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语录经典语录(文案精选37句)

短句网
评论 2023-10-11 09:27:38 浏览59

孔子语录经典语录

1、季文子三思而后行。子闻之,曰:再,斯可矣。

2、·君子求诸己,小人求诸人。(出处)《论语·卫灵公第十五》(译文)君子求自己,小人求别人。

3、孔子语录: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摘孔子《论语》  (如果学了之后,又注意经常不断地去温习,不也是令人很高兴的事吗?假如有朋友从远方来向自己求教,心里不也感到很快活吗?在别人不了解自己的情况下,却能做到不怨天尤人,具备这种道德修养的人难道不可以称为君子吗?)  

4、·君子义以为上。君子有勇而无义为乱,小人有勇而无义为盗。(出处)《论语·阳货篇第十七》(译文)君子崇尚义。君子只有勇敢而没有义就会惹乱子,小人只有勇敢而没有义就会成为强盗。

5、见到贤人,就应该想到要向他看齐;见到不贤的人,就应该要反省自己。

6、·巧言令色,鲜矣仁。(出处)《论语·学而第一》(译文)花言巧语,装出和颜悦色的样子,这种人很少有仁心。

7、孔子最得意的学生颜回曾动情地谈到他对孔子的感受:仰之弥高,钻之弥坚。瞻之在前,忽焉在后。夫子循循然善诱人,博我以文,约我以礼,欲罢不能。既竭吾才,如有所立卓尔。虽欲从之,末由也已。

8、孔子说:“可与共学,未可与适道;可与适道,未可与立;可与立,未可与权。”——《子罕》(孔子语录经典语录)。

9、“朝闻道,夕死可矣”一句话反映了孔子一生对政治理想、道德理想的执著追求。孔子把“仁”看作最高的道德修养,且高置于生死之上。

10、孔子生前主张述而不作。与古希腊的苏格拉底一样,他没有自己的著作。他将一生的主要精力投注于以行道为原则的政治实践。(孔子语录经典语录)。

11、·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出处)《论语·颜渊篇第十二》(译文)自己不愿意要的,不要强加给别人。

12、子曰:“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为政》

13、益者三友,损者三友。友直,友谅,友多闻,益矣。友便辟,友善柔,友便辟佞,损矣。

14、君子有三戒:少之时,血气未定,戒之在色;及其壮年也,血气方刚,戒之在斗;及其老也,血气既衰,戒之在得。——摘孔子《论语》

15、为什么没有人从人生正道上行走呢?孔子语录原文及翻译_孔子语录孔子语录原文及翻译_孔子语录_(志学)

16、子游担任武城的长官,孔子说:你在那儿发现人才了吗?子游说:有一个叫澹台灭明的人,走路从不插小道,若不是公事,从不到我屋里来。

17、子华出使到齐国去,冉有代他为母亲请求小米。

18、夏礼,吾能言之,不足徵也。殷礼,吾能言之,宋不足徵也

19、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20、孔子语录: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摘孔子《论语》

21、孔子语录: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摘孔子《论语》

22、子曰:“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里仁》)

23、(释义)孔子说:“有益的快乐由三种,有害的快乐有三种。以得到礼乐的调节为快乐,以赞扬别人的长处为快乐,一多交贤能的朋友为快乐,这是有益的快乐。以傲慢自大为快乐,以无所事事地游荡为快乐,以过度的宴饮为快乐,这是有害的。”

24、孔子说:品德不加以培养,学问不予以讲求,听到道义所在不能前往,有缺点错误不能改正,这是我的忧虑。

25、恭而无礼则劳,慎而无礼则葸,勇而无礼则乱,直而无礼则绞。

26、或曰:“以德报怨,何如?”子曰:“何以报德?以直报怨,以德报德。”——摘孔子《论语》(有人说:“如果用恩德来回报别人对自己的怨仇,行不行呢?”孔子说:“这样的话,你将用什么来报答别人对你的恩德呢?不如以公正对待怨仇,以恩德报答恩德。”)

27、举直错诸枉,则民服;举枉错诸直,则民不服。

28、欲速则不达,见小利则大事不成。译文:不要求快,不要贪求小利。求快反而达不到目的,贪求小利就做不成大事。

29、(释义)孔子说:“君子团结人而不搞勾结拉拢,小人只搞勾结拉拢而不团结人。”

30、诗三百篇,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孔子《论语》

31、(孔子语录)人无远虑,必有近忧。--出自:孔子《论语》

32、是可忍也,孰不可忍也?——摘孔子《论语》(如果对这种行为能够容忍,那么还有什么行为不能容忍呢?)

33、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摘孔子《论语》(默记所学的东西,坚持学习而不厌烦,教诲别人不知疲倦。)

34、·饱食终日,无所用心,难矣哉!不有博弈者乎?为之,犹贤乎已。

35、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孔子 《论语》

36、过而不改,是谓过矣。——摘孔子《论语》(有了错误而不能改正,那便是真正的错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