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容春夏秋冬的词语
1、(花香鸟语)鸟语:鸟鸣如同讲话一般。形容春天动人的景象。
2、(春光明媚)明媚:美好,可爱。形容春天的景物鲜明可爱。
3、出处:宋·朱熹《道德经注释》第四章:“迨一元方兆,万象回春,道发散于天地人物之间,而无从窥测,修士欲明道体,请于天地将开未开,未开忽开而揣度之,则得道之原,而下手不患无基矣。”
4、冰天雪地冰天雪窖 雪窖冰天滴水成冰风雪交加六出纷飞寒风侵肌千里冰封朔风凛冽寒冷刺骨天寒地冻冰雪严寒寒蝉凄切寒冬腊月山寒水冷岁暮天寒鹅毛大雪风号雪舞固阴沉寒寒气逼人
5、(蒲柳之质)蒲柳:水杨,秋天凋谢早。多用来比喻身体衰弱或未老先衰。(形容春夏秋冬的词语)。
6、(百草权舆)权舆:草木萌芽状态。指花草萌芽,春天到来。
7、(红衰翠减):红:指花;翠:指绿叶。红花衰败,绿叶减少。形容春尽花残或初秋百花凋谢的景象。
8、(九春三秋)九春:春季共九十天,故称“九春”;三秋:秀季三个月,故称“三秋”。指春天和秋天的美好时光。
9、 外面寒风刺骨、北风呼啸,大街上冷冷清清,光秃秃的小树苗可怜巴巴地立在道路两旁,曾经生机勃勃的小草也变得枯黄了,同花儿一起进入了甜美的梦乡。北风吹来,小树苗在寒风中挣扎着;小草扑倒在地上,好像害怕这突如其来的寒风。而一排排亭亭玉立的柏树,在寒冷的冬天里,它们依然那样浓郁苍翠。
10、 小鸟不知躲匿到什么地方去了;草木都垂头丧气,像是奄奄等毙;只有那知了,不住地在枝头发出破碎的高叫;真是破锣碎鼓在替烈日呐喊助威!
11、 雪停了,太阳出来了,万道金光照射在茫茫雪地上,让人睁不开眼睛。孩子们可乐了,他们在雪地上堆雪人,打雪仗,五彩缤纷的羽绒服在雪地上显得格外鲜亮夺目。人们都跑出屋外来欣赏雪后的美景,大家高兴地说:“好大的雪啊,明年又是一个丰收年!”
12、(寸草春晖)寸草:小草;春晖:春天的阳光。小草微薄的心意报答不了春日阳光的深情。比喻父母的恩情,难报万一。
13、(春宵苦短)为春天的夜晚太短而苦恼。形容人处在欢乐之中,觉得时间过得很快。
14、天热得像在火里烤,树上的知了不停地叫,沥青马路被太阳烤得软绵绵的。
15、(西风残照)秋天的风,落日的光。比喻衰败没落的景象。多用来衬托国家的残破和心境的凄凉。”
16、出处 唐·杜甫《崔氏东山草堂》诗:“爱汝玉山草堂静,高秋爽气相鲜新。”
17、风定小轩无落叶,青虫相对吐秋丝。——《秋日》
18、烈日炎炎夏日炎炎骄阳如火皎阳似火赫赫炎炎炎炎夏日炎阳炙人烈日当空狂风烈日火伞高张
19、冰天雪窖、万里雪飘、耀眼的雪花、洁白的雪花、白茫茫、白皑皑、白雪飞舞、覆盖四野、白雪纷飞、粉妆玉砌、洁白素装、玉琢银装、鹅毛大雪、狂风暴雪、大雪纷飞、大雪封门、大雪盈尺、瑞雪丰年、漫天雪花、纷纷扬扬、铺天盖地、白雪皑皑、雪雪花、飞雪、白雪、瑞雪、雪团、雪片、雪粒、雪景、风雪、积雪
20、(春回大地)好像春天又回到大地。形容严寒已过,温暖和生机又来到人间。
21、(如履春冰)履:踩。好像踩着春天薄薄的冰。比喻在危险的境地而提心吊胆。
22、飞沙走石:形容风刮得很猛烈火情景。例;“顿时狂风大作,昏天暗地,飞沙走石,路人掩面。”
23、(自同寒蝉)寒蝉:冬天的蝉。自己同寒天的蝉一样不鸣。比喻缄默不语。
24、(春晖寸草)春晖:春天的阳光;比喻父母对儿女的慈爱抚养。寸草:一寸长的小草;比喻子女对父母的养育之恩的无限感戴心情。
25、出处 汉·赵晔《吴越春秋·吴王寿梦传》:“富贵之于我,如秋风之过耳。”
26、 冬天大雪纷飞,小雪花像一个个小精灵一样,蹦蹦跳跳的落了下来,给人们带来了一丝丝寒意。虽然春姑娘已经迫不及待地想上岗了,但冬的使者——雪花却好象特别留恋人间的美景,久久不肯离去。这不,今天就下了一场很大的雪。
27、深居俯夹城,春去夏犹清。——李商隐《晚晴》
28、(秋去冬来)秋天过去,冬天到来。形容时光流逝。
29、白雪皑皑、冰天雪地、风号雪舞、风雪交加、寒气逼人、千里冰封、天寒地冻、寒花晚节
30、(春色撩人)撩:撩拔,挑逗、招惹。春天的景色引起人们的兴致。
31、(林寒涧肃):寒:寒冷。肃:肃杀。指秋冬间林木凋零、涧水枯落的景象。
32、 空中没有一片云,没有一点风,头顶上一轮烈日,所有的树木都没精打采地、懒洋洋地站在那里。
33、春生夏长比喻事物的发生、发展过程,出自于《史记·太史公自序》。(词目)春生夏长,秋收冬藏
34、冬尽今宵促,年开明日长。——董思恭《守岁》
35、(夏虫不可语冰):语:谈论。不能和生长在夏天的虫谈论冰。比喻时间局限人的见识。也比喻人的见识短浅。
36、 春姑娘带来姹紫嫣红的春天,因为春天可以观赏春色中美丽的花朵,在草地上放飞理想风筝。
37、春风得意春风和煦春风轻拂春风瑞雪春山如笑春山如黛春意正浓春意甚浓
38、春风一阵暖似一阵,桑芽冒出来,翠生生、水灵灵的,绿得鲜嫩,绿得喜人。
39、小草也在微风的吹拂下晃动着,好像随着晨风在轻轻地唱歌。
40、北国的槐树,也是一种能使人联想起秋来的点缀。像花而又不是花的那一种落蕊,早晨起来,会铺得满地。脚踏上去,声音也没有,气味也没有,只能感出一点点极微细极柔软的触觉。
41、(落叶知秋)指见到落地的黄叶,知道已经是秋天快到了。
42、(秋高气和):同“秋高气爽”。形容秋空高朗、天气晴和。
43、(秋去冬来)秋天过去,冬天到来。形容时光流逝。
44、出处:唐·杜甫《崔氏东山草堂》诗:“爱汝玉山草堂静,高秋爽气相鲜。”
45、出处 语出《淮南子·精神训》:“知冬日之箑,夏日之裘,无用於己,则万物之变为尘埃矣。”
46、 伏梢末尽已是夏末多雨季节阴雨季节夏收季节
47、空中没有一片云,没有一点风,头顶上一轮烈日,所有的树木都没精打采地、懒洋洋地站在那里。
48、形容非常热解释:夏天时阳光强烈,十分炎热,烤的人喘不过气。出处:《四时不读书乐》春天不是读书天,夏日炎炎
49、首夏犹清和,芳草亦未歇。——谢灵运《游赤石进帆海》
50、(虎尾春冰)踩着老虎尾巴,走在春天将解冻的冰上。比喻处境非常危险。
51、盛夏,天热得连蜻蜓都只敢贴着树荫处飞,好像怕阳光伤了自己的翅膀。
52、(草木黄落)秋天以到,因草木的叶子呈枯黄而掉落。
53、秋景堪题,红叶满山溪;松径偏宜,黄菊绕东篱。——元·关汉卿
54、(洞察秋毫):洞察:看得很清楚;秋毫:鸟兽秋天身上新生的细毛,比喻极其细小的事物。形容人目光敏锐,任何细小的事物都能看得很清楚。
55、 初夏时节已近立夏时值初夏初夏之际春去夏来
56、(一叶落知天下秋)从一片树叶的凋落,知道秋天的到来。比喻通过个别的细微的迹象,可以看到整个形势的发展趋向与结果。
57、萋萋春草秋绿,落落长松夏寒。——王维《田园乐七首。其四》
58、 雪越下越大了。嗬!好大的雪啊!山川、树木、房屋全部盖上了一层厚厚的雪,万里江山变成了粉妆玉砌的世界,落光了叶子的树上,挂满了“毛茸茸”、亮晶晶的银条儿;四季常青的树上,堆满了“蓬松松”、沉甸甸的雪球。它们像孩子一样端着自己喜欢的零食、玩具高高兴兴地笑着。一阵风吹来,那些孩子们便站不稳了,零食、玩具落了一地,可很快“冬妈妈”又为它们攒齐了。多么淘气的冬娃娃呀!
59、(祁寒酷暑):祁:大。冬季大寒,夏天湿热。
60、出处:秦牧《鲜荔枝和干荔枝》:“白雪皑皑的山峰,当阳光照耀的时候……大概总以为是灿烂得很,大可观赏的吧。”描写春夏秋冬的词语有哪些2(百草权舆)权舆:草木萌芽状态。指花草萌芽,春天到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