。——布拉德利
4、读书有三到,谓心到,眼到,口到。心不在此,则眼看不仔细,心眼既不专却只漫诵浪读,决不能记,久也不能久也。三到之中,心到最急,心既到矣,眼口岂不到乎?——朱熹《训学斋规》
5、我的努力求学没有得到别的好处,只不过是愈来愈发觉自己的无知。——笛卡儿
6、所谓的运气,不过就是机会来了,而你正好有能力抓住。
7、大处着眼,小处着手,群聚守口,独居守心——曾国藩
8、读书之法,在循序而渐进,熟读而精思——朱熹
9、与为人善,取人为善之道,如大河水盛,足以浸灌小河,小河水盛,亦足以浸灌大河,无论为上为下,为师为弟,为长为幼,彼此以相善浸灌,即日见其益,而不自知矣。《曾国藩家书》。
10、学问是异常珍贵的东西,从任何源泉吸收都不可耻。——阿卜日法拉兹
11、——爱因斯坦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更重要。因为解决问题也许仅是一个数学上或实验上的技能而已,而提出新的问题,却需要有创造性的想像力,而且标志着科学的真正进步。
12、虚心的人,常想自己的短处;而骄傲的人,却常炫耀自己的长处。(李鸿章名言经典名言)。
13、汗水和丰收是忠实的伙伴,勤学和知识是一对最美丽的情侣。
14、左宗棠曾就读于长沙城南书院,二十岁乡试中举,但此后在会试中屡试不第。他留意农事,遍读群书,钻研舆地、兵法。一生经历了湘军平定太平天国运动、洋务运动、平叛陕甘同治回乱、收复新疆以及新疆建省等重要历史事件。官至东阁大学士、军机大臣,封二等恪靖侯。中法战争时,自请赴福建督师,光绪十一年(1885年)在福州病逝,享年七十三岁。追赠太傅,谥号“文襄”,并入祀昭忠祠、贤良祠。
15、法待人而后行,事因时为变通,若徒墨守旧章,拘牵浮议,则为之而必不成,成之而必不久。
16、机器创造一事,为今御侮之资,自强之本。清李鸿章
17、这句话不太好理解,可以简单地理解成,手中握有利器,自己的杀意就会变大。其实暗示当一个人掌握了足够的权力,那么他这个人的杀心就变得强大。
18、——赫尔岑读书时,我愿在每一个美好思想的面前停留,就像在每一条真理面前停留一样。——爱默生书籍是在时代的波涛中航行的思想之船,它小心翼翼地把珍贵的货物运送给一代又一代。
19、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孔子
20、“书是这一代对下一代精神上的遗训。”——赫尔岑
21、唯天下之至诚能胜天下之至伪;唯天下之至拙能胜天下之至巧。
22、——科尔顿好的书籍是最贵重的珍宝——别林斯基书是唯一不死的东西——丘特书籍使人们成为宇宙的主人——巴甫连柯书中横卧着整个过去的灵魂——卡莱尔人的影响短暂而微弱,书的影响则广泛而深远——普希金人离开了书,如同离开空气一样不能生活——科罗廖夫书不仅是生活,而且是现在、过去和未来文化生活的源泉——库法耶夫书籍把我们引入最美好的社会,使我们认识各个时代的伟大智者——史美尔斯书籍便是这种改造灵魂的工具。人类所需要的,是富有启发性的养料。
23、人们在评述李鸿章功过是非的同时,逐步注意到了他的书法艺术,通过其存世的大量墨迹,我们看到了他书法的非凡功底。但很少有人提及他是位素养颇高的文化人,更是位造诣甚深的晚清书法家。
24、 73岁的李鸿章,借着在日本谈判时被刺客刺杀这一事,硬生生的将赔偿金额定为2亿两;
25、书籍是屹立在时间的汪洋大海中的灯塔——惠普尔
26、好的教育应该是让你自由寻找那些对你有意义的事情,而不是把人脑当成一个容器,往里填东西;好的教育还在于让人批判性地思考,敢于质疑前人,我发现中国学生在这方面表现不足。——朱棣文
27、法待人而后行,事因时为变通,若徒墨守旧章,拘牵浮议,则为之而必不成,成之而必不久。
28、五四运动的旗手,中国白话文运动的先驱者,一生坚持使用白话文,写白话诗。“大胆假设,小心求证”的治学方法,启蒙了一代学人。是五四运动中,开一代风气之先的人物。他在追寻新思想的同时也没有抛弃旧道德,被蒋介石评价为“新文化中旧道德的楷模,旧伦理中新思想的师表。”
29、与多疑人共事,事必不成。与好利人共事,己必受累。——曾国藩
30、一代雄才,其胸怀伟韬,眼界高远。傲,惰二字,点中了普罗大众,达官显贵,将帅谋略者失败的死穴。
31、我所学到的任何有价值的知识都是由自学中得来的。
32、学习如钻探石油,钻得愈深,愈能找到知识的精髓。
33、丈夫只手把吴钩,意气高于百尺楼。一万年来谁著史,三千里外觅封侯。
34、将来不迎,当下不杂,过往不念。——曾国藩《战天京》
35、点评:这是左宗棠的述志联。上联可以和顾炎武的“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相媲美。下联表达向古之仁人志士看齐的志趣,“古之学者为己,今之学者为人”,读书是为摆脱庸俗,与往圣先贤神交。
36、胸襟广大,宜从“平”“淡”二字用功,凡人我之际须看得平,功名之际须看得淡,庶几胸怀日阔。——曾国藩《曾国藩家书》
37、每个有知识的人,应该在自己的一生中,好好读上8-10本书。究竟该读哪些书?若想了解这点,那至少得读上15000本才行。——巴比达
38、黑发不知勤学早,白发方悔读书迟。——颜真卿
39、人生不得行胸怀,虽寿百岁犹为无也。——南史
40、谁虚度年华,青春就会褪色,生命就会抛弃他们。
41、很简单,因为这个案子牵扯面太广了,翁同龢正找不到确切的证据告他们呢,这不是自己找上门吗?而且走私案,分工鲜明,绝不是几个人就能完成的,查来查去,自然会查到自己的头上,到时候怎么收场?
42、一般的男人,喜欢把女人教坏了,又喜欢去感化坏女人,使她变为好女人
43、放到剧中,黄瑞兰就成了李鸿章“杀鸡吓猴”的那只鸡,也很好理解,北洋水师拿了朝廷那么多钱,号称亚洲最强,最后败给了日本,总得给个交代吧。
44、天可补,海可填,南山可移。日月既往,不可复追。——曾国藩
45、我要步步站得稳,须知他人也要站得稳,所谓立也。我要处处行得通,须知他人也要行得通,所谓达也。《曾国藩书信》。
46、从来没有人为了读书而读书,只有在书中读自己,在书中发现自己,或检查自己。——罗曼·罗兰
47、一个人能够有成就,只看他是否具备自尊心与自信心两个条件。——苏格拉底
48、书是源泉——高尔基说:“爱护书籍吧,它是知识的源泉。”书是船只——凯勒说:“一本新书像一艘船,带领着我们从狭隘的地方,驶向生活的无限广阔的海洋。”
49、外物之味,久则可厌,读书之味,愈久愈深。——程颐
50、君子之立志也,有民胞物与之量,有内圣外王之业,而后不忝于父母之所生,不愧为天地之完人。——曾国藩《曾国藩家书》
51、有志者事竟成,破釜沉舟,百二秦关终属楚;苦心人天不负,卧薪尝胆,三千越甲可吞吴。——蒲松龄
52、生活中没有书籍,就好像没有阳光;生活中没有书籍,就好像鸟儿没了翅膀。——莎士比亚
53、这世界上有那么许多人,可是他们不能陪著你回家。
54、他确实是修建了旅顺港,也确实因某些原因被撤,但并不是克扣军费,吃私贪污,用李鸿章曾经奏折上的评价是:
55、人生太短,要干的事太多,我要争分夺秒。爱迪生
56、左宗棠是晚清四大名臣之他和曾国藩一样,都是把儒家思想和为官做人发挥的淋漓尽致的旷世奇才。唯一不同的是,曾国藩是用家书家训阐释自己的思想观点,而左宗棠则是用对联抒发自己的人生抱负。所以曾国藩家书字字珠玑,左宗棠对联更是光耀千古,经典传神。
57、经验丰富的人读书用两只眼睛,一只眼睛看到纸面上的话,另一眼睛看到纸的背面。——歌德
58、盖求友以匡己之不逮,此大益也;标榜以盗虚名,是大损也。《曾国藩书信》。
59、古往今来能成大事者,没有一个不经历一番艰难困苦就轻轻松松获得成功,相反倒是哪些庸庸碌碌的凡人,饱食终日逍遥一生,他们永远不会被人妒忌,因为他们没有成功的荣耀。只有敢于战胜最凶恶敌人克服常人无法克服的困难,才是顶天立地大英雄!
60、有知识的人不实践,等于一只蜜蜂不酿蜜。——萨迪才学如果不用就会永远埋没。
61、天之待我甚厚,我愧对天;君之待我过优,我愧对君;父母之待我过慈,我愧对父母;兄弟之待我过爱,我愧对兄弟;朋友之待我过重,我愧对朋友,便觉处处皆有善气相逢。《曾国藩家书》。
62、举一而反闻一而知及学者用功之深,穷理之熟,然后能融会贯通,以至于此。——朱熹
63、有必不可行之事,不必妄自轻营。有必不可劝之人,不必多费唇舌。《曾国藩家书》。
64、左宗棠最有名最经典也是他一生真实写照的是这样三幅对联:
65、——陈寿读书有三到:谓心到、眼到、口到——朱熹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孔子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杜甫立身以立学为先,立学以读书为本——欧阳修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刘彝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颜真卿书卷多情似故人,晨昏忧乐每相亲——于谦书犹药也,善读之可以医愚——刘向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汉乐府·长歌行》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岳飞发奋识遍天下字,立志读尽人间书——苏轼鸟欲高飞先振翅,人求上进先读书——李苦禅立志宜思真品格,读书须尽苦功夫——阮元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诸葛亮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刘备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孙洙《唐诗三百首序》书到用时方恨少,事非经过不知难——陆游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朱熹旧书不厌百回读,熟读精思子自知——苏轼书痴者文必工,艺痴者技必良——蒲松龄书读百遍,其义自见——《三国志》千里之行,始于足下——老子路漫漫其修道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屈原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高尔基书籍是人类知识的总统——莎士比亚“书是这一代对下一代精神上的遗训。”——赫尔岑要多读书,但不要读太多的书。
66、我辈办事,成败听之天命,毁誉听之于人,惟在己之规模气象,则我有可以自立者,亦日不随众人之喜惧耳。《曾国藩家书》。
67、机器因美观而受到崇拜,因创造动力而受到珍爱,因有危险而遭到痛恨,也因奴役人类而遭到厌恶。布拉塞尔
68、你如果认识从前的我,也许你会原谅现在的我。
69、于千万人之中,遇见你所遇见的人;于千万年之中,时间的无涯荒野里,没有早一步,也没有晚一步,刚巧赶上了。
70、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孔子
71、只要你有一件合理的事去做,你的生活就会显得特别美好。——爱因斯坦
72、谣诼之来本非意料所备,息谤莫若自涤,流言止于智者,尽其在我,何惧人言。
73、1851年,太平天国运动逐渐兴起,以洪秀全、石达开等人为首的太平军竖起了推翻清廷统治的大旗,他们在1853年攻破江宁(今南京)后,便在此定都,并将其改名为“天京”。面对声势浩大的太平军,清廷自然不能束手待毙,因此李鸿章、左宗棠等人先后被赋予了平叛的使命。1863年9月,李鸿章率领淮军围攻苏州城,形势一片大好。
74、一本书的价格是有限的,但是书本中的知识是无限的;如果用有限的价格去换无限的知识,这又何乐而不为呢?
75、科学的大胆的活动是没有止境的,也不应该有止境。——高尔基
76、无论何事,均不能敏以图功。《曾国藩书信》。
77、书是人的朋友,请永远珍惜这位朋友,否则,你将会迷失方向。
78、书籍是朋友,虽然没有热情,但是非常忠实——雨果
79、没伞的挨着有伞的人走,靠得再近也躲不过雨,反淋得更湿。倒不如躲得远远的,就是无伞也有雨过天晴的时候。即使不靠近,也能拥有属于自己的阳光天地。
80、人生遭遇本有一定,但当尽其在我,以待事会之来
81、我阅读关于我所不懂的题目之书籍时,所用的方法,是先求得该题目的肤表的见解,先浏览许多页和好多章,然后才从头重新读起,以求获得精密的智识。我读该书的终末,就懂得它的起因。这是我所能介绍给你惟一正解的方法。——狄慈根:《辩证法的.逻辑》
82、李鸿章从政之余,喜欢收藏图书。在上海寓居丁香花园,有“望云 草堂“藏书处。咸丰十年(1860)在上海镇压小刀会起义时,经常光顾著名藏书家郁松年的藏书楼“宜稼堂“,郁氏曾奉送多部珍籍给他。去世后,其藏书归于李经迈继承,其珍贵版本于抗日战争中经“汉文渊“书肆主人出售不少。其余藏书在1940年由其孙李国超捐献给震旦大学图书馆,计18000册。其中有《李文忠公全集》100册,内分奏稿、朋僚函稿、译著函稿、教堂函稿、海军函稿及电稿等。其余为政书、兵书、方志、科技图书及历代名人年谱等,抄本有《柔远全书》,藏书交至震旦大学后,校方为之设有“合肥李氏望云草堂藏书“专室,又称“李氏文库“,以特制雕镂精美的西式书柜贮藏。该馆在《震旦杂志》撰文介绍藏书捐赠之事。1949年以后,震旦大学图书馆藏书随院系调整归入复旦大学图书馆及华东师范大学图书馆,其中李氏藏书归入复旦大学图书馆收藏。
83、天下熙熙攘攘,皆为利耳。我无利于人,谁肯助我?
84、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唐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85、把别人的幸福当做自己的幸福,把鲜花奉献给他人,把棘刺留给自己!——巴尔德斯
86、读书当将破万卷;求知不叫一疑存——《对联集锦》
87、如果说学习有捷径可走,那么它就是勤奋;如果说知识就是力量,那么它就是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