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国名言大全中国及其背景
1、各出所学,各尽所知,使国家富强不受外侮,足以自立于地球之上。
2、爱祖国,首先要了解祖国;不了解,就说不上爱。——任继愈(爱国名言大全中国及其背景)。
3、爱国主义的力量多么伟大呀,在它面前,人的爱生之念,畏苦之情,算得了什么呢?——车尔尼雪夫斯基
4、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范仲淹《岳阳楼记》
5、“我是中国人民的儿子,我深情地爱着我的祖国和人民。”——邓小平
6、释义:只要对国家有利,即使牺牲自己生命也心甘情愿,怎么能因为有福祉就追求,有祸患就避开呢?
7、平生爱国,不甘后人,即使把我烧成灰,我也是爱国的!——季羡林
8、咱们中华民族有同自我的敌人血战到底的气概,有在自力更生的基础上光复旧物的决心,有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潜质。——毛泽东
9、文明圣火,千古未绝者,唯我无双;和天地并存,与日月同光。
10、 “都说国很大,其实一个家,一心装满国,一手撑起家。家是最小国,国是千万家。”家国情怀是中华文化印刻在每个人身上的特有情愫,也是我们骨子里永不改变的血脉基因。在家国一体、命运与共中找到梦想安放的空间,激荡风雨无阻、高歌行进的信心和决心,我们必将一往无前、创造更加美好的未来。(点评:回扣标题,饱含深情,期待殷殷)
11、译文:此地自然景物与故乡相差无几,我叫小儿干尽杯中酒,不要辜负了眼前的良辰美景。
12、中国古代爱国人士有:屈原、岳飞、文天祥、林则徐、詹天佑等。
13、这是抗日名将吉鸿昌临刑前写下的一首气贯长虹的就义诗。意思是说悔恨没有为抗日而死,才有了今日的蒙羞。国家已经破灭了,我还吝惜我的生命做什么呢。
14、我以一腔热血颂家国,颂您巍峨竦峙,颂您荠麦青青;我以一杯温酒敬江山,敬您江南温柔烟雨,敬您大漠雄浑黄沙;叹您壮志凌云心,也叹您潇洒风流骨!
15、临患不忘国,忠也。——《左传•昭公元年》
16、常思奋不顾身,而殉国家之急。——(汉)司马迁
17、小组二:制作手抄报来展示中国的历史,内容可以呈现鸦片战争的风云、日本帝国主义点燃的战火、新中国的第一缕朝霞、天安门冉冉升起的五星红旗等。
18、男儿何不带吴钩,收取关山五十州。——李贺《南园十三首》
19、不辞艰险出夔门,救国图强一片心;莫谓东方皆落后,亚洲崛起有黄人。——吴玉章
20、教师提问:同学们,这些照片和视频都说明了什么?它们和先前小组的手抄报进行对比,你能说说它们的变化吗?除了这些变化,你还知道什么变化呢?
21、译文:依旧是秦时的明月汉时的边关,远征万里的大军仍然没有回还。只要有卫青将军守卫在龙城(边塞),不让胡人战马敢踏过阴山半步。
22、 今年,我们将迎来新中国成立70周年。站在这样的历史节点,回望中华人民共和国不平凡的发展历程,每个人都会感受到爱国的情愫在升腾。从硝烟弥漫、艰苦卓绝的革命战争年代,到一穷二白、筚路蓝缕的建设岁月,再到波澜壮阔、惊涛拍岸的改革时代,无数先锋模范在国家前行的大势中寻找人生价值、标注成长坐标。亿万人民振奋精神、接续奋斗,将个体价值的实现与国家民族的命运联结在一起,投身于实现民族复兴的历史洪流,为家国情怀写下最生动的注脚。(点评:结合当前历史背景,再阐述家国情怀的重要意义)
23、死去原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宋代:陆游《示儿》
24、我是中国人民的儿子。我深情地爱着我的祖国和人民。 现代·邓小平
25、待从头收拾旧山河,朝天阙。——岳飞《满江红》
26、 国家有优良的公民,那么这个国家就必须会强盛起来。
27、我怀着比对我自己的生命更大的尊敬、神圣和严肃,去爱国家的利益。——莎士比亚
28、 ④请注意任务要求是写作“演讲稿”,要符合演讲稿的文体和命题写作要求。
29、 我是中国人民的儿子。我深情地爱着我的祖国和人民。——邓小平
30、人民不能没有面包而生活,人民也不能没有祖国而生活。——雨果
31、 从文中可以看出,当时作者的心是矛盾的,他希望留下来和同志们一起战斗,甚至将离开祖国的行为,严厉地自责为“罪人”。但是为了“求得更好的经验”,“求得更好的奋斗工具”,回来“以更勇猛的力量”投入战斗,又不得不暂时离别。
32、 只有热爱祖国,痛心祖国所受的严重苦难,憎恨敌人,这才给了我们参加斗争和取得胜利的力量。
33、诗句表现了诗人为国家安宁愿慷慨赴死的民族气节。
34、詹天佑说:“各出所学,各尽所知,使国家富强不受外侮,足以自立于地球之上。”
35、锦城虽乐,不如回故乡;乐园虽好,非久留之地。归去来兮。——华罗庚
36、中国人搞出的理论,首先要为中国人服务。——吴仲华
37、仁不在别处,就在你光明的初心;义不在别处,就在你该走的大道;文明不在别处,就在每一个居仁由义的现代中国人。——《南方周末》
38、手抄报展示中国的历史,内容可以呈现鸦片战争的风云、日本帝国主义点燃的战火、新中国的第一缕朝霞、天安门冉冉升起的五星红旗等。
39、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林则徐《赴戍登程口占示家人》
40、 家是温馨的港湾,情感的归宿;千千万万个小家都好,国家和民族才能好。家庭是人生的第一个课堂,也是家国情怀的根基所在。在步履匆匆的返乡途中,在“爸妈装的行李箱”中,在难改的口味与乡音中……人们感受家的温暖,体悟家的意义,真诚感叹“有家真好”。但不要忘记,国家好、民族好,家庭才能好。无论是《大学》中“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成德次序,还是“老吾老以及人之老”的爱意延伸,由私而公的家国情怀,一直是中华传统文化所倡导的价值理念。每个人孝亲敬长、安居乐业,每个家庭都为中华民族大家庭作出贡献,才能集腋成裘、聚沙成塔,汇聚成同心筑梦的强大力量。(点评:本段继续论证家与国互为促进的紧密相关性)
41、用钢笔真诚庄严地写下你的爱国行动卡并展示,根据初中生年龄特点,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比如分担家务,孝敬父母;比如认真学习,尊敬师长;比如爱护公物,遵守法规。
42、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林则徐
43、屈原说:“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
44、 黄金诚然是宝贵的,但是生气勃勃、勇敢的爱国者却比黄金更为宝贵。——林肯
45、 (2)今天,我们仍然带着口罩上学,学生不得不考虑疫情对国家的影响。全球正经受疫情的严峻考验,在国际上对华的不和谐不友好声音增加。这背后有很多值得学生们去探究的原因,基于此,我们该怎样爱国?青年学生未来的职业规划中,可以规划为“讲好中国故事”,有的学生选择做翻译,把优秀的中国文化传播出去,有的学生选择从事外交行业,把中国的发展经验分享出去。
46、释义:常常想着在国家危难的时候,自己能够为了国家发奋向前,甚至不顾自己的生命。
47、第一眼是你,最后一眼是你,目之所及皆是你。
48、我们现在必须完全保持党的纪律,否则一切都会陷入淤泥中。——马克思
49、 ②不能脱离时代背景和个人实际空谈爱国主义,命题实际上是希望学生认真思考:什么样的爱国主义,才能承担起“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这个神圣的使命。
50、 我是一个爱国主义者,我脑子里总是在想,“一心中国梦、万古下泉诗”,“度尽劫波兄弟在,相逢一笑泯恩仇”。——温家宝
51、投稿邮箱:844418467@qq.com.
52、背景:靖康二年(1127),金兵入侵中原,砸烂宋王朝的琼楼玉苑,掳走徽、钦二帝,赵宋王朝被迫南逃。后来,李清照之夫赵明诚出任建康知府。一天夜里,城中爆发叛乱,赵明诚不思平叛,反而临阵脱逃。
53、 为了中华民族的繁荣富强,我要献出全部学识智慧。
54、 每一位英雄烈士,都是一座精神的丰碑;每一次对他们的缅怀,都是一次思想的洗礼;每一次对他们的致敬,都是一次精神的传承。近年来,从设立烈士纪念日、出台《中华人民共和国英雄烈士保护法》,到对全国22万处县级以下烈士纪念设施进行集中整修、加强红色资源保护利用,再到开展为烈士寻亲、加强英烈保护,一系列举措让“敬仰英雄、学习英雄”的观念深入人心,在全社会树立崇尚英雄、缅怀先烈的良好风尚。铭记烈士们的遗愿,永志不忘他们为之流血牺牲的伟大理想,深入营造崇尚英烈、缅怀英烈、学习英烈、捍卫英烈、关爱烈属的浓厚氛围,赓续英烈精神,传承红色基因,才能更好汇聚起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磅礴力量。
55、释义:这份情感寄托给天上的星星却没有人明了,我誓将我的一腔热血报效我的祖国。
56、谁不属于自己的祖国,那么他也就不属于人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