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写雨的诗(文案精选58句)

短句网
评论 2023-10-06 09:57:57 浏览59

关于写雨的诗

1、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陆游《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

2、  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约客》

3、新鬼烦冤旧鬼哭,天阴雨湿声啾啾。——唐·杜甫《兵车行》????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

4、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唐韩愈《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

5、飞云当面化龙蛇,夭矫转空碧。醉卧古藤阴下,了不知南北。

6、沾衣欲湿杏花雨,吹面不寒杨柳风。——志南《绝句》自在飞花轻似梦,无边丝雨细如愁。——秦观《浣溪沙·漠漠轻寒上小楼》小楼一夜听春雨,深巷明朝卖杏花。——陆游《临安春雨初霁》溪云初起日沉阁,山雨欲来风满楼。——许浑《咸阳城东楼/咸阳城西楼晚眺/西门》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王维《山居秋暝》少年听雨歌楼上。红烛昏罗帐。——蒋捷《虞美人·听雨》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陆游《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春水碧于天,画船听雨眠。——韦庄《菩萨蛮·人人尽说江南好》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却有晴。——刘禹锡《竹枝词二首·其一》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韩愈《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初春小雨/早春》世情薄,人情恶,雨送黄昏花易落。——唐婉《钗头凤·世情薄》满目山河空念远,落花风雨更伤春。——晏殊《浣溪沙·一向年光有限身》秋阴不散霜飞晚,留得枯荷听雨声。——李商隐《宿骆氏亭寄怀崔雍崔衮》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杜牧《江南春》

7、僧舍清凉竹树新,初经一雨洗诸尘。《夏雨后题青荷兰若》唐施肩吾(夏雨阵雨)

8、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9、既见君子,云胡不瘳?风雨如晦,鸡鸣不已。既见君子,云胡不喜?——诗经《风雨》????上邪!我欲与君相知,长命无绝衰。

10、惊粉重、蝶宿西园,喜泥润、燕归南浦。最妨它、佳约风流,钿车不到杜陵路。

11、午梦扁舟花底,香满西湖烟水。急雨打篷声,梦初惊。

12、宴罢兰堂肠断处。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张志和

13、临断岸、新绿生时,是落红、带愁流处。记当日、门掩梨花,翦灯深夜语。

14、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杜牧《清明》

15、涧底松摇千尺雨,庭中竹撼一窗秋。―――唐?杜荀鹤《夏日留题张山人林亭》

16、赏析:碧绿的春水,比天空还要明净,躺在游船画舫之中,和着雨声入睡,又是何等之美,何等之空灵。

17、夜来秋雨后,秋气飒然新。团扇先辞手,生衣不着身。更添砧引思,难与簟相亲。此境谁偏觉,贫闲老瘦人。——白居易《雨后秋凉》

18、雨打江南树。一夜花开无数。绿叶渐成阴,下有游人归路。

19、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文天祥《过零丁洋》

20、――――杜甫《春夜喜雨》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辛弃疾《西江月》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孟浩然《春晓》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21、水光潋艳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苏轼《饮湖上初晴后雨》

22、无论是“天街小雨润如酥“的春雨,还是“微风忽起吹莲叶,青玉盘中泻水银。”的滂沱夏雨,亦或是“巴山夜雨涨秋池”的潇潇秋雨,皆是诗人情感的意象。听雨时,你会想起谁?

23、怅卧新春白袷衣,白门寥落意多违。红楼隔雨相望冷,珠箔飘灯独自归。远路应悲春晼晚,残霄犹得梦依稀。玉珰缄札何由达,万里云罗一雁飞。

24、——唐·杜甫《寄韩谏议注》????床头屋漏无干处,雨脚如麻未断绝。自经丧乱少睡眠,长夜沾湿何由彻!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

25、雨急山溪涨,云迷岭树低。―――唐?戴叔伦《宿灵岩寺》

26、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杜牧《江南春绝句》

27、作品赏析:这是蒋捷自己一生的真实写照。词人曾为进士,过了几年官宦生涯。但宋朝很快就灭亡。他的一生是在颠沛流离中度过的。三个时期,三种心境,读来也使人凄然。这首词作者自己漫长而曲折的经历中,以三幅象征性的画面,概括了从少到老在环境、生活、心情各方面所发生的巨大变化。“少年听雨歌楼上,红烛昏罗帐。”展现的只是一时一地的片断场景,但具有很大的艺术容量,从红烛映照、罗帐低垂这样氛围中引发青春与欢乐的联想,抒发了“少年不知愁滋味”的情怀。这样的阶段在词人心目中的印象是永恒而短暂的。以这样一个欢快的青春图,反衬后面的处境的索漠。“壮年听雨客舟中,江阔云低断雁叫西风”。一个客舟中听雨的画面,一幅水天辽阔、风急云低的江上秋雨图。而一失群孤飞的大雁。恰是作为作者自己的影子出现的。壮年之后,兵荒马乱之际,词人常常在人生的苍茫大地上踽踽独行,常常东奔西走,四方漂流。他通过只展示了这样一幅江雨图,一腔旅恨、万种离愁却都已包孕其中了。“而今听雨僧庐下,鬓已星星也。”描写的是一幅显示他的当前处境的自我画像。一个白发老人独自在僧庐下倾听着夜雨。处境之萧索,心境之凄凉,在十余字中,一览无余。江山已易主,壮年愁恨与少年欢乐,已如雨打风吹去。此时此地再听到点点滴滴的雨声,自己却已木然无动于衷了。“悲欢离合总无情,一任阶前点滴到天明”。表达出词人无可奈何的心绪,使其“听雨”嘎然而止。蒋捷的这首词,内容包涵较广,感情蕴藏较深。以他一生的遭遇为主线,由少年歌楼听雨,壮年客舟听雨,写到寄居僧庐、鬓发星星。结尾两句更越过这一顶点,展现了一个新的感情境界。“一任”两个字,就表达了听雨人的心情。这种心情,在冷漠和决绝中透出深化的痛苦,可谓字字千钧。层次清楚,脉络分明。上片感怀已逝的岁月,下片慨叹目前的境况。是这首词又一大特色。按时间顺序,歌楼中少年写到客舟中壮年,再写到“鬓也星星”的老年,以“听雨”为线索,一以贯之。

28、既见君子,云胡不夷?风雨潇潇,鸡鸣胶胶。既见君子,云胡不瘳?风雨如晦,鸡鸣不已。

29、隔窗知夜雨,芭蕉先有声。——唐·白居易《夜雨》????巴东船舫上巴西,波面风生雨脚齐。

30、凭轩望秋雨,凉入暑衣清。——温庭筠《细雨》

31、沾衣欲湿杏花雨,吹面不寒杨柳风。——志南和尚《绝句》

32、北山白云里,隐者自怡悦。相望始登高,心随雁飞灭。愁因薄暮起,兴是清秋发。时见归村人,沙行渡头歇。天边树若荠,江畔洲如月。何当载酒来,共醉重阳节。孟浩然

33、与君相逢处。不道春将暮。把酒祝东风,且莫恁、匆匆去。

34、江上天昏地暗,大雨将临,江中白浪翻滚,狂风骤起。

35、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李商隐

36、唤起谪仙泉洒面,倒倾鲛室泻琼瑰。描写雨的古诗句风雨凄凄,鸡鸣喈喈。

37、《春雨》在唐诗里可能并不是很起眼,毕竟唐朝的大诗人有那么多,例如李白、杜甫、白居易、李商隐、李贺等等,那都是唐朝最伟大的诗人。但是徐凝的这首《春雨》,同样的写得非常优美,应当说也是唐诗里一首不可多得的佳作。读这样的诗,最是能够有所收获,那就是能够令读者,融入到诗人所营造的那种气氛中去。

38、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人梦来。(陆游《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

39、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料峭春风吹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

40、风雨送人来,风雨留人住。草草杯盘话别离,风雨催人去。

41、易醉扶头酒,难逢敌手棋。日长偏与睡相宜,睡起芭蕉叶上自题诗。

42、古木阴中系短篷,杖藜扶我过桥东。沾衣欲湿杏花雨,吹面不寒杨柳风。

43、译文:柳絮飞舞如虚无缥缈的梦境,丝丝细雨落下如同我的忧愁。

44、  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渔歌子》

45、  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送元二使》

46、我们都知道唐诗,它是比较侧重于抒情,不像宋诗往往会在中间来那么一句比较有哲理性的话,这也就是唐诗和宋诗最大的区别。那么徐凝的这首《春雨》,整篇没有使用一个生僻的字,也没有使用一个典故,却是把《春雨》这样一种非常常见的自然景观,描写的活灵活现,让人感受到了春天雨水的来临后的感觉。

47、微风拂掠生春丝,小雨廉纤洗暗尘。——黄庭坚《次韵赏美》

48、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春晓孟浩然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

49、终日不成章,泣涕零如雨;河汉清且浅,相去复几许!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两汉乐府《迢迢牵牛星》????历稔共追随,一旦辞群匹。

50、溪云初起日沉阁,山雨欲来风满楼。《咸阳城西楼晚眺》唐许浑(秋雨暴雨)

51、黄昏杂草丛生的园中鸟照飞,深秋枯叶满枝的树上蝉啾啾。

52、(注释):楚江:长江三峡以下至濡须口一段,古属楚国,称楚江。海门:长江入海处,在今江苏省海门县。(简析):这首诗的特点是在暮雨中送行,将别泪和雨丝联系起来,别具一格。(诗文解释)  长江笼罩在细雨中,正是建业寺晚钟敲响的时候。江水茫茫,船在雨中行进得很吃力,天色昏暗,鸟儿也飞得很慢。海门遥远,无法看到,岸边的树,远远望去,带着水汽。怀着无限情意为你送行,泪水像雨丝一样沾湿衣襟。(诗文赏析)  诗人伫立在暮雨中为友人送行,暮雨纷纷好像也饱含着情谊,友人要到遥远的地方,不免惜别难舍。泪水与雨丝同时落下,情与景也巧妙地融合在了一起。全篇紧扣暮雨二字,以疏淡有致的笔墨,绘出一幅动静相生、富有情味的江上烟雨图,表现诗人对自然景物细致的观察和精微的刻画。全诗自然形象,朴实深远,前后呼应,浑然天成。---------------------------  这是一首送别诗。李曹,一作李胄,又作李渭,其人,其事,以及他与韦应物的关系,似已无考;从此诗看,想必两人的交谊颇深。诗中的“楚江”、“建业”,是送别之地。长江自三峡以下至濡须口(在今安徽省境内),古属楚地,所以叫楚江。建业,原名秣陵,三国时吴主孙权迁都于此,改称建业,旧城在今南京市南。  虽是送别,却重在写景,全诗紧扣“暮雨”和“送”字着墨。  首联“楚江微雨里,建业暮钟时”,起句点“雨”,次句点“暮”,直切诗题中的“暮雨”二字。“暮钟时”,即傍晚时分,当时佛寺中早晚都以钟鼓报时,所谓“暮鼓晨钟”。以楚江点“雨”,表明诗人正伫立江边,这就暗切了题中的“送”字。“微雨里”的“里”字,既显示了雨丝缠身之状,又描绘了一个细雨笼罩的压抑场面。这样,后面的帆重、鸟迟这类现象始可出现。这一联,淡淡几笔,便把诗人临江送别的形象勾勒了出来,同时,为三联画面的出现,涂上一层灰暗的底色。  下面诗人继续描摹江上景色:“漠漠帆来重,冥冥鸟去迟。海门深不见,浦树远含滋。”  细雨湿帆,帆湿而重;飞鸟入雨,振翅不速。虽是写景,但“迟”、“重”二字用意精深。下面的“深”和“远”又着意渲染了一种迷蒙暗淡的景色。四句诗,形成了一幅富有情意的画面。从景物状态看,有动,有静;动中有静,静中有动:帆来鸟去为动,但帆重犹不能进,鸟迟似不振翅,这又显出相对的静来;海门、浦树为静,但海门似有波涛奔流,浦树可见水雾缭绕,这又显出相对的动来。从画面设置看,帆行江上,鸟飞空中,显其广阔;海门深,浦树远,显其邃邈。整个画面富有立体感,而且无不笼罩在烟雨薄暮之中,无不染上离愁别绪。  景的设置,总是以情为转移的,所谓“情哀则景哀,情乐则景乐”(吴乔《围炉诗话》)。诗人总是选取对自己有独特感受的景物入诗。在这首诗里,那冥冥暮色,霏霏烟雨,固然是诗人着力渲染的,以求与自己沉重的心境相吻合,就是那些用来衬托暮雨的景物,也无不寄寓着诗人的匠心,挂牵着诗人的情思。海门是长江的入海处。南京临江不临海,离海门有遥遥之距,海门“不见”,自不待言,何故以此入诗?此处并非实指,而是暗示李曹的东去,就视觉范围而言,即指东边很远的江面,那里似有孤舟漂泊,所以诗人极目而视,神萦魂牵。然而人去帆远,暮色苍苍,目不能及;但见江岸之树,栖身于雨幕之中,不乏空寂之意。无疑这海门、浦树蕴含着诗人怅惘凄戚的感情。诗中不写离舟而写来帆,也自有一番用意。李白的名句“孤帆远影碧空尽”是以离帆入诗的,写出了行人远去的过程,表达了诗人恋恋不舍的感情。此诗只写来帆,则暗示离舟已从视线中消失,而诗人仍久留不归,同时又以来帆的形象来衬托去帆的形象,而对来帆的关注,也就是对去帆的遥念。其间的离情别绪似更含蓄深沉。而那羽湿行迟的去鸟,不也是远去行人的写照吗?  经过铺写渲染烟雨、暮色、重帆、迟鸟、海门、浦树,连同诗人的情怀,交织起来,形成了浓重的阴沉压抑的氛围。置身其间的诗人,情动于衷,不能自已。猛然,那令人肠断的钟声传入耳鼓,撞击心弦。此时,诗人再也抑止不住自己的感情,不禁潸然泪下,离愁别绪喷涌而出:“相送情无限,沾襟比散丝。”随着情感的迸发,尾联一改含蓄之风,直抒胸臆;又在结句用一个“比”字,把别泪和散丝交融在一起。“散丝”,即雨丝,晋张协《杂诗》有“密雨如散丝”句。这一结,使得情和景“妙合无垠”,“互藏其宅”(王夫之《薑斋诗话》),既增强了情的形象性,又进一步加深了景的感情然彩。从结构上说,以“微雨”起,用“散丝”结,前后呼应;全诗四联,一脉贯通,浑然一体。  (周锡炎)

53、——唐·杜甫《江南春绝句》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54、春潮带雨晚来急,野渡无人舟自横。《滁州西涧》唐韦应物(春雨小雨)

55、腾云似涌烟,密雨如散丝。―――晋?张协《杂诗十首》

56、灰宿温瓶火,香添暖被笼。晓晴寒未起,霜叶满阶红。

57、春潮带雨晚来急,野渡无人舟自横。春游湖徐俯双飞燕子几时回?夹岸桃花蘸水开。