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龙的霸气成语
1、床下牛斗:听到床下蚂蚁动,误以为牛在相斗。形容体衰耳聪,极度过敏。(关于龙的霸气成语)。
2、伏虎降龙 (fú hǔ xiáng lóng)用威力使猛虎和恶龙屈服。形容力量强大,能战胜一切敌人和困难。
3、龙吟虎啸(lóngyīnhǔxiào):比喻相关的事物互相感应。也形容人发迹。
4、狮子搏兔,亦用全力:比喻对小事情也拿出全部力量认真对付。同“狮象搏兔,皆用全力”。
5、成语出处 《易·干》:“云从龙,风从虎。”(关于龙的霸气成语)。
6、齐王舍牛: 比喻帝王对臣民怀有恻隐之心。犁牛骍角: 比喻劣父生贤明的儿女。同“犁生骍角”。
7、 亦作“龙蟠虎踞”。①《太平御览》卷一五六引晋吴勃《吴录》:“刘备曾使诸葛亮至京,因睹秣陵山阜,叹曰:‘锺山龙盘,石头虎踞,此帝王之宅。’”后因以“龙盘虎踞”形容地势雄壮险要,宜作帝王之都。②借指南京。③喻为英雄豪杰所盘踞。④喻斑斓的纹理
8、虎踞龙盘 (hǔ jù lóng pán)形容地势雄伟险要。
9、气克斗牛: 斗:北斗星。牛:牵牛星。斗牛泛指星空。形容气魄很大。同“气吞牛斗”。
10、直捣黄龙:黄龙:即黄龙府,辖地在今吉林一带,为金人的腹了。一直打到黄龙府。指捣毁敌人的巢穴。
11、龙马精神(lóngmǎjīngshén):龙马:古代传说中形状像龙的骏马。比喻人精神旺盛。关于龙的霸气成语成龙配套、
12、虎踞龙蟠(hǔjùlóngpán):形容地势雄伟险要。
13、狡兔三窟:狡猾的兔子准备好几个藏身的窝。比喻隐蔽的地方或方法多。
14、虎不食儿:老虎凶猛残忍,但并不吃自己的孩子。比喻人皆有爱子之心,都有骨肉之情。
15、盘龙卧虎(pánlóngwòhǔ):盘:盘旋,弯曲。盘曲的龙,卧居的虎。比喻隐藏的人才。
16、带牛佩犊:原指汉宣帝时渤海太守龚遂诱使持刀剑起义的农民放弃武装斗争而从事耕种。后比喻改业归农。
17、藏龙卧虎:藏伏着蛟龙,隐卧着猛虎,比喻未被发现的人才。
18、马龙车水:马象游龙,车象流水。形容车马往来不绝。
19、龙马精神:龙马:古代传说中形状象龙的骏马。比喻人精神旺盛。
20、造句:见那些大哥哥还在龙马精神地说话,她也听不出味道,就打了两个哈欠,悄悄溜了出来。
21、龙是中国等东亚区域古代神话传说中的神异动物,为鳞虫之长。常用来象征祥瑞,是中华民族等东亚民族最具代表性的传统文化之一。龙的形象最基本的特点是"九似",具体是哪九种动物尚有争议。传说多为其能显能隐,能细能巨,能短能长。春分登天,秋分潜渊,呼风唤雨,而这些已经是晚期发展而来的龙的形象,相比最初的龙而言更加复杂。
22、龙蛇飞动(lóngshéfēidòng):仿佛龙飞腾,蛇游动。形容书法气势奔放,笔力劲健。
23、牛蹄中鱼:牛蹄:是指牛蹄印里的积水。牛蹄印坑里的鱼。比喻死期迫近。
24、执牛耳:古代诸侯订立盟约,要割牛耳歃血,由主盟国的代表拿着盛牛耳朵的盘子。故称主盟国为执牛耳。后泛指在某一方面居最有权威的地位。
25、钻牛角尖:比喻费力研究不值得研究或无法解决的问题。也指思想方法狭窄。
26、骑牛觅牛: 原比喻一面占着一个位置,一面去另找更称心的工作。现多比喻东西就在自己这里,还到处去找。同“骑驴觅驴”。
27、望子成龙:希望自己的子女能在学业和事业上有成就。
28、不入虎穴,焉得虎子:焉:怎么。不进老虎窝,怎能捉到小老虎。比喻不亲历险境就不能获得成功。
29、用威力使猛虎和恶龙屈服。形容力量强大,能战胜一切敌人和困难。
30、出处:汉代班固《答宾戏》“分裂诸夏,龙战虎争。”
31、出处:宋·朱熹《朱子语类》九五:“只见得他如生龙活虎相似 ;便把捉不得。”
32、虎头虎脑:形容壮健憨厚的样子(多指儿童)。
33、(解释):地震发生时大地颤动,山河摇摆。亦形容声势浩大或斗争激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