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坚持的成语
1、杵:短棒。“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比喻只要有决心,肯下功夫,多难的事都能做成功。
2、对同一个问题,不同的人从不同的立场或角度有不同的看法。
3、清·曾国藩《家训·喻纪泽》:“尔之短处,在言语欠钝讷,举止欠端重,看书不能深入,而作文不能峥嵘。若能从此三事上下一番苦工,进之以猛,持之以恒,不过一二年,自尔精进而不觉。”(关于坚持的成语)。
4、宋·罗大经《鹤林玉露·一钱斩吏》:“吏曰:‘一钱何足道?乃杖我也!’乖崖援笔判曰:‘一日一钱,千日千钱,绳锯木断,水滴石穿。’”
5、浮光:水面上的反光;掠影:一闪而过的影子。比喻观察不细致或印象很不深刻,像水上的反光和一闪而过的影子,一晃就过去了。
6、 听到鸡叫就起来舞剑练武。形容有志之士及时奋发努力。
7、连续不断的水滴,时间长了能把石头滴穿。比喻只要坚持不懈,有恒心,事情总会成功。
8、不经历风雨,长不成大树,不受百炼,难以成钢。
9、清·秋瑾《赠蒋鹿珊先生言志且为他日成功之鸿爪也》:“事机一失应难再;时乎时乎不我待!”
10、岌岌:山高陡峭,就要倒下的样子。形容非常危险,快要倾覆或灭亡。
11、 《山海经·北山经》:“炎帝之女,名曰女娃。女娃游于东海,溺而不返,故为精卫,常衔西山之木、石,以堙于东海。”
12、持:坚持,面对;之:代词,泛指某件事情或某事物;以:用来;恒:指恒心。面对任何事情恒心对待,长久坚持下去。
13、连续不断的水滴,时间长了能把石头滴穿。比喻只要坚持不懈,有恒心,事情总会成功。
14、古代神话,比喻不畏艰难,不达目的誓不罢休的坚强意志,指锲而不舍的精神。
15、持:坚持;之:代词,指所要保持、坚持的东西;恒:恒心。指有恒心,长久地坚持下去。
16、《论语·子路》:“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
17、白驹:原指骏马,后比喻日影;隙:空隙。比喻时间过得很快,就像骏马在细小的缝隙前飞快地越过一样。
18、尘:尘土;莫:不;及:赶上。只望见走在前面的人带起的尘土而追赶不上。比喻远远落后。多用于表示对人钦佩的自谦语。
19、《列子·汤问》记载:古代有一个北山愚公,年已九十。他门前有太行山、王屋两座大山阻碍出入,决心铲平大山。有个叫智叟的老头笑他愚蠢,他反驳道:“虽我之死,有子存焉;子又生孙,孙又生子;子又有子,子又有孙;子子孙孙,无穷匮也,而山不加增,何苦而不平?”他率领全家每天挖山不止,终于感动了上帝,命夸娥氏二子把山背走。
20、唐·韦庄《关河道中》诗:“但见时光流似箭,岂知天道曲如弓。”
21、卵:蛋。为了要得到鸡蛋,不惜把鸡杀了。比喻贪图眼前的好处而不顾长远利益。
22、坚韧不拔:韧:有韧性;拔:动摇,改变。形容意志坚定,毫不动摇。
23、膏:灯油;晷:日影。点燃油灯以接替日光照明。形容夜以继日地学习或工作。
24、驽马:不好的、劣质的马;驾:马拉车走一天为一架。劣马拉车走十天也可以达到骏马走一天的路程。比喻能力不是很强的人,只要坚持努力,就可以和能力强的人并驾齐驱。
25、 东晋葛洪《西京杂记》卷二:“匡衡,字稚圭,勤学而无烛。邻舍有烛而不逮,衡乃穿壁引其光,以书映光而读之。”
26、因怕困倦影响学习,而把头发束起来吊在屋梁上,用锥子刺大腿。形容学习十分刻苦。
27、原指“五花阵”与“八门阵”,这是古代兵法中的阵名,后又把它用作比喻各行各业的暗语。现常比喻事物繁多,变化莫测。
28、(解释):持:坚持;恒:恒心。长久坚持下去。
29、横生:层出不穷地表露。洋溢着美妙的意趣(多指语言、文章或美术作品)。
30、有始有终:有开头也有收尾。指做事能坚持到底。qq空间说说
31、泾河水清,渭河水浑,泾河的水流入渭河时,清浊不混。比喻界限清楚或是非分明。
32、绸缪:修缮。趁着天没下雨,先修缮房屋门窗,比喻事先做好准备工作,预防不必要的事发生。
33、铁杵成针释义:意指肯下苦功,保持平和的心态坚持学下去、做下去,最后一定能成功。比喻只要有毅力,肯下苦功,事情就能成功。
34、朝,早上;蓬勃,旺盛的样子。形容充满了生命和活力的样子。
35、韧:有韧性;拔:动摇,改变。形容信念坚定,意志顽强,不可动摇。
36、适:适应;履:鞋。因为鞋小脚大,就把脚削去一块来凑和鞋的大小。比喻不合理的牵就凑合或不顾具体条件,生搬硬套。
37、书不记,熟读可记;义不精,细思可精;惟有志不立,直是无着力处。——朱熹
38、匠心:巧妙的心思。具有独特的巧妙心思。多指技术或艺术方面有创造性。也作“别具匠心”。
39、《荀子·劝学》:“骐骥一跃,不能十步;驽马十驾,功在不舍。”
40、清·翟灏《通俗编·地理》引《遗教经》:“汝等常勤精进,譬如细水长流,则能穿石。”
41、自难:使自己为难,表明严于律己。易彼:使他人容易,说明宽以待人。
42、古代神话,比喻不畏艰难,不达目的誓不罢休的坚强意志,指锲而不舍的精神。
43、林林:众多的样子;总总:众多而杂乱的样子。形容杂乱众多。
44、愚公移山:比喻坚持不懈地改造自然和坚定不移地进行斗争。
45、宋·赵令畤《侯鲭录》卷二:“织乌,日也,往来如梭之织。”
46、 勤:勤奋;补:弥补;拙:愚笨,笨拙。只要勤奋就能弥补先天的不足。
47、律:约束。对自己约束得很严,即对自己要求严格。
48、持之以恒出处:清·曾国藩《家训喻纪泽》:“尔之短处,在言语欠钝讷,举止欠端重,看书不能深入,而作文不能峥嵘。若能从此三事上下一番苦功,进之以猛,持之以恒,不过一二年,自尔精进而不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