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国藩语录(文案精选55句)

短句网
评论 2023-10-10 09:26:14 浏览59

曾国藩语录

1、勤能补拙是良训,一份辛苦一份才。天赋固然重要,但是后天的勤奋完全可以补足这一点。曾国藩自己小时候也曾经因为愚笨被老师羞辱,但是后来凭借自己手不释卷的勤奋,终究还是出将入相,位极人臣。

2、事后论人,局外论人,是学者大病。事后论人,每将智人说得极愚。局外论人,每将难事说得极易。二者皆从不忠不恕生出。——曾国藩

3、一个人在社会上会担任很多角色:父母、儿女、上司、下属、夫妻、师友等等。对于每一个角色,如果能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则能做到警钟长鸣。偶欲犯错,内心就会发出警告;即便有些小失误,下次也能够避免。反之,则自身的预警系统就会关闭。防空没有雷达,战备不设防线,不错则已,错则追悔莫及。

4、13)凡与人晋接周旋,若无真意,则不足以感人;然徒有真意而无文饰以将之,则真意亦无所托之以出,《礼》所称无文不行。

5、(1)敬。整齐严肃,无时不慎。无事时心在腔子里,应事时专一不杂。清明在躬,如日之升。

6、所以在能量管理中我们要懂得该慢的时候就慢一点,允许自己犯错,毕竟人非圣贤,孰能无过。

7、闻人善则疑之,闻人恶则信之,此满腔杀机也。(曾国藩语录)。

8、所以在能量管理中我们要懂得该慢的时候就慢一点,允许自己犯错,毕竟人非圣贤,孰能无过。

9、1利可共而不可独,谋可寡而不可众。独利则败,众谋则泄。

10、士有三不斗:毋与君子斗名,毋与小人斗利,毋与天地斗巧。

11、家庭三致详:“孝致祥,勤致详,恕致详”。“勤于邦,俭于家,言忠信,行笃敬”

12、自其外者学之而得于内者谓之明,自其内者得之而兼于外者谓之诚,诚与明一也。

13、⑥凡成大事,以识为主,以才为辅,人谋居半,天意居半。

14、轻财足以聚人,律己足以服人,量宽足以得人,身先足以率人。

15、故吾人用功,力除傲气,力戒自满,毋为人所笑,乃有进步也。

16、人之处于患难,只有一个处置。尽人谋之后,却须泰然处之。

17、造诣不尽者,天下之人品;读不尽者,天下之书。

18、从人可羞,刚愎自用可恶。不执不阿,是为中道。寻常不见得,能立于波流风靡之中,最为雅操。

19、轻财足以聚人,律己足以服人,量宽足以得人,身先足以率人。

20、受不得穷,立不得品,受不得屈,做不得事。——曾国藩

21、吾观乡里贫家儿女,愈看得贱愈易长大,富户儿女,愈看得娇愈难成器。

22、  精神愈用而愈出,不可因身体素弱过于保惜。

23、术字亦有不可少处,但必不得已而后用。专意利人而用,谓之圣贤。可不必用而用,专意利己而用,谓之奸雄。——曾国藩曾国藩名言经典名言(热门篇)处事贵熟思缓处,熟思则得其情,缓处则得其当。——曾国藩

24、提出良心,自作主宰,决不令为邪欲所胜,方是功夫。

25、士有三不斗:毋与君子斗名,毋与小人斗利,毋与天地斗巧。

26、少年经不得顺境,中年经不得闲境,晚年经不得逆境。曾国藩人生三境说。——曾国藩

27、3事到手且莫急,便要缓缓想。想得时切莫缓,便要急急行。处天下事,只消得安详二字,兵贵神速,也须从此二字做出。然安祥非迟缓之谓也,从容详审,养奋发于定之中耳。

28、贵视其所举,富视其所兴,贫视其所不取,穷视其所不为。——曾国藩

29、1文人富贵,起居便带市井。富贵能诗,吐属便带寒酸。

30、1吾观乡里贫家儿女,愈看得贱愈易长大,富户儿女,愈看得娇愈难成器

31、以才自足,以能自矜,则为小人所忌,亦为君子所薄。 先静之,再思之,五六分把握即做之。

32、人是一种动物,是一种有思想的高级动物。或是群居,或是独处。

33、3学而废者,不若不学而废者。学而废者恃学而有骄,骄必辱。不学而废者愧己而自卑,卑则全。勇多于人谓之暴,才多于人谓之妖。

34、1须有宁拙毋巧之意,而后可以持久 百种弊病,皆从懒生

35、说人之短,乃护己之短。夸己之长,乃忌人之长。皆由存心不厚,识量太狭耳。能去此弊,可以进德,可以远怨。

36、失意事来,治之以忍,方不为失意所苦。快心事来,处之以淡,方不为快心所惑。

37、曾国藩曰“人之气质,由于天生,本难改变,惟读书则可变化气质。古之精相法者,并言读书可以变换骨相。”

38、或曰:交处乎世,如何可以免乎谤。曰:“去六邪,用四尊,则可矣。”曰:“谏未深而谤君,交未至而则友,居未安而罪国家,家不俭而罪岁,道不高而凌贵,志不定而羡富,此之谓六邪也。自尊其道,尧舜不得而卑也。自尊其亲,天下不得而绌也。自尊其己,孩孺不得而娱也。自尊其志,刀锯不得而威也,此之谓四尊也。”

39、人之处于患难,只有一个处置。尽人谋之后,却须泰然处之。

40、所以在这“磨剑”的年头里,我们亦要懂得适当地放松,不要把自己逼得太紧。

41、有时人心就如同这面镜子,在利害得失中摇摆,困顿于浮华的宠辱,滋生千般妄想,在幻境中裹足不前,忘记了本来的使命。

42、待人以诚,待人以恕——“求友以匡己之不逮,此大益也!”“人之不可无良友也!”,“凡做好人,做好官,做名将,俱要好师、好友、好榜样。”,“吾辈总以诚求之,虚心处之。心诚则志专而气足,千磨百折而不改其常废,终有顺理成章之一日,心虚则不动客气,不挟私见,终可以为人共谅。”

43、久视则熟字不识,注视则静物若动,乃知蓄疑者乱真,过思者迷正应。

44、君子之立志也,有民胞物与之量,有内圣外王之业,而后不忝于父母之所生,不愧为天地之完人。

45、从人可羞,刚愎自用可恶。不执不阿,是为中道。寻常不见得,能立于波流风靡之中,最为雅操。

46、书蔬鱼猪,一家之生机;少睡多做,一人之生气。

47、20)务名者害其身,多财者祸其后。善恶报缓者非天纲束,是欲成君子而灭小人也。祸福者天地所以爱人也。如雷雨雪霜,皆欲生成万物。故君子恐惧而畏,小人侥幸而忽。畏其祸则福生,忽其福则祸至。传所谓祸福无门,惟人所召也。

48、1因循二事,误尽一生。鼓舞精神,方破此弊。

49、  邪正看眼鼻,真假看嘴唇,功名看气概,富贵看精神。

50、6)当至忙促时,要越加检点。当至急迫时,要越加饬守。当至快竟时,要越加谨慎。

51、1作善岂非好事,然一有好名之心,即招谤招祸也。

52、人苟能自立志,则圣贤豪杰何事不可为?何必借助于人?

53、只是一个见小,便使百事不成,亦致百行尽堕。

54、  1从前种种譬如昨日死,从后种种譬如今日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