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骚名句默写及答案
1、下列对本文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2、《诗经·氓》中表现女子对氓因婚事推迟而进行解释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表现了女子的温柔善良。
3、(2)《游山西村》中诗人描述了山水萦绕的迷路感觉与移步之后又见新景象的喜悦之情的诗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3)自然界鸟类的啼鸣有时会引发人们的悲思愁绪,这在唐宋诗词中屡见不鲜,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1)《离骚》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对古代服饰的“上衣下裳制”有所反映。
6、(5)起舞弄清影,___________________。(苏轼《水调歌头》)
7、李白在《蜀道难》一诗中,摹写行人艰难的步履、惶恐的神情的句子是“扪参历井仰胁息,以手抚膺坐长叹”。高一语文古诗文默写杜甫一生失意,常陷入病痛孤独之境,《登高》一诗对此都有直接描述,这些句子是:(离骚名句默写及答案)。
8、屈原在《离骚》中表达对君王因荒唐而不能理解自己的报怨的句子是:“ , ”。
9、《离骚》中作者写自己骑马到达长满兰草的水边和长满椒树的山岗,表明从朝廷隐退是为了修养自己的两句:“ , ”。
10、《诗经·氓》中,“________,_______”两句描写了女主人公回到家时的情景,其间包含着无尽的凄婉和哀怨。
11、(1)《诗经·氓》中“,”句用比兴手法,表达什么事物都有一定的限度,反衬男子的变化无常。
12、10《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感叹东吴那个强盛的局面,孙权那个英雄、风流余韵,都经历了无数的风雨,一去不返了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
13、(20全国3卷·高考真题)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4、(2)《师说》中提到,士大夫之族嘲笑“曰师曰弟子云者”的理由是 , 。
15、(1)《荀子·劝学》中举例说,笔直的木材如果“___________”,就会弯曲到符合圆规的标准;即使再经暴晒也不会挺直,因为“___________”。
16、(李清照《夏日绝句》)四川卷: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任选两小题)(4分)(1)出师未。为人性僻耽佳句,语不惊人死不休。
17、高考出现的“神仙卷面”,老师舍不得扣分,自律的人生有多棒
18、《阿房宫赋》中作者泼墨写意,粗笔勾勒。言阿房宫占地之广,状其楼阁之高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
19、(1)后世多将军队中的同事称为“袍泽”,这个词源自《诗经·秦风·无衣》中“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两句。
20、 (2)李百行路难》中“ 。”,表现了诗人摆脱了歧路彷徨的苦闷,唱出了充满信心与愿望的强音。
21、沧海月明珠有泪,___________________。(李商隐《锦瑟》)辽宁卷: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
22、(8)借蜉蝣、沧海说明个体生命短暂和渺小的句子是:,
23、(答案) 三军可夺帅也 匹夫不可夺志也 小学而大遗 吾未见其明也 人生如梦 一尊还酹江月
24、屈原的《离骚》中,表明诗人宁可死去或被放逐,也不会和世俗小人一样媚俗取巧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5、 (1)《诗经·氓》中表现女主人公每天都早起晚睡,辛勤劳作的两句是“____,____
26、①陆游看见沈园的桃花,思绪万千:“桃花落,闲池阁。 , 。”
27、(10)写清风与明月可尽情享用,无人禁止,无穷无尽的句子:,
28、李白在《蜀道难》一诗中,运用神话、夸张、衬托的手法来写蜀山之高险的句子有“上有六龙回日之高标,下有冲波逆折之回川。黄鹤之飞尚不得过,猿猱欲度愁攀援。”
29、李白在《行路难》中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象征了人生道路上的艰难险阻。
30、(李白《将进酒》)⑵秦人不暇自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亦使后人而复哀后人也。(杜牧《阿房宫赋》)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
31、《过故人庄》中体现老友热情好客准备食物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
32、本题考查学生对诗文的背诵、理解、默写能力。考查分直接性默写和理解性默写两种类型。解答此类题,要求学生平时既要注意记忆、积累,同时在此基础上加以理解、应用和赏析。答题时看清题目要求,本题属于理解性默写。写错字、漏字、添字均不能得分。此题默写时需注意以下字词书写:纶、樯橹。
33、不然,令五人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则___________________,
34、 表现诗人忧国忧民、热爱祖国的诗句: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
35、点睛:考查常见的名篇名句默写常常分为三类:识记式默写、情景式默写(理解性默写),其中识记式默写考查字形默写,情景式默写(理解性默写)主要考查在语境中的具体运用,具有一定难度,理解和记忆同时考查。高考所选择的名句大多出自课内所学篇目,只有少数来自课外,该如何识记这些课内的名句,需要一定的技巧。名句默写要注意字形,而字形与字义分不开,学生应借助字义来识记字形。另外,较长的句子不能掉字。
36、(3)《楚辞·招隐士》中有“王孙游兮不归,春草生兮萋萋”的经典句子。从此之后,将“王孙”与青草一起吟咏,成了古典诗词中表现隐逸、离别等情感的一个传统,如“________,________”。
37、《师说》中以为子择师和自己不从师作对比,韩愈直接点明自己的态度,认为这样做,最终导致的结果是:,。
38、(1)扈江离与辟芷兮,___________________。(屈原《离骚》)
39、辛弃疾《破阵子.醉里挑灯看剑》中,表达作者要为朝廷率师北上,统一南北,以得到功勋美名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
40、 (2)季百‘醑《蜀道难》中,引用了一个惊心动魄的典故写蜀道的开通,运用这个典故的诗句是“ , ”
41、但从记忆规律来看,大多数同学都是瞬时记忆或者短时记忆,越到后期对背诵的陌生程度就越深,所以从四月底到高考前,有必要花一些时间重温一下背诵篇目。具体办法是可以利用课间休息或者上学路上的时间化整为零,每天熟诵一篇,高考前完成所有篇目的巩固,高考时才会成竹在胸,轻松应对。
42、(2) ,略无慕艳意。(宋濂《送东阳马生序》)
43、杜甫在《登高》中高度概括自己晚年悲凉处境的两句是“____,____”
44、为美好付出,为理想坚持,是一件有意义的大事。
45、(20全国乙卷)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46、客喜而笑,洗盏更酌。肴核既尽,杯盘狼籍。相与枕藉乎舟中,不知东方之既白。
47、(只选两小题)(4分)(1)我闻琵琶已叹息,又闻此语重唧唧。,!(白居易《琵琶行》)(2)千古江山,。
48、(8)无情未必真豪杰,___________________。(鲁迅《答客诮》)
49、(6)携来百侣曾游,__________________。(毛泽东《沁园春·长沙》)
50、(申述自己被贬的罪名。以一“替”字承上,说明自己遭受废弃的罪名竟然是因为“蕙纕”“揽茝”,竟然是因为自己“好修姱以鞿羁”,竟然是因为自己追求美政,竟然是因为自己拥有了太多的美德。一个荒唐的罪名,暴露了楚怀王不分贤愚忠奸的愚昧。诗用对偶的形式,节奏鲜明。用香草“蕙”“茝”比喻高洁的品德,比喻他心目中的美政,用“蕙纕”“揽茝”比喻自己对高尚美德和美好政治理想的向往和追求,形象生动。)
51、(3)郦道元在《三峡》一文中引用渔歌“_________,_________”,来印证前文对哀猿长啸的描写。
52、(答案) 字余曰灵均 君子生非异也 潦倒新停浊酒杯 鸣声上下 挟飞仙以遨游 吟鞭东指即天涯 齐之以礼 不朽之盛事
53、(荀子《劝学》)2003年: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4分)(任选两小题)(1)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_____,___。
54、(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诗文的背诵、理解、默写能力。考查分直接性默写和理解性默写两种类型。解答此类题,要求学生平时既要注意记忆、积累,同时在此基础上加以理解、应用和赏析。答题时看清题目要求,本题属于理解性默写。写错字或漏字添字均不能得分。
55、《大纲》对40篇古诗文大多要求全篇背诵,只有少数如《离骚》、《劝学》、《屈原列传》、《滕王阁序》作片断要求。对此,要确保段段落实,篇篇过关。
56、本题考查理解性默写。做题时,一定要将记忆与理解紧密结合起来。因此,解题时必须注意语意的提醒和易错字形。本题应注意“蹴、绡”。
57、(1)仰观宇宙之大,__________________。(王羲之《兰亭集序》)
58、(5)在“停课不停学”期间的云班会上讨论“学习和思考的关系”,你想强调学习的重要性,可以引用荀子《劝学》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9、(我宁愿突然死去烟消云散啊,也不愿随波逐流,取这种世俗的媚态。①溘死:突然死去。溘,kè,突然、忽然。②流亡:形体消亡,即死。③此态:指上面所说的“固时俗之工巧兮,偭规矩而改错。背绳墨以追曲兮,竞周容以为度”。)
60、(3)《赤壁赋》中,写作者任凭一叶扁舟飘荡,在水波不兴的辽阔江面上自由来去的语句是“_______
61、(最后四句,作者再次重申自己“独好修以为常”。“独”字表现出作者认定自己的原则是正确的并甘愿为之付出一切的自觉态度,带有一点自豪的味道。“虽体解吾犹未变兮,岂余心之可惩”,诗人坚持真理,坚守节操,获罪群小,深知后果,但美政之愿,存君兴国之志,至死不渝。诗人的自知之明、自谋之熟、自勉之严、自决之勇,令人感慨万分。)
62、成语有词,“方枘圆凿”;《论语》有语,“道不同不相为谋”。 屈原在《离骚》中表达同样意思的句子是:“ , ”。
63、(1)古代贬谪之地往往环境艰苦,白居易在《琵琶行》中这样描述谪居浔阳的生活:“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其间旦暮闻何物?杜鹃啼血猿哀鸣。”
64、(1)《孟子·鱼我所欲也》中说,虽然一点食物即可关乎生死,但若“________________”,饥饿的路人也不会接受;若“________________”,即便是乞丐也会拒绝。
65、(3)苏轼《赤壁赋》中描写明月初升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6、何不利用盛时扬弃秽政,为何还不改变这些法度?乘上千里马纵横驰骋吧,来呀,我在前引导开路!从前三后公正德行完美,所以群贤都在那里聚会。杂聚申椒菌桂似的人物,岂止联系优秀的茝和蕙!之前的唐尧、虞舜多么光明正直,他们沿着正道登上坦途。
67、(2)斧斤以时入山林,_______________。(《寡人之于国也》)
68、(20新高考2卷·高考真题)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69、(2)即便“故国不堪回首”,李煜在《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时了)中还是不由自主地想到自己当年在金陵的宫殿,慨叹已物是人非:“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