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马的俗语和歇后语
1、″周家请匠人——做细活",这则歇后语说的是他家在县城建周家大院以及在家乡建周家花园时,请遍了当时的能工巧匠,耗废时间较长,并对工程质量和美观程度要求之高,对工程进度也有严格限制,按照精工出细活的原则,对砖雕石雕匠人雕琢的残渣用秤称量,确定了最高限量。越是年份不好,其限量越低,使那些工匠们能在遭遇饥荒的年月吃饱肚子并能感受到雇主对他们的尊重。所以周家大院做工的精美和周家花园的豪华气派,在当时的西府地区是首屈一指的。这则歇后语从侧面反映了周家主人的义举和善举。周家的声望在当时能不名扬一方呢?
2、1有势休要使尽,有话休要说尽。人人有面,树树有皮。(76回)孟玉楼劝潘金莲去向月娘陪了礼,事后却又在背后说月娘:“有势休要使尽,有话休要说尽。凡事看上顾下,留些儿防后才好。不管蜢虫、蚂蚱,一例都说着。对着她三位师父、郁大姐。人人有面,树树有皮,俺每脸上就没些血儿?”说明孟玉楼确实是个两面三刀的人。前是谚语,后是俚语。
3、(悬崖勒马)喻到了危险的边缘,及时醒悟回头。
4、易如反掌 异想天开 饮水思源 迎刃而解
5、1张公吃酒李公醉,桑树上脱枝柳树上报。(76回)王婆来替何九之弟何十说情脱罪,结果西门庆用一个和尚顶替,放了何作者用这两句感叹。前一句原出自唐·《朝野金载》,是代人受过之意;后一句疑是作者所加,含义相同,“报”是萌芽的意思,属吴地口音。这是俚语。
6、马上不知马下苦,饱汉不知饿汉饥。马上摔死英雄汉,河中淹死会水人。
7、你媒人婆迷了路儿──没的说了,王妈妈卖了磨──推不的了。(28回)潘金莲自己丢了鞋却责怪秋菊,叫春梅逼着秋菊去花园寻找,不见,春梅这样对秋菊说。这是两个歇后语连用,表示春梅也认定秋菊对此有不可推卸的责任。
8、1猪八戒走在冷铺中坐着──你怎的丑的没对儿。(73回)冷铺中只有猪八戒一人,所以丑的没对。小说中孟玉楼上寿,西门庆叫小优儿唱“忆吹箫”,潘金莲知道这是西门庆想念李瓶儿,便奚落他说:“孩儿,那里猪八戒走在冷铺中坐着──你怎的丑的没对儿!一个后婚老婆,又不是女儿,哪里讨杜鹃花上血来?”这是歇后语。
9、清朝民国时期的凤翔周家,是方园百里无人不知的大财东。周家的生意红极一方,也留下了许多传奇故事和经营佳话。其中为人熟知的歇后语也不少,笔者记忆最深的就是这两则:一则为“长春林药铺——各包另号",另一则为″周家请匠人——做细活"。
10、骑马不带鞭子——拍马屁。骑马吃豆包——撒了馅儿。
11、1是非终日有,不听自然无。(83回)西门大姐也对陈敬济产生怀疑,陈敬济这样辩解。这是谚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